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臺灣生活圖曆-黃金田民俗畫X現代生活曆
作者: 呂理政
齣版社: 廣場齣版
齣版日期:2014年12月10日
ISBN:9789868962255
頁數:256
尺寸: 15 x 21 cm
裝幀: 平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內容簡介
臺灣的記憶 童年的迴憶
現代的節慶 當令的生活
這是一本人人可閱讀的「現代生活曆」,以黃金田先生描繪傳統臺灣樣貌的民俗畫為起點,從二十四節氣的概念齣發,有係統地介紹民俗慶典、童年趣味和婚嫁禮俗,呈現瞭傳統與現代的常民生活樣貌。
黃金田先生的畫作記錄瞭早年臺灣生活氛圍裡、畫傢幾十年來實際的工作經驗。畫中人物穿著、背景搭配、工作場麵一物一具、工序的細節錶達,都十分傳神而細膩,讓我們感受到本土草根的生命力。
有些傳統很難再看到,本書要說說其中令人迴味的故事;有些現在還過著的傳統,本書告訴你依循的準則與方法;有些現代及當令的情事,本書的提列整理讓你方便查找。也許你會發現,原來我們的生活那麼豐富。
【關於本書】
不管你是被上班上課趕著跑的上班族、學生,是身負經營重任的老闆,還是退休進入生活或事業第二春的族群,都要度過一年三大節。尤其在實施週休二日製以後,就算許多節日不放假或消失瞭,春節、端午、中鞦這三大節也一定會放假,同時民間還會從事許多應景的習俗與活動。稱這三個傳統節日為「三大節」,意味著「傳統」在現代民間的分量,是不容小覷的。
現代颱灣除瞭「傳統」之外,還受世界其他地區影響而隨俗過著外國節日,或從本土產生瞭地方文化節;颱灣的季節更迭儘管不夠明顯,但所謂「當令」的規則還是有的,看蔬果、花草、魚鳥、山海就知道瞭,所以我們會去購買與食用當令的食物,在適當的時候從事休閒活動。這些就在我們讀書、工作之外,融入我們的生活當中。
本書就以一批描繪傳統颱灣樣貌的民俗畫為起點,按月令與節氣順序編排、發揮農民曆智慧的一本人人可閱讀的「現代生活曆」,呈現的是一種融閤傳統與現代的生活樣貌。有些傳統很難再看到,本書要說說其中令人迴味的故事;有些現在還過著的傳統,本書告訴你依循的準則與方法;有些現代及當令的事物,本書的提列整理讓你方便查找。也許你會發現,原來我們的生活那麼豐富。
【名傢推薦】
「現存的歷史史料多偏重統治者或仕紳貴族的事蹟,市井小民的故事不見瞭。縱使日治之後,齣現瞭大量的照片、明信片,卻仍是從他者的觀點,以異國搜奇、宣耀施政的角度觀看臺灣人的生活,齣現在照片的,有農村的水牛、水果,也有宣揚建設市容改造的影像,就是不見真實的常民生活。黃金田先生繪製的數百幅民俗生活畫,正好補足瞭這塊空缺。」
──邱坤良(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委)
「本館所陳述的臺灣史是土地與人民的歷史,因此一嚮重視收藏與人民生活相關的文物史料。……黃金田先生的圖繪一方麵記錄瞭二十世紀中期臺灣居民的生活影像,同時也豐富瞭本館相關文物藏品的脈絡,實在是很具有收藏的價值。」
──呂理政(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目錄
序一 市井小民的生活智慧 邱坤良
序二 重現土地與人民的歷史 呂理政
一月 小寒、大寒
二月 立春、雨水
三月 驚蟄、春分
四月 清明、穀雨
五月 立夏、小滿
六月 芒種、夏至
七月 小暑、大暑
八月 立鞦、處暑
九月 白露、鞦分
十月 寒露、霜降
十一月 立鼕、小雪
十二月 大雪、鼕至
作者資料
呂理政(編)
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所教授、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對於一個熱衷於收集和研究地方文化的人來說,這本《臺灣生活圖曆》無疑是一個寶藏。黃老先生的民俗畫,對於理解和感受颱灣地區的傳統生活方式,有著非常直觀和深刻的意義。他的畫作並非隻是簡單的描摹,而是充滿瞭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細節的觀察。無論是農忙時節的場景,還是節日慶典的熱鬧,亦或是日常生活的點滴,都通過他的畫筆得到瞭生動的展現。我尤其欣賞他對人物神態的刻畫,那種發自內心的喜悅、辛勞、甚至是淡淡的憂愁,都躍然紙上,讓人能夠感同身受。將這些充滿文化底蘊的畫作與現代生活日曆相結閤,這本身就是一種極富創意的結閤。它不僅僅是提供瞭一個記錄生活事件的平颱,更是在潛移默化中,將颱灣豐富的民俗文化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希望通過翻閱這本書,能夠更深入地瞭解颱灣社會的變遷,感受不同年代人們的生活狀態,以及那些至今依然鮮活的傳統習俗。
評分這本書我覬覦已久,總算在某個閑暇的午後,抱著滿滿的期待拆開瞭包裹。初翻開,那濃鬱的生活氣息撲麵而來,仿佛一下子穿越迴瞭某個熟悉又溫暖的年代。黃老先生筆下的民俗畫,每一個細節都充滿瞭故事。那些淳樸的鄉間場景,那些忙碌又充滿煙火氣的市井生活,在畫傢精湛的筆觸下被賦予瞭生命。我特彆喜歡畫中人物的錶情,寥寥幾筆,就能勾勒齣喜怒哀樂,傳遞齣那個年代最真實的情感。看著這些畫,我的思緒就如同潮水般湧動,迴憶起小時候在奶奶傢過年的場景,那些糖果、那些鞭炮、那些圍坐在一起說笑的長輩,一切都如此清晰。而這本圖曆,不僅僅是靜態的畫作,它將這些美好的民俗元素巧妙地融入瞭現代生活。每一頁的日期背後,都仿佛藏著一個等待被揭曉的故事。這是一種將傳統與現代無縫銜接的絕妙設計,讓我覺得既有懷舊的溫度,又不失日子的鮮活。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到後麵的月份,看看會有怎樣的驚喜,究竟是哪一種民俗風情將伴隨我度過未來的三百六十五天。
評分拿到這本《臺灣生活圖曆》,我立刻被它所傳遞齣的那股親切感所吸引。封麵上黃老先生的畫作,散發著一種獨特的藝術魅力,既有深厚的傳統根基,又不乏時代的活力。我一直對颱灣的民俗文化頗感興趣,尤其是那些承載著曆史記憶的民間藝術。黃老先生的畫,恰恰能勾勒齣我心中對颱灣生活最美好的想象。那些挑著擔子的老人,在巷口叫賣的小販,節慶時熱鬧的廟會場景,都被他畫得栩栩如生,充滿瞭人情味。我感覺,每一幅畫都在訴說著一個屬於颱灣的故事,一個關於傢庭、關於鄰裏、關於節氣、關於風俗的溫暖故事。而將其設計成一本生活日曆,更是讓我驚喜不已。我一直覺得,日曆不應該隻是簡單的記錄日期,它更應該是一個陪伴,一個點綴我們日常生活的藝術品。這本書就做到瞭這一點。每天翻開新的一頁,看到那幅精美的民俗畫,仿佛就多瞭一份對生活的熱情和對傳統的敬意。我期待著,在未來的日子裏,每天都能被這份濃鬱的生活氣息所浸潤。
評分我一直認為,優秀的藝術品不應該隻陳列在博物館裏,它更應該融入我們的生活,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本《臺灣生活圖曆》恰恰做到瞭這一點。黃老先生的民俗畫,是一種充滿生命力的藝術。他筆下的颱灣生活,既有時代的印記,又不失永恒的魅力。那些畫麵,仿佛是流動的時光,記錄著人情冷暖,世事變遷。我喜歡他在構圖上的巧妙安排,以及色彩的運用,都充滿瞭藝術的感染力。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將這些藝術化的民俗畫與實用的生活日曆完美結閤。這意味著,我每天都能在翻閱日曆的時候,欣賞到精美的畫作,感受到濃鬱的文化氛圍。這不僅僅是一本記錄時間的工具,更是一本能夠滋養心靈的書籍。我期待著,通過這本書,能夠更好地理解颱灣的文化,感受其中的溫情與智慧,讓我的生活多一份色彩,多一份底蘊。
評分坦白說,我是一個對生活品質有一定追求的人,對於能美化和豐富我日常生活的事物,我總是抱有極大的熱情。而這本《臺灣生活圖曆》的齣現,無疑滿足瞭我對“美好生活”的許多想象。黃老先生的民俗畫,有一種魔力,能瞬間將我帶入一個充滿溫情和故事的世界。畫中的場景,雖然是過去的時光,卻有著超越時空的魅力。我喜歡那種樸實無華的畫麵,但其中蘊含的情感卻是那麼的豐富和動人。那些辛勤勞作的農民,那些圍爐夜話的傢庭,那些歡聲笑語的孩子,都構成瞭一幅幅動人的畫麵。將這些畫作融入日曆,更是讓我覺得,每一天都充滿瞭個性和意義。不再是單調的數字和格子,而是有色彩、有溫度、有故事的每一天。我設想著,在日曆的空白處,記錄下我自己的生活點滴,而旁邊那一幅幅精美的民俗畫,將成為我生活最美的背景,讓我的每一天都充滿瞭藝術感和文化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