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適應企業會計內部控製製度建設的需要,我們根據財政部*新頒布的《企業會計製度》和《企業會計準則》,結閤各類企業會計管理的特點,編寫瞭《會計內控製度與管理錶格》一書。本書涵蓋瞭企業內部會計管理控製的基本製度,包括現金賬款管理、會計報錶管理、成本核算管理、工資奬金管理及資産與存貨管理等製度內容,同時還匯集瞭企業會計常用的管理錶格範本。本書的*大特點,就在於它的實用性。本書由徐文鋒主編。
上編 企業會計內部控製製度
1.會計核算基礎工作規範
2.公司會計核算處理辦法
3.會計事務處理規定
4.集團公司會計處理辦法
5.分公司會計處理辦法
6.中小企業會計管理製度
7.公司財務管理製度
8.公司財務處理辦法
9.會計賬簿的標準規範
10.會計報錶管理辦法
11.企業統計管理製度
12.電算化會計管理製度
13.經濟閤同管理規定
14.會計檔案管理製度
15.財務部門負責人工作責任製度
16.資金控製製度
17.集團公司資金管理辦法
18.齣納業務處理辦法
19.現金收支管理辦法
20.應收票據管理辦法
21.應收款項管理製度
22.問題賬款管理辦法
23.呆賬管理辦法
24.存貨管理製度
25.投資管理製度
26.有限責任公司固定資産投資管理製度
27.固定資産管理製度
28.不動産管理製度
29.財産管理規則
30.財物盤點製度
31.籌資管理製度
32.銷售收入管理辦法
33.成本核算方法(分步法)
34.成本核算方法(分批法)
35.會計人員審核費用規範
36.費用開支標準
37.藉款和各項費用開支標準及審批辦法
38.公司齣差管理製度
39.員工工資管理製度(範本一)
40.員工工資管理製度(範本二)
41.員工工資管理製度(範本三)
42.員工工資管理製度(範本四)
43.機械製造業薪金管理製度
44.傢電製造業薪金管理製度
45.食品製造業薪金管理製度
46.百貨公司薪金管理製度
47.連鎖商業薪金管理製度
48.餐飲業薪金管理製度
49.商業銀行薪金管理製度
50.公司技能工資管理製度
……
下編 企業會計管理錶格
從閱讀體驗的整體感受來看,這本書給我的最深印象是它的“可操作性閉環”。很多管理書籍讀完後,你會覺得渾身充滿力量,但一迴到辦公室,麵對實際的錶格和審批單據時,又會感到無從下手,知識和現實之間存在巨大的鴻溝。這本書卻似乎預料到瞭這種“最後一公裏”的睏難。它不僅提供瞭理論框架,還附帶瞭一套完整且具有極高可復製性的“模闆庫”概念。雖然我沒有直接使用它提供的全部配套錶格,但作者在正文中對錶格設計邏輯的闡述,已經足夠讓我推導齣我需要的那種特定格式。它像是一個超級耐心的導師,不僅告訴你應該爬哪座山,還為你規劃瞭最佳的攀登路綫和補給點。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像是一個剛從專業集訓營迴來的“內控士兵”,對即將麵對的戰役有瞭清晰的地圖和充足的彈藥儲備,那種從迷茫到篤定的轉變,是這本書帶給我最寶貴的收獲。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印刷質量,說實話,是超乎我預期的。很多專業類書籍為瞭控製成本,往往在紙張和字體上有所妥協,導緻閱讀體驗下降,時間一長眼睛就容易疲勞。但這本《會...》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到位。紙張選用瞭那種偏啞光的優質紙,既能很好地展現圖錶和文字的對比度,又不會産生刺眼的反射光。更重要的是,它的版式設計非常人性化。你知道嗎,有些技術書為瞭塞進更多內容,行距弄得特彆窄,讀起來像是在“啃”文字。而這本書,每一段文字之間都有足夠的呼吸空間,關鍵信息點,比如定義、核心原則,都會被用粗體或者特定的顔色模塊突齣顯示,引導讀者的視綫。我特彆喜歡它在每章末尾設置的“自檢清單”模塊,它不是那種簡單的知識點迴顧,而是真正讓你停下來思考:“我單位的現狀是否符閤這個標準?”這種主動參與式的設計,讓閱讀不再是被動接收,而變成瞭一種主動的自我診斷過程,極大地提升瞭學習的效率和記憶的深度。
評分當我真正沉浸在閱讀中時,我發現作者的敘事風格非常注重細節的打磨。這不是那種快餐式的知識傾銷,更像是精雕細琢的藝術品。比如在講解采購流程控製的時候,作者沒有簡單地羅列齣“誰審批、誰執行”的清單,而是深入剖析瞭不同規模企業在采用不同審批層級時可能遇到的“人情世故”陷阱,以及如何用製度的剛性去柔性化處理這些潛在的人際衝突。這種對現實復雜性的洞察力,讓我覺得作者絕對是身經百戰的實乾傢。我記得有一段,專門討論瞭如何設計一套既能有效防範舞弊,又不會過度繁瑣到拖慢業務效率的授權矩陣。作者提齣瞭一個“最小必要權限”的原則,並結閤瞭幾個現實案例,雖然案例中的公司名稱做瞭模糊處理,但那種緊張的博弈感和最終製度的巧妙平衡,讀起來讓人拍案叫絕。這本書的語言是那種帶著溫度的專業性,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實踐的煙火氣,讓人感覺讀的不是一本冰冷的教材,而是一份沉甸甸的工作指南。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挺吸引人的,封麵上那種略帶復古的米黃色調,加上工整的字體,給人一種專業又嚴謹的感覺。我拿到手的時候,首先是被它的裝幀吸引瞭,厚度適中,拿在手裏有份量感,感覺內容肯定很紮實。我翻開目錄看瞭一眼,哦,原來它側重的是那種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體係構建,不像有些書隻講理論,讀起來空洞乏味。這本書似乎更強調“落地生根”,就是說,怎麼把那些宏大的管理理念,一步步變成我們日常工作中可以執行的具體操作流程。比如,它在介紹風險評估那塊,好像就用瞭大量的圖示和流程圖,把復雜的邏輯鏈條拆解得非常清晰。我尤其欣賞它在章節過渡上做得比較自然,沒有那種生硬的跳躍感,讀起來就像是聽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在娓娓道來,循循善誘,讓人很想一口氣讀完,去探索後麵更深層次的細節。整體來說,初印象非常好,它成功地建立瞭一種可信賴的學術氛圍,讓人願意深入其中探索一番。
評分我感覺這本書的價值遠超齣瞭其定價,尤其對於那些正在經曆快速成長、內部管理麵臨瓶頸期的中小型企業管理者來說,簡直是及時雨。它沒有停留在“要做內控”的口號上,而是詳盡地拆解瞭“如何做”的步驟和工具。我注意到它在數據分析和IT係統結閤應用這塊,內容更新得相當及時。比如,它提到瞭如何利用ERP係統的日誌功能來追蹤異常交易,甚至還探討瞭雲服務環境下數據安全和權限管理的特殊挑戰。這種與時俱進的態度,讓這本書避免瞭成為一本“過時的教科書”。我曾在其他地方讀到過一些關於內控的論述,但往往停留在傳統的手工記賬和紙質審批階段,對於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新風險點著墨不多。而這本書,顯然是站在一個更廣闊的、麵嚮未來的角度來審視內控體係的構建,這讓它的指導性意義更加持久和有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