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陈寅恪传》 汪荣祖,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史家陈寅恪传》 汪荣祖, 北京大学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汪荣祖 著
图书标签:
  • 陈寅恪
  • 史学
  • 传记
  • 近代史
  • 学术史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汪荣祖
  • 史家
  • 人物传记
  • 文化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知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077566
商品编码:2686599291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5-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史家陈寅恪传

定价:28.00元

作者:汪荣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3-01

ISBN:9787301077566

字数:233000

页码:27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史学家。先后在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钻研梵文、巴利文和比较语言学,通晓多种文字。1926年归国,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同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后任教于国内各大学及香港大学。1949年后,任岭南大学(今中山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学识渊博,治学涉猎中外,于历史、文学、哲学、宗教、语言学等均有造诣,尤精于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唐代及清初之文学、以及佛教典籍等研究。主要著述有《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寒柳堂集》、《柳如是别传》等。
本书作者参以陈氏的文集、诗词,完成这本系统论著,深入研讨了陈氏一生的学术历程与思想,对陈氏的史学成就与地位有持平之论,对陈氏寄托感情的《论再生缘》与《柳如是别传》等力作亦有中肯的评析。本书初版由香港波文书局1976年印行,后由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4、1977年先后两次增订再版;其间,1992年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以《陈寅恪评传》为题出版简体字版。此次再版,据1997年联经版,并经作者重新校订。

目录


作者介绍


汪荣祖,原籍徽州,1940年生于上海。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这可见他是在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迁到台湾去的),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博士,现为美国柏堡弗吉尼亚州立大学教授,上海复旦大学访问学者。这本《陈寅恪评传》先于1976年在香港出版,当时题为《史家陈寅恪传》,

文摘


序言



《史家陈寅恪传》 汪荣祖 陈寅恪,一个名字,一段传奇。在中国近现代史学界,他如一座巍峨的山峰,其学识之渊博、治学之严谨、思想之深刻,令后人望尘莫及。然而,这位史学巨擘的人生之路,却充满了跌宕起伏与壮丽的诗意。汪荣祖先生以其深厚的史学功底与对陈寅恪先生的高度敬意,倾注多年心血,为我们奉献了这部《史家陈寅恪传》。 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陈寅恪的生平事迹,而是致力于深入挖掘这位伟大学者内心世界的波澜壮阔,以及他如何在时代洪流中坚守学术良知与人格独立。汪荣祖先生以严谨的考证为基础,将陈寅恪先生从早年留学海外,吸收西方学术养分,到回国后执教于清华、西南联大,再到晚年身处逆境,始终不改初心的人生轨迹,娓娓道来。 书中,读者将跟随汪荣祖先生的笔触,一同走进陈寅恪先生充满传奇色彩的学术生涯。我们会看到他如何以“取双重标准,求真识”的研究方法,在敦煌学的研究上开辟新径,其《敦煌辨गुप्त录》等著作至今仍是该领域的必读之作。我们会了解到他如何将汉学与梵学、蒙学融会贯通,在隋唐史、佛教史、中西交通史等领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陈寅恪先生的治学,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生动体现,他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提出新说,其学术成果的巨大价值,在中国乃至世界史学界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然而,陈寅恪的人生并非坦途。本书同样深刻地描绘了他在政治动荡年代所经历的磨难与抉择。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他毅然选择回国,并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的学术事业。在西南联大时期,即使在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仍坚持授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史学人才。书中对这些历史细节的呈现,充满了人性的温度与历史的厚重感。 更令人动容的是,在晚年,陈寅恪先生身患重疾,视力、听力均严重衰退,行动不便,但他却以惊人的毅力,在口述与他人代笔的协助下,完成了《论再生缘》等重要著作。这其中蕴含的不仅是学术的坚持,更是对生命极限的挑战,以及对文化传承的赤诚之心。汪荣祖先生对这一时期的描写,更是充满了深切的同情与由衷的敬佩。 《史家陈寅恪传》的价值,还在于它不仅仅是一部人物传记,更是一部展现中国近现代史学发展脉络的生动写照。通过陈寅恪先生的经历,我们可以窥见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学术追求与精神困境。汪荣祖先生在书中穿插了对当时社会背景、历史事件以及其他重要学者的论述,使得整部作品更具史学深度与广度。 本书的文字风格朴实而富有感染力,语言流畅,叙事严谨而不失生动。汪荣祖先生在叙述中,既展现了史学家的严谨,又不乏传记的温情。他善于抓住人物的关键节点,深入剖析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学术思想与人生经历之间的相互影响。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陈寅恪先生的理解、尊重与崇敬。 阅读《史家陈寅恪传》,如同与一位伟大的智者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读者不仅能了解陈寅恪先生的学术成就与人生故事,更能从中汲取深刻的人生智慧与治学之道。它是一部献给所有热爱历史、尊重知识、追求独立人格的读者的不朽之作。这部著作,是对陈寅恪先生最好的纪念,也是对中国史学精神的一次庄严礼赞。

用户评价

评分

初次翻开《史家陈寅恪传》,汪荣祖先生的名字便给予了我一种沉甸甸的期待。我素来对陈寅恪先生的治学精神和学术造诣心向往之,也读过一些关于他的零散资料,但总觉得意犹未尽。这本书如同一扇厚重的门,邀请我走进这位史学巨匠的内心世界。从书名便可感受到,这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传记,它承载着作者对陈寅恪先生深厚的敬意,更可能是一次对历史人物精细入微的剖析。想象中,本书会带领我穿越时空的隧道,去感受陈寅恪先生从童年时代的天资聪颖,到留洋求学的艰辛磨砺,再到回国后在烽火连天中坚持学术的坚韧。我期待着书中能够展现陈寅恪先生在学术研究上的独辟蹊径,如何将史料的考据与思想的洞察融为一体,又如何面对时代的巨变,始终守护着学术的纯粹。汪荣祖先生作为史学研究的翘楚,其笔触必然细腻而深刻,定能将陈寅恪先生复杂而又辉煌的一生,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娓娓道来,让我得以窥见这位“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的学者,其人格的魅力与学术的深度。

评分

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汪荣祖先生在《史家陈寅恪传》中,将如何描绘陈寅恪先生那波澜壮阔的人生轨迹。我猜想,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生平叙述,更可能是一次对陈寅恪先生学术思想形成过程的深度探寻。譬如,他早年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是如何吸收不同学术流派的精髓,又如何在传统史学基础上,开创出自己独树一帜的学术范式。我特别好奇的是,书中是否会细致地呈现陈寅恪先生在不同历史时期,面对的政治压力、学术争鸣以及个人困境时,是如何以其坚定的信念和超然的态度来应对的。尤其是在他晚年,身体抱恙,视力衰退,但仍然坚持口述史学巨著《论再生缘》的讲义,这份精神力量,究竟是如何支撑着他度过那段艰难岁月的?汪荣祖先生是否会通过详实的史料,结合对陈寅恪先生人格特质的深刻理解,来解读他那“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真正内涵?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陈寅恪先生学术生涯中的那些关键节点,以及这些节点如何塑造了他伟大的学术成就。

评分

我对《史家陈寅恪传》的期待,更在于其能否勾勒出陈寅恪先生那复杂而又充满魅力的精神世界。汪荣祖先生的传记,我预感不会流于表面,而是会深入挖掘陈寅恪先生作为一个“人”的多重维度。我好奇的是,他如何能在动荡不安的年代,保持学者的独立思考?他的政治立场、个人情感,以及对国家民族的深沉热爱,又是如何在他严谨的学术研究中有所体现的?我设想,本书可能会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书信往来,甚至是陈寅恪先生的亲友回忆,来立体地还原他的人物形象。我希望从中看到,陈寅恪先生在学问之外,他对生活、对艺术、对人生的独特见解。这不仅仅是对一位史学家的传记,更可能是一部关于如何在逆境中保持精神高贵、如何在浮躁的世界里坚守学术理想的教科书。汪荣祖先生的笔力,我相信足以驾驭这样一位重量级人物,带领我走进陈寅恪先生的内心深处,去感受那份源远流长的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

评分

拿到《史家陈寅恪传》这本书,我满怀期待地翻开了第一页,虽然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仅凭书名和作者,我便能感受到这本书所蕴含的学术深度与人文温度。我猜测,汪荣祖先生以其对历史研究的深刻理解,定能为我们呈现一个立体而鲜活的陈寅恪。我期待的,不仅仅是陈寅恪先生辉煌的学术成就,更是他坎坷而又坚韧的人生经历。我设想,书中会细致地描绘他在不同时期所面临的学术困境与思想挑战,以及他如何凭借非凡的智慧和毅力,一次次突破瓶颈,攀登学术高峰。我特别希望能从中领略到陈寅恪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真正含义,以及这种精神是如何贯穿于他一生治学道路的。我猜想,本书的叙述风格会既有史学家的严谨求实,又不失人文关怀的细腻笔触,仿佛是一位智者在向我讲述一段荡气回肠的生命故事。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带给我一场思想的盛宴,让我更深刻地理解陈寅恪先生的学术价值和人格魅力。

评分

在阅读《史家陈寅恪传》之前,我便已对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这来源于我对陈寅恪先生学术境界的无限景仰。我推测,汪荣祖先生笔下的这位史学大家,绝非仅是纸上谈兵的学者,更是一位在时代洪流中砥砺前行的风云人物。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陈寅恪先生在学术上的“横绝”风采,他如何从宏观的视角审视历史,又能洞察细微之处的史料价值。更重要的是,我想了解,他是如何将个人经历与历史叙事巧妙地融合,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人文关怀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我设想,本书的叙事风格可能并非一味地堆砌史实,而是带有作者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洞察,仿佛一位资深的朋友,在向我讲述陈寅恪先生的故事,时而激昂,时而沉思。我希望能够从中读出陈寅恪先生非凡的治学态度——那种严谨、求实、不媚俗的精神,以及他对于学术真理的执着追求。这本书,我期待它能是一次心灵的涤荡,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一位伟大史学家的内心世界,以及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