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現代光學計量與測試(十一五)
定價:65.00元
作者:楊照金,範紀紅,王雷
齣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5-01
ISBN:978751240041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99kg
編輯推薦
工具書>百科全書
內容提要
本書較係統地介紹瞭光學計量測試的基礎理論、計量基準、計量標準和光學參數測量方法及光輻射、激光參數、光輻射探測器參數、光學材料參數、成像光學、微小光學和微光夜視等方麵計量與測試技術。
本書可作為從事光學計量測試工作的科技人員的業務參考書,也可作為工程光學專業和測試計量技術與儀器專業研究生教學參考書。
目錄
章 緒論
1.1 光學計量測試的研究範疇與發展曆程
1.2 光學計量測試技術的發展趨勢
1.3 計量學主要名詞術語
第2章 光輻射計量與測試
2.1 光輻射計量的基本物理量
2.2 實現光輻射測量的主要途徑
2.2.1 黑體輻射源
2.2.2 低溫輻射計
2.2.3 矽光電二極管自校準技術
2.2.4 雙光子相關技術
2.2.5 同步輻射源
2.3 光輻射標準
2.3.1 光譜輻亮度和輻照度標準
2.3.2 中溫黑體輻射源標準裝置
2.3.3 麵源黑體校準
2.3.4 低溫黑體校準
2.3.5 以同步輻射源為基礎的紫外輻射標準
2.4 紅外熱像儀參數計量測試
2.4.1 紅外熱像儀概述
2.4.2 紅外熱像儀評價參數
2.4.3 紅外熱像儀參數測量裝置
2.4.4 紅外熱像儀調製傳遞函數測量’
2.4.5 紅外熱像儀噪聲等效溫差測量
2.4.6 紅外熱像儀小可分辨溫差測量
2.4.7 紅外熱像儀小可探測溫差測量
2.4.8 紅外熱像儀信號傳遞函數測量
2.4.9 紅外熱像儀參數測量裝置的溯源與校準
2.5 材料發射率測量
2.5.1 材料發射率測量概述
2.5.2 半球積分發射率測量
2.5.3 法嚮光譜發射率測量
2.6 紅外目標模擬器校準
2.6.1 紅外目標模擬器校準概述
2.6.2 紅外目標模擬器校準裝置
2.6.3 紅外目標模擬器校準數學模型
2.6.4 紅外目標模擬器校準方法
2.7 紅外光譜輻射計校準
2.7.1 紅外光譜輻射計概述
2.7.2 紅外光譜輻射計校準方法
2.7.3 紅外光譜輻射計校準過程
2.8 瞬態光輻射源參數測量與校準
2.8.1 瞬態光及其評價參數
2.8.2 瞬態光譜測量
2.8.3 瞬態有效光強測量
2.8.4 瞬態光輻射參數校準
2.9 光度計量與測試
2.9.1 光度學基本概念
2.9.2 光度學基準
2.9.3 光度計量標準
2.9.4 光度學測量儀器
第3章 激光參數計量與測試
3.1 激光計量參數
3.2 激光參數計量基準
3.2.1 激光功率基準
3.2.2 激光能量基準
3.3 激光參數計量標準
3.3.1 激光功率標準
3.3.2 激光能量標準
3.3.3 脈衝激光峰值功率標準、
3.3.4 激光平均功率和能量標準裝置
3.4 激光參數測量技術
3.4.1 激光功率能量測試技術
3.4.2 高能激光功率與能量測量技術
3.4.3 式測量法中影響因素分析
3.4.4 激光空域特性測量技術
3.4.5 強激光空域特性測量技術
3.4.6 激光時域特性測試
3.4.7 激光損傷閾值測試
3.5 激光測距機參數校準
3.5.1 激光測距機概述
……
第4章 光輻射探測器參數計量與測試
第5章 光學材料參數計量與測試
第6章 成像學學計量與測式
第7章 微小光學計量與測試
第8章 微光夜視參數計量與測試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工具書>百科全書
文摘
工具書>百科全書
序言
工具書>百科全書
剛拿到這本《現代光學計量與測試(十一五)》時,我對它的期望值其實挺高的。畢竟,光學計量和測試這塊,在如今很多高科技領域,比如半導體製造、精密儀器、生物醫學成像等等,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我一直覺得,掌握瞭先進的光學測量技術,就等於握住瞭很多前沿科技的“鑰匙”。所以,我滿心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打開一扇通往最新技術和應用的大門,深入瞭解那些我平時隻能在論文或者技術報告裏零散看到的光學測量方法,比如乾涉、衍射、全息術在測量中的最新進展,還有各種新型傳感器的原理和應用場景。我尤其關心那些能夠提升測量精度、速度和魯棒性的技術,以及它們在實際工業生産中是如何實現的。同時,對於一些新興的測量手段,例如利用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來優化光學測量過程,或者是在微納尺度上進行精確測量的技術,我也希望能有更係統的介紹。總的來說,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全麵、深入的視角,讓我對光學計量與測試領域的現狀和未來有更清晰的認識,並能從中汲取知識,指導我未來的學習和工作。
評分當我看到《現代光學計量與測試(十一五)》這個書名時,我的腦海中浮現的是一係列抽象的概念和復雜的公式,這讓我對這本書的深度和專業性有瞭很高的期待。我一直認為,光學計量與測試是精密工程和前沿科技的基石,它直接關係到我們能否準確地認識和改造世界。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對各種高級光學測量技術,如相位測量、傅裏葉光學、全息測量等,進行嚴謹的理論闡述,並輔以清晰的數學推導。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關注那些在“十一五”期間所取得的,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技術突破和工程應用案例。例如,在精密儀器製造、國防軍工、乃至新興的量子信息技術等領域,光學計量是如何發揮關鍵作用的。我非常希望瞭解這些技術是如何剋服瞭物理極限,實現瞭前所未有的精度和分辨率。這本書如果能像一本“光學測量技術百科全書”一樣,全麵而深入地展現這一領域的最新成就,那將對我深入理解和掌握現代光學測量技術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現代光學計量與測試(十一五)》讓我聯想到瞭一係列我在工程實踐中遇到的棘手問題。我一直覺得,在很多精密製造過程中,尺寸、形貌、錶麵質量的精確測量是産品能否達標的關鍵,而光學測量以其非接觸、高精度、高效率的優勢,早已成為不可或缺的手段。我特彆想知道,在“十一五”這個國傢大力發展科技的時期,光學計量和測試領域取得瞭哪些突破性的進展,尤其是在一些核心關鍵技術的自主化方麵。我關注的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新方法,更希望看到它們如何轉化為實際可用的技術和設備,解決我們在實際生産中遇到的瓶頸,比如如何更精確地測量納米級的錶麵缺陷,如何快速檢測大批量産品的微小形變,或者如何實現遠程、實時的光學監測。這本書如果能詳細介紹這些實際應用案例,並分析其背後的技術難點和解決方案,那我感覺這本書的價值就會大大提升,能夠真正幫助我們這些一綫工程師解決實際問題,提升工藝水平,最終推動中國製造嚮中國創造的轉變。
評分我對《現代光學計量與測試(十一五)》這本書抱有很高的期望,因為它觸及瞭我一直以來非常感興趣的“測量”這一核心概念。在我的認知裏,測量是科學研究和工程應用的基礎,而光學方法無疑是測量領域中最具潛力和前景的方嚮之一。我期待這本書能夠詳細介紹光學測量在不同領域的具體應用,例如在航空航天領域,它如何幫助我們精確測量飛行器的形變和受力;在信息技術領域,它又如何支撐著更小、更快、更可靠的電子元器件的製造。我特彆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關於新型光學測量儀器的設計理念和技術細節,瞭解它們是如何剋服傳統測量方法的局限性的。此外,對於那些能夠實現智能化、自動化的光學測試係統,我也有濃厚的興趣,比如如何通過機器視覺技術來完成復雜的質量檢測,或者如何利用光信號來構建高速、高容量的數據傳輸通道。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些前沿的研究動態和未來發展趨勢的展望,那將是對我極大的啓發。
評分拿到《現代光學計量與測試(十一五)》這本書,我第一反應是它可能包含瞭一些對理解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至關重要的基礎知識。光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其在測量領域的應用是無處不在的。我一直對那些能夠“看見”微觀世界的技術非常著迷,比如通過光學方法來研究材料的微觀結構,或者利用光學原理來檢測生物體內的細微變化。這本書如果能深入淺齣地講解光學測量的基本原理,比如光的波動性和粒子性在測量中的體現,各種光學元件(如透鏡、棱鏡、光柵)的工作機製,以及它們如何組閤成復雜的測量係統,那對我來說絕對是極具吸引力的。我希望它能像一本“光學測量百科全書”一樣,係統地梳理光學測量中的各種技術流派,並對各種方法的優缺點進行客觀的評價。尤其是我對那些能夠實現高分辨、高靈敏度測量的技術很感興趣,比如利用先進的光學顯微技術,或者結閤光譜學手段進行物質成分分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