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號:7511870070
條碼:9787511870070
圖書名稱:人本法律觀下的檢察職權配置及其實現
定價:38
作者:詹建紅
版彆:法律
齣版日期:2014-10-01
質量:380g
目錄:
第一章概論
第一節人本法律觀的基本範疇
一、法律觀的曆史演進
二、人本法律觀中“人”的理解
三、人本法律觀的內涵與立論依據
四、人本法律觀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第二節人本法律觀下的刑事司法理念
一、法治理念
二、人權保障理念
三、無罪推定理念
四、程序正義理念
五、權力製衡理念
第三節人本法律觀下的檢察活動原則
一、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原則
二、檢察一體化原則
三、客觀公正原則
四、程序法定原則
五、比例原則
第二章我檢察權配置之反思
第一節 我檢察權配置的基本情況
一、我檢察權的基本法律定位
二、我關於檢察權性質的討論
三、我檢察權的基本內容
第二節我檢察權配置中存在的問題
一、我檢察權配置的立法缺陷
二、我檢察權配置立法缺陷的現實錶現
第三節我檢察權的優化配置
一、我檢察權優化配置需要廓清的思想認識
二、我檢察權優化配置的具體建議
第三章檢察官客觀公正義務探析
第一節檢察官客觀公正義務概述
一、檢察官客觀公正義務的含義
二、檢察官客觀公正義務的要求
第二節比較法視野下的檢察官客觀公正義務
一、關於檢察官角色定位的比較
二、關於檢察官客觀公正義務的比較
第三節檢察官客觀公正義務的理論基礎
一、權力倫理視角的解析
二、訴訟法史視角的解析
三、訴訟法理視角的解析
四、法社會學視角的解析
第四節我檢察官客觀公正義務的製度實現
一、我檢察官客觀公正義務的立法與司法現狀
二、我檢察官客觀公正義務的製度實現路徑
第四章公訴裁量權的體係建構
第一節公訴裁量權概述
一、公訴裁量權的內涵
二、公訴裁量權的主要錶現形式
第二節公訴裁量權的基本理論
一、公訴裁量權的理論依據
二、公訴裁量權的司法價值
三、公訴裁量權的運用原則
第三節公訴裁量權的比較法考察
一、英美法係的公訴裁量權
二、大陸法係的公訴裁量權
三、兩大法係公訴裁量權的比較
第四節我公訴裁量權的製度缺陷
一、立法設計上的缺陷
二、製度運作上的缺陷
三、製約機製上的缺陷
第五節我公訴裁量權的擴充與製約
一、擴充我公訴裁量權的現實基礎
二、擴充我公訴裁量權的具體建議
三、完善我公訴裁量權的製約機製
第五章審查逮捕製度的變革
一、審查逮捕製度的內涵
二、我審查逮捕製度的功能
第二節我審查逮捕製度的基本狀況評析
一、我審查逮捕製度中的權力配置
二、我審查逮捕製度運行中的既存問題
三、我審查逮捕製度既存問題的成因
第三節我審查逮捕製度的新發展
一、基本理念的貫徹
二、適用條件的細化
三、運行程序的完善
四、監督機製的創新
第四節當前背景下我審查逮捕製度的完善
一、健全證據排除規則
二、引入逮捕聽證程序
三、探索司法救濟途徑
第六章羈押必要性審查製度的本土路徑
第一節羈押必要性審查製度概述
一、羈押的內涵
二、羈押必要性審查的內涵
第二節羈押必要性審查製度的域外考察
一、大陸法係的羈押必要性審查製度
二、英美法係的羈押必要性審查製度
三、兩大法係羈押必要性審查製度之比較
第三節我羈押必要性審查的製度探索
一、我羈押製度的司法現狀
二、我羈押必要性審查製度的實踐嘗試
三、羈押必要性審查的製度實施阻礙
第四節我羈押必要性審查製度的完善
一、我現行羈押必要性審查製度的閤理性
二、完善我羈押必要性審查製度的具體建議
三、完善我羈押必要性審查製度的保障機製
第七章量刑建議的製度走嚮
第一節量刑建議製度概述
一、量刑建議與量刑建議權
二、量刑建議製度的産生與發展
三、量刑建議製度的現實意義
第二節我量刑建議製度的立法與司法現狀
一、我量刑建議製度的立法與司法概況
二、我量刑建議製度存在的問題
第三節我量刑建議製度的完善
一、規範量刑建議的提齣機製
二、建立量刑建議製度的銜接機製
三、完善量刑建議製度的保障機製
四、健全量刑建議製度的監督製約機製
內容提要:
《人本法律觀下的檢察職權配置及其實現》共分為七章。其中第一章分析“人本檢察”的理論來源,第二章至第四章從總體評價、檢察官的客觀公正義務和公訴裁量權這三個方麵研究檢察職權優化配置的實現途徑,第五章至第七章從審查逮捕、羈押必要性審查和量刑建議這三個方麵探討檢察職權優化配置下的製度建構與完善。
作者簡介:
詹建紅,1969年生,湖北紅安人。曾先後就讀於中南政法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獲法學碩士和法學博士學位。從事過檢察官、公務員、法官等職業,現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武漢市青山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掛職),兼任中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著有《刑事訴訟契約研究》,主編或參編高校教材6部;在法學類學術刊物上發錶論文40餘篇,有多篇論文被《中社會科學文摘》《中社會科學》(英文版)《中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等轉載;主持或參與和省部科研課題10餘項;曾獲湖北省第八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中法學會第三屆中青年刑事訴訟法學優秀科研成果奬、武漢市第十三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等科研奬勵。
吳峰,1963年生,湖北天門人。1991年畢業於西南政法大學,獲法學碩士學位,2003年曾赴英曼徹斯特大學商學院WTO規則與際法培訓班學習。曾先後在武漢市武昌區人民法院、武漢市武昌區綜閤治理辦公室、武漢市武昌區委辦公室、武漢市新洲區人民檢察院等單位工作,現為武漢市青山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注重檢察實務研究,主編《人本青檢》係列叢書等,在各類刊物上發錶論文20餘篇。
讀完這本書(此處為虛構,僅為評價的口吻),我深深地被作者們嚴謹的邏輯和深刻的洞察力所摺服。書中對於檢察職權的分析,絕非流於錶麵,而是深入到瞭職權配置的每一個細節。我尤其贊賞書中關於“權力製約與平衡”的論述,作者們通過對不同國傢和地區檢察職權配置模式的比較研究,清晰地指齣瞭我國檢察權配置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處,並提齣瞭切實可行的改進建議。從早期介入偵查、審查批捕、審查起訴到齣庭支持公訴,再到刑事申訴、公益訴訟等,書中對每一項職權都進行瞭細緻的解讀,並探討瞭如何在這種配置中融入人本的考量。例如,在偵查階段,如何在保障偵查效率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避免非法取證和不當羈押;在公訴環節,如何更好地保障被告人的辯護權和知情權。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提齣瞭問題,更重要的是給齣瞭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對於我們思考和完善檢察製度,提供瞭寶貴的藉鑒。
評分這套書的封麵設計簡潔而厚重,書名“人本法律觀下的檢察職權配置及其實現”立刻吸引瞭我。作為一名法律從業者,我對檢察機關的職權配置和運行機製一直有濃厚的興趣。在當今法治建設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將“人本”理念貫穿於檢察權力的配置和行使之中,無疑是一個極具現實意義和理論深度的課題。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從宏觀層麵梳理檢察職權的理論基礎,探討人本法律觀對檢察權配置的指導作用,並就如何有效實現這些職權提齣具有建設性的思考。例如,在偵查階段,如何平衡打擊犯罪與保障人權?在公訴環節,如何體現對被告人人格尊嚴的尊重?在審查起訴過程中,又如何確保程序的公正與效率?我相信,作者們一定在這方麵進行瞭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並會給齣令人信服的解答。這本書的麵世,對於理解和完善我國的檢察製度,提升檢察機關的執法公信力,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我非常期待能從中獲得啓發。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其研究的視角非常獨特和前沿。將“人本法律觀”這一哲學理念引入到檢察職權的探討中,這本身就充滿瞭挑戰與創新。我設想,作者們可能會從法學理論的源頭追溯,解析人本主義思想在法治領域的核心內涵,並以此為基石,審視現有的檢察職權劃分是否真正體現瞭對人的尊重與關懷。在具體的操作層麵,我好奇作者們會如何分析不同職權配置可能帶來的潛在問題,例如,過度強調效率是否會犧牲個體的權利,或者過於注重程序正義是否會阻礙打擊犯罪的進程。書中或許會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在實際辦案過程中,如何運用人本的思維去化解矛盾,平衡各方利益,最終實現法律的公正與社會的和諧。對於我們這些在基層工作的法律人來說,這樣一本能夠提供理論指導和實踐參考的書籍,簡直是雪中送炭,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踐行“以人為本”的司法理念,提升辦案的質量和效果。
評分這是一本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的法律著作。作者們大膽地將“人本法律觀”這一理念引入到檢察職權的探討中,為我國檢察製度的改革提供瞭新的視角和方嚮。我非常欣賞書中對“權力邊界”的界定和對“權力監督”的強調。在探討檢察職權配置時,作者們不僅關注職權的“做什麼”,更關注職權的“怎麼做”,以及“做得好不好”。書中可能深入分析瞭當前檢察職權配置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職權交叉、責任不明、效率不高等等,並從人本法律觀的角度,提齣瞭優化職權配置的路徑。例如,如何通過明確職權邊界,避免權力濫用;如何通過加強內部和外部監督,確保職權行使的公正性。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為學者提供瞭研究的理論框架,也為立法者和實踐者提供瞭改革的思路和方嚮。它讓我看到瞭我國檢察製度未來發展的光明前景。
評分這本書的理論深度和實踐指導性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在閱讀過程中,我仿佛置身於一個思想的盛宴,作者們將晦澀的法律理論,通過生動的語言和清晰的邏輯,展現在我麵前。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程序正義與實體正義的辯證關係”的探討。在檢察職權配置的實踐中,這兩者往往存在張力,如何尋求最佳的平衡點,是所有法律人麵臨的共同挑戰。書中運用大量詳實的資料和案例,生動地闡釋瞭人本法律觀如何在具體的檢察職權行使中得到體現,例如,如何通過人性的關懷和審慎的考量,去處理未成年人犯罪、輕罪犯罪以及特殊群體犯罪等案件,這對於提升司法的人文關懷,具有重要的啓示意義。這本書不僅僅是學術研究的成果,更是一份對司法公正的深度思考,它讓我對檢察工作有瞭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