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概念物理教程——光学 | ||
| 定价 | 39.70 | |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04年11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赵凯华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406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040155624 | |
本书是“十五” 规划教材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是《新概念物理教程》的 后一部。本书是作者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是在其原来编写的《光学》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在编写思想上,本书与已出的几本书是一脉相承的,即用现代的观点审视、选择和组织好传统的教学内容;适当地为物理学前沿打开窗口和安装接口;通过知识的传授提高科学素质和能力。考虑到现在中学教改的情况,作者仍将几何光学的内容作为 修内容写入书中。 本书可作为物理类专业光学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其他专业和社会读者阅读。
dy章 光和光的传播
§1.光和光学
1.1 光的本性
1.2 光源与光谱
1.3 光学的研究对象、分支与应用
§2.光的几何光学传播规律
2.1 几何光学三定律
2.2 全反射
2.3 棱镜与色散
2.4 光路的可逆性原埋
§3.惠更斯原理
3.1 波的几何描述
3.2 惠更斯原理的表述
3.3 对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解释
3.4 直线传播问题
§4.费马原理
4.1 光程
4.2 费马原理的表述
4.3 由费马原理推导几何光学三定律
§5.光度学基本概念
5.1 辐射能通量和光通量
5.2 发光强度和亮度
5.3 余弦发光体和定向发光体
5.4 照度
5.5 光度学单位的定义
本章提要
思考题
习题
第二章 几何光学成像
§1.成像
1.1 实像与虚像实物与虚物
1.2 物方和像方物与像的共轭性
1.3 物像之间的等光程性
1.4 等光程面
§2.共轴球面组傍轴成像
2.1 光在单个球面上的折射
2.2 轴上物点成像焦距、物像距公式
2.3 傍轴物点成像与横向放大率
2.4 逐次成像
2.5 拉格朗日-亥姆霍兹定理
§3.薄透镜
3.1 焦距公式
3.2 成像公式
3.3 密接透镜组
3.4 焦面
3.5 作图法
3.6 透镜组成像
§4.理想光具组理论
4.1 理想成像与共线变换
4.2 共轴理想光具组的基点和基面
4.3 物像关系
4.4 理想光具组的联合
§5.光学仪器
5.1 投影仪器
5.2 照相机
5.3 眼睛
5.4 放大镜和目镜
5.5 显微镜
5.6 望远镜
5.7 棱镜光谱仪
§6.光阑
6.1 孔径光阑入射光瞳和出射光瞳
6.2 视场光阑入射窗和出射窗
§7.像差
7.1 像差概述
7.2 球面像差
7.3 彗形像差
7.4 正弦条件和齐明点
7.5 像散和像场弯曲
7.6 畸变
7.7 色像差
7.8 小结
……
第三章 干涉
第四章 衍射
第五章 变换光学与全息照相
第六章 偏振
第七章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光的量子性
附录A 傅里叶变换 波包的速度
附录B 物理常量
习题答案
索引
我一直对光学领域感到好奇,但市面上很多相关的书籍要么过于浅显,要么过于晦涩。这本书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语言表达却相当生动有趣。作者在讲解一些复杂的光学现象时,经常会使用一些生活化的例子,或者形象的比喻,让抽象的理论变得触手可及。例如,在解释光的偏振时,作者就巧妙地引用了百叶窗的原理,让我瞬间明白了偏振光的本质。而且,这本书在介绍一些前沿的物理概念时,也没有回避其不确定性和争议性,而是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引导读者去思考和探索。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培养一种科学探究精神。
评分读了这本书,感觉自己对光学的理解被彻底颠覆了。它不是那种告诉你“怎么做”的书,而是教你“为什么这样做”的书。作者在梳理光学知识体系时,展现出了非凡的洞察力,将看似零散的知识点,通过严密的理论框架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光量子理论的部分,它将物理学的两个基石——波动说和粒子说——巧妙地融合,解释了光电效应等一系列经典难题。这种理论的高度统一和解释力的强大,让我对物理学的美感有了更深的体会。此外,书中还穿插了大量历史背景和科学家的故事,这使得学习过程不再枯燥,而是充满人文色彩。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部光学发展史的缩影,它让我看到了人类在探索未知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与智慧。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既兴奋又充满挑战的物理教材。初次翻开,就被其严谨的逻辑和深刻的洞察力所吸引。它并没有停留在对光学现象的简单描述,而是深入到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本质,从微观粒子的量子行为到宏观电磁波的传播特性,都做了详尽而精妙的阐述。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干涉和衍射时,不仅仅给出公式,更通过大量生动的类比和图形,帮助我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比如,在解释惠更斯原理时,作者巧妙地将光波前比作水波,使得我这个初学者也能轻松把握波动的叠加和传播过程。而且,书中对现代光学技术,如激光、全息术的介绍,更是让我看到了光学在实际应用中的巨大潜力,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的兴趣。虽然有些章节对数学的要求比较高,但我相信,只要我认真研读,克服困难,一定能在这本书的引导下,对光学有一个质的飞跃。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和内容设计,着实让我眼前一亮。它采取了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学习方式,从基础的几何光学入手,逐步深入到波动光学,再到量子光学,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这种结构的好处在于,当你遇到难以理解的概念时,往往可以在后面的章节找到更深入的解释,或者通过前面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辅助理解。我很欣赏作者在引入新概念时,总会先给出一些直观的物理图像,然后再引入数学模型,避免了直接被公式淹没的风险。书中大量的例题和习题,难度梯度合理,既有巩固基础的,也有挑战思维的,这为我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我特别喜欢那些设计巧妙的习题,它们能有效地检验我是否真正理解了概念,而不仅仅是记忆了公式。
评分对于想要深入理解光学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它在内容上极为丰富,涵盖了从基础的光的传播、成像,到更复杂的干涉、衍射、偏振,再到量子光学和现代光学器件等多个方面。作者在论述过程中,逻辑清晰,条理分明,使得整个学习过程顺畅而高效。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数学工具的运用,它并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更精确地描述和解释物理现象,并且在必要时,会给出详细的推导过程,帮助读者理解数学公式的来龙去脉。此外,书中还对一些重要的光学实验进行了深入的介绍,这让我有机会了解这些经典实验是如何一步步揭示光学奥秘的,让我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