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修辭學:老清華講義
定價:22.50元
作者:楊樹達著
齣版社:湖南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5-01
ISBN:9787543862128
字數:184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2k
商品重量:0.2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一直被認為是我國修辭學領域民族形式派的奠基之作(另一派為藉鑒西方派,以陳望道《修辭學發凡》為代錶),郭紹虞譽為“闢一新途徑,樹一新楷模”。書中所列改易、增益、刪削、顛倒、改竄、嫌疑、參互、存真、閤敘、錯綜等項,在今天的修辭學教科書中是看不到的。
目錄
作者介紹
楊樹達,字遇夫,湖南長沙人。曾留學日本。中國語言文學學傢。曆任北京師範大學、清華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範學院教授。研究古漢語語法及文字訓詁。著有《古書疑義舉例續補》、《高等國文法》、《詞詮》、《論語疏證》、《漢書窺管》、《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積微
文摘
序言
坦白說,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遠超我的初期預期。它不僅僅停留在對修辭手法的羅列和定義上,更深入探討瞭修辭行為背後的文化心理和社會功能。作者似乎在試圖構建一個完整的修辭生態圖景,將語言的運用置於特定的曆史語境和社會結構中進行考察。這種宏大的視野和紮實的文獻支撐,使得全書的論證具有極強的說服力。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中文的理解不再是孤立的技巧集閤,而是一套與民族思維方式緊密相連的復雜係統。這是一部能夠真正改變你對語言看法的裏程碑式的著作,其價值無法用簡單的“推薦”二字來衡量。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進行瞭一次深入的學術探險。作者的筆觸深入淺齣,邏輯推演嚴密,但同時又充滿瞭對學科前景的深刻關懷。我注意到書中對一些新興的修辭學研究方嚮和方法論的探討,顯示齣作者緊跟時代發展的學術視野,而非固守陳規。在某些章節,作者大膽地提齣瞭不同學派之間的碰撞與融閤,這種批判性思維的展現,極大地激發瞭我進一步思考的欲望。它提供瞭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但同時又鼓勵讀者跳齣框架,去構建屬於自己的研究體係,這對於任何一位緻力於學術研究的人來說,都是極其寶貴的精神食糧。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結構非常巧妙,它沒有采用那種枯燥的、純粹的理論堆砌,而是巧妙地將理論闡釋與生動的案例分析穿插進行。作者在論述一個復雜的修辭學概念時,總能及時引入一個極具代錶性的古代文例進行剖析,使得抽象的規則變得具體可感。這種“講故事”式的教學方法,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即便是初涉此領域的研究者,也能快速抓住核心要義。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一些經典篇目時的獨到見解,他總能挖掘齣隱藏在字裏行間的深層邏輯,讓人對那些耳熟能詳的篇章産生耳目一新的感受,仿佛第一次真正理解瞭古人高超的語言藝術。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初見時就給人一種沉穩而厚重的感覺,仿佛能透過封麵觸摸到曆史的溫度。紙張的選擇恰到好處,既有閱讀的舒適感,又不失經典文獻的質感。內頁的排版布局清晰,字體大小適中,閱讀體驗非常流暢。尤其值得稱贊的是,書中的一些曆史圖片和手稿的復印件,雖然經過瞭時代的洗禮,但依然能清晰辨認,為這本書增添瞭不可替代的文獻價值。這種對細節的考究,讓我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本普通的學術著作,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文化載物。它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一份對過去智慧的尊重與傳承。每一次翻閱,都像是在進行一次與先賢的無聲對話,那種對知識的敬畏感油然而生。
評分語言風格上,這本書展現齣一種罕見的、古典與現代交織的雅緻。它的用詞考究,句式多變,既有傳統學術文本的嚴謹與莊重,又不失現代漢語的靈動與清晰。行文中不乏精妙的比喻和精準的概括,讀起來酣暢淋灕,毫無晦澀之感。我發現自己在閱讀過程中,不自覺地開始注意自己日常語言的組織方式,這本書潛移默化地提升瞭我對語言精確性的敏感度。對於那些注重錶達藝術的人來說,這本書本身就是一本活生生的修辭範本,它通過內容嚮讀者展示瞭何為“得體”與“有力”的錶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