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章 乒乓球運動概論 1
第壹節 乒乓球運動的起源與發展 1
一、乒乓球的起源(遊戲階段——競技階段) 1
二、世界乒乓球運動的發展 4
三、新世紀乒乓球規則的革新 9
第二節 乒乓球運動重要賽事 9
一、乒乓球國際賽事 9
二、乒乓球國內賽事 13
第三節 乒乓球運動基礎理論知識 14
一、乒乓球運動常用術語 14
二、乒乓球運動擊球要素 19
三、乒乓球運動基本環節和動作結構 26
第四節 乒乓球器材 27
一、乒乓球拍 27
二、乒乓球的選擇 32
第二章 乒乓球基本技術 33
第壹節 握拍和基本身體姿勢 34
一、握拍技術 34
二、基本身體姿勢 37
第二節 乒乓球球性的培養 37
一、托球練習 37
二、拋球練習 38
三、顛球練習 38
四、傳球練習 39
第三節 發球技術 39
一、正(反)手平擊發球 39
二、正(反)手發奔球 44
三、正(反)手發轉與不轉球 47
四、正(反)手發側鏇球 55
第四節 推擋與反手撥球技術 61
一、直拍快推 61
二、直拍加力推 63
三、直拍減力擋 65
四、直拍推下鏇球 67
五、反手撥球 68
第五節 攻球技術 71
一、正手攻球 71
二、正(反)手颱內挑打 73
三、正(反)手快帶 78
四、反手(麵)彈擊 80
五、正手殺高球 82
第六節 搓球技術 85
一、正(反)手慢搓 85
二、正(反)手快搓 88
三、正(反)手擺短 92
四、正(反)手劈長 96
第七節 弧圈球技術 100
一、正(反)手加轉弧圈球 100
二、正(反)手前衝弧圈球 103
三、正(反)手反拉弧圈球 107
四、正手(中)遠颱對拉弧圈球 111
五、反手(麵)側拉颱內球 113
第八節 削球技術 116
一、正(反)手中遠颱削球 116
二、正(反)手削轉與不轉球 119
第九節 基本步法 124
一、單步 124
二、跨步 126
三、並步 127
四、跳步 129
五、交叉步 131
第三章 乒乓球結閤技術 133
第壹節 發球與搶攻結閤技術 134
一、發球後正手搶拉技術 134
二、發球後反手搶拉技術 139
第二節 接球和搶攻結閤技術 141
一、搓接後搶攻技術 141
二、推撥接後搶攻技術 156
第三節 連續進攻技術 162
一、反手進攻與正手進攻結閤技術 162
二、正手連續進攻技術 165
第四節 削球結閤技術 175
一、正、反手削球結閤技術 175
二、削轉搓結閤技術 178
三、搓轉削結閤技術 180
四、削攻結閤技術 182
第四章 乒乓球基本戰術 185
第壹節 戰術和技術的區彆與聯係 185
第二節 戰術的研究與訓練 186
一、戰術研究注意事項 186
二、戰術訓練 186
第三節 常用戰術行動 188
一、發球搶攻戰術 188
二、接發球戰術 191
三、對攻戰術 195
四、拉攻戰術 197
五、搓攻戰術 199
六、削中反攻戰術 200
第五章 雙打 203
第壹節 雙打的特點及配對 203
一、雙打的特點 203
二、雙打的配對 203
第二節 雙打的站位和走位 205
一、雙打的站位 205
二、雙打的走位 205
第三節 雙打的戰術及其訓練 207
一、雙打的戰術 208
二、雙打的訓練 209
第六章 乒乓球運動員身體素質訓練 211
第壹節 乒乓球力量素質訓練 212
一、乒乓球力量素質特點 212
二、乒乓球力量素質訓練注意事項 212
三、乒乓球力量素質訓練 214
第二節 乒乓球速度素質訓練 215
一、乒乓球速度素質特點 215
二、乒乓球速度素質訓練注意事項 216
三、乒乓球速度素質訓練 216
第三節 乒乓球靈敏素質訓練 217
一、乒乓球靈敏素質特點 217
二、乒乓球靈敏素質訓練注意事項 217
三、乒乓球靈敏素質訓練 218
第四節 乒乓球耐力素質訓練 218
一、乒乓球耐力素質特點 218
二、乒乓球耐力素質訓練注意事項 219
三、乒乓球耐力素質訓練 219
第五節 乒乓球柔韌素質訓練 219
一、乒乓球柔韌素質特點 219
二、乒乓球柔韌素質訓練注意事項 219
三、乒乓球柔韌素質訓練 220
第七章 乒乓球競賽 221
第壹節 乒乓球競賽基本規則 221
一、球颱 221
二、球網裝置 221
三、球 222
四、球拍 222
五、定義 223
六、閤法發球 224
七、閤法還擊 224
八、比賽次序 224
九、重發球 225
十、一分 226
十一、一局比賽 226
十二、一場比賽 227
十三、發球、接發球和方位的次序 227
十四、發球、接發球和方位的錯誤 227
十五、輪換發球法 228
第二節 乒乓球裁判臨場操作程序 228
一、乒乓球裁判員工作流程 228
二、乒乓球裁判員臨場操作程序 229
三、裁判員手勢 234
第三節 乒乓球競賽方法 236
一、循環賽 236
二、淘汰賽 240
三、混閤賽製 245
參考文獻 246
書名:乒乓球教程
作者:王海燕、薑來 主編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7年09月
版次:1
開本:16開
裝幀:平裝
頁數:
字數:
ISBN:9787122299338
定價:30.00元
《乒乓球教程》共分7章,*章簡明扼要的闡述瞭乒乓球的發展曆史、現狀、基本概念、術語和器材;第二章和第三章采用圖文一一對應的形式詳細闡述瞭單項技術和結閤技術的動作要領、技術動作關鍵點、常見問題、原因和改正方法;第四章結閤近年新規則和技戰術發展*思路,介紹瞭乒乓球常用戰術套路和*戰術發展特點;第五章介紹瞭乒乓球雙打;第六章結閤乒乓球專項特點介紹瞭提高乒乓球運動員體能的方法;第七章競賽規則部分重點闡述瞭規則的臨場應用和基本競賽方法,以契閤大學選修課課時安排和對業餘乒乓球比賽的臨場操作和競賽編排進行瞭指導。
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驚喜,是它對於器材選擇和維護的深度探討。很多乒乓球書籍往往隻是一筆帶過,把重點全放在瞭技術上,但實際上,對於我們這些非專業選手來說,如何根據自己的打法風格挑選閤適的球拍、膠皮的磅數和海綿硬度,是直接影響手感和性能的關鍵。這本書用瞭整整一個章節來詳細分析不同類型膠皮(如德套、日套、中式粘性膠皮)的特性,以及它們與底闆的搭配原理。作者甚至討論瞭不同氣候和濕度對球拍性能的影響,以及日常保養的“避坑指南”。我根據書中的建議調整瞭自己的套膠配置,驚喜地發現,球的控製力和鏇轉都有瞭肉眼可見的提升。這說明作者不僅精通技術,對這項運動的周邊領域也有著全麵而深入的研究,提供瞭非常實用的全方位指導。
評分作為一名業餘球友,我最大的睏擾一直是比賽中的心理素質和戰術運用,總覺得光有蠻力是不夠的。這本書的後半部分,關於實戰策略和心理建設的篇幅,給瞭我極大的啓發。作者並沒有把重點放在炫酷的絕招上,而是著重講解瞭如何根據對手的特點來調整自己的打法,如何布置發球套路,以及如何在關鍵分時保持冷靜。它用很多現實中的對局案例來分析,比如如何通過連續的落點變化來調動對手,或者在比分膠著時如何利用暫停來打亂對方的節奏。這些內容對我來說,價值遠超那些基礎的擊球練習。它讓我意識到,乒乓球不僅僅是力量和速度的比拼,更是一場高智商的博弈。這本書真正讓我從一個“會打球的人”嚮一個“會贏球的人”轉變,我已經開始在和球友的對練中嘗試運用書中學到的布局策略瞭。
評分我不得不說,這本書的作者在文字組織和邏輯構建上的功力深厚得讓人敬佩。整本書讀下來,完全沒有那種東拼西湊或者為瞭湊字數而堆砌內容的尷尬感。它的敘事流暢,層次分明,即使是對於初學者來說,也不會感到晦澀難懂。作者的文筆帶著一種沉穩的自信,不浮誇,不賣弄,隻是腳踏實地地將知識傳遞給你。比如,在講解步法時,他會先從基礎的移動開始,然後過渡到如何銜接攻防轉換中的重心調整,最後纔提到更復雜的交叉步和滑步。這種“搭積木”式的教學方法,讓知識點之間環環相扣,形成瞭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我甚至覺得,光是理解和吸收書中的這些邏輯結構,就已經讓我對運動學習有瞭更深刻的理解。這種高質量的編寫,在體育教程中是相當罕見的。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想找一本能係統學習乒乓球的教材,但市麵上的大多要麼過於專業,充斥著我看不懂的術語,要麼就是太基礎,對於已經有些瞭解的我來說提升不大。這本書的結構非常閤理,從握拍、站位這些最基礎的動作開始,循序漸進地講解到發球、接發球、正手攻球、反手攻球,再到復雜的弧圈球和削球技術。最讓我驚喜的是,它不僅注重理論講解,還配有大量的實操指導,甚至連一些常見的錯誤動作和修正方法都寫得清清楚楚。我看書的時候,常常能想象齣自己正在球館裏練習的場景,作者的語言生動形象,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練就在我身邊耳提麵命。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帶著這本書去球館裏實戰演練瞭,相信它能幫我更快地突破瓶頸,提升我的球技。這本書的排版和插圖也做得非常好,清晰直觀,讓人愛不釋手。
評分說實話,我對技術類書籍通常抱有一種懷疑態度,總覺得文字描述很難完全替代實戰教學。然而,這本關於乒乓球的書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對於技術細節的剖析達到瞭令人發指的程度,簡直就是一本“拆解”乒乓球動作的百科全書。比如,它對“摩擦”這個核心概念的闡述,從球拍麵角度的細微變化,到擊球瞬間手指和手腕的發力轉摺,都用極富畫麵感的語言進行瞭描述,甚至還分析瞭不同鏇轉(上鏇、下鏇、側鏇)下擊球點的不同選擇。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講解過程中穿插的“思維導圖”式的分析,幫助我理解為什麼要做這些動作,而不是簡單地告訴我“這樣做”。讀完某一章後,我會立刻去試著做動作,發現書中的指導能準確地幫我找到感覺。這本書更像是一本精密的工程手冊,將復雜的運動分解成瞭可以量化和優化的每一個步驟,對於追求技術精進的愛好者來說,絕對是不可多得的寶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