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燕京妇语》等八种 | 作者 | 北边白血 等 |
| 定价 | 118.00元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301290804 | 出版日期 | 2018-05-01 |
| 字数 | 430000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明治时期开始,随着日本和中国交往增多,发展出了商务汉语需求和言语社团汉语的需求,如御幡雅文根据句曲《生意筋络》改写了《燕语生意筋络》(1903年)、北边白血编译《燕京妇语》(1906年)、《中国话》(作者和时间均不详)、善邻书院编辑的《急就篇》(时间不详)和宫岛大八的《官话续急就篇》(1935年)。同时,和日本交往的密切的中国人也编写、改编了一系列北京官话课本,包括金国璞编写的《虎头蛇尾》(1906年)和《华言问答》(1903年)以及昭和时期李俊漳编写的《中等官话谈论新篇》(1937)。本卷对以上原书重新录入整理,并加以校释。 |
| 作者简介 | |
| 北边白血,生平不详。御幡雅文(1859-1912),日本长崎人,曾于东京外国语学校汉语学科学习汉语,其汉语课本代表作是《华语跬步》,另外还编了《沪语便商》《沪语津梁》《官话须知文案启蒙》《生意集话》《台湾土语读本》等。刘云,对外经贸大学中文学院副教授,陈颖,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
| 目录 | |
| 总目录 燕京妇语…………………………1 急就篇………………………… …89 官话续急就篇……………………135 华言问答…………………………179 生意筋络…………………………269 中等官话谈论新篇………………297 虎头蛇尾…………………………365 中国话……………………………379 |
| 编辑推荐 | |
| 明治时期开始,随着日本和中国交往增多,发展出了商务汉语需求和言语社团汉语的需求,《燕京妇语》八种为此期北京话教科书的汇集,对研究早期北京话、北京风俗文化等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古籍校勘研究》简直是中文古典文献爱好者的福音!我之前一直苦于古代文献的晦涩难懂,尤其是那些版本繁多、校注不清的古籍,常常让人望而却步。这本书的出现,如同拨开了迷雾的灯塔,为我指明了方向。作者在开篇就对校勘学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这对于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能够帮助建立起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接着,书中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各种主要的校勘方法,比如“本校”、“校勘”、“缀合”等等,并且结合了大量的具体实例,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对《史记》不同版本进行校勘的章节,作者详细对比了不同抄本、刻本之间细微的文字差异,并分析了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例如避讳、通假、甚至是抄录失误,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详实的考证过程,让我对古籍研究的深度和细致有了全新的认识。此外,书中还探讨了校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难问题,以及如何利用文献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些内容对于我这样想要深入了解古籍背后故事的读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学习材料。这本书不仅提供了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严谨审慎的研究精神,让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敬畏和热爱。
评分我最近读了《中国古代哲学名家思想解读》,这本书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我一直对中国的哲学思想很感兴趣,但常常被那些深奥的理论和晦涩的文字弄得晕头转向,感觉很难真正理解。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大量的概念和术语,而是从每一个哲学家的生平、所处的时代背景入手,再逐步深入到他们的核心思想。比如在讲到孔子的时候,作者先介绍了他的经历,然后从“仁”、“礼”、“忠恕”等核心概念开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并结合了大量的史实和故事,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仁者爱人”的意义,以及“为政以德”的理念。在讲到老子时,作者对“道”、“无为”、“自然”等概念的解读也十分到位,能够帮助读者摆脱对“无为”的误解,理解其积极的社会意义。书中还对不同的学派,比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进行了梳理和比较,清晰地展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它们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最让我受益的是,作者在解读每一位哲学家的思想时,都强调了其思想的现实意义和现代价值,让我能够看到这些古老的智慧如何依然能够指导我们当下的生活和思考。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和,充满了引导性,让人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不断地自我反思和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通过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中国古代哲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更有信心去进一步探索这个博大精深的领域。
评分我最近读完了一本名为《中国古代服饰史》的书,真的是太惊艳了!我一直对汉服和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很感兴趣,但往往看到的都是零散的信息,要么是图片的堆砌,要么是过于专业的考据,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这本书就恰恰填补了这一gap。它从史前时期开始,一直讲到清朝末年,将中国古代的服饰演变脉络梳理得非常清晰。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不同朝代的代表性服饰,比如唐代的襦裙,宋代的褙子,明代的袄裙,还深入分析了这些服饰的形制、材质、纹样、色彩以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含义。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服饰与礼仪、阶级、性别之间关系的论述,比如为什么皇帝的龙袍会有特定的十二章纹,为何女子服饰的颜色和款式会随着社会风尚和个人身份而变化。书中还配有大量的精美插图,大部分都是根据传世文物、壁画、雕塑等图像资料绘制的复原图,非常直观,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时期服饰的细节和风格。作者在写作上也很有匠心,语言流畅生动,避免了枯燥的学术术语,即使是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并沉浸其中。通过这本书,我不仅增长了见识,更对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同感。
评分这本《宋词鉴赏指南》简直是我学习宋词路上的一盏明灯,让我这个原本对诗词了解不深的人,也能领略到宋词的无穷魅力。在此之前,我总觉得宋词不过是写写风花雪月,或是感叹离愁别绪,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宋词的广度和深度。作者非常巧妙地选取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代表性宋词作品,从婉约派的李清照,到豪放派的苏轼,再到写景状物的柳永,每一首词都配有详细的赏析。赏析不仅仅是对词句的解释,更是对词人创作背景、情感脉络、艺术手法的深入剖析。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解读,作者不仅分析了词中“大江东去”的雄浑气势,还结合了苏轼当时的政治境遇,解释了词中“故国神游”的深层含义,让我体会到了词人“壮怀激烈”却又“人生如梦”的复杂情感。书中还对宋词的格律、用典、意象等文学常识进行了简要介绍,这对于理解词的精妙之处非常重要。作者的语言风格也很吸引人,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感性,读起来毫不费力,仿佛是与一位博学的朋友在交流。通过这本书,我不仅学会了如何去鉴赏一首宋词,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宋词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深邃哲思,极大地提升了我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
评分我近期阅读了《中国古代建筑史话》,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非一本枯燥的学术专著,而是以一种更具故事性和趣味性的方式,带领读者走进中国古代建筑的世界。作者选择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案例,比如北京的故宫、苏州的园林、山西的悬空寺等等,但并非简单地罗列它们的历史沿革和建筑特点。相反,作者更侧重于挖掘这些建筑背后的文化、历史和生活故事。比如在介绍故宫的章节,除了讲解它的宏伟布局和建筑技艺,还穿插了大量关于宫廷生活、帝王将相的故事,甚至是一些鲜为人知的宫闱秘闻,这使得故宫不再仅仅是一堆石头和木头,而是一个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鲜活载体。在谈到苏州园林时,作者更是细致地描绘了文人雅士在园林中的生活场景,他们如何赏景、品茗、吟诗,如何将自然的灵动与人工的精巧巧妙融合,读来让人仿佛置身其中,心生向往。书中还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建筑风格进行了比较,例如北方建筑的庄重雄浑与南方建筑的秀丽灵动,蒙古族建筑的粗犷与藏族建筑的神秘,这些对比让我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多样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作者的文笔生动幽默,语言通俗易懂,虽然书中涉及的建筑知识非常丰富,但一点也不会感到晦涩难懂,反而让人读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普及了建筑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让读者通过建筑,去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体会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