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号:7511819413
条码:9787511819413
图书名称:企业上市解决之道
定价:68
作者:投行小兵 编著
版别:法律
出版日期:2011-04-01
内容简介:
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我们尚没有能力决定政策走向和改变规则体系的时候,我们需要改变自己态度和完善自身才能,做好基础和层的工作,至少对自己有所交代,对客户有所交代。假当有,我们中某人能够成为决策者,相信基层的感触也定是英明决定的向导。
目录:
部分 股东出资
 章 出资瑕疵
 节 置换出资
 第二节 补足出资
 第三节 无形资产出资比例超标
 第二章 特殊出资方式
 节 债权转股权
 第二节 股权出资
 第三节 资本公积定向转增
 第二部分 股权架构
 第三章 股东和股权
 节 职工持股会和工会持股
 第二节 外资自然人股东的认定问题
 第三节 合伙企业作为上市公司股东
 第四节 股权高度集中问题
 第五节 引入上下游作为股东
 第四章 实际控制人
 节 家庭成员的实际控制人界定
 第二节 共同控制人和无实际控制人
 第三节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特殊情形
 第四节 委托投票权
 第五章 红筹架构回归
 节 二六三
 第二节 启明星辰
 第三节 海联讯
 第四节 日海通讯
 第五节 誉衡药业
 第六节 同济同捷
 第六章 返程投资
 节 外汇登记
 第二节 返程投资
 第三部分 规范运行
 第七章 诉讼和处罚
 节 重大安全事故
 第二节 上市前存在行政处罚
 第三节 行政诉讼
 第八章 典型税收问题
 节 股权转让所得税
 第二节 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问题
 第三节 整体变更个人所得税
 第九章 资产瑕疵
 节 房产瑕疵
 第二节 国有资产
 第四部分 其他事项
 第十章 特殊类型公司上市可行性
 节 渠道商
 第二节 福利企业
 第三节 控股型公司
 第四节 外资控股企业
 第十一章 募集资金
 节 募集资金导致经营模式变更
 第二节 募集资金通过子公司实施
 第三节 募集资金投入营销网络建设
 第十二章 财务会计
 节 研发支出资本化
 第二节 上市前大比例分红
作者简介:
投行小兵 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院,目前就职于广发证券投资银行部。著有《企业上市解决之道》(法律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企业上市解决之道2:案例延伸与对策分析》(法律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上市那些事——与公司上市和上市公司有关》(法律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企业上市解决之道3:案例提炼与审核关注》(法律出版社2013年6月版)。
基本信息:
书号:7511826992
条码:9787511826992
图书名称:企业上市解决之道2:案例延伸与对策分析
定价:99
作者:投行小兵 著
版别:法律
出版日期:2011-12-01
编辑推荐:
作者投行小兵具备丰富投行工作经验,擅长写作,曾为多家财经类杂志和报刊写文章,现为多家财经杂志专栏作者,其博客投行小兵号称“投行博”。《企业上市解决之道2:案例延伸与对策分析》是财经类畅销书《企业上市解决之道》作者再一次的全面洗涤和,再一次的深入思考和升华。坚持“以规则说案例,以案例找思路”的写作宗旨,相比《企业上市解决之道》,《企业上市解决之道2:案例延伸与对策分析》的案例更加丰富也更加有层次,评析更加深入也更加周全,思路更加明晰也更加具有指导意义,法规更加简练也更加有针对性。可以是说投行、券商、律师、会计师等证券中介机构的重要参考书。
目录:
部分 主体资格
 章 出资瑕疵
 节 抽逃出资问题解决之道
 第二节 职务发明
 第三节 出资延期到位解决之道
 第二章 股权稳定
 节 股权质押
 第二节 对赌协议解决之道
 第三节 委托持股解决之道
 第三章 资产完整
 节 商标资产瑕疵解决之道
 第二节 减资问题解决之道
 第四章 实际控制认的认定与核查
 节 共同实际控制人
 第二节 无实际控制人
 第三节 一致行动协议问题关注
 第四节 实际控制人是否发生变更
 第五节 其他实际控制人认定的情形
 第六节 董事和高管的核查之道
 第二部分 规范运行
 章 资金拆借解决之道
 节 资金拆借解决之道
 第二节 资金占用解决之道
 第三节 内部职工借款解决之道
 第二章 税收瑕疵
 节 越权审批
 第二节 延期缴纳
 第三节 补缴税款
 第四节 核定征收
 第五节 其他特殊的所得税问题关注
 第六节 社保和公积金问题解决之道
 第三章 行政处罚
 节 环保处罚解决之道
 第二节 税务处罚
 第三节 海关处罚
 第四节 工商处罚
 第五节 其他处罚情形
 第四章 特殊模式
 节 劳务派遣问题解决之道
 第二节 技术合作开发
 第三节 现金结算模式和个人账户收款
 第四节 重大客户依赖解决之道
 第五节 定向募集问题解决之道
 第三部分 财务会计
 章 企业合并
 节 非同一控制下合并解决之道
 第二节 同一控制下合并
 第三节 吸收合并解决之道
 第二章 会计处理
 节 违规票据融资解决之道
 第二节 评估调账解决之道
 第三节 会计差错调整
 第四节 股份支付解决之道
内容简介:
本书从股东出资、股权架构、税务、业务经营等企业上市的重要方面系统分析了企业成功上市的要件。通过剖析企业或成功上市或被否决的原因,梳理了企业在上市过程中在股东出资、股权架构和规范运行等方面遇到的常见问题,为解决企业上市遇到的及审核部门关注的相关问题提供思路和对策。
 本书着重针对企业上市过程中的典型、疑难问题提供深度的、全方位的剖析和解决之道,相比《企业上市解决之道》,《企业上市解决之道2:案例延伸与对策分析》做了延伸和深入,采用全新的案例内容,增加了思考的深度,延展了案例分析的思路。
作者简介:投行小兵,早年混迹于清华,后凭一纸文凭入投行门,现为广发证券一草根。多年投行生涯,在诸好友相携下,对国内发行审核政策略有研究、小有思路,现予付梓,幸与大家分享。小兵甚爱总结写作,曾为多家杂志和报刊写豆腐干若干,现为某杂志专栏作者。著有《企业上市解决之道》(法律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企业上市解决之道2:案例延伸与对策分析》(法律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预售《企业上市解决之道 3 案例提炼与审核关注》(法律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投行小兵企业上市解决之道系列图书的终结版。从主体资格(出资、股权、改制问题)、特殊经营模式、财务会计、规范运行几个方面,对于大量相关典型案例做了进一步的提炼和深入分析,重点分析了审核部门关注的问题及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这本书真的让我眼前一亮!一直对 IPO 这个概念充满好奇,但总觉得它离我太遥远,充满了各种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流程。这次偶然翻到这本书,感觉就像突然打开了一扇通往真实 IPO 世界的大门。作者并没有用那种枯燥乏味的教科书式语言,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把 IPO 前期的股权设计、融资策略,到上市过程中的各种细节,甚至是上市后公司的规范运作,都讲得条理清晰。我尤其喜欢书里分享的那些真实案例,通过分析这些公司的成功或失败经验,让我对“解决之道”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它不是那种告诉你“怎么做”的书,而是通过剖析“为什么这么做”来让你领悟其中的智慧。比如,书中关于如何构建合理的股权架构,以吸引投资人并保持创始人控制权的部分,就讲得非常到位。我之前一直以为 IPO 就是把公司卖掉,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它更像是一个企业走向成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战略性举措。里面关于不同融资阶段的策略选择,以及如何应对监管部门的各种要求,都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思路。读完这本书,我对自己曾经模糊不清的商业知识有了很多新的认识,感觉像是获得了一份珍贵的“武林秘籍”,虽然我可能不会立刻去创业,但对未来职业发展和商业分析都有了更深厚的认知基础。
评分读完这套书,我才真正体会到“兵”的视角是如何独特的。作者并没有像一些宏大叙事的分析那样,高高在上地俯视整个资本市场,而是从“小兵”的角度,事无巨细地描绘了IPO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坑”和“陷阱”。这种贴近实战的描述,让我感觉非常真实和受用。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每一个字都透露着经验的积累和深刻的洞察。书中对于不同类型企业的上市难点,以及投行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都做了非常细致的描绘。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如何与监管部门沟通、如何应对突发的负面舆情、以及如何在关键时刻做出艰难决策的章节,都写得非常具体,仿佛能看到作者在现场的每一次博弈。这套书让我明白,IPO 不仅仅是财务报表和法律文件的堆砌,更是对企业经营能力、管理团队、以及未来发展潜力的全方位考验。它教会我,在这个过程中,细节决定成败,而经验是最好的老师。这本书让我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企业上市背后的艰辛和不易,也更加钦佩那些能够成功穿越上市迷雾的企业。
评分说实话,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于“红筹”这个词只停留在字面意思上,觉得它可能跟国内的上市流程不太沾边。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远超我的想象!它不仅详细介绍了 IPO 的核心环节,还把眼光放到了更广阔的国际资本市场,特别是对红筹架构的解析,简直是醍醐灌顶。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步步揭示了为什么一些企业会选择红筹上市,以及在搭建红筹架构时会遇到哪些挑战,比如VIE协议的复杂性、海外监管的差异等等。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关于税务筹划的部分,书中提到了一些非常巧妙的税务安排,既能合法合规,又能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负担。而且,作者在讲述这些复杂概念时,并没有忽略细节,每一个环节都交代得很清楚,甚至连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点,都可能成为影响上市成败的关键。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上市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企业战略规划和风险管理的百科全书。通过这本书,我开始重新审视企业融资的多种可能性,以及如何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资本运作路径。对于有志于拓展海外市场的企业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解决之道”四个字,它不是一本简单的理论堆砌,而是真正地为企业在上市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上市后”的部分印象深刻。很多书籍只关注上市前的准备,却忽略了上市后企业的持续发展和规范运营。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详细阐述了上市后公司如何进行股权激励,如何处理股东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资本市场保持竞争力。这一点对于我这样对资本市场运作有一定了解但又希望更进一步的人来说,非常有价值。作者通过对大量上市公司的案例分析,揭示了不同策略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影响。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如何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以及如何通过并购重组来加速企业成长的章节,这些内容都充满了前瞻性和实操性。这本书让我明白,上市仅仅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利用资本的力量,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它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看到企业上市背后更广阔的战略图景,以及如何将企业价值最大化。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系统地解答了我长久以来对企业上市的一些疑问。我一直觉得,上市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漫长而精细的准备过程。这本书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它不仅仅是罗列上市的步骤,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了每一个步骤背后的逻辑和考量。例如,在讲到股权和债权的关系时,作者并没有简单地二分法,而是详细阐述了在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如何利用股权融资来壮大,又如何在必要时通过债权融资来优化资本结构。这一点对我启发很大,让我明白,融资不仅仅是“拿钱”,更是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和经营策略的深度思考。书中关于如何处理创始人股权、引进战略投资人、以及制定激励计划的章节,都充满了实操性的指导。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问题时,总是能从多个维度进行考量,比如从企业自身发展、市场环境、监管政策以及投资人偏好等角度,给出一个全面的视角。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为企业创始人量身打造,对于金融从业者、甚至是普通投资者,都能从中获得宝贵的知识和启发。它让我意识到,每一次融资决策,都是在为企业的未来“铺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