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TensorFlow 架构设计与实现原理 深度学习 TensorFlow入门与实战

深入理解TensorFlow 架构设计与实现原理 深度学习 TensorFlow入门与实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TensorFlow
  • 深度学习
  • 机器学习
  • 神经网络
  • 架构设计
  • 实现原理
  • 入门
  • 实战
  • Python
  • 人工智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经纶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80941
商品编码:28075605274
包装:平装
套装数量:1

具体描述


书 名 深入理解TensorFlow 架构设计与实现原理

丛 书 名 图灵原创

标准书号 ISBN 978-7-115-48094-1

编目分类 TP18

作 者 彭靖田 林健 白小龙

译 者 --

责任编辑 王军花

开 本 16 开

印 张 23

字 数 544 千字

页 数 354 页

初版时间 2018年5月

定 价 79.00 元

本书以TensorFlow 1.2为基础,从基本概念、内部实现和实践等方面深入剖析了TensorFlow。书中首先介绍了TensorFlow设计目标、基本架构、环境准备和基础概念,接着重点介绍了以数据流图为核心的机器学习编程框架的设计原则与核心实现,紧接着还将TensorFlow与深度学习相结合,从理论基础和程序实现这两个方面系统介绍了CNN、GAN和RNN等经典模型,然后深入剖析了TensorFlow运行时核心、通信原理和数据流图计算的原理与实现,后全面介绍了TensorFlow生态系统的发展。

第 一部分 基础篇

第 1章 TensorFlow系统概述 2

1.1 简介 2

1.1.1 产生背景 2

1.1.2 独特价值 3

1.1.3 版本变迁 4

1.1.4 与其他主流深度学习框架的对比 6

1.2 设计目标 7

1.2.1 灵活通用的深度学习库 8

1.2.2 端云结合的人工智能引擎 9

1.2.3 高性能的基础平台软件 10

1.3 基本架构 12

1.3.1 工作形态 12

1.3.2 组件结构 13

1.4 小结 14

第 2章 TensorFlow环境准备 15

2.1 安装 15

2.1.1 TensorFlow安装概述 15

2.1.2 使用Anaconda安装 17

2.1.3 使用原生pip安装 17

2.1.4 使用virtualenv安装 18

2.1.5 使用Docker安装 19

2.1.6 使用源代码编译安装 20

2.1.7 Hello TensorFlow 22

2.2 依赖项 23

2.2.1 Bazel软件构建工具 24

2.2.2 Protocol Buffers数据结构序列化工具 25

2.2.3 Eigen线性代数计算库 27

2.2.4 CUDA统一计算设备架构 28

2.3 源代码结构 29

2.3.1 根目录 29

2.3.2 tensorflow目录 30

2.3.3 tensorflow/core目录 31

2.3.4 tensorflow/python目录 32

2.3.5 安装目录 33

2.4 小结 33

第3章 TensorFlow基础概念 34

3.1 编程范式:数据流图 34

3.1.1 声明式编程与命令式编程 34

3.1.2 声明式编程在深度学习应用上的优势 35

3.1.3 TensorFlow数据流图的基本概念 38

3.2 数据载体:张量 40

3.2.1 张量:Tensor 40

3.2.2 稀疏张量:SparseTensor 44

3.3 模型载体:操作 46

3.3.1 计算节点:Operation 46

3.3.2 存储节点:Variable 49

3.3.3 数据节点:Placeholder 53

3.4 运行环境:会话 55

3.4.1 普通会话:Session 55

3.4.2 交互式会话:InteractiveSession 59

3.4.3 扩展阅读:会话实现原理 59

3.5 训练工具:优化器 61

3.5.1 损失函数与优化算法 61

3.5.2 优化器概述 64

3.5.3 使用minimize方法训练模型 66

3.5.4 扩展阅读:模型训练方法进阶 68

3.6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佳实践 72

3.7 小结 76

第二部分 关键模块篇

第4章 TensorFlow数据处理方法 78

4.1 输入数据集 78

4.1.1 使用输入流水线并行读取数据 78

4.1.2 创建批样例数据的方法 86

4.1.3 填充数据节点的方法 87

4.1.4 处理CIFAR-10数据集的佳实践 88

4.1.5 扩展阅读:MNIST数据集 91

4.2 模型参数 92

4.2.1 模型参数的典型使用流程 92

4.2.2 使用tf.Variable创建、初始化和更新模型参数 92

4.2.3 使用tf.train.Saver保存和恢复模型参数 98

4.2.4 使用变量作用域处理复杂模型 100

4.3 命令行参数 103

4.3.1 使用argparse解析命令行参数 103

4.3.2 使用tf.app.flags解析命令行参数 108

4.4 小结 111

第5章 TensorFlow编程框架 112

5.1 单机程序编程框架 112

5.1.1 概述 112

5.1.2 创建单机数据流图 114

5.1.3 创建并运行单机会话 116

5.2 分布式程序编程框架 118

5.2.1 PS-worker架构概述 118

5.2.2 分布式程序编程框架概述 120

5.2.3 创建TensorFlow集群 121

5.2.4 将操作放置到目标设备 124

5.2.5 数据并行模式 124

5.2.6 同步训练机制 125

5.2.7 异步训练机制 130

5.2.8 使用Supervisor管理模型训练 131

5.2.9 分布式同步训练的佳实践 133

5.3 小结 137

第6章 TensorBoard可视化工具 138

6.1 概述 138

6.2 可视化数据流图 142

6.2.1 名字作用域与抽象节点 142

6.2.2 可视化数据流图的佳实践 144

6.2.3 扩展阅读:汇总数据和事件数据 145

6.2.4 扩展阅读:揭秘tf.summary.FileWriter工作原理 147

6.3 可视化学习过程 149

6.3.1 汇总操作概述 149

6.3.2 使用tf.summary.scalar生成折线图 150

6.3.3 使用tf.summary.histogram生成数据分布图 152

6.3.4 使用tf.summary.image生成图像 154

6.3.5 使用tf.summary.audio生成音频 155

6.3.6 可视化MNIST softmax模型学习过程的佳实践 156

6.4 可视化高维数据 158

6.4.1 使用TensorBoard可视化高维数据 158

6.4.2 可视化MNIST数据集的佳实践 160

6.5 小结 163

第7章 模型托管工具:TensorFlow Serving 164

7.1 概述 164

7.2 系统架构 165

7.3 安装 167

7.3.1 使用APT安装ModelServer 168

7.3.2 使用源码编译安装ModelServer 169

7.4 佳实践 170

7.4.1 导出模型 170

7.4.2 发布模型服务 173

7.4.3 更新线上模型服务 174

7.5 小结 175

第三部分 算法模型篇

第8章 深度学习概述 178

8.1 深度学习的历史 178

8.1.1 感知机模型与神经网络 178

8.1.2 神经网络的寒冬与复苏 179

8.1.3 神经网络的发展与第二次寒冬 181

8.1.4 深度学习时代的到来 183

8.2 深度学习的主要应用 184

8.2.1 计算机视觉 185

8.2.2 自然语言处理 186

8.2.3 强化学习 188

8.3 深度学习与TensorFlow 190

8.4 小结 191

第9章 CNN模型 192

9.1 CNN 192

9.1.1 CNN简介 192

9.1.2 卷积层 193

9.1.3 激活层 195

9.1.4 池化层 195

9.1.5 全连接层 196

9.1.6 Dropout层 196

9.1.7 BN层 197

9.1.8 常用的CNN图像分类模型 197

9.2 TensorFlow-Slim 204

9.2.1 TensorFlow-Slim总体结构 204

9.2.2 datasets包和data包 205

9.2.3 preprocessing包 207

9.2.4 deployment包 207

9.2.5 nets包 209

9.2.6 TensorFlow-Slim佳实践 212

9.3 应用 216

9.3.1 物体检测 216

9.3.2 图像分割 221

9.4 小结 222

第 10章 GAN模型 223

10.1 原理、特点及应用 223

10.1.1 原理 224

10.1.2 特点 225

10.1.3 应用 226

10.2 GAN模型的改进 228

10.2.1 CGAN模型 228

10.2.2 LAPGAN模型 229

10.2.3 DCGAN模型 230

10.2.4 InfoGAN模型 230

10.2.5 LSGAN模型 231

10.2.6 WGAN模型 232

10.3 佳实践 233

10.4 小结 238

第 11章 RNN模型 239

11.1 基本RNN单元及其变种 239

11.1.1 RNN模型简介 239

11.1.2 基本RNN单元 240

11.1.3 LSTM单元 242

11.1.4 GRU单元 243

11.1.5 双向RNN单元 244

11.1.6 带有其他特性的RNN单元 245

11.2 RNN模型 247

11.2.1 PTB-LSTM语言模型 247

11.2.2 Seq2Seq模型 251

11.3 小结 254

第四部分 核心揭秘篇

第 12章 TensorFlow运行时核心设计与实现 256

12.1 运行时框架概述 256

12.2 关键数据结构 257

12.2.1 张量相关数据结构 258

12.2.2 设备相关数据结构 260

12.2.3 数据流图相关的数据结构 263

12.3 公共基础机制 266

12.3.1 内存分配 266

12.3.2 线程管理 268

12.3.3 多语言接口 269

12.3.4 XLA编译技术 270

12.3.5 单元测试框架 271

12.4 外部环境接口 272

12.4.1 加速器硬件接口 272

12.4.2 系统软件接口 275

12.5 小结 276

第 13章 通信原理与实现 277

13.1 概述 277

13.2 进程内通信 278

13.2.1 通信接口 278

13.2.2 会合点机制 280

13.2.3 异构设备内存访问 282

13.3 进程间通信 283

13.3.1 gRPC通信机制 284

13.3.2 控制通信 286

13.3.3 数据通信 290

13.4 RDMA通信模块 294

13.4.1 模块结构 295

13.4.2 消息语义 296

13.4.3 通信流程 297

13.5 小结 300

第 14章 数据流图计算原理与实现 301

14.1 概述 301

14.2 数据流图创建 302

14.2.1 流程与抽象 303

14.2.2 全图构造 305

14.2.3 子图提取 306

14.2.4 图切分 307

14.2.5 图优化 308

14.3 单机会话运行 308

14.3.1 流程与抽象 309

14.3.2 执行器获取 311

14.3.3 输入数据填充 312

14.3.4 图运行 313

14.3.5 输出数据获取 315

14.3.6 张量保存 315

14.4 分布式会话运行 315

14.4.1 主-从模型 316

14.4.2 主要抽象 317

14.4.3 client创建会话 319

14.4.4 client请求图运行 320

14.4.5 master驱动图运行 321

14.4.6 worker实施图运行 323

14.5 操作节点执行 325

14.5.1 核函数抽象 325

14.5.2 CPU上的执行流程 326

14.5.3 CUDA GPU上的执行流程 326

14.6 小结 327

第五部分 生态发展篇

第 15章 TensorFlow生态环境 330

15.1 生态环境概况 330

15.1.1 社区托管组件 330

15.1.2 第三方项目 333

15.2 深度神经网络库Keras 334

15.2.1 概述 334

15.2.2 模型概述 335

15.2.3 顺序模型 336

15.2.4 函数式模型 338

15.3 TensorFlow与Kubernetes生态的结合 340

15.4 TensorFlow与Spark生态的结合 344

15.5 TensorFlow通信优化技术 345

15.6 TPU及神经网络处理器 348

15.7 NNVM模块化深度学习组件 349

15.8 TensorFlow未来展望——TFX 351

15.9 小结 353

附录A 354


《深度探索:从零到精通的TensorFlow实战指南》 前言:拥抱人工智能浪潮,驾驭深度学习的强大力量 在这个数据爆炸的时代,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作为AI领域的核心驱动力,更是催生了无数革命性的技术突破。从自动驾驶到智能医疗,从自然语言处理到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模型正在不断刷新着我们对智能的认知。要在这股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掌握一款强大的深度学习框架至关重要。TensorFlow,作为Google倾力打造的开源深度学习库,凭借其灵活的架构、丰富的生态系统和强大的社区支持,已成为全球开发者和研究人员的首选工具。 本书,《深度探索:从零到精通的TensorFlow实战指南》,并非一本仅仅罗列API的速成手册,而是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深入的TensorFlow认知体系。我们相信,真正的掌握源于对底层原理的深刻理解。因此,本书将带领读者从TensorFlow的基础概念出发,逐步深入到其核心架构设计与实现原理,并通过大量的实战案例,让理论知识落地,最终帮助读者成为一名能够独立思考、解决复杂深度学习问题的TensorFlow专家。 第一部分:深度学习的基石与TensorFlow的初识 在正式踏入TensorFlow的广阔天地之前,我们需要对深度学习的核心概念有清晰的认识。本部分将为你铺平道路,确保你拥有必要的理论基础: 1.1 什么是深度学习? 神经元与神经网络的演进:从感知机到多层感知机,理解深度学习的起源。 深度学习的魅力所在:数据驱动、自动特征学习,为何它能解决传统机器学习难以企及的问题。 深度学习的典型应用场景: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推荐系统等,展现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1.2 机器学习基础回顾 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与强化学习:理解不同学习范式的核心思想。 模型的训练过程:数据预处理、特征工程、模型选择、损失函数、优化器、评估指标。 欠拟合与过拟合:识别并解决模型训练中的常见陷阱。 1.3 TensorFlow概览:为何选择TensorFlow? TensorFlow的历史沿革与发展:从早期版本到TensorFlow 2.x的演进,理解其不断完善的生态。 TensorFlow的核心优势:计算图、张量(Tensor)操作、自动求导(Autograd)、分布式计算、跨平台部署。 TensorFlow的生态系统:Keras、TensorBoard、TensorFlow Lite、TensorFlow.js等,领略其强大的周边支持。 1.4 安装与环境搭建 选择合适的TensorFlow版本:CPU版 vs GPU版,以及如何配置GPU环境(CUDA, cuDNN)。 使用pip、conda等工具进行安装。 创建虚拟环境,管理项目依赖。 第一个TensorFlow程序:一个简单的“Hello, TensorFlow”示例,感受其基本用法。 第二部分:TensorFlow的核心机制:理解计算的脉络 TensorFlow的强大之处在于其对计算过程的精细控制和高效表达。本部分将深入剖析TensorFlow的核心机制,让你摆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困境。 2.1 张量(Tensor):数据的基本载体 张量的概念:标量、向量、矩阵、多维张量。 张量的属性:形状(Shape)、数据类型(Dtype)。 张量的创建与操作:常数、变量、随机数生成,以及加减乘除、矩阵乘法、转置、切片等基本运算。 张量与NumPy的交互:高效利用NumPy进行数据准备与分析。 2.2 计算图(Computational Graph):TensorFlow的计算哲学 静态图与动态图(Eager Execution):理解TensorFlow 1.x的静态图模型与TensorFlow 2.x的Eager Execution模式。 构建计算图:定义节点(操作)与边(张量),构建计算流程。 会话(Session)的概念(TensorFlow 1.x):运行计算图的执行环境。 Eager Execution的优势:更直观、易于调试、Pythonic的编程风格。 TensorFlow 2.x中的`tf.function`:如何将Eager Execution的代码转化为高性能的计算图。 2.3 自动求导(Autograd):深度学习训练的引擎 梯度下降法的原理:理解模型优化的数学基础。 自动微分的概念:如何高效地计算梯度。 `tf.GradientTape`:TensorFlow中进行自动求导的核心工具。 计算损失函数的梯度,以及如何应用这些梯度更新模型参数。 2.4 TensorFlow变量(Variables)与常量(Constants) 变量(Variables):可训练参数,用于存储模型状态。 常量(Constants):不可变的值,用于表示固定参数或输入。 变量的创建、读取与更新。 变量的作用域与命名空间。 第三部分:构建你的第一个神经网络:实践出真知 理论的学习最终要回归实践。本部分将引导你使用TensorFlow构建不同类型的神经网络,从基础到进阶,让你亲手体验深度学习模型的强大。 3.1 从感知机到多层感知机(MLP) 构建一个简单的MLP模型:使用`tf.keras.layers`定义密集层。 激活函数的作用:ReLU、Sigmoid、Tanh等,以及它们的选择。 损失函数:交叉熵、均方误差等,用于衡量模型预测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优化器:SGD、Adam、RMSprop等,用于更新模型参数以最小化损失。 模型编译(`compile`)与训练(`fit`):一步步完成模型训练流程。 模型评估(`evaluate`)与预测(`predict`)。 3.2 卷积神经网络(CNN)入门 CNN的核心思想:卷积层、池化层、全连接层。 卷积层:特征提取的利器,理解卷积核、步长、填充。 池化层:降维与特征鲁棒性。 构建经典的LeNet-5模型:用于手写数字识别(MNIST数据集)。 使用CNN进行图像分类:CIFAR-10数据集实战。 3.3 循环神经网络(RNN)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 处理序列数据的挑战:时序依赖性。 RNN的基本结构:隐藏状态的传递。 RNN的局限性:梯度消失与梯度爆炸。 LSTM:解决RNN长程依赖问题的关键,理解门控机制。 构建LSTM模型:用于文本分类或序列预测。 3.4 模型保存与加载 保存模型权重与整个模型。 加载已训练模型,进行推理或继续训练。 SavedModel格式:TensorFlow的模型存储标准。 第四部分:深入TensorFlow的底层:架构设计与高级特性 掌握了基础的应用,我们将进一步深入TensorFlow的内部,理解其架构设计,为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4.1 TensorFlow 2.x 架构演进 Eager Execution成为默认:对编程模型的影响。 `tf.function`的实现原理:装饰器、图构建、Tracion。 Keras in TensorFlow:深度整合,提供统一的高级API。 `tf.keras.Model`与`tf.Module`:构建自定义模型的灵活方式。 4.2 分布式训练:扩展你的计算能力 为何需要分布式训练:应对大规模数据集和复杂模型。 数据并行与模型并行:两种主要的分布式策略。 TensorFlow的分布式策略API:`tf.distribute.Strategy`。 同步与异步更新:理解不同更新方式的优劣。 使用多GPU和多CPU进行分布式训练。 4.3 TensorBoard:可视化你的模型训练 TensorBoard的功能:图可视化、标量监控、参数分布、模型结构、嵌入可视化。 在训练过程中记录日志。 如何启动和使用TensorBoard。 通过TensorBoard直观地分析模型性能,诊断问题。 4.4 自定义层(Custom Layers)与自定义模型(Custom Models) 继承`tf.keras.layers.Layer`:创建具有自定义逻辑的层。 继承`tf.keras.Model`:构建具有复杂结构或自定义训练循环的模型。 `call`方法与`build`方法:理解自定义层的工作方式。 实现自定义的损失函数(Loss Functions)与评估指标(Metrics)。 4.5 TensorFlow的性能优化 计算图优化:`tf.function`的自动优化。 数据加载与预处理的效率:`tf.data` API的应用。 内存管理:避免不必要的张量复制。 选择合适的硬件和配置。 第五部分:TensorFlow的进阶应用与部署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带你探索TensorFlow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将训练好的模型部署到不同的环境中。 5.1 自然语言处理(NLP)中的TensorFlow 文本数据的表示:词向量(Word Embeddings)、One-Hot编码。 使用RNN、LSTM、GRU处理文本序列。 Transformer模型简介与TensorFlow实现。 文本分类、序列标注、机器翻译等NLP任务实战。 5.2 计算机视觉(CV)的深度探索 图像预处理与数据增强。 目标检测(Object Detection)与语义分割(Semantic Segmentation)。 使用预训练模型(Transfer Learning):ResNet、VGG、Inception等。 人脸识别、图像生成等高级CV应用。 5.3 模型部署:将模型推向生产环境 TensorFlow Serving:高性能的生产环境模型服务。 TensorFlow Lite:在移动端和嵌入式设备上部署模型。 TensorFlow.js:在浏览器中运行深度学习模型。 ONNX(Open Neural Network Exchange)格式:模型跨平台转换。 5.4 TensorFlow生态的未来展望 TensorFlow Extended (TFX):端到端的ML平台。 TensorFlow Quantum (TFQ):将量子计算与TensorFlow结合。 Keras 3.0:跨后端支持。 持续的社区贡献与发展。 结语:持续学习,探索无限可能 《深度探索:从零到精通的TensorFlow实战指南》旨在为你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让你能够自信地驾驭TensorFlow,并在深度学习领域不断探索与创新。深度学习和TensorFlow的世界是广阔而充满活力的,希望本书能够点燃你对AI的热情,并成为你在深度学习旅程中的得力伙伴。记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尝试与总结,你将能够真正掌握这项强大的技术,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智能应用。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仿佛是为我量身定制的。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让我“读懂”TensorFlow的书,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会用”的层面。市面上有很多TensorFlow的教程,但大多过于浅显,或者过于偏重某个特定领域的应用,缺乏对框架本身架构和实现原理的系统性讲解。而《深入理解TensorFlow架构设计与实现原理 深度学习 TensorFlow入门与实战》这个书名,正是我梦寐以求的。我特别想了解TensorFlow的计算图是如何构建和优化的,它的核心API背后是如何与底层C++或CUDA代码交互的,以及它在内存管理、多线程调度、分布式训练等方面是如何设计的。这些细节的理解,对于我优化模型性能、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至关重要。而且,书中“深度学习”和“入门与实战”的结合,也让我相信它能够提供一套完整的学习体系,从原理到实践,全面提升我运用TensorFlow的能力。

评分

坦白说,我被这本书的副标题深深吸引了。《深入理解TensorFlow架构设计与实现原理 深度学习 TensorFlow入门与实战》,这几乎囊括了我对学习TensorFlow最核心的诉求。我渴望理解TensorFlow是如何高效地调度计算资源的,它的多线程和多进程模型是如何协同工作的,又是如何实现跨设备(CPU、GPU、TPU)计算的。我对它的数据流图和计算图的底层表示,以及如何通过图优化来提升性能非常好奇。此外,书中“深度学习”的字样,也让我期待能够深入了解TensorFlow在各种深度学习模型(如CNN、RNN、Transformer等)中的应用,并理解这些模型在TensorFlow框架下的具体实现细节。而“入门与实战”则让我看到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既能打牢基础,又能通过实操来巩固和提升。

评分

这本《深入理解TensorFlow架构设计与实现原理 深度学习 TensorFlow入门与实战》的书名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架构设计与实现原理”这几个字,立刻就吸引了我。我一直对深度学习的底层实现很感兴趣,想知道那些高效的运算是如何在TensorFlow这个框架中实现的,它的数据流图到底是如何工作的,op的执行流程是怎样的,有没有一些巧妙的内存管理和并行计算的技巧。而且,光有理论知识不够,我更希望能够结合实战,看看如何在实际项目中运用TensorFlow来解决问题,比如构建一个图像识别模型,或者训练一个自然语言处理模型。书名里的“入门与实战”也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既能学到基础,又能上手实践,感觉这本书能够带我真正地“深入”到TensorFlow的内核,理解它为什么这么强大,并且学到如何有效地利用它。我期待能够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关于TensorFlow背后设计哲学和工程实践的洞见,这对于提升我的开发技能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会非常有帮助。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使用TensorFlow进行研究和开发的工程师,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填补我知识盲区的书籍。市面上关于TensorFlow的教程很多,大多集中在API的使用和模型构建上,但真正能够深入讲解其底层架构和实现原理的却寥寥无几。这本书的标题,特别是“架构设计与实现原理”,让我眼前一亮。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TensorFlow执行引擎、内存管理、算子库、分布式计算框架等方面的详尽阐述。理解这些底层机制,对于优化模型性能、排查疑难bug、甚至参与到TensorFlow的开发和贡献中都至关重要。同时,书中提到的“深度学习”和“入门与实战”,也表明它并不会止步于纯粹的理论,而是会结合实际应用,让我能够学以致用,将这些深邃的原理应用到具体的项目中。

评分

拿到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它给我了一种踏实的感觉。在浩瀚的深度学习技术海洋里,TensorFlow无疑是最核心的巨头之一,而如何才能真正地驾驭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API调用的层面,是很多从业者都在思考的问题。这本书的名字精准地抓住了这个痛点。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用”,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用”以及“它内部是怎么工作的”。我特别想了解TensorFlow是如何处理大规模数据训练的,比如它的分布式训练策略,梯度下降的并行化实现,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GPU资源。同时,我也对它的计算图机制有着浓厚的兴趣,想知道这个动态或静态的图是如何被构建、优化和执行的,以及它与Python的交互机制是怎样的。这本书的“架构设计与实现原理”部分,让我看到了深入学习的希望,相信它能为我揭示TensorFlow的神秘面纱,让我从一个“用户”升级为一个能够理解和定制其内部运作的“开发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