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正版书籍,包含(新书、二手旧书),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二手书籍,8成新左右,不缺页,不影响阅读和使用;发货前会再次检查。
二手书籍,没有光盘、学习卡等附带产品。
二手书籍,或多或少都有笔记和重点勾画,比较挑剔和习惯用新书的买家请谨慎购买。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远离风口:林劲峰的投资逻辑
定价:46.0元
作者:李爱明,方会磊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111511335
字数:21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经历了26年股市的所有牛熊过程,知道熊市的滋味,才能珍惜牛市的战果。
投资家林劲峰的务实投资历程和经验,6000元学费入市的70后投资家坐拥百亿财富
真枪实弹鏖战于资本市场并取得业绩,更擅于不断总结经验,砥砺前行。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总经理、皖新传媒董事长 曹杰
财经评论家、《华夏时报》总编辑 水皮
天使投资人、美图秀秀董事长 蔡文胜
江南大学副校长 徐岩
泸州老窖集团董事局主席谢明等诚意推荐
内容提要
“70后”林劲峰凭借6000元学费进入股市,如今已经坐拥百亿财富,书写了25年投资不败的神话。林劲峰凭借自己坚持的“安全边界”“价值投资”等理念,先后投资了贵州茅台、招商银行、高炉家等企业,均获益颇丰。如此辉煌的投资业绩,林劲峰都做了哪些功课,本书为您揭示背后的故事,以及每次大手笔投资不为人知的思考和抉择。林劲峰18岁开始热衷股票投资,从践行巴菲特投资策略到与巴菲特会面深谈,清晰地梳理出独到的投资逻辑并笃定坚持,实现了投资家到实业家的身份跨界。《远离风口:林劲峰的投资逻辑》是一部投资传奇,是一个真实的创富故事,是成功投资家林劲峰投资经验的无私呈现。
目录
作者介绍
李爱明 财经媒体人,现供职于《华夏时报》。
方会磊 财经媒体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先后供职于南方报业集团、《财经》杂志、财新传媒等机构。
文摘
序言
一个中国投资家的自觉成长
2012年11月的一天,一位好友问,有一个很牛的“70后”老板,搞投资25年了,是贵州茅台的十大股东之一,一只股票就挣了七八个亿,愿不愿意一块儿吃个饭聊聊。
这样的事,当然好啊!
于是,在北京西四环的一家饭店里,我们见到了这位老板。互换名片才知道他的名字——林劲峰。在此之前,我们对他一无所知。
1971年出生的林老板眼睛清澈、神情斯文,待人谦和有礼,说话不疾不徐,风格明显区别于一般的职业投资者。记得那天他穿着一件黑色西装,系着领带,初看总觉得有点儿别扭,后来才意识到他的领带一直是歪着的,并且歪得厉害。但林劲峰或者没有发现,或者根本就觉得无所谓,总之,一起吃饭聊天的一个多小时里,他的领带就一直歪在那里,而助理居然也一直没有提醒他。
再后来接触多了,才知道西装根本就不是林劲峰的标配。事实上,不到迫不得已,他是不穿西装的,嫌麻烦、拘束。在深圳那栋恒温22度的别墅里,林劲峰永远一身休闲装。
在后来为这本书忙碌的两年里,这个细节时常让我们想起巴菲特——那个同样不修边幅、从来没有把西装穿得整整齐齐的美国老头。
林劲峰身边的熟人都叫他老林。初次见面的时候,老林正在准备为第二年的盈信投资10周年做点什么,后来有人提议出本书。老林一开始有些犹疑,他一向很低调,并没有打算把他的故事讲出来。在水面下潜伏惯了,有的时候,他甚至很享受那种在水面下不动声色地观察一切的感觉,看着水面上的种种,暗自叫好、得意或者不屑。
不愿意兜售自己的原因,是老林还有一种担忧——怕误人子弟。老林始终觉得自己的案例不太具有典型性。大多数时候,林劲峰是孤独的。诺大个投资圈,很少有像他这样的。
老林属双子座,个性一方面安静而内敛,另一方面又清高而自负。他的成功过往和25年真刀真枪换来的一切,注定了他很难轻易认可别人。
因为有足够的辨别力,看着这个圈子里招摇撞的种种行径,他常常为普通投资者感到可笑或者愤慨,有时甚至很想像武侠小说里的主人公一样跳出来,大喝一声:大胆,且慢!这样的事情多了,他就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考量再三,也许把这25的投资经历讲出来是*适当的。哪怕传播一丝半点有用的投资理念也行,后来者可以因此少走一些弯路。
而我们更感兴趣的是,一个“70后”如何能够靠着6 000元大学学费入市,在过去的25年里,经历了资本市场所有的牛熊起伏,从未有过亏损的记录,年复合增长率甚至比巴菲特还高,至今跨投资实业两界,坐拥百亿资产。这其中有值得挖掘的东西。
于是,因为那顿饭,就有了这本书。
这本书的书名,尤其是“远离风口”四个字,立刻抓住了我的注意力,因为它触及了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避免盲目追逐热点,找到一条更具可持续性的投资之路。我很好奇,作者林劲峰究竟是如何定义“风口”的,又将如何阐述“远离”它的具体方法。我猜测,书中会包含作者对市场情绪、羊群效应以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深刻洞察。我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进行更深层次的行业分析,如何发掘那些在不被大众关注的角落里,但却拥有强大生命力和增长潜力的企业。这不仅仅是关于如何“不买”某种股票,更是关于如何“买”什么,以及在何时“买”的智慧。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个全新的投资视野,让我明白,真正的价值,往往隐藏在热闹的表象之下。
评分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脑海中浮现出许多关于投资的画面,有的是关于价值投资的经典论调,有的是关于趋势投资的激进策略,但“远离风口”这个概念,似乎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我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逻辑”能让一个投资人选择避开那些最炙手可热的领域,反而能在看似平淡的市场中捕捉到不为人知的机会。我猜测,书中或许会包含一些关于宏观经济分析的深刻见解,分析不同经济周期下,哪些资产类别更容易受到冲击,而哪些又具备穿越周期的潜力。或者,作者会分享他如何进行深度行业研究,发掘那些被市场低估,但拥有长期增长潜力的企业,并详细阐述他评估一家企业价值的标准。我期待能从中学习到如何辨别“真正的价值”与“炒作的概念”,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不被表面的繁荣所迷惑,找到那些真正能够带来长期回报的投资标的。这本书,或许能成为我在投资旅途中,驱散迷雾、指引方向的一盏明灯。
评分作为一名对投资领域抱有持续好奇心的读者,我对“林劲峰”这位投资人的投资逻辑充满了探究的欲望。书名中“远离风口”的表述,让我联想到了一种更加注重长期主义和价值沉淀的投资哲学。我设想,作者在书中可能会通过大量的个人经历和反思,来阐述他为何会形成这样的投资理念,以及在实践中是如何坚持下去的。我想了解,他是如何在信息纷繁复杂的市场中,保持独立思考和判断,不被短期的市场情绪所裹挟。我特别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在面对市场的剧烈波动时,如何保持心态的稳定,以及如何识别那些真正具有穿越周期的“好资产”。这本书,或许会为我提供一套完整的投资框架,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在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中,什么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追求的长期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那种沉静而又不失力量的色调,搭配上书名中“远离风口”的字样,仿佛直接点破了当前投资界普遍存在的浮躁与追逐热点的现象。我一直对那些不随波逐流、有着自己独立思考的投资人特别感兴趣,而“林劲峰”这个名字,加上“投资逻辑”这个核心词汇,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我设想,书中的内容一定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识别“风口”,更是要深入剖析在市场浪潮起伏中,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构建一套稳固且有韧性的投资体系。我猜测,作者会用大量的案例和数据来支撑他的观点,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我想看到的,是那种扎根于现实、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投资智慧,能够帮助我理解那些在喧嚣中悄然成长,最终获得丰厚回报的投资逻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一条不同于大多数人的投资道路,一条更加踏实、更加可持续的财富增值之路。
评分我一直认为,伟大的投资家不仅仅是善于发现机会的人,更是善于控制风险的人。而“远离风口”这个书名,让我预感到这本书会非常强调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我猜想,作者会深入探讨在投资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和分散。这可能包括他对不同资产类别风险特征的理解,以及如何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来构建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分享一些关于“仓位管理”和“止损策略”的实用技巧,这些都是普通投资者在实践中经常会遇到的难题。同时,“远离风口”也可能意味着一种“逆向思维”的投资方式,即在别人疯狂追逐某个热点时,保持冷静,甚至反向操作,在市场出现恐慌时低位买入。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支撑这种思维方式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从而帮助我建立起更成熟、更稳健的投资心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