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1897年7月13日,兰道尔在30名挑夫的陪同下,成功穿过海拔近5500米的卢姆比(lumpiya)山口进入西藏,向当时西方人从未涉足过的神秘城市——拉萨前进,并用所携带的科学仪器进行地理勘测、用相机和画笔记录沿途风貌。因这次探险并未获得中国官方的许可,在高海拔地区艰难行进的同时,兰道尔还要躲避当地人的巡逻队和营地,他所雇佣的挑夫和随从纷纷逃离,进入西藏八天后,仅有两人仍然跟随兰道尔继续前进。在阿里地区的普兰县,兰道尔一行被当地官员抓获并遣返。1898年,兰道尔出版《西藏地》(In the Forbidden Land)一书,讲述了他的这段惊险旅程,书中对当时西藏地区的风土人情多有记述,并抢先发售以照片和绘画的形式,将公珠错、冈仁波齐、马攸木拉山口、布拉马普特拉(雅鲁藏布江)之源等自然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由于兰道尔在书中描述的经历过于离奇,尤其是在没有专业登山等 (英)阿诺德·亨利·萨维奇·兰道尔(A.Henry Savage-Landor) 著;龙薇 译 阿诺德·亨利·萨维奇·兰道尔(A.Henry Savage-Landor,1865~1924),英国有名探险家、人类学家、画家和作家,1892年入选英国皇家地理学会,1897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曾受维多利亚女王、沙皇尼古拉二世、日本内阁大臣黑田清隆、朝鲜大使闵泳焕等多国政要接见,著述颇丰,一生出版过12部记录自己探险历程的著作,其中大部分都是讲述他在东亚及中亚的探险经历。我是在去年年末的时候,在一家小书店里偶然发现这本书的。当时我对很多关于冒险和探险类的书籍都比较感兴趣,而《西藏禁地》这个书名,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封面设计也很简洁,但那种神秘感却扑面而来。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非常具有画面感。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他能够用非常生动的语言,描绘出那些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仿佛我真的置身于那个遥远而神秘的土地上,感受着那里的风土人情。 我一直对那些关于未解之谜和传说中的事物非常着迷,而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好奇心。书中对于一些古老传说和神秘事件的探讨,既有严谨的考证,又不失想象的空间,让人读来津津有味。 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人物的描写,这些人物的故事,有悲有喜,有勇有怯,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的挣扎、奋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深深地触动了我。感觉作者对这些人物的情感和经历都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察。 总的来说,这本书带给我的阅读体验是非常丰富和多元的。它既有对自然奇观的震撼,也有对历史文化的探索,更有对人类情感的细腻描摹。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未知和神秘,但也同样充满生命力和人文关怀的世界。
评分我大概是几个月前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接触到这本书的,当时是被它朴素而富有力量的书名所吸引。我一直对那些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有着特别的偏爱,而“西藏”这个词本身就自带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承载了无数的传说、信仰和历史的沉淀。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叙事风格非常沉静而有力。作者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如同高原上清冽的风,能够穿透心灵的迷雾。我感觉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又像是一位虔诚的朝圣者,他用一种非常个人化、却又极其真诚的视角,带领我走进一个我从未真正了解过的世界。 书中对于历史事件和文化习俗的梳理,让我印象深刻。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将它们巧妙地融入到叙事之中,使得那些遥远的历史变得鲜活起来。我能感受到他对历史的热爱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事件,都仿佛拥有自己的生命和故事。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人物的刻画。那些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物,无论是僧侣、牧民,还是那些为保护这片土地而付出努力的人们,都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坚韧、善良和对信仰的执着,都深深地打动了我。感觉作者通过这些人物,向读者传递了一种非常宝贵的精神力量。 总的来说,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阅读的体验,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意,也让我看到了生命中不一样的可能性。它让我明白,真正的“禁地”或许并非物理上的隔绝,而是心灵的开放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评分《西藏禁地》这本书,我大概是两个月前在朋友的书架上偶然翻到的。那时候我正对一些关于地理奇观和未解之谜的书籍产生浓厚兴趣,而“禁地”这两个字,就像磁石一样牢牢吸住了我。封面设计也很有特色,一种沉静中带着神秘的蓝色调,配上一些抽象的山峰剪影,瞬间就能将读者带入一个未知而充满吸引力的世界。 我一直觉得,那些被冠以“禁地”之名的地方,往往隐藏着人类尚未触及的奥秘,或者是自然界最原始、最纯粹的一面。这本书的书名立刻勾起了我对于那些传说中无人涉足的区域的好奇心,比如传说中的香格里拉、失落的文明遗迹,或者是那些因为极端环境而鲜为人知的地带。我渴望通过这本书,能够一窥那些被时间尘封的秘密,了解人们为什么会对这些地方产生如此深厚的敬畏感,又有哪些勇敢的探险家曾试图揭开它们的面纱。 书中对于地理环境的描写,我感觉非常生动,仿佛置身其中。那些陡峭的山峦、深邃的峡谷、辽阔的冰川,在作者的笔下活灵活现。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进行一次虚拟的探险,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字里行间传递出的那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未知的好奇。特别是一些关于高海拔地区的气候变化和生存挑战的描述,让我对那些生活在极端环境中的人们产生了更深的理解。 我个人特别喜欢书中对于当地人文风情的挖掘。书中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自然风光的描绘,而是花了很大的篇幅去讲述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的故事。他们的生活方式、信仰习俗,以及他们与这片土地之间深刻的羁绊,都让我为之动容。感觉作者对这些内容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和研究,呈现出来的细节非常真实可信,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更立体、更饱满的认识。 读完这本书,我脑海中关于“禁地”的印象不再是单一的神秘和危险,而增添了更多的敬畏、热爱和对人类坚韧生命力的赞叹。它让我意识到,即使在最严酷的环境下,生命依然能够找到绽放的方式,而那些被冠以“禁地”的区域,或许正是自然界最宝贵的博物馆,记录着地球最原始的脉络和最深刻的故事。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就像一次心灵的远足,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也让我对世界有了更广阔的认知。
评分我大概是在几个月前,朋友推荐了一本让我印象深刻的书,那就是《西藏禁地》。我平时比较喜欢阅读一些关于地理、历史和文化交融的书籍,而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兴趣点。 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作者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细致的观察。他的文字中没有浮夸的辞藻,更多的是一种朴实而真诚的叙述,仿佛一位老者在娓娓道来他所经历和所见的故事。 书中对于地理环境的描述,让我非常震撼。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山川河流的简单介绍,而是深入探讨了这些地理特征是如何塑造了当地的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这种联系让我觉得非常新颖。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当地居民生活状态的描绘。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那种坚韧、乐观和对自然的敬畏,都让我深受感动。作者用一种非常贴近的方式,展现了这些普通人的生活,让我看到了他们身上蕴含的强大生命力。 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它让我明白,所谓的“禁地”,往往并非真的与世隔绝,而是隐藏着我们尚未了解的深厚内涵。它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这本《西藏禁地》,实在是一本让人读了就停不下来的书。我是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购入的,当时她形容这本书“有一种魔力,让你想一直翻下去”。收到书的时候,它的厚度让我小小的惊讶了一下,但当我翻开第一页,就明白为什么它会这么厚重了。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细腻,作者就像一个敏锐的观察者,捕捉到了许多常人容易忽略的细节。我特别喜欢书中对自然风光细致入微的描写,仿佛我能亲身感受到高原上稀薄的空气,能看到星辰在夜空中划过的轨迹。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真的非常难得。 我关注的重点一直是对人文历史的挖掘,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作者并没有回避那些敏感的历史事件,而是用一种非常客观、理性的态度去梳理和呈现,这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书中对于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共同生活的经历,也让我思考良多。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书中关于信仰的部分。作者对于当地居民的宗教信仰,表现出了极大的尊重和理解。他深入到寺庙、社区,去倾听、去观察,将那些抽象的信仰具象化,让我看到了信仰对于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撑有多么重要。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对于那些被标签化的地方,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去了解。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立体、更复杂的“西藏”,它不仅仅有令人惊叹的自然风光,更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复杂的人文故事。它刷新了我对这个地方的认知,也让我对那些“禁地”有了新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