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法 21世纪知识产权系列教材 王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基本信息
书名:著作权法(21世纪知识产权系列教材)
:59.8元
作者:王迁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300208794
字数:724 字
页码:496页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推荐
著作权法是知识产权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书对著作权法的概念和知识体系进行了系统介绍,中间穿插大量图片、资料和案例,辅以理论研习和实务探讨,不仅有全面的理论介绍,还有国内外经典案例的详细讨论与分析,帮助读者理解掌握,并对知识产权国内外新的经典判例进行了介绍和评析,对实务工作者也很有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王迁,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版权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理事、上海2010年世博会知识产权咨询专家、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等多家法院和检察院咨询专家。所获奖项和荣誉称号包括“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具影响力人物”、“第四届上海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中国版权产业风云人物”、“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全国优秀教师”和“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一等奖”。参与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起草工作,是《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专家委员会成员。在2012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为缔结《视听表演北京条约》而召开的北京外交会议和2013年为缔结《马拉喀什条约》而召开的马拉喀什外交会议中,任“起草委员会”成员和中国代表团成员。出版专著《网络环境中的著作权保护研究》和《论“基因歧视”及其法律对策》,发表学术论文和评论一百余篇。曾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论文类三等奖,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独著教材《知识产权法教程》和《著作权法学》,前者获得第八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书一等奖和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主讲课程“知识产权法”和“著作权法”,均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主持完成过国家社科基金、司法部、教育部、文化部和国家版权局课题和大量横向课题。
目录
章著作权制度的基本问题
第二章著作权的客体:作品
第三章著作权的内容:权利
第四章著作权的主体:著作权人
第五章邻接权
第六章对著作权的限制
第七章著作权的集体管
第八章著作权侵权及法律救济
第九章对技术措施与权利管理信息的保护
文摘
(二)具有“独”的两种情况
劳动成果在两种情况下符合独创性中“独”的要求:,劳动成果是劳动者从无到有独立地创造出来的。第二,以他人已有作品为基础进行再创作,而由此产生的成果与作品之间存在着可以被客观识别的、并非太过细微的差异。
1.从无到有进行独立创作
只要是独立创作的结果,劳动成果即使碰巧与他人的劳动成果一模一样,也仍然符合独创性中“独”的要求。例如,甲、乙均是摄影师。甲于某风景胜地拍摄风景照片一张。
乙从未看到过甲拍摄的照片,但乙在同一风景胜地旅游时,碰巧在同一拍摄地点,以同样型号的照相机、用同样类型的胶卷,以同样的取景、同样的角度、同样的光圈和快门拍摄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与甲拍出的照片几乎一模一样,一般人很难用肉眼辨别出其中存在的微小差异。那么乙所拍摄的照片是否具有“独创性”呢?乙拍摄的照片虽然与甲拍出的照片一模一样,但只要这张照片是乙独立拍摄的结果,仍然是“源于”乙的,就符合独创性中“独”的要求。如果该成果同时符合“创”的要求,则它仍然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5条因此承认:“由不同作者就同一题材创作的作品,作品的表达系独立完成并且有创作性的,应当认定作者各自享有独立著作权。”
拿到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就是它的分量十足,无论是厚度还是页数,都显得内容非常扎实。封面上的信息非常全面,从书名到作者、出版社,再到系列教材的定位,都清晰可见。我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一直对知识产权法领域抱有浓厚的兴趣,而著作权法又是其中的核心部分。我知道王迁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著作通常都具有很强的理论深度和学术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罗列法律条文,更能深入剖析这些条文背后的立法精神和理论渊源,并能提供一些前沿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向。我尤其关心书中对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技术保护措施、以及著作权国际保护等方面的论述,这些都是当前著作权法实践中非常重要且复杂的问题。这本书的字体大小和行距也比较适中,长时间阅读不会感到疲劳,这一点对于一本需要细细品读的法学教材来说,是很人性化的设计。
评分我是一名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者,著作权保护对于我们的工作至关重要。我经常会遇到各种关于版权的疑问,比如作品的原创性如何界定、多人合作的作品版权归属问题、以及在互联网上如何合法地使用和传播他人作品等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清晰、明确的解答,并能够指导我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能避免无意中侵犯他人的著作权。尤其是在当前内容付费和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时代,对著作权法的深入理解,将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在这个领域健康发展。这本书的出版信息非常详尽,让我能够清楚地了解其出处和作者的专业背景,这对于我选择一本可靠的法学教材至关重要。我对这本书中关于著作权侵权责任的承担、损害赔偿的计算方式以及维权途径等内容的阐述,抱有极高的期待,希望能从中找到实用的解决方案。
评分这本书的外观设计看起来就非常专业,不是那种花哨的宣传,而是稳重可靠的风格。作为一名法科学生,我知道选择一本好的教材对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听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学教材一直以来都质量上乘,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准。而“21世纪知识产权系列教材”这个标签,则说明了这本书是具有时代感和前沿性的。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梳理著作权法的各个章节,从著作权的主体、客体,到权利的产生、行使、限制,再到侵权行为的构成和法律责任,都能有详尽的阐释。我更期待的是,书中能够融入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司法解释,帮助我了解著作权法在实践中的最新走向。特别是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的著作权归属、AI辅助创作的版权保护等前沿问题,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这对于我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方向会有很大的启发。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简洁大气,采用了经典的法学教材配色,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视觉感受。封面上“著作权法”几个大字醒目有力,旁边“21世纪知识产权系列教材”的副标题则清晰地表明了其定位,预示着这是一套紧跟时代步伐、具有前瞻性的知识产权法律教材。作者“王迁”的名字加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人大版”的标识,更是为这本书增添了信誉和权威性,让人对其内容质量充满信心。我个人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著作权法的最新发展,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进步,著作权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读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核心概念,并能结合最新的司法实践和立法动态,为我们呈现一个全面、深入的著作权法图景。特别是关于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证据收集、救济途径等方面,我希望能有更详细、更具操作性的论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复杂的问题。这本书的纸张质量和印刷都相当不错,手感厚实,字体清晰,阅读体验佳。
评分作为一名初学者,我对著作权法的学习一直感到有些吃力,很多概念和条文都显得比较抽象和晦涩。我之前也翻阅过一些其他的著作权法书籍,但总感觉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碎片化,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次选择这本书,主要是看中了它“21世纪知识产权系列教材”的定位,希望它能以更符合现代学习者需求的方式,来系统地讲解著作权法的知识。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丰富的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案例来阐释法律条文的含义和适用,这样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法律概念,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法律术语,减少学习门槛,让非法律专业的读者也能从中受益。这本书的装订方式也很牢固,看起来可以经受住长期的翻阅和使用,这一点对于一本需要反复查阅的法学教材来说非常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