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管理类联考 华明讲数学 教程篇 孙华明 | ||
| 定价 | 56.80 | |
| 出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8年02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孙华明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328 | |
| 字数 | 300000 | |
| ISBN编码 | 9787568253154 | |
第一章算术(1)
第一节充分条件和充分性判断(1)
第二节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7)
第三节比和比例(13)
第四节数轴和绝对值(15)
第五节题型精解(19)
第六节本章分层训练(31)
第二章整式、分式及其运算(45)
第一节整式(45)
第二节分式及其运算(50)
第三节题型精解(51)
第四节本章分层训练(61)
第三章函数、代数方程和不等式(67)
第一节函数(67)
第二节代数方程(71)
第三节不等式(73)
第四节题型精解(78)
第五节本章分层训练(88)
第四章数列(109)
第一节数列的基本概念(109)
第二节等差数列(111)
第三节等比数列(115)
第四节题型精解(117)
第五节本章分层训练(120)
第五章平面图形(125)
第一节相交线、平行线(125)
第二节三角形(127)
第三节四边形(134)
第四节圆和扇形(137)
第五节题型精解(139)
第六节本章分层训练(146)
第六章空间几何体(155)
第一节长方体(155)
第二节圆柱体(157)
第三节球体(159)
第四节本章分层训练(162)
第七章平面解析几何(165)
第一节平面直角坐标系(165)
第二节直线方程(168)
第三节圆(173)
第四节题型精解(176)
第五节本章分层训练(179)
第八章数据描述(191)
第一节平均值、方差与标准差(191)
第二节数据的图表表示(195)
第三节本章分层训练(200)
第九章计数原理(205)
第一节两个原理(205)
第二节排列组合的定义(207)
第三节排列组合解题策略(209)
第四节题型精解(214)
第五节本章分层训练(219)
第十章概率初步(227)
第一节事件及其运算(227)
第二节古典概率(230)
第三节独立性事件的概率(231)
第四节题型精解(233)
第五节本章分层训练(241)
第十一章算术应用题(249)
第一节比例与百分比问题(250)
第二节行程工程问题(257)
第三节其他问题(264)
第四节本章分层训练(270)
附录一数学必备公式汇总(279)
附录二2016年12月管理类联考数学真题及解析(297)
附录三2017年12月管理类联考数学真题及解析(308)
内容简介本教程严格按照考试大纲,将管理类联考数学的各个模块的知识点进行分章讲解,按照算术模块、代数模块、几何模块、概率模块进行阐述,每个模块又按照章节进行划分,每章先呈现出知识点,然后匹配例题,*后在该章结尾放入一节题型归纳,是本章的点睛。
作者简介
孙华明,全国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名辅导专家、专硕数学命题研究员,基础数学博士,副教授,中国奥数*级教练员,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名商学院特邀培训专家,江、浙、沪等地MBA、MPAcc院校招生咨询师,享有“专硕联考数学*袖“数学应试*杀之父”“中华数学名师”等美誉。从事专硕联考辅导近10年,培训考生数万人,上课幽默诙谐并富有激情,教学中尤其注重基础能力和应试技巧的训练,在上海、北京、南京、苏州、杭州、长沙、无锡、大连、深圳、西安等地考生中享有很高声誉。其独特的应试教学模式已成为业内之典范。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说实话,第一眼看过去就给我一种非常扎实的学霸气息扑面而来。那种深沉的蓝色调,配上清晰的标题字体,立刻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哗众取宠的“速成秘籍”,而是真正下功夫打磨出来的干货。我当时在图书馆里随便翻到它,当时正好在为管理类联考的数学部分感到焦头烂额,各种辅导书看下来,不是概念讲得太空泛,就是例题选得太偏门,让人抓不到重点。但是这本书,它给我的感觉是“对症下药”。它没有大肆鼓吹“一招鲜吃遍天”,而是非常务实地将历年真题的考点进行了地毯式的梳理和归纳。特别是它对那些高频考点,比如概率统计和线性代数的基础应用题型,给出的解题步骤异常详尽,几乎可以说是手把手地带着你走。我尤其欣赏它在解析那些“陷阱题”时的细腻处理,它会先指出普通考生容易在哪里出错,然后才给出正确的逻辑推导,这种反向引导的学习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我的警惕性,避免了在模拟考试中因为粗心而失分。这本书的排版也做得相当到位,每章的知识点总结都非常精炼,方便考前快速回顾,不像有些教材,知识点挤在一起,密密麻麻看得人头晕脑胀。总而言之,从装帧到内容结构,这本书都散发出一种久经考验的专业感,让人愿意相信它能带我走出数学的泥潭。
评分对于一个工作多年的在职考生来说,时间管理是最大的挑战,我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浪费时间在那些“不值得”的题目上。这本教程在“效率”这块的处理,简直是为我们这类群体量身定做的。它对基础知识点的讲解,做到了“点到为止,直击要害”,不会像一些学术性太强的教材那样,用大段的篇幅去证明一些在联考中几乎不会直接考查的定理的严谨性。它把精力集中在了如何高效地运用知识点去解决那几大类经典题型上。我发现,当我开始使用这本教程的解题框架后,我的做题速度有了肉眼可见的提升。它强调的解题步骤不是让你写出标准的数学推导过程,而是帮你构建一套能快速锁定答案的“考试流程”。特别是它在介绍那些计算量巨大的矩阵运算或概率组合问题时,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快速心算法则”或“取巧技巧”,虽然这在理论上可能不够完美,但在高压的考场环境下,这些技巧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这本书更像是一位深谙考场规则的“老司机”,知道如何带着你抄近路,而不是非要你走最耗时的“标准路径”。
评分我这个人学习数学的习惯是比较注重“系统性”的,很多参考书给我的感觉是知识点零散,学完一个章节就好像知识链条断了一样。但这一本教程在构建知识体系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我特别欣赏它在每部分内容开始时加入的“模块化总览图”。那个图清晰地展示了当前模块的知识点是如何相互依存、层层递进的,就像一张详细的施工蓝图。当你按照教程的顺序一步步往下走时,会有一种强烈的“融会贯通”感,而不是机械地记忆公式。举个例子,在讲解数列极限和不等式证明时,它特意花了一小节来对比“极限法”和“构造法”的应用场景差异,这在其他教材中是很少见的精细区分。更关键的是,教程中穿插的那些“易错点辨析”,简直是我的救命稻草。它不是简单地指出错误答案,而是会用一种非常口语化的语气,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耳边提醒你:“当你看到这个条件时,千万不要忘记检查这个特殊情况!”这种互动感,极大地弥补了自学过程中缺乏教师指导的遗憾。可以说,这本书成功地将一位名师的教学经验,转化为了可以随时携带的纸质教材。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这本孙老师的数学教程时,内心是充满怀疑的,毕竟市面上的考研数学资料多如牛毛,真正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凤毛麟角。我最看重的是它对数学思想的阐释,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公式的罗列上。这本书最让我眼前一亮的地方,在于它对“题型归类”的独到见解。很多辅导书只是简单地按章节划分,但这本教程却跳脱出来,根据管理类联考的实际考察侧重,将那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解题模块。比如,它在讲解优化问题时,不是简单地套用微积分的求导方法,而是结合了线性规划的几何意义进行直观解释,让我这个对微积分感到恐惧的文科生,一下子找到了理解的切入点。而且,书中很多例题的设置都非常巧妙,它们往往不是孤立的数学题,而是带有浓厚“管理背景”的实际问题转化,这让我做题时更有代入感,也更清楚地理解了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这些枯燥的数学工具。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编排思路,极大地激发了我学习的兴趣。我不再觉得数学只是为了考试而存在,而是真正理解了它作为管理决策工具的价值。这本书的价值,已经超越了一本纯粹的应试教材。
评分在备考后期,我发现自己开始焦虑,害怕自己掌握的知识点不够全面,尤其是那些“冷门”但偶尔会冒出来的知识点。这本教程在“查漏补缺”方面的工作做得非常到位。它有一个专门的附录部分,里面汇总了历年来出现频率不高,但一旦出现就很容易失分的那些“边角知识”。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编者对考试的深度理解,知道考生的心理防线在哪里。我记得有一次模拟测试,正好考到了一个关于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题,那个知识点我几乎快忘了,但翻开这本教程的附录,竟然找到了相似的例题和清晰的辨析。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手里这本教材的“厚度”和“诚意”。它不只是教你解你会做的题,更重要的是,它帮你预判了那些让你措手不及的“拦路虎”。此外,这本书的配套练习册(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成体系的)也和主教程的逻辑紧密衔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让你在做题和回顾之间保持着高效的循环,避免了不同资料之间可能存在的知识体系冲突问题。可以说,这是一套值得信赖的、能够陪伴考生走完全程的数学复习资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