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傅老师讲易经 》 傅佩荣, 中华书局

《听傅老师讲易经 》 傅佩荣, 中华书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傅佩荣 著
图书标签:
  • 易经
  • 傅佩荣
  • 中华书局
  • 传统文化
  • 国学
  • 哲学
  • 文化
  • 经典
  • 周易
  • 八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知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68429
商品编码:2686143393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9-07-01

具体描述

欢迎选购,购买前务必联系客服或者来电咨询!call:15835078063

基本信息

书名:听傅老师讲易经

定价:16.00元

作者:傅佩荣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9-07-01

ISBN:9787101068429

字数:680000

页码:19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222kg

编辑推荐


“经典私塾班”系列,国学入门者的必读书

内容提要


作者以浅显生动的文字,集中讲解了六十四卦中的生活智慧,重点讲解《易经》的内涵及应用,同时介绍了《易经》的由来及阅读《易经》所需的基本知识。本书条理清晰,深入浅出,是学习《易经》的*入门读物。

目录


谈谈《易经》
《易经》是什么
认识《易经》
《易经》的由来
八卦 是什么?
单卦 的基本性质
六十四卦 的生活智慧
 1.乾卦 潜龙勿用 飞龙在天亢龙有悔 自强不患
2.坤卦 厚德载物见微知著敬义并用 无咎无誉
3.屯卦 走出蛮荒
4.蒙卦 蒙以养正
 5.需卦 耐心等待
 6.讼卦 小心争讼
 7.师卦 师出有名
 8.比卦 舍逆取顺
 9.小畜卦 美化文德
 10.履卦 礼仪规范
 11.泰卦 通达之理
 12.否卦 居安思危
 13.同人卦 二人同心
 14.大有卦 遏恶扬善
 15.谦卦 谦谦君子
 16.豫卦 其介如石
 17.随卦 随顺时势
 18.蛊卦 消除积弊
 19.临卦 大驾光临
 20.观卦 大观在上
 21.噬嗑卦 小惩大戒
 22.贲卦 以白为饰
 23.剥卦 君子固穷
 24.复卦 天地之心
 25.无妄卦 无妄之灾
 26.大畜卦 大有积蓄
 27.颐卦 大快朵颐
 28.大过卦 独立不惧
 29.习坎卦 履险如夷
 30.离卦 光明正大
 31.咸卦 感情世界
 32.恒卦 守恒不易
 33.遁卦 明哲保身
 34.大壮卦 非礼弗履
 35.晋卦 自昭明德
 36.明夷卦 明夷待访
 37.家人卦 家人相处
 38.睽卦 存异求同
 39.蹇卦 反身修德
 40.解卦 解除危机
 41.损卦 损己利人
 42.益卦 损上益下
 43.夬卦 温和决断
 44.姤卦 不期而遇
 45.萃卦 人群聚集
 46.升卦 周朝建国
 47.困卦 君子固穷
 48.井卦 井田制度
 49.革卦 自我革新
 50.鼎卦 国之重鼎
 51.震卦 处变不惊
 52.艮卦 自我约束
 53.渐卦 循序渐进
 54.归妹卦 古代婚姻
 55.丰卦 丰盛之余
 56.旅卦 人生如旅
 57.巽卦 反复告诫
 58.兑卦 以文会友
 59.涣卦 匪夷所思
 60.节卦 适度节制
 61.中孚卦 诚信为上
 62.小过卦 过犹不及
 63.既济卦 初吉终乱
 64.未济卦 乐天知命
 消息卦 
《易经》的内涵与应用
 什么是“十翼”?
 《易经》的四种作用
 《易经》与历史
 《易经》的智慧
 《易经》与占卜

作者介绍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曾师从哲学大师方东美先生,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荷兰莱顿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曾获台湾地区中正文化奖、高文艺奖奖项。  傅教授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

文摘


序言



《乾坤至简:一部解读生命与宇宙的哲学史诗》 内容概述 《乾坤至简》并非一本直接阐释《易经》具体卦象的工具书,亦非简单罗列《易经》原文的学术著作。它是一部深度挖掘《易经》背后所蕴含的生命哲学、宇宙智慧以及其在中国文化长河中演变与影响的探索之作。本书以一种更为宏观和人文的视角,带领读者穿越时空,去感受《易经》作为中华文明源头活水所激荡出的深邃思想,理解其如何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以及对人生境遇的独特体悟。 全书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地揭示《乾坤至简》的精髓。 第一部分:溯源与奠基——《易经》的诞生与早期思想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回到《易经》的起源时代,探寻其最早的形态与思想萌芽。我们将审视《易经》在远古先民对自然现象和人生规律的观察与思考中所形成的朴素认知。这并非是枯燥的历史梳理,而是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先民如何在日升月落、四季更迭、生死轮回中,逐渐构建出对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初步理解,并将这种理解凝结为符号与卦象的雏形。 我们将深入探讨《周易》作为一部古籍,其成书过程的复杂性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学者们的贡献。重点会放在《易经》的核心概念——阴阳、五行、太极、八卦的早期哲学内涵。这里不会局限于它们在占卜上的应用,而是着重阐述这些概念如何体现了古人对世界统一性与多样性、对立统一、生生不息等根本性问题的深刻洞察。例如,阴阳并非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构成万物基础的动态哲学。太极作为宇宙的本源,其“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生成论,揭示了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的宇宙演化过程。 这一部分还将考察《易经》在早期中国哲学中的奠基性地位。它如何为后来的儒家、道家等思想流派提供了重要的概念框架与思维范式?例如,孔子及其弟子对《易经》的解读,如何将其与伦理道德、治国理念相结合,形成了“易道”的儒家诠释。而道家思想中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理念,又能在《易经》的哪些思想中找到遥远的共鸣?本书将尝试勾勒出《易经》思想在早期中国思想图谱中的独特位置,以及其对中华文明核心价值的塑造作用。 第二部分:哲学与人生——《易经》的智慧与现代意义 这一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将着重挖掘《易经》在哲学层面所蕴含的普适性智慧,并探讨其对现代人认识自我、理解世界、应对挑战的深刻启示。 我们将聚焦《易经》中那些超越具体卦象、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命题。例如: 变易之道: 《易经》的核心在于“变”,在于“易”。本书将深入探讨“变”的哲学内涵,即事物永恒运动、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我们将理解事物如何从量变到质变,如何因时而变,如何审时度势,从而在变动不居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这对于身处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的人们,理解并适应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和之境: “中”与“和”是《易经》哲学中反复强调的理想状态。《易经》如何教导人们在极端中寻找平衡,在冲突中寻求和谐,如何在不同事物之间把握恰当的尺度?本书将分析“中庸”思想的哲学渊源,以及它如何指导人们在人际关系、个人修养、社会治理等各个层面追求和谐与平衡。 知止之道: 《易经》中的“止”并非停滞不前,而是适时而止,懂得进退。《易经》如何启示我们认识事物的边界,把握行动的时机,避免过度与不及?这对于当下的社会,尤其是在追求效率与成功的同时,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过度扩张与盲目冒进,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天人之际: 《易经》所展现的,是一种将自然规律与人事活动紧密结合的宏大视野。它如何提示我们认识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理解自然的秩序,并依循自然之道来指导我们的行为?本书将探讨《易经》中的“观天道”,如何通过观察天地运行的规律,来感悟人生的哲理,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修身与进德: 《易经》中大量的卦辞爻辞,都包含了对个人品德修养、人生进取与退守的深刻论述。本书将梳理《易经》关于君子人格的塑造,如何通过修身养性,不断提升自我,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与现代社会提倡的个人成长与价值实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探讨这些哲学命题的同时,本书将始终关注《易经》的现代意义。我们将尝试解答:在科技高度发达、信息爆炸的今天,《易经》的古老智慧是否依然适用?它如何帮助我们超越浮躁,回归理性?如何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辨别真伪,做出明智的判断?如何帮助我们在人生的迷茫与困境中找到方向,获得内心的宁静? 第三部分:影响与传承——《易经》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与演变 本部分将视线从《易经》本身,转向其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的播撒与生长,以及它如何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将考察《易经》在不同历史时期,如何被解读、被应用、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例如,汉代的“象数易”与“义理易”之争,宋代理学对《易经》的阐释,明清时期的易学发展等等。这并非是简单地罗列历代易学家的观点,而是要呈现《易经》思想如何随着时代变迁,不断与当时的社会思潮、政治需求、学术前沿相结合,展现其强大的生命力与包容性。 《易经》如何渗透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思维方式、艺术创作、社会制度之中?本书将举例说明:《易经》的阴阳五行思想如何影响了中医、风水、兵法;《易经》的辩证思维如何体现在中国的诗词歌赋、绘画雕塑之中;《易经》的“观天道”哲学如何塑造了中国人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的价值观。甚至,我们将探讨《易经》的某些哲学思想,在古代的科举制度、官员选拔、法律制定中,可能扮演过的角色。 此外,本书还将触及《易经》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挑战。在一些人眼中,《易经》可能只是神秘的占卜术,被误解、被妖魔化。本书将旗帜鲜明地澄清《易经》的本质,它是一种哲学,是一种智慧,而非简单的迷信。同时,本书也会探讨如何以更符合现代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方式来解读和传承《易经》,让其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结语 《乾坤至简》并非是一本“教你如何占卜”的书,而是一本“教你如何看世界,如何认识自己”的书。它旨在帮助读者理解《易经》作为一部蕴含着博大精深哲学思想的经典,如何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为我们提供一套认识宇宙、理解生命、指导人生的深刻智慧。通过这部作品,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感受到《易经》的“简”,在于其核心思想的朴素与根本;同时也能领略其“乾坤”的广博,在于其所涵盖的宇宙万象与人生百态。它是一部等待你去发现、去体悟的生命与宇宙的哲学史诗。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触动,在于它对现代人精神困境的深刻洞察和温和的抚慰。在快节奏、充满不确定性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内心深处总渴望找到一个稳定的锚点。《易经》所蕴含的变易、不易、简易的哲学,在作者的阐释下,不再是遥远的古代智慧,而是成为了一种应对当下焦虑的实用方法论。我感受到,作者并非只是在做学术研究,更像是一位人生的导师,他用平和的语气告诫我们,面对困境时,更重要的是调整自身的“位”和“德”,而非盲目地追求外在的改变。这种由内而外的修复力量,是这本书最宝贵的馈赠。读完某一章节后,我常常会停下来,反思自己最近的行为模式,试图将书中的哲理投射到现实的抉择中去,这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越了知识本身,升华为一种精神的滋养。

评分

如果从一个资深读者的角度来评价,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连接传统与现代思维的桥梁。它没有陷入过度阐释或故作高深的泥沼,而是保持了一种难得的平衡:既尊重了经典的原始意蕴,又充分考虑了当代读者的认知习惯和生活语境。与其他一些侧重于考据或占筮的书籍相比,这本书更注重“义理”的探讨,强调《易经》作为一种思维模型和生命哲学的核心价值。这种侧重点的转移,使得《易经》不再是一门玄奥的技术,而成为了提升个人格局和处世智慧的必修课。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的那种对生命本身的尊重与敬畏,这种深沉的底蕴,使得整本书的格调显得高远而又脚踏实地,是近年来我所读到的关于传统经典解读中的一股清流,值得反复研读,常读常新。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种古典而又雅致的风格,让人一看就知道它在内容上必然是颇具分量的。尤其是那个烫金的标题,在灯光下泛着低调的光泽,透着一股子古朴的书卷气。我拿在手里掂了掂,分量十足,感觉就像是捧着一本沉甸甸的历史文献,而不是一本轻松的普及读物。内页的纸张触感也相当细腻,印刷字迹清晰,排版疏朗有致,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惫。这些细节的打磨,无疑体现了中华书局一贯的匠人精神,让人对书中的内容更加充满期待。我猜测,这本书的装帧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致敬,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那种油然而生的敬畏感,驱使着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它,去探索那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邃智慧。这本书的物理形态,就已经成功地为接下来的阅读体验铺垫了一种庄重而宁静的基调。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展现出一种极其严谨的逻辑脉络。作者显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才将这些纷繁复杂的卦象和义理组织在一起。它似乎没有采用那种教科书式的、按部就班的章节划分,反而更像是一部精心编排的音乐剧,每一章、每一节都有其恰当的切入点和高潮。我注意到,作者在讲解每一个大主题时,都会先从一个引人入胜的引子开始,然后层层剥茧,最后落脚于一个具有普适性的结论。这种“起承转合”的处理方式,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连贯性和代入感。在处理那些涉及时间、空间转换的复杂关系时,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一些类比和对比的手法,使得原本容易混淆的概念变得清晰起来。这种精心的布局,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始终保持清晰的思路,不会轻易迷失在浩瀚的典籍之中,这对于深度学习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评分

初次翻阅,我立刻被作者那行云流水般的叙事笔触所吸引。他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那些原本被认为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用一种极其贴近生活、甚至带有一丝生活哲思的口吻娓娓道来。行文中,不时穿插着一些古代先贤的小故事或者生活中的小片段,使得那些抽象的理论瞬间变得具象化、可感知。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关键的爻辞和卦象时的那种审慎态度,他并非一味地做硬性的解读,而是更倾向于引导读者去思考背后的情境和变数,仿佛在与我们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种娓娓道来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门槛,让人感觉学习《易经》并非是一件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可以融入日常心境修炼的工具。整体阅读下来,心头那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感,比单纯的知识灌输来得更加令人满足和回味悠长。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