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臺灣生活圖曆-黃金田民俗畫X現代生活曆
作者: 呂理政
出版社: 廣場出版
出版日期:2014年12月10日
ISBN:9789868962255
页数:256
尺寸: 15 x 21 cm
装帧: 平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內容簡介
臺灣的記憶 童年的回憶
現代的節慶 當令的生活
這是一本人人可閱讀的「現代生活曆」,以黃金田先生描繪傳統臺灣樣貌的民俗畫為起點,從二十四節氣的概念出發,有系統地介紹民俗慶典、童年趣味和婚嫁禮俗,呈現了傳統與現代的常民生活樣貌。
黃金田先生的畫作記錄了早年臺灣生活氛圍裡、畫家幾十年來實際的工作經驗。畫中人物穿著、背景搭配、工作場面一物一具、工序的細節表達,都十分傳神而細膩,讓我們感受到本土草根的生命力。
有些傳統很難再看到,本書要說說其中令人回味的故事;有些現在還過著的傳統,本書告訴你依循的準則與方法;有些現代及當令的情事,本書的提列整理讓你方便查找。也許你會發現,原來我們的生活那麼豐富。
【關於本書】
不管你是被上班上課趕著跑的上班族、學生,是身負經營重任的老闆,還是退休進入生活或事業第二春的族群,都要度過一年三大節。尤其在實施週休二日制以後,就算許多節日不放假或消失了,春節、端午、中秋這三大節也一定會放假,同時民間還會從事許多應景的習俗與活動。稱這三個傳統節日為「三大節」,意味著「傳統」在現代民間的分量,是不容小覷的。
現代台灣除了「傳統」之外,還受世界其他地區影響而隨俗過著外國節日,或從本土產生了地方文化節;台灣的季節更迭儘管不夠明顯,但所謂「當令」的規則還是有的,看蔬果、花草、魚鳥、山海就知道了,所以我們會去購買與食用當令的食物,在適當的時候從事休閒活動。這些就在我們讀書、工作之外,融入我們的生活當中。
本書就以一批描繪傳統台灣樣貌的民俗畫為起點,按月令與節氣順序編排、發揮農民曆智慧的一本人人可閱讀的「現代生活曆」,呈現的是一種融合傳統與現代的生活樣貌。有些傳統很難再看到,本書要說說其中令人回味的故事;有些現在還過著的傳統,本書告訴你依循的準則與方法;有些現代及當令的事物,本書的提列整理讓你方便查找。也許你會發現,原來我們的生活那麼豐富。
【名家推薦】
「現存的歷史史料多偏重統治者或仕紳貴族的事蹟,市井小民的故事不見了。縱使日治之後,出現了大量的照片、明信片,卻仍是從他者的觀點,以異國搜奇、宣耀施政的角度觀看臺灣人的生活,出現在照片的,有農村的水牛、水果,也有宣揚建設市容改造的影像,就是不見真實的常民生活。黃金田先生繪製的數百幅民俗生活畫,正好補足了這塊空缺。」
──邱坤良(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委)
「本館所陳述的臺灣史是土地與人民的歷史,因此一向重視收藏與人民生活相關的文物史料。……黃金田先生的圖繪一方面記錄了二十世紀中期臺灣居民的生活影像,同時也豐富了本館相關文物藏品的脈絡,實在是很具有收藏的價值。」
──呂理政(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目錄
序一 市井小民的生活智慧 邱坤良
序二 重現土地與人民的歷史 呂理政
一月 小寒、大寒
二月 立春、雨水
三月 驚蟄、春分
四月 清明、穀雨
五月 立夏、小滿
六月 芒種、夏至
七月 小暑、大暑
八月 立秋、處暑
九月 白露、秋分
十月 寒露、霜降
十一月 立冬、小雪
十二月 大雪、冬至
作者資料
呂理政(編)
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所教授、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我一直认为,优秀的艺术品不应该只陈列在博物馆里,它更应该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本《臺灣生活圖曆》恰恰做到了这一点。黄老先生的民俗画,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艺术。他笔下的台湾生活,既有时代的印记,又不失永恒的魅力。那些画面,仿佛是流动的时光,记录着人情冷暖,世事变迁。我喜欢他在构图上的巧妙安排,以及色彩的运用,都充满了艺术的感染力。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将这些艺术化的民俗画与实用的生活日历完美结合。这意味着,我每天都能在翻阅日历的时候,欣赏到精美的画作,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这不仅仅是一本记录时间的工具,更是一本能够滋养心灵的书籍。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够更好地理解台湾的文化,感受其中的温情与智慧,让我的生活多一份色彩,多一份底蕴。
评分对于一个热衷于收集和研究地方文化的人来说,这本《臺灣生活圖曆》无疑是一个宝藏。黄老先生的民俗画,对于理解和感受台湾地区的传统生活方式,有着非常直观和深刻的意义。他的画作并非只是简单的描摹,而是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细节的观察。无论是农忙时节的场景,还是节日庆典的热闹,亦或是日常生活的点滴,都通过他的画笔得到了生动的展现。我尤其欣赏他对人物神态的刻画,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辛劳、甚至是淡淡的忧愁,都跃然纸上,让人能够感同身受。将这些充满文化底蕴的画作与现代生活日历相结合,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富创意的结合。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记录生活事件的平台,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将台湾丰富的民俗文化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希望通过翻阅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台湾社会的变迁,感受不同年代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那些至今依然鲜活的传统习俗。
评分这本书我觊觎已久,总算在某个闲暇的午后,抱着满满的期待拆开了包裹。初翻开,那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仿佛一下子穿越回了某个熟悉又温暖的年代。黄老先生笔下的民俗画,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故事。那些淳朴的乡间场景,那些忙碌又充满烟火气的市井生活,在画家精湛的笔触下被赋予了生命。我特别喜欢画中人物的表情,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喜怒哀乐,传递出那个年代最真实的情感。看着这些画,我的思绪就如同潮水般涌动,回忆起小时候在奶奶家过年的场景,那些糖果、那些鞭炮、那些围坐在一起说笑的长辈,一切都如此清晰。而这本图历,不仅仅是静态的画作,它将这些美好的民俗元素巧妙地融入了现代生活。每一页的日期背后,都仿佛藏着一个等待被揭晓的故事。这是一种将传统与现代无缝衔接的绝妙设计,让我觉得既有怀旧的温度,又不失日子的鲜活。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到后面的月份,看看会有怎样的惊喜,究竟是哪一种民俗风情将伴随我度过未来的三百六十五天。
评分坦白说,我是一个对生活品质有一定追求的人,对于能美化和丰富我日常生活的事物,我总是抱有极大的热情。而这本《臺灣生活圖曆》的出现,无疑满足了我对“美好生活”的许多想象。黄老先生的民俗画,有一种魔力,能瞬间将我带入一个充满温情和故事的世界。画中的场景,虽然是过去的时光,却有着超越时空的魅力。我喜欢那种朴实无华的画面,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却是那么的丰富和动人。那些辛勤劳作的农民,那些围炉夜话的家庭,那些欢声笑语的孩子,都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将这些画作融入日历,更是让我觉得,每一天都充满了个性和意义。不再是单调的数字和格子,而是有色彩、有温度、有故事的每一天。我设想着,在日历的空白处,记录下我自己的生活点滴,而旁边那一幅幅精美的民俗画,将成为我生活最美的背景,让我的每一天都充满了艺术感和文化感。
评分拿到这本《臺灣生活圖曆》,我立刻被它所传递出的那股亲切感所吸引。封面上黄老先生的画作,散发着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既有深厚的传统根基,又不乏时代的活力。我一直对台湾的民俗文化颇感兴趣,尤其是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民间艺术。黄老先生的画,恰恰能勾勒出我心中对台湾生活最美好的想象。那些挑着担子的老人,在巷口叫卖的小贩,节庆时热闹的庙会场景,都被他画得栩栩如生,充满了人情味。我感觉,每一幅画都在诉说着一个属于台湾的故事,一个关于家庭、关于邻里、关于节气、关于风俗的温暖故事。而将其设计成一本生活日历,更是让我惊喜不已。我一直觉得,日历不应该只是简单的记录日期,它更应该是一个陪伴,一个点缀我们日常生活的艺术品。这本书就做到了这一点。每天翻开新的一页,看到那幅精美的民俗画,仿佛就多了一份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传统的敬意。我期待着,在未来的日子里,每天都能被这份浓郁的生活气息所浸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