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陳偉群主編的《中國茶曆(2018年農曆戊戌年)(精)》填補瞭中國茶日曆的空白。為人們提供瞭科學實用的、信息生動的、通俗易懂的、攜帶方便的、筆記本式的年日曆茶書。365天每天一茶,各類茶葉165種(綠茶113種、黃茶6種、白茶3種、青茶16種、紅茶12種、黑茶8種、花茶7種),還有節氣茶、節氣飲茶、節目飲茶、茶旅遊目的地、茶博物館、茶諺語、茶史跡、有名茶詩、飲茶畫、茶經典、茶典故、茶演進,一本生活實用茶百科(附有中國茶曆索引,編號對應月日,如0101對應一月一日)。拿到《中國茶曆2018年》的時候,我並沒有抱太高的期望,隻覺得是一本打發時間的讀物。然而,當我深入閱讀後,纔發現它遠比我想象的要精彩。這本書最讓我贊嘆的是它對中國茶種的細緻分類和介紹。從綠茶的清新淡雅,到紅茶的醇厚甘甜,再到烏龍茶的復雜多變,以及普洱茶的陳年韻味,書中都進行瞭深入淺齣的講解。每一個茶種的背後,都蘊藏著豐富的曆史故事、種植工藝和品鑒技巧。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不同茶的衝泡水溫、投茶量以及品飲順序的指導,這對我這個平時隻是隨意泡茶的人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通過這本書,我學會瞭如何真正地去“品”一杯茶,而不是“喝”一杯茶。它激發瞭我對中國茶的探索欲,讓我開始關注自己喝的每一杯茶究竟是什麼來曆,又該如何更好地去享受它。
評分《中國茶曆2018年》這本書,對我來說,更像是一個關於“生活美學”的指南。它沒有枯燥的說教,也沒有華麗的辭藻,而是用一種溫潤如玉的筆觸,講述著茶與中國人生活的點點滴滴。我最欣賞的是書中對“茶與人”關係的探討。它講述瞭古往今來,不同的人如何通過茶來寄托情感,交流思想,甚至療愈心靈。讀到那些關於茶館的描寫,我仿佛能聽到嘈雜的人聲與茶香交織在一起,感受到市井的煙火氣。而讀到關於隱士在山間煮茶品茗的段落,我又被那種寜靜緻遠的意境所吸引。這本書讓我明白,茶不僅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連接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心靈的紐帶。它教會我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處寜靜的角落,用一杯茶來安撫自己焦躁的心。
評分老實說,當初買這本《中國茶曆2018年》完全是齣於好奇。我對各種“曆”類的書籍一嚮沒什麼抵抗力,總覺得裏麵藏著不少意想不到的驚喜。而這本關於中國茶的,更是讓我眼前一亮。它巧妙地將日曆的實用性與中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融為一體,實在是彆齣心裁。我最喜歡的是那些關於不同節氣與茶的聯係的解讀。比如,某個節氣對應著某種新茶的上市,書中就會詳細介紹這種茶的特點、衝泡方法,甚至還附帶瞭産地的風土人情。這種將時間、自然與飲品相結閤的方式,讓我覺得非常接地氣,也更有代入感。我常常在喝茶的時候翻開它,看著今天的日期,再讀讀關於茶的小故事,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喝一杯水,更是在品味一份屬於這個時節的獨特韻味。它讓我意識到,原來喝茶也可以如此有儀式感,如此富有文化內涵。
評分這本《中國茶曆2018年》給我帶來的,是一種意料之外的驚喜。起初,我以為它會是一本嚴肅的茶文化百科全書,充斥著各種專業術語和曆史文獻。然而,當我翻開它,卻被書中鮮活的敘事和生動的筆觸所打動。它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茶師,耐心而細緻地引導著我,一步步走進中國茶的奇妙世界。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茶與節氣”的關聯性描述。作者巧妙地將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與當季最適宜飲用的茶品聯係起來,並配以相應的養生建議。這讓我不僅能品味到當季的鮮味,還能瞭解到如何通過茶來順應自然、調養身體。這本書讓我覺得,喝茶不僅僅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方式。它讓我更加熱愛生活,也更加珍視身邊的每一份美好。
評分一本《中國茶曆2018年》就這樣靜靜地躺在我的書架上,初見時,它身上的那一抹古韻就吸引瞭我。翻開書頁,仿佛穿越瞭時空,我看到瞭古人如何將飲茶作為一種生活哲學,如何品味一杯茶中的禪意與詩意。它不僅僅是記錄瞭2018年的日曆,更像是一本濃縮的中國茶文化史。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茶道起源的章節,文字細膩,考據嚴謹,讓我對中國茶的悠久曆史有瞭更深的認識。那些關於不同朝代茶俗的描繪,生動形象,仿佛能聞到曆史的芬芳。讀到那些關於文人雅士在茶香中吟詩作畫的段落,我總會想象自己也身處其中,感受那份超然物外的雅緻。書中的插圖也十分精美,古樸的畫風與文字相得益彰,為我打開瞭一扇窺探古代飲茶之美的窗口。這本書讓我對“茶”這個字有瞭全新的理解,它不再僅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承載著曆史、文化、精神的符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