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商品名稱 3歲對瞭一輩子就對瞭 作者: 陳素娟 開本: 16開 定價: 29 頁數: 295 齣版時間 2012-01-01 ISBN號: 9787564053239 印刷時間: 2012-01-01 齣版社: 北京理工大學 版次:1 印次:1 重量:425g 編輯推薦 教孩子沒那麼纍!關鍵是要把握住孩子成長的關鍵期。 3歲的孩子,到底麵臨哪些成長關鍵點—— ■凡事對著乾,自我意識的塑造期 ■渴望交到好朋友,社交與情感的黃金期 ■從被動接受到自主思考,智能發展的加速期 ■什麼都想自己乾,主動品質的成就期 ■從小小追隨者到自由探索者,體驗式學習的培養期 ■和你想的不一樣,卓然個性的定型期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目錄
CHAPTER 01 凡事對著乾,自我意識的塑造期 傢裏有個"小魔頭"/002 保持理性的客觀,讓孩子自己去判斷是非/005 讓孩子知道哭鬧不能左右任何事/009 讓"不要"遠離你/012 你建議,他(她)選擇/015 引導孩子正確麵對和處理自己的情緒/019 主動示弱,滿足孩子的成長欲/023 衝動是魔鬼,彆和孩子較勁/027 換個角度,想想孩子為什麼要反抗/030 自我意識越強的孩子反抗性越強/033 孩子能堅定地堅持自己的想法未必是壞事/036 誇奬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040 CHAPTER 02 渴望交到好朋友,社交與情感的黃金期 尊重和關愛孩子假想中的朋友/044 引導協作遊戲,但要掌握時間/047 支持和鼓勵孩子自己去發展新朋友/050 創設情境,給孩子更多的自我錶達機會/053 彆拿"旁邊的那個人"嚇唬孩子/056 巧妙教育孩子成為有禮貌的小標兵/059 不要為瞭自己的麵子而當眾批評孩子/063 對孩子錶現齣的分享品質錶示贊賞/066 鼓勵孩子利用閤作而非衝突解決問題/069 孩子之間的矛盾由他們自己去解決/072 注意孩子有瞭最初的性彆區分感/076 你的鼓勵與信任是最好的親子調和劑/080 CHAPTER 03 從被動接受到自主思考,智能發展的加速期 嗬護孩子對任何新鮮事物的強烈好奇心/084 孩子越愛提問,錶明他們對生活越是用心/088 拆壞的東西遠沒有孩子的探索欲重要/092 切勿錯過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095 教孩子用眼睛捕捉事物,培養觀察力/099 讓孩子親自觸摸或體驗,增強感受力/103 引導孩子進行動作練習,提升運動智能/107 復述練習,孩子的記憶力會令你驚奇/111 利用比較遊戲,學習區分各種不同/114 排一排,數一數,建立基本數的概念/118 和孩子一起做手工,多元智能開發/121 該休息的時候要休息,睡覺也能長智慧/125 CHAPTER 04 什麼都想自己乾,主動品質的成就期 重知識不重技能是本末倒置/130 孩子笨手笨腳的時候要忍住不幫忙/134 過度保護會傷害孩子的自尊/137 給孩子時間,讓他自己去安排/140 給孩子題目,讓他自己去創造/143 給孩子工作,讓他自己去完成/146 給孩子機會,自己的事情讓他自己乾/149 少設置條條框框,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152 麵對睏難,讓孩子自己去解決/156 "逼"著孩子自己去找問題的答案/159 孩子越是不敢做的事,越要鼓勵他去做/162 適當"教訓"一下凡事等你做的孩子/165 CHAPTER 05 小小追隨者到自由探索者,體驗式學習的培養期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引導孩子從玩樂中開發智慧/170 不要過嚴斥責孩子齣格但未齣原則底綫的行為/173 對由於探索發生的傷害或破壞要淡化處理/176 彆將孩子看得太緊,給孩子機會自由探索/180 多帶孩子走齣傢門,讓孩子進行多項感官的體驗/184 發現孩子的探索欲望時,給予及時的鼓勵/187 把學習演變成遊戲,增加孩子對學習的興趣/190 發起互動主題,引導孩子主動對事物進行探究/193 及時發現學習難點,隻給予必要的幫助/196 百聞不如一見,創造機會增加孩子的見識/199 及時發現孩子的獨特潛能或興趣,並予以特彆關注/202 CHAPTER 06 和你想的不一樣,卓然個性的定型期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要把孩子當成你的附屬品/206 彆以你的想法衡量孩子,孩子和你想的不一樣/210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你隻是配角/214 不和其他孩子橫著比,每個孩子都與眾不同/218 讓孩子在傢庭中充當重要的角色,會增加孩子的自信心/222 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是孩子自尊自信的源泉/226 要想讓孩子尊重他人,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230 樂於享受孩子給予你的感動和驚喜,培養孩子的生活熱情/234 孩子應擔的責任要讓他去承擔,讓孩子知道這是一種美德/237 犯錯和失敗不是無能,保護孩子勇於嘗試的勇氣/240 絕不強迫孩子盲從,打破對孩子的粗暴和專製/243 孩子的個性要慢慢發掘、慢慢培養,不要急於一時/247 CHAPTER 07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對孩子越苛求,你會越失望/252 少用命令,多用指導/255 製定規矩必須要結閤孩子的能力/259 建立基本是非觀,培養孩子辨彆真僞善惡的能力/263 事情做錯瞭,必然有後果/266 行為有偏差,一定要糾正/269 衝動是魔鬼,引導孩子調節自己的情緒/273 誘惑無處不在,讓孩子瞭解誘惑背後的陷阱/276 巧妙地延遲滿足,有助孩子控製欲望/280 絕不縱容孩子,不應該得到的一定不要給/284 遇到難題不退縮,讓孩子體驗堅持不懈的成就感/287 原則麵前傢長態度堅決一緻,不讓孩子有空可鑽/290 傢長時刻以身作則,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的自覺性/293內容介紹
中國的傢長是辛苦的傢長,不怕纍、不怕苦,半輩子都在為孩子操心。但實際上,這是一種費力不討好的做法。教孩子要抓關鍵期,而3歲左右是多方麵能力(感知、記憶、思維、個性等)發展的關鍵期。懂得瞭這一點,父母們教孩子就不用那麼纍瞭。本書《3歲對瞭,一輩子就對瞭》將3歲關鍵期的幼兒發展進行瞭詳細而通俗的講述,告訴傢長如果孩子在3歲的時候教對瞭,那麼以後就一勞永逸瞭。 《3歲對瞭,一輩子就對瞭》由陳素娟編著。要說這本書的獨特之處,那就是它在談論“規則”和“紀律”時所展現齣的那種前所未有的尊重和深度。它完全顛覆瞭我對傳統管教的理解。它不教你如何“懲罰”錯誤行為,而是深入分析瞭為什麼孩子會産生那些我們不希望看到的行為——通常是源於未被滿足的基本需求,或者對世界安全感的探索。作者提齣瞭“共情式聆聽”的技巧,要求父母在下達指令前,必須先清晰準確地復述孩子的情緒和意圖,哪怕隻是為瞭爭取幾秒鍾的緩衝時間。這就像一個“暫停鍵”,能瞬間阻止一場潛在的衝突升級。我試著用它書中提到的“選擇與後果”的模式來代替“威脅與利誘”,效果驚人地好。孩子似乎更願意閤作,因為他們感覺自己的自主權得到瞭保障,而不是被強行控製。這種“將孩子視為一個完整的人來對待”的核心思想,貫穿始終,讓我徹底放下瞭“我是大人我說瞭算”的傲慢,轉而尋求一種更平等的、互相尊重的閤作關係,這比任何快速見效的“管教技巧”都要來得長久和深刻。
評分我最近在看的一本書,它的哲學深度簡直超乎我的想象,它探討的焦點完全不在於“技能”的訓練,而在於“生命意義”的初步構建。它非常深刻地剖析瞭現代社會對兒童的過度期待,以及這種期待如何無形中扼殺瞭孩子內在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作者引用瞭大量的心理學和哲學觀點,但都用非常平實的語言進行瞭轉述,讓人在感到被啓迪的同時,又不會覺得晦澀難懂。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延遲滿足”的討論,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要忍耐”,而是解釋瞭為什麼忍耐在人類發展中如此重要——因為真正的創造力往往來自於對當下欲望的審視和超越。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對“成功”的定義,如果我的孩子隻是一個功課好、聽話的“機器”,那豈不是最大的失敗?它更關注如何培養孩子麵對不確定性和挫摺時的“韌性”。這種宏大的視角,讓我原本焦躁的心情平靜下來,明白瞭眼前的每一個小小的挑戰,都是在塑造他未來應對世界的格局。讀完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仿佛從一個狹窄的鬍同走進瞭開闊的原野。
評分哇,最近迷上瞭一套關於傢庭氛圍營造的書,那叫一個受益匪淺。它不是那種空洞的說教,而是非常注重實操性。我記得有一章講到如何用“無條件的積極關注”來迴應孩子的每一個小小的進步,而不是隻盯著那些明顯的“成就”。這本書裏有很多生動的案例,比如一個孩子因為搭積木不成而沮喪時,作者沒有直接去幫他搭建,而是蹲下來,用非常平和的語氣描述他此刻的情緒,讓他感受到被理解。這種細膩的情感連接,真的讓我這個當媽的都感覺被治愈瞭。它讓我意識到,教育不是一個“改造”的過程,而是一個“陪伴”和“看見”的過程。以前我總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買瞭各種早教工具,現在纔明白,真正重要的是我與孩子相處時的那種心境。書裏提到,父母的情緒穩定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光是這一段,我就反思瞭自己無數次對著孩子發火的瞬間。它沒有指責我,而是提供瞭一個更溫柔的視角去看待自己的局限性,然後鼓勵我一步步去調整,這種循序漸進的引導方式,比那些嚴厲的批評書本有效太多瞭。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像卸下瞭一個沉重的包袱,終於可以更放鬆地享受育兒的日常瞭。
評分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對“自然”和“身體感知”的推崇。市麵上大部分育兒書都在強調認知發展和語言能力,而這本書卻花費瞭很大篇幅來講述如何讓孩子與大地、與風、與水建立聯係。作者強調,很多我們認為是“壞習慣”的行為——比如挖泥巴、在雨中跳躍、啃咬玩具——其實是孩子身體在呼喚一種原始的、沉浸式的感官體驗。它提供瞭一係列非常棒的戶外活動建議,不是那種需要昂貴裝備的“探險”,而是簡單到可以在自傢後院就能完成的“感官遊戲”。比如,如何利用不同質地的沙子和水來搭建臨時的“泥巴廚房”,如何安靜地觀察一隻螞蟻的行進路綫。這些實踐讓我和孩子之間的互動變得更加有機和充滿驚喜。我們不再是坐在桌前“學習”,而是在大自然中“發現”。這種迴歸本真的教育理念,對我這個長期生活在城市水泥森林中的傢長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它教會我放下對“室內學習”的執念,把整個世界都變成孩子的教室。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真是清爽得像夏日裏的一股涼風。它完全拋棄瞭那種學術化的術語堆砌,讀起來簡直像在和一個經驗豐富、知識淵博的鄰傢長輩聊天。我特彆喜歡作者在闡述一些育兒理念時,總能穿插一些她自己童年的小故事或者她現在帶著孩子時發生的趣事。比如,她講到“界限感”的建立時,沒有長篇大論地解釋什麼是“權威式教育”,而是講瞭一個她如何溫柔而堅定地阻止孩子在牆上亂塗鴉的場景。她處理衝突的方式,不是“不許這樣”,而是“我理解你想畫畫,但牆壁是用來保護的,我們可以一起找一張大紙來畫”。這種對具體情境的描繪,讓那些抽象的教育理論瞬間變得立體而可操作。對我這種工作繁忙,迴傢隻想快速解決問題的新手爸媽來說,這簡直是救命稻草。它不要求你成為一個完美無缺的聖人,隻鼓勵你在每一個“當下”做齣更智慧的選擇。而且,書中對“遊戲”的重視程度也讓我耳目一新,它把遊戲提升到瞭與閱讀、運動同等重要的地位,讓我明白瞭,孩子玩耍時的專注和投入,就是最好的學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