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本 人心可测-破解微表情背后的密码 姜振宇+行为心理学-肢体语言解读与心理分析 教你识人

2本 人心可测-破解微表情背后的密码 姜振宇+行为心理学-肢体语言解读与心理分析 教你识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微表情
  • 肢体语言
  • 心理学
  • 行为心理学
  • 识人
  • 人际关系
  • 沟通技巧
  • 情绪识别
  • 姜振宇
  • 心理分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云宵争鸣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75304
商品编码:26465447222
丛书名: 行为心理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8-01

具体描述

行为心理学:肢体语言解读与心理分析    39.8元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5年9月1日)

丛书名: 中国行为心理分析师培训指定参考教材

平装: 283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条形码: 9787122246875

商品尺寸: 23.4 x 17 x 2 cm

商品重量: 481 g

中国识谎研究先行者王邈力作!众多心理学家联袂推荐!学习识人术和读心术的必读之书!,本书以作者近十年来对行为心理学的大量调研、实验数据为素材,以人际交往中肢体语言的表现形式和被关注度为线索,从头到脚、从肢体动作到身形体貌、从语音语调到语言形式,对肢体语言进行了形象、深入、全面的论述和解读。 本书可以帮助你在人际沟通中更加准确地了解他人内心状态、识别他人真伪,帮助你通过观察、聆听他人的动作、神情、语言及语音语调,从而对其真实意图做出比较客观的分析判断,对于从事商务谈判、企业管理、销售经营、侦察审判、心理咨询等职业领域的读者群体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人心可测:破解微表情背后的密码(赠微表情技能手册)    49.8元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第1版 (2018年3月1日)

平装: 313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条形码: 9787505742246

商品尺寸: 23.4 x 17 x 1.8 cm

商品重量: 581 g

品牌: 北京磨铁

微反应作为人类本能反应,是了解他人内心意图准确的线索。微表情作为微反应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通过脸部细微的表情动作表现,是人容易观察到的微反应。惊讶、厌恶、愤怒、恐惧、悲伤、愉悦等是6种人类基本的微表情。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基线特征,主要从眉、眼、嘴的线条,可以进行通俗实用的微表情识别。因此,如果观察到了真实的微反应,接着又看到了试图掩饰和造作的表演,那么真相已经呈现在眼前。

《人心可测》将教你如何从一个人的长相、言行举止中读出他内心真正的所思所想,发现他行为背后的心里秘密。与此同时,也教会你如何应对人,处理事。尤其是,当你遇到麻烦的事,理不清头绪,遇到虚伪的人,看不清对方真伪的时候,在本书里学到的微表情技巧就可以帮你渡过难关。并且不是熬过去,是积极主动,安全稳定,优化的控制性度过。

编辑推荐

中国识谎研究先行者王邈力作 中国行为心理分析师培训指定参考教材 读心识谎,识人察心,见微知著 一眼看穿他人隐蔽心理秘密 看透人心,就没有搞不定的事 越早翻开本书,你离成功就越近

媒体推荐

肢体语言分析是一门学问,读本书可以让你快速掌握这门学问,成为一个聪明而有智慧的人。 ——博士生导师蒋一斌 用心理量表测出来的行为是经过思维加工过的,用心理学仪器测出来的行为是经过大脑加工过的,而通过睿智者的双眼观察到的人类行为,可能才是接近人类本质的东西。这本书展现了一个独特的认识人类行为的视角,告诉我们如何认识行为背后的内涵。 ——博士生导师苗丹民 了解人的心理可以有各个不同的角度,通过分析肢体语言,可以做到细致入微、明察秋毫,不过,这可是一门真功夫。如果想练就这样的本领,这本书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张天布 商场如战场,商战即心战。商战虽然看不见硝烟和流血,却同样充满了欺骗与谎言,是智慧与勇气的较量。本书是倚天剑,也是降龙十八掌,有了它,你便可倚剑屠龙,笑傲商场。 ——符号艺术治疗技术创始人赵小明

作者简介

王邈 早年毕业于西安政治学院心理战系,应用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精神分析师,行为心理分析师,中国识谎人。潜心理研究行为心理学十多年,曾在《社会心理科学》《中国健康心理学》等各类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著有《行为心理学——肢体语言解读与识谎》《破译肢体语言密码》等著作,先后应邀为北京、上海、重庆、成都、南宁、西安、温州、佛山等三十几个城市的军队、公安、高校、企业做专题心理学讲座百余场,深受大家欢迎。

目录

序1 /3 

序2 /5 

前言 /7 

导读 启动图式识谎技术的由来 /19 

第 1 章肢体语言分析理论溯源 /1 

一、撩开肢体语言神秘的面纱 /2 

二、探寻肢体语言的起源 /4 

三、佛教造像肢体动作的意蕴 /6 

四、解读老子的肢体语言 /9 

五、动物也能解读人类的肢体语言 /10 

六、肢体语言不说假话 /12 

七、人类有三个大脑 /14 

八、边缘系统的八种行为反应 /17 

九、认识人类的精神结构 /21 

十、人类潜意识的九大特点 /23 

十一、研究肢体语言的两条捷径 /27 

十二、肢体语言分析的四项基本原则 /29 

十三、女性是天生的肢体语言分析师 /32 

十四、肢体语言分析师的成长之路 /34 

十五、憧憬肢体语言分析技术的未来 /35 

第 2 章揭开面具见人心 /37 

一、认识情绪的生理机制 /38 

二、表情是人心的面具 /40 

三、识别八种基本面部表情 /41 

四、微表情:见微知著的快捷方式 /57 

五、碎表情:内心矛盾的集中体现 /60 

六、杂表情:多种情绪的综合表达 /62 

七、面部表情百态 /63 

八、无敌的微笑 /64 

九、用你的左眼看对方的右脸 /67 

十、肢体语言分析师人格面具的训练 /70 

第 3 章观眼识人 /73 

一、认识我们的眼睛 /74 

二、从眼球转动读懂人心 /77 

三、眼球转动的相关实验证据 /93 

四、透过瞳孔看人心 /95 

五、眼去眉来泄露天机 /99 

六、眨动的眼睛会说话 /102 

七、从视觉融合到视觉阻断 /104 

八、观眼识人的秘诀 /106 

第 4 章探访“耳鼻喉科” /108 

一、倾听耳朵中传来的心理信息 /109 

二、用鼻子嗅出心理的味道 /111 

三、抚摸颈部泄露谎言线索 /115 

第 5 章嘴巴没有说出来的秘密 /119 

一、撅着嘴——在犹豫不决中思索 /120 

二、紧闭嘴——内心存在难言之隐 /122 

三、咬嘴唇——在压力状态下守住秘密 /123 

四、手捂嘴——坚决要守口如瓶 /124 

五、舔嘴唇——在焦虑中自我安慰 /126 

六、咬牙齿——愤怒爆发前的征兆 /127 

七、吮手指——未得到满足时的自我安慰 /129 

八、打哈欠——对当前事物缺乏兴趣 /132 

九、咽口水——隐瞒重要的信息 /134 

十、吐舌头——拒绝、厌恶及紧张 /136 

十一、看嘴识人的秘密 /139 

第 6 章“头头”是道 /141 

一、点头——你的观点我赞同 /142 

二、摇头——你的说法我不敢苟同 /144 

三、扭头——我对你所说没有兴趣 /146 

四、低头——我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后悔 /147 

五、仰头——是敬仰也是愤怒 /149 

六、观头形然后识人性 /151 

第 7 章指尖上的秘密 /154 

一、赞扬指——你真棒 /155 

二、鄙视指——你真差劲 /157 

三、指责指——你给我注意点儿 /157 

四、双并指——可不能这样做呀 /159 

五、麻花指——或许还有更好的处理方法 /160 

六、手枪指——你这个家伙 /161 

七、声明指——我郑重声明 /162 

八、否定指——我不同意你的观点 /163 

九、侮辱指——去你的 /164 

十、婚恋指——我已经名花有主了 /166 

十一、爱情指——我爱你(们) /168 

十二、OK 指——没问题 /169 

十三、胜利指——必胜 /171 

十四、五屈指——到我跟前来 /173 

第 8 章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174 

一、握手源自于欧洲 /175 

二、中国式握手礼仪 /177 

三、合作式——合作共赢 /178 

四、单刀式——来者不善 /179 

五、下压式——气势逼人 /180 

六、下挫式——挫其锐气 /181 

七、拽拉式——拉拢控制 /183 

八、半握式——缺少诚意 /184 

九、包裹式——完全掌控 /185 

十、多指式——蔑视对方 /186 

十一、缠臂式——深度合作 /187 

十二、擒拿式——强行控制 /188 

十三、欢迎式——热烈欢迎 /189 

十四、恭敬式——毕恭毕敬 /190 

十五、击掌式——合作默契 /193 

十六、成功式——合作愉快 /194 

十七、僵化式——缺少感情 /195 

十八、抓腕式——轻度控制 /196 

十九、抓肘式——深度控制 /197 

二十、抓肩式——绝对控制 /198 

二十一、关怀式——真心慰问 /201 

二十二、握手中的左侧优势 /202 

二十三、如何在握手中反败为胜 /204 

第 9 章手臂动作折射心理秘密 /208 

一、折臂手——犹豫不决 /209 

二、单抱臂——心存顾虑 /210 

三、双抱臂——完全拒绝 /212 

四、交叉手——自我安慰 /213 

五、双吊臂——低头认错 /215 

六、双摊手——无可奈何 /216 

七、双推手——阻挡保护 /218 

八、双飞臂——完全接纳 /219 

九、双插手——漠然视之 /220 

十、双背手——另有企图 /222 

十一、双叉手——进攻与支撑 /224 

十二、神奇的触碰 /226 

十三、温暖的拥抱 /229 

十四、距离是人际关系的标尺 /232 

十五、耸肩的秘密 /236 

第 10 章心随“腿”动 /239 

一、忠实可靠的“腿” /240 

二、自在腿——我感觉舒服自然 /242 

三、秋千腿——我感觉心情愉快 /243 

四、交叉腿——我有点不能接受 /245 

五、二郞腿——其实我并不喜欢你 /247 

六、“4”字腿——我内心充满敌意 /248 

七、胆怯腿——我真的有点害怕 /252 

八、转向腿——我有事要先走一步 /254 

九、冻结腿——这事让我有点猝不及防 /255 

十、屏障腿——接近我没那么容易 /257 

十一、领地腿——我需要拓展空间 /259 

十二、斜交腿——我可能喜欢你了 /260 

第 11 章你听,他在说谎 /262 

一、重新审视语音语调 /263 

二、语音语调中隐藏的谎言线索 /266 

三、从语言现象中洞察谎言线索 /273 

后记 大胆猜测 小心求证 /284 

参考文献 /287

………………………………………………………………………………………………………………………………………………

编辑推荐

★ 姜振宇,心理应激微反应研究院院长,国内多家公安机关和反贪机关的特邀研究人员,曾多次协助司法机关,将研究成果用于刑侦案件。《四大名助》节目主持人,《非常了得》《*强大脑》《非诚勿扰》特邀嘉宾。

★ 谁适合读这本书:

职场上希望升职加薪的你;

希望有高超读心术的你;

情场上希望更懂TA的你;

谈判时想掌控全局的你;

★ 购买本书你将获得:

①微表情专业技能:

如何一眼分辨对方的真哭与假哭?

双手交叉在胸前表明了TA是什么样的人?

别人给你挖坑的问题,如何回答?

什么样的目光会让人对你产生敬畏感?

对手比你强,怎样才能占上风?

②靠谱的识人术:

朋友跟你是真亲热还是假亲热?

追求Ta时,对方是否在嫌弃你?

哪些破绽,可以看透他是不是在撒谎?

在一堆人里如何快速找到和你想法不一致的人?

③游刃职场的职业素养:

面试的时候,HR到底看不看重你?

你的团体成员,谁对你有异心?

开会时老板嘴角往边上微微一翘有几个意思?

老板发飙时,如何应对?

谈判过程中,如何打破僵局,死里逃生?

识人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能力,微表情就是通往人心真实可靠的途径。语言可能造假,行动可能伪装,但微表情是人类本能,不受思想的控制,来不及掩饰。《人心可测》掌握微表情,阅读每一张脸,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媒体推荐

微表情是一种人类在试图隐藏某种情感时无意识做出的、短暂的面部表情。他们对应着七种世界通用的情感:厌恶、愤怒、恐惧、悲伤、快乐、惊讶和轻蔑。底层应用,通过情绪和语言比对,判断对方讲话真假,防止被骗。中层应用,快速理解对方的情绪重点和表达重点,提高信息交互效率。不错应用,通过特定刺激源组合,引发对方的情绪反应,引导他的思路和决策。只要是和人打交道,都可以用。很不堪的应用,满嘴名词典故、电视剧、网络传言,而没有逻辑的装懂,也可以哄妹子。    ——姜振宇

作者简介

姜振宇,微表情神探,拥有200多万微博粉丝。一个呆萌的学者、时尚的科研者。他是心理应激微反应研究院院长,中国政法大学教师;他带领着国内应用心理、应激微反应进行测谎的研究团队;他担任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心理测试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国内多家公安机关和反贪机关的特邀研究人员。《四大名助》节目主持人,《非常了得》《强大脑》《非诚勿扰》特邀嘉宾。著有《微反应》《微表情》《掌控者》《掌控者2》等书,销量过百万册。

目录

章 微表情识别:职场必备技能

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微表情/002

应对老板发飙的技巧/011

谈话控制技术/016

分辨真假客气/021

遇到无赖想赖账怎么办/027

看微表情,判断人家是商量还是命令/037

谈判破裂了,是技术差,还是实力差/043

谈判控场技术,掌握他人惊讶情绪/048

处理愤怒冲突,先扬后抑解风险/054

拆穿没有破绽的谎言/059

搞不定的时候使用选择题的魔咒/065

低调的谦虚为什么讨人喜欢/071

识别真诚的亲近和热切/076

两件事少一件,都别判断别人在说谎/081

第二章 微表情谈判:看透谈判对手的心

谈判过程中的死里逃生技巧/088

临时谎言的微表情破绽/093

通过微表情看穿别人真实的内心/098

如何应对属下们的吹捧和奉迎/103

别人给你挖坑的问题,如何回答/109

听懂领导的意思/115

如何应对客气的寒暄不尴尬/120

对方到底为什么发飙/126

怎样让人相信你的立场/132

度量是资源汇聚和自我克制的能力/137

人群是金字塔结构的,你在哪一层/142

什么样的目光会让人对你产生敬畏感/147

HR大人的言谈举止到底意味着什么/152

关键时刻提条件,到底对不对/157

各怀鬼胎的脸色,你都能看懂吗?/162

到底什么样的人是实在的人/168

第三章 微表情控场:掌控全局

破解高度伪装的迷局/176

心里窃喜、表面无奈,应该怎么演/181

在一堆人里快速找到和你想法不一致的人/186

逼人表态的谈话控场技术/192

对手比你强,怎样才能占上风/197

对方咄咄逼人,用什么策略遏制对方的气势/203

微表情帮你判断真或假/207

对方不跟你说话时,不要用的错误策略/213

攻关失败,你都犯了哪些错/219

要解决自己的问题,先解决别人的问题/224

破冰成功,培养亲近感开始/230

先造需求,再提条件/235

微表情判断需求,干扰围逼决策/241

第四章 微表情运用:摘掉你的社交面具

男生为什么喜欢女生楚楚可怜/248

如何应对夸张的寒暄/253

心怀敌意表面客气的伪装表现/259

如何设置刺激源以及怎么应对别人的激将/265

自尊受损时爆发愤怒的原因/271

自尊是极为有效的刺激源/277

教科书般经典的微表情/283

对方沉默时,通过表情分析得知答案/289

别人弱时加以援手,事半功倍/295

社交行为的套路揭秘/301

重要的结论,信息提前植入/306

后记/311

………………………………


洞察人心:解读语言与非语言的深层密码 在我们每日的生活交织中,人际的互动如同潺潺流水,时而舒缓,时而激荡。每一次眼神的交流,每一个细微的肢体动作,甚至每一次不经意的语气变化,都可能在无声中传递着丰富的信息。然而,许多时候,我们只是被动地接收着这些信号,却难以深入理解其背后隐藏的真实意图与情感。那些含糊不清的表述,那些难以捉摸的表情,常常让我们陷入猜测与困惑。 但如果有一种方法,能让我们穿透表象,直抵人心的幽深之处呢?如果有一种力量,能让我们在对话中洞悉对方真实的感受,在相处中预见对方可能的反应,甚至在陌生人身上发现其性格的侧写,那将是多么令人惊叹的技能。这并非什么玄妙的巫术,而是源自科学的严谨探索与实践的智慧总结。 本书将带您踏上一段前所未有的认知之旅,深入探索人类交流的隐秘维度。我们将聚焦于两种至关重要的洞察工具:表情微动作的解码与行为心理学的深度应用。这两种方法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印证、相辅相成,共同构建起一套强大的识人识心体系。 第一篇:微表情的奥秘——捕捉稍纵即逝的真相 在心理学领域,微表情被誉为“真相的闪光”,它们是极其短暂(通常只有1/25秒)且不自主的面部表情,泄露着一个人真实的情绪反应,即使他们试图掩饰。这些微小的肌肉运动,往往发生在个体有意识地控制表情之前,因此具有极高的真实性。 微表情的科学基础: 我们将从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探究微表情产生的生理机制。了解大脑如何处理情绪信息,以及这些信息如何转化为面部肌肉的微小抽动,将为理解微表情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您将了解到,并非所有人都具备天生的“读心术”,但通过学习和训练,任何人都可以提高识别微表情的能力。 七种基本情绪的微表情识别: 笑容背后的喜悦,皱眉时的悲伤,瞳孔的放大或收缩,鼻翼的轻微翕动……我们将详细解析喜、怒、哀、乐、惊、恐、恶这七种基本情绪在面部可能出现的微表情特征。您将学习如何区分不同情绪下细微的面部肌肉变化,例如,区分真诚的笑容和礼节性的微笑,或是识别强忍的愤怒。 何时何地会出现微表情? 微表情并非总是显而易见,它们通常在个体遭遇突发刺激,或是在试图压抑某种情绪时出现。本书将引导您识别那些最有可能触发微表情的场景,例如,当被问及敏感问题、听到令人意外的消息、面对压力或冲突时。 微表情的误读与陷阱: 任何强大的工具都可能被误用。我们将探讨常见的微表情误读情景,例如,将正常的生理反应(如寒冷引起的颤抖)误判为恐惧,或将某些文化背景下的表情差异视为情绪泄露。掌握辨别和校正这些误读的技巧,是成为一个精准解读者的关键。 如何训练你的“微表情雷达”: 识别微表情需要大量的实践和反复的练习。本书将提供一系列的训练方法和案例分析,帮助您提高识别微表情的敏锐度。您将学习如何通过观察影视片段、人物访谈,甚至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刻意练习,逐步培养出捕捉和解读微表情的能力。 微表情在特定情境下的应用: 从商务谈判到面试,从家庭沟通到人际交往,微表情的应用场景极为广泛。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在不同情境下运用微表情的洞察,例如,在谈判中察觉对方的真实意图,在面试中判断候选人的真实状态,或是在日常交流中增进理解与信任。 第二篇:肢体语言的密码——无声表达的力量 除了面部表情,我们的身体同样在不断地“说话”。肢体语言,即通过身体的姿势、手势、眼神接触、空间距离等非语言线索来传递信息。这些信号往往比口头语言更加真实,也更容易泄露潜藏的心理状态。 肢体语言的构成元素: 我们将系统地梳理肢体语言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 姿势与体态: 挺拔的身姿可能代表自信,而含胸驼背则可能暗示不安或疲惫。站立、坐姿、行走时的体态,都传递着丰富的信息。 手势与面部表情的互动: 手势的幅度、方向、频率,以及它们与面部表情的配合程度,能够极大地影响信息的传递。开放的手势通常表示坦诚,而交叉的手臂则可能暗示防御。 眼神交流: 眼神的接触时长、频率、眼神的流转方向,以及瞳孔的变化,都是解读他人心理状态的重要线索。眼神闪躲可能意味着撒谎或不自在,而直接而坚定的眼神则常常代表自信与诚实。 空间距离与触碰: 人们在社交互动中保持的距离(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共距离),以及身体的触碰方式,都反映着彼此关系和心理状态。 微小的身体动作: 抓耳挠腮、咬嘴唇、抖腿、摸鼻子等看似不经意的动作,往往是内心焦虑、思考或掩饰的信号。 肢体语言与心理状态的关联: 我们将深入剖析不同肢体语言信号所对应的心理状态。例如: 自信与权力: 开放的姿势、舒展的动作、稳定的眼神,通常是自信和权力的体现。 紧张与焦虑: 身体的晃动、频繁的小动作、紧握的拳头,可能暗示着内心的不安。 兴趣与吸引: 身体的倾斜、模仿对方的动作、频繁的眼神接触,可能代表着对对方或话题的兴趣。 防御与抵触: 交叉的手臂、身体的后倾、躲避眼神,可能意味着对方处于防御或抵触状态。 诚实与欺骗: 尽管不存在绝对的“说谎信号”,但某些肢体语言的异常变化(如不自然的静止、过多的掩饰性动作)可能需要我们提高警惕。 肢体语言的“阅读”技巧: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肢体语言解读者?本书将为您提供一套系统性的训练方法: 整体观察与细节捕捉: 不要孤立地解读每一个信号,而是要结合整体的姿态、表情和情境来分析。 基线行为的建立: 了解一个人在放松、自然状态下的行为模式,才能更容易识别其异常变化。 情境分析: 肢体语言的意义往往取决于具体的情境,例如,在寒冷的环境中,交叉手臂可能只是为了取暖,而非防御。 多重线索的印证: 寻找多个肢体语言信号的相互印证,以提高解读的准确性。 文化差异的考量: 肢体语言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需要注意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肢体语言在人际互动中的策略运用: 掌握肢体语言的解读,不仅能帮助您“读懂”他人,更能助您在人际交往中展现更佳的状态。您将学习如何通过调整自己的肢体语言,传递出自信、真诚、有吸引力的信号,从而更好地影响和引导对话。 融合与升华:构建你的“识人”体系 《人心可测-破解微表情背后的密码》与《行为心理学-肢体语言解读与心理分析 教你识人》这两本书并非孤立的知识点堆砌,而是构建了一套相辅相成的强大识人体系。微表情是潜意识情绪的直接流露,而肢体语言则是更广泛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的体现。当我们将这两种强大的洞察工具结合起来,我们就能从更深、更广的层面去理解一个人。 微表情与肢体语言的互补印证: 在一次交流中,如果某人言语上表现出积极,但脸上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厌烦微表情,同时身体不自觉地后倾,那么我们就可以更确信地判断,他可能并不像表面上那样赞同。反之,如果他言辞恳切,眼神坚定,肢体也呈现出开放的姿态,那么他的话语的可信度便大大提高。 识破伪装与掩饰: 许多时候,人们会通过刻意控制自己的言语和表情来掩饰真实想法。但微表情与肢体语言的很多信号是难以完全控制的。通过这套体系,您将能更有效地识别那些试图欺骗或误导的行为,保护自己免受不必要的损失。 建立深度信任与有效沟通: 当您能准确地捕捉到对方的情绪变化和内心真实想法时,您就能以更具同理心、更有效的方式回应。这有助于打破沟通壁垒,建立更深厚的信任关系,无论是工作上的合作,还是生活中的情感交流。 洞察人性,优化决策: 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是做出明智决策的基础。无论是在商业合作、团队管理,还是个人生活中,通过对他人意图的准确判断,您将能做出更优的策略选择,规避风险,抓住机遇。 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识破”他人,更是关于“理解”他人,并在此基础上优化自身与他人的互动。它将赋您一双洞察人心的“慧眼”,让您在复杂多变的人际世界中,更加游刃有余,更加自信从容。这趟探索之旅,将为您开启一个全新的认知维度,让您深刻体会到,人心虽深不可测,却也并非无迹可循。掌握了这些密码,您将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他人,并最终更好地驾驭人生的航向。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书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读心术”的刻板印象。我一直以为那些微表情、肢体语言之类的东西都是一些玄乎其玄的技巧,只能在影视剧里看到,现实生活中根本用不上。但读了《人心可测》和《行为心理学》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识别一个人内心想法并非不可能,关键在于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视角。 《人心可测》部分,姜振宇老师的讲解非常系统且具有说服力。他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微表情的形成机制,以及在不同情境下,同一个表情可能传达的多种含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强调了“上下文”的重要性,提醒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一个表情,而是要结合当下的语境、对方的背景信息以及历史行为模式来进行综合判断。书中列举了大量的案例,无论是生活中的小插曲,还是职场上的博弈,都充满了现实的借鉴意义。我尝试着在和家人朋友聊天时,留意他们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细微表情,惊讶地发现,有时候一个眼神的闪烁,嘴角的轻微抽动,真的能透露出一些他们不愿意直接表达的情绪。这本书让我学会了“看见”那些我曾经忽略的细节,并开始思考这些细节背后的故事。

评分

《行为心理学》这部分则更侧重于肢体语言的解读,它提供了一种更加宏观的观察视角。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微动作,从站姿坐姿到手部的小动作,再到眼神的交流方式,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我们的内心世界。作者通过大量的数据和研究,揭示了不同肢体语言背后隐藏的心理状态,比如一个人交叉双臂可能是在防御,也可能只是单纯地感到寒冷,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辨析。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权力姿态”的分析,了解了如何通过调整自己的身体姿态来展现自信和权威,同时也能够识别出他人是否处于强势或弱势的位置。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在社交场合变得更加从容和有底气了,不再是那个只会傻傻地听别人说话,却不知道对方真实想法的“小白”了。

评分

我是一个对心理学领域一直充满好奇的人,但很多市面上的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过于浅薄。这套书恰恰做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平衡。它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贴近生活的案例分析,让我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收获。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棒,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反而充满了引导性和启发性,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实践,并且惊讶于自己能够从中获得如此多的洞察力。我强烈推荐给任何希望提升自己洞察力、理解他人、优化人际关系的朋友,这绝对是一笔值得的投资。

评分

这两本书组合在一起,简直就是一套完整的“识人攻略”。《人心可测》提供了精细入微的观察技巧,让你能捕捉到那些转瞬即逝的微表情;而《行为心理学》则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让你能够从整体的肢体语言中解读出对方的心理倾向。我之前总觉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充满了不确定性,很多时候沟通效率低下,甚至会产生误会。但现在,我感觉自己拥有了一副“透视眼”,能够更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意图,也能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避免不必要的冲突。这两本书不只是关于“读心术”,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如何更深入地理解人,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模式,这对于提升人际关系、工作效率乃至个人成长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评分

自从读了这套书,我感觉自己好像被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认知维度。以前,我总是习惯于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别人的话,觉得只要对方说得合乎逻辑,就是真的。但现在,我学会了去关注那些“言外之意”,去解读那些隐藏在话语背后的情绪和动机。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时候,人们表达的并不完全是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而是在一种复杂的心理机制下,进行的一种“过滤”或“包装”。这让我对很多之前发生的事情有了新的理解,也对未来的人际交往充满了期待。我开始更加谨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更加耐心和细致地倾听他人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