基本信息
書名:劉劍鋒常見病手診手療法
:29.00元
作者:劉劍鋒
齣版社:中國醫藥科技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2-01
ISBN:978750675886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2k
商品重量:0.24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劉劍鋒常見病手診手療法(之1)》分為基礎知識篇與臨床應用篇。基礎知識篇分彆從氣色形態罐診罐療法的發展簡史、基本知識、診療基礎、機製、基本操作方法、注意事項與禁忌、特點與優勢以及應用原則等方麵進行瞭詳細論述;臨床應用則具體論述瞭氣色形態罐診罐療法在臨床常見病、多發病以及日常保健與美容中的應用。《劉劍鋒常見病手診手療法(之1)》適用於醫療、保健領域的工作人員,醫學院校師生以及廣大中醫保健愛好者閱讀。
目錄
作者介紹
劉劍鋒,醫學博士,主任醫師,中國中醫科學研究員、民間傳統醫藥研究室主任。1988年氣色形態手診法,1991年發錶其研究專著:《觀手知病——氣色形態手診法精要》;1922年明確提齣手診概念及分類,並發錶研究專著《手診》。1991年至1995年與《健康》雜誌社開展全國手診函授,參加人數6000多人。1997年齣版集大成的《觀手知病——氣色形態手診法自修教程》。2001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年鑒.20世紀珍藏版》列為百名中醫人物第五位。2002年,發起、成立瞭*手診手療專業委員會,經衛生部、民政部批準,並任主任委員至今。2004年主持國傢中醫藥管理局個手診臨床科研專項。2005年,氣色形態手診被國傢中醫藥管理局列為科技推廣項目。2009年主持國傢中醫藥管理局首批(11個)中醫養生保健技術標準的製定工作,並在2010年12月嚮國內外發布,氣色形態手診被發布為國傢行業標準。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閤會中醫特色診療研究專員委員會創始人、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中國保健技術分會主任委員,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同行評議專傢等職。
長期緻力於傳統民間中醫藥及中醫傳統特色診療技術的文獻、臨床、實驗、標準化等研究與技術轉化工作,主張重視傳統中醫及民間中醫的實踐,力主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中醫。是手診、中醫特色診療、中醫養生保健技術標準化、傳統民間中醫藥研究等領域的國內外公認的領軍人物。主持*、局級、院級課題11項,齣版專著15部,發錶論文37篇。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以“手”為中心的健康視角。在閱讀之前,我從未想過,我們最常使用的雙手,竟然蘊含著如此豐富的健康信息。它就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通往身體內部世界的大門。我開始學會用一種更加細緻、敏感的方式去觀察自己的雙手,去感受它們傳達齣來的信號。 書中的內容,邏輯清晰,層層遞進,從基礎的手部構造講到各種常見病的對應手部變化,再到具體的調理方法,都安排得十分閤理。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每一種病癥的講解,不僅僅是描述手部的變化,還會稍微涉及到一些相關的生理知識,這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這種“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學習過程,讓我對健康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讓我能夠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自我調理。它讓我從一個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一個主動的健康管理者,這是一種非常寶貴的轉變。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是,健康並非遙不可及,它就在我們觸手可及的地方。過去,一提到“手診手療”,總覺得是高深莫測的玄學,或者是需要專業人士纔能掌握的技能。然而,這本書卻以一種極為平實、接地氣的方式,將這些知識普及開來。它讓我明白,原來自己的雙手,就是一本包含健康奧秘的百科全書,隻需要我們細心去翻閱,就能讀懂其中的信息。 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每一個細節的詳盡描述,無論是紋理的深淺粗細,還是掌紋的走嚮變化,亦或是手指的形狀和顔色,都得到瞭深入淺齣的講解。這讓我能夠更準確地識彆手部信息,並且與身體的實際情況進行對照。不僅僅是識彆疾病,它更是一種對身體潛在需求的洞察。通過觀察手部,我開始瞭解自己的身體在哪些方麵需要更多的關注和嗬護。這種由內而外的自我關懷,讓我覺得更加踏實和安心。
評分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的“易用性”和“實踐性”。我一直認為,很多健康知識如果不能落地,就隻是紙上談兵。而《常見病手診手療法》恰恰解決瞭這個問題。它提供的不僅僅是理論,更是一套可以立即上手的操作指南。每一次的嘗試,都是一次對自身健康的探索。剛開始,我隻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按照書中的圖示和講解,仔細觀察自己的手掌。令我驚訝的是,一些我長期以來感覺不適但又說不清具體原因的狀況,竟然能在手掌上找到對應的“蛛絲馬跡”。 這種“自我診斷”的過程,讓我對身體的認識從模糊變得清晰。它不僅僅是看病,更是一種與身體的深度連接。我開始更加關注自己的生活習慣,比如睡眠、飲食、情緒,因為我知道這些都會在我的手上留下印記。書中的手療部分,更是讓我體會到瞭“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快樂。通過簡單的手法,去刺激特定的反射區,確實能感受到一些身體上的改善。這種親身驗證的過程,讓我對中醫的整體觀有瞭更深的體會,也讓我對身體的自愈能力充滿瞭信心。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真的感覺自己仿佛開啓瞭一個全新的視角來認識身體。雖然書名叫“常見病手診手療法”,但它所傳達的健康理念遠不止於此。它讓我明白,我們的雙手其實是一本活生生的健康地圖,細微的紋理、顔色、甚至溫度的變化,都在悄悄訴說著身體內部的狀況。過去,我總是依賴外在的檢查和醫生給齣的診斷,對身體內部的運作機製瞭解甚少,也缺乏一種主動感知和乾預的能力。這本書卻給瞭我一種賦權感,讓我覺得掌握瞭與自己身體對話的語言。 它並非那種枯燥的醫學科普,而是用一種非常生動、貼近生活的方式,將復雜的手部信息解讀得清晰易懂。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各種“信號”的描述,比如某個區域的顔色深淺、細綫的走嚮、甚至是一些微小的凹陷,都被賦予瞭具體的身健康含義。這讓我不再是旁觀者,而是成為瞭自己身體的“偵探”,能夠通過觀察雙手,去“預判”一些可能齣現的亞健康狀態,並及時調整。這種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是這本書帶給我最寶貴的財富。它鼓勵我去關注那些容易被忽略的身體細微變化,而不是等到齣現明顯的癥狀纔去重視,這對於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來說,無疑是一種更智慧的健康管理方式。
評分這是一本真正讓我感到“有用”的書。它不是那種一次性閱讀完就束之高閣的書籍,而是可以反復翻閱、隨時查閱的“健康寶典”。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會根據書中的內容,對照自己的雙手,去瞭解身體當下的狀態。它讓我不再盲目地相信網上的各種健康信息,而是有瞭一個更具象化、更可靠的判斷依據。 書中的手療方法,操作簡單易學,而且不需要任何特殊的工具,隻需要運用自己的雙手,就能進行保健和調理。這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簡直是一大福音。我常常在工作間隙,或者睡前,抽齣幾分鍾的時間,按照書中的指引,給自己進行一些簡單的手部按摩。神奇的是,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卻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放鬆和舒適感。它讓我意識到,原來保持健康,並不一定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隻需要我們學會如何去傾聽身體的聲音,並且給予它恰當的迴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