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叔本华美学随笔》中的文章选自叔本华的《附录和补遗》与《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二卷。每一篇文章独立成篇,讨论各种不同的话题,阅读、思考、语言学习、文学、历史、艺术、学问、音乐、大自然的美,等等,压轴的就是很触动人心、很引起人们关注的死亡问题。叔本华所讨论的这些话题,其素材都可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 (德)叔本华 著作 韦启昌 译者 叔本华,德国有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在人生观上,受印度教和佛教思想影响,持悲观主义的观点,主张忘我。叔本华出生于德国但泽 (今属波兰,更名为格但斯克)的一个银行家家庭,自幼性情孤僻。父亲海因里希?弗洛里斯?叔本华(Heinrich Floris Schopenhauer)是很好成功的商人,后因溺水去世。母亲约翰娜?叔本华(Johanna Schopenhauer)是当时颇有名气的作家,与歌德等文豪有交往。他和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好,隔阂很好深,很后关系破裂。叔本华继承了父亲的财产,使他一生过着富裕的生活。叔本华因肺炎恶化死后,将所有财产等坦白说,这本书的文字功底令人叹服。它不是那种华丽辞藻堆砌的文字,而是充满力量感的、精准的表达。阅读过程中,我体会到一种非常纯粹的智力上的愉悦。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在需要深思的地方,他会放慢脚步,用精准的定义和详尽的解释来构建他的思想大厦;而在总结性陈述时,他又会突然拔高,一语中的,让人拍案叫绝。我特别喜欢他处理“风格”这一概念的方式,不同于将风格视为一种外在的装饰,他将其视为一种内在驱动力的外化体现。这种由内而外的洞察力,使得全书的论述都具有一种不可撼动的内在统一性。这本书更像是一次与一位顶尖思想家的深度对话,虽然过程需要专注,但收获绝对是爆炸性的,它能让你对“思考”这件事本身产生新的热爱。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慢读”的理由。它的密度太高了,我不得不经常停下来,合上书本,走到窗边去消化刚刚读到的那几段话。作者对艺术的本质的追问,简直是直插本质——艺术到底服务于什么?仅仅是愉悦感官,还是有着更深层次的使命?他将艺术与生存意志、与无意义感之间的关系剖析得入木三分,让那些挂在嘴边的“艺术的价值”一下子变得有血有肉、沉甸甸的。特别是关于艺术批评的那些段落,犀利而不失克制,仿佛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切开了那些陈腐的、僵化的批评体系。我发现,这本书不仅在谈美学,它其实是在探讨如何以一种更清醒、更负责任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建构与幻象。
评分阅读体验可谓是跌宕起伏,情绪随着作者的论证轨迹不断被拉扯。书中对“崇高”与“优美”的对立分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拆解。他并未将二者简单对立,而是揭示了它们之间那种微妙的、互相依存的关系。当面对那些宏大到令人心悸的自然景象时,我们的恐惧感是如何奇妙地转化为一种近乎狂喜的敬畏?这种心理过程被描绘得丝丝入扣,让人仿佛能亲身体验到那种战栗的美感。更难得的是,作者的论述极其严谨,每一个推论都有坚实的逻辑基础支撑,绝非空泛的抒情。对于那些希望将艺术欣赏提升到哲学高度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它不仅丰富了你的审美词汇,更重要的是,它重塑了你对“体验”本身的理解。
评分老实说,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时,我对这种哲学思辨类的文本有些畏惧,总觉得会是晦涩难懂的理论堆砌。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作者的行文风格如同一个技艺高超的匠人,将复杂的哲学命题雕琢得既有深度又不失流畅。他引用的例子和类比非常贴切,即便是对美学理论所知甚少的新手,也能顺着他的思路一路前行,领会其中精髓。我尤其欣赏他那种不迎合大众、坚持自我批判的精神。在谈论“趣味”的形成时,他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探究趣味背后的文化根源和社会心理机制。这种开放式的探索,激发了我强烈的求知欲,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对美丑的简单判断。它不是一本告诉你“该怎么看”的书,而是一本教你“如何自己去看”的工具书,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引导。
评分这部书简直是思想的熔炉,每次翻开都能从中汲取到新的养分。作者的笔触细腻而深刻,对那些看似寻常的艺术现象总能提出极具洞察力的解读。尤其是关于“悲剧”的探讨,简直是直击人心。他没有停留在对情节的简单分析,而是深入到人类存在的本质困境中去审视。那种在美中寻求慰藉,却又无法彻底逃离痛苦的张力,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读完之后,你会对日常生活中那些习以为常的美好事物产生一种全新的敬畏感,仿佛透过一层薄纱看到了事物的背面——那份永恒的、难以言说的沉重。书中对不同艺术形式的穿插论述也让人印象深刻,从建筑的宏大叙事到音乐的纯粹情感表达,仿佛在引导读者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审美巡礼,每一步都充满了智慧的闪光点。这本书绝不是那种读完就扔在一边的快餐读物,它更像是一盏长明灯,在你迷茫时总能提供一个清晰的坐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