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中国海关发展前沿报告:2017:海关全面深化改革 社会科学 书籍 | 
| 作者: | 干春晖 | 
| 定价: | 89.0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7-06-01 | 
| ISBN: | 9787520104005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以“海关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采取理论研究和现实问题相结合的方式,运用*理论成果对海关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等进行深入分析。书中分为总报告、海关与自贸区建设、海关与中国对外贸易、海关深化改革与法制建设四部分,内容涉及海关的制度创新、上海自贸区发展经验、自贸区知识产权保护、上海自贸区贸易管制、中国对外贸易与海关制度、海关贸易统计、海关估价制度及其与欧洲的比较、海关三级事权优化等问题。 | 
| 目录 | |
| Ⅰ 总报告 1 自由贸易试验区背景下的海关制度创新深化研究【干春晖】/001 Ⅱ 海关与自贸区建设 2 我国自贸区海关协同创新机制的镜鉴与本土变革:透视上海经验【王 珉】/013 3 发挥自贸区平台优势,扩大上海文化贸易发展的路径探索【孙 浩】/032 4 自贸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规则的借鉴【朱秋沅】/054 5 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贸易管制执法的跨部门合作【陈振海】/069 6 上海自贸试验区贸易监管创新的主要瓶颈及对策【周 阳】/088 7 自贸区视角下论海关制度创新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张 慧】/106 Ⅲ 海关与中国对外贸易 8 我国对外贸易利益分析——基于1981~2015年贸易条件的视角【李向阳】/132 9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服务贸易协议》促进了双边服务贸易吗【李 凌】/153 10 海关服务贸易统计的现状、问题与完善对策研究【姚海华】/181 11 出口深度和出口广度视角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分解【段景辉】/200 12 贸易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有多大?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估计【赵永辉】/217 Ⅳ 海关深化改革与法制建设 13 通关一体化改革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胡 蓉】/242 14 一体化通关管理格局背景下的海关三级事权优化【王丽英】/258 15 中欧海关估价制度比较【王永亮】/278 16 现代船舶吨税制对我国的启示及借鉴【刘海燕】/295 17 《贸易便利化协定》与中国B类条款评析【张树杰 赵世璐】/312 18 《新政》背景下的跨境电子商务管理模式创新【高 贾亮亭 张 磊】/332 19 后记/357 Abstract/358 Contents/360? ? | 
这本报告的学术严谨性令人印象深刻。我以前总是觉得海关工作比较偏向于执行层面,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深入探讨了海关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角色定位,探讨了“放管服”改革如何渗透到海关的每一个业务环节。我个人对其中关于风险导向型监管模式的构建部分非常感兴趣,它详细描述了如何从传统的“运动式”检查转变为基于数据模型的精准识别,这不仅提高了执法效率,也极大地减轻了守法企业的合规负担。作者们显然花费了大量精力梳理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草案和内部工作文件,使得报告的论据具有极强的支撑力。对于研究公共管理、经济法或者区域经济发展的学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案例研究和政策解读,完全可以作为重要参考资料,其深度远超一般的政策解读文章,更像是一份高质量的智库报告。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们这些对国家经济脉络和国际贸易细节特别关注的人量身定做的。我记得上次读到类似深度和广度的报告还是好几年前的事了,但这次的《中国海关发展前沿报告:2017》明显更进一步,聚焦在了那个关键的改革节点——“海关全面深化改革”。我尤其欣赏它对“通关便利化”和“AEO认证”体系的细致剖析。它不仅仅是理论阐述,更是结合了当时最新的政策导向和实际操作案例,比如如何通过技术升级(比如大数据和区块链的应用潜力)来优化监管流程,减少企业的时间成本。读完后,我立刻对当前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中国海关如何通过改革提升国际竞争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特别是报告中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和跨境电商监管模式演变的分析,信息量巨大,对于任何想在进出口领域深耕的人来说,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实战指南,它提供了一种宏观视角和微观操作的完美结合。
评分从一个普通企业管理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带来的启发是立竿见影的。2017年那个时间点,市场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是存在的,而这份报告提供了一种定心丸。它清晰地描绘了海关改革的路线图,尤其是对原产地规则、检验检疫一体化等领域的整合做了详尽的梳理。我记得其中有一章专门讨论了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挑战,强调了海关作为“国门”不仅是把关者,更是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服务者”。这让我对未来几年企业在海关环节的合规成本和效率预期有了更现实的评估。相比于那些只停留在概念层面的“营商环境优化”宣传,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把这些宏大叙事转化成了具体的、可量化的改革指标和工作部署,非常务实,读起来让人感到踏实。
评分不得不提的是,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逻辑流畅得像一条精心铺设的管道。它没有采取那种平铺直叙的叙述方式,而是采用了“问题提出—现状剖析—改革举措—未来展望”的经典结构,使得不同侧重点的读者都能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比如,我对国际标准接轨的部分特别关注,报告清晰地展示了中国海关在对标WTO《贸易便利化协定》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进展,包括电子政务的深化应用。它的语言风格虽然专业,但并不晦涩,作者们似乎非常注重可读性,用大量的图表和数据来支撑观点,即便是非海关专业人士也能顺畅地吸收其中的核心信息。总体来说,它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系现代化进程的独特窗口,视角新颖且视野开阔。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参加了一次高水平的行业研讨会,只不过收获的是一本扎实的文献。我尤其欣赏报告中关于“智慧海关”建设的前瞻性思考。在2017年,‘智能化’还是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概念,但这本书已经开始探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重塑海关的监管范式,这显示了报告编写团队对未来趋势的敏锐洞察力。它不仅关注了“面子工程”上的改革,更深入探讨了体制机制深层次的变革,比如如何优化海关垂直管理体制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协同配合。这本书不只是记录了历史,更是在为未来描绘蓝图,对于所有致力于提升贸易效率、降低合规摩擦的行业参与者而言,它是一份极具前瞻性和指导意义的参考资料,让我对接下来的几年贸易环境变化充满了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