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赵秉钧谋杀宋教仁说一直为大多数人认可,《宋案重审》一书提出:“过去一百年的宋案研究史,其实是一部失败的历史。” “宋教仁遇刺”前后有许多矛盾现象至今无法合理解释。宋案的关键人物袁世凯、洪述祖、赵秉钧、应夔丞之间的关系以及案情细节等仍谜团重重。本书作者利用大量发掘的*手资料,彻底解开了宋案谜团,重新解答“谁是主谋”这一历史疑问。
●北大知名教授尚小明力作
●全书约有90%的材料为以往不曾利用,其中相当部分系首次公开。
●“宋案”不等于“刺宋案”。“宋案”实际上是由收抚共进会、调查欢迎国会团、操弄宪法起草、构陷“孙黄宋”、“匿名氏”攻击、低价购买公债以及刺杀宋教仁等多个情节次第演进与交错进行而酿成的。
●袁世凯主导宋案前四个环节,但没有主谋刺宋,赵秉钧卷入前四个环节;赵秉钧秘书洪述祖在所有环节中都是主要角色,应夔丞受其诳骗将宋杀害;洪、应杀宋根本原因在于政见分歧,担心宋教仁“政党内阁”主张导致国民党“垄断政界”;而所谓陈其美主谋杀宋,更是杜撰之说。
●《宋案重审》披露了民国初年政坛派系政争许多秘辛。
| 基本信息 | |
| 商品名称: | 宋案重审 |
| 作者: | |
| 市场价: | 89.00 |
| ISBN号: | 9787520115773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类型: | 平装 |
| 内容简介 | |
| 百年宋案研究首要的问题在于研究者错将“宋案”等同于“刺宋案”。本书彻底纠正了这一偏差,明确揭示“宋案”实际上是由收抚共进会、调查欢迎国会团、操弄宪法起草、构陷“孙黄宋”、“匿名氏”攻击、低价购买公债以及刺杀宋教仁等多个情节次第演进与交错进行而酿成的复杂案件,并以极其细腻的考证,将看似毫无关联的各个情节之间的内在关系彻底揭示出来,最终令人信服地揭开了宋案一系列谜团。书中披露了大量民初政坛秘辛,对案件发生前后的许多矛盾现象也都给予了合乎事实与逻辑的解释。全书约有90%的材料为以往宋案研究者不曾利用,其中相当部分系首次公开。 |
| 目录 | |
| 第1章 百年宋案探究失败史检讨003 一 学术性探究屈指可数003 二 案情分析严重简单化006 三 核心证据从未真正受到重视012 四 大量已刊未刊史料未被发掘利用020 第二章 破解宋案谜团核心史料025 一 京师警察厅总监王治馨在追悼宋教仁大会上的演说027 二 宋教仁被刺案内应宅所获函电文件检查报告032 三 赵秉钧自辩电函及与记者谈话051 四 共进会相关已刊未刊文件056 五 几种关键的私家记述058 第三章 袁赵洪应亲疏关系之形成063 一 洪应案前“真史”追溯065 二 袁洪特殊关系由来084 三 洪假收抚共进会与应建立诡秘关系095 四 应经洪邀入京见袁105 五 赵与洪应之疏离关系119 第四章 洪应合谋杀宋惨剧之酿成129 一 沪上突现“欢迎国会团”与袁之应对131 二 洪秘密南下调查“欢迎国会团”138 三 “大题目”下所谓“要紧文章”之内涵142 四 洪应构陷孙黄宋“激烈文章”出炉151 五 构陷阴谋未果洪唆使应对宋“乘机下手”161 六 应提低价购买“八厘公债”变相索偿175 七 洪抛“燬宋酬勋位”诱饵182 八 应所谓“若不去宋”的确切含义189 九 “匿名氏”驳词与“救国团”通电195 十 洪以“债票特别准”诳应杀宋205 十一 应发杀宋“紧急命令”208 十二 洪决意杀宋深层原因219 十三 “神圣裁判机关”宣告文暗藏玄机225 第五章 袁赵与宋案之不同牵连237 一 构陷“孙黄宋”袁实为主使239 二 袁拒绝洪“收拾”反对党一二人建议246 三 “燬宋酬勋位”与袁无涉250 四 袁无须杀宋种种缘由254 五 赵说“与总统说明才行”与对付国民党无关264 六 赵函送“应密电本”无对付国民党目的271 七 赵卷入构陷“孙黄宋”阴谋及中途退出277 八 洪应利用“应密”策划杀宋与赵无关286 九 赵为“长保”总理权位杀宋是个伪命题293 第六章 洪匿青岛与赵拒出庭幕后303 一 袁纵洪逃离京津实情305 二 政府引渡洪归案失败背后314 三 赵屡请辞职自证清白被袁拒绝322 四 赵拒检厅票传实为袁幕后操纵333 五 洪赵不能到案真正原因342 第七章 牵涉宋案各人最后结局351 一 王阿法出庭作证及其后不知去向353 二 武士英落网及暴毙狱中361 三 应夔丞被捕、越狱及遇刺373 四 赵秉钧病死情形389 五 王治馨因贪赃枉法被枪决398 六 洪述祖落网及被处绞刑404 第八章 宋案最终判决及反思417 一 案情演变实记419 二 袁赵洪应涉案情节430 三 宋案冲击下袁之攻守策略435 四 国民党应对宋案的惨痛教训447 五 “二次革命”的必然性及意义所在463 附录Ⅰ 陈其美主谋杀宋谬说之流传469 附录Ⅱ 宋案十三问503征引文献509后记522 |
我是一个对细节要求很高的人,而《宋案重审》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一点。从场景的描写到人物的对话,再到案件的推理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处理得非常到位。作者仿佛用显微镜在审视着每一个字句,确保其准确性和感染力。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古代官员、讼师、甚至一些市井小民的刻画,他们都栩栩如生,仿佛就活在我的眼前。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绝对是超乎想象的。
评分《宋案重审》这本书,是一次令人难忘的阅读体验。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张力,能够将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都刻画得活灵活现。我仿佛亲身经历了这场跨越时空的审判,感受着其中的紧张、悬念与震撼。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关于正义的定义,关于历史的真相,以及关于人性的复杂。我强力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喜欢深度阅读的读者。
评分《宋案重审》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不仅仅是故事本身,更是作者在文字间流露出的那种深厚的功底。语言的运用极其考究,时而沉郁顿挫,时而又行云流水,仿佛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眼前展开。书中对古代法律、刑侦的描写,也展现了作者扎实的史料研究,让人在阅读惊险刺激的故事之余,还能增长不少见识。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案件真相的设定,它往往不是那么简单直白,而是充满了反转和出人意料,每一次的揭晓都让我拍案叫绝。
评分《宋案重审》这本书,让我仿佛置身于一场穿越时空的探案之旅。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他能够将宏大的历史背景与细腻的人物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我常常被书中的某些情节所感动,为人物的遭遇而担忧,为真相的揭露而振奋。这本书的艺术价值,绝对不容小觑。它不仅仅是一本小说,更是一部关于时代、关于人性的深刻写照。
评分拿起《宋案重审》,我仿佛打开了一个尘封已久的历史宝盒,里面闪烁着智慧和勇气的微光。作者的文笔如刀,精准地切割开层层迷雾,直抵案件的核心。我被书中人物的命运深深吸引,他们或在黑暗中摸索,或在权谋中挣扎,但都怀揣着对真相的渴望。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境时,不放弃追寻。
评分坦白说,《宋案重审》这本书,让我第一次对古装探案题材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谁是凶手”的套路,更是深入探讨了人性、正义与权谋的复杂交织。作者巧妙地将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既有历史厚重感,又充满现代悬疑张力的故事。我经常在想,如果我身处那个时代,面对那样错综复杂的局面,又会如何抉择?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关于思考人性和社会的启示。
评分我必须说,《宋案重审》这本书,让我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阅读快感。作者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魔术师,一次次地用出人意料的转折来挑战我的思维极限。我以为已经看穿了真相,结果却被他引导向了另一个更加令人惊叹的方向。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一个案件的审理,更是关于智慧、勇气和正义的较量。我从中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也看到了阴暗的角落。
评分《宋案重审》这本书,我拿到手就爱不释手了。封面设计透着一股古朴的韵味,让人一眼就觉得是那种值得静下心来品读的故事。故事的开头,我仿佛身临其境,被带入了一个充满悬疑和谜团的时代。作者对历史背景的描绘极其考究,从服饰、建筑到当时的社会风貌,都刻画得淋漓尽致,仿佛能闻到古代市井的烟火气,听到悠扬的丝竹乐。情节的铺陈也相当巧妙,不像有些作品那样一开始就丢出重磅炸弹,而是循序渐进,一点点剥开迷雾,让我这个读者不由自主地跟着主角的视角去探寻真相。
评分读《宋案重审》的过程,简直就像是在经历一场智力大冒险。书中那些精妙绝伦的推理和钩心斗角的情节,让我时常忍不住停下来,反复揣摩每一个细节,思考人物的动机。作者对于细节的把握简直可以用“炉火纯青”来形容,每一个看似不经意的描写,都可能成为解开谜题的关键线索。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人物心理的刻画,主角的挣扎、纠结、以及在重重压力下的坚持,都写得入木三分,让我感同身受。
评分《宋案重审》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所营造的那种史诗般的氛围。仿佛一部宏大的历史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每一个人物都肩负着自己的使命和命运。故事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让我一度废寝忘食,只想一口气读完。但同时,我又不舍得快速翻过,因为我怕错过作者精心埋藏的每一个伏笔,每一个暗示。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深度和广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