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圖解颱灣民俗-傳遞颱灣暖人情味 | 作者 | 李文環,林怡君,三娃,餘正隆 繪 |
| 定價 | 38.00元 | 齣版社 | 陝西人民齣版社 |
| ISBN | 9787224117332 | 齣版日期 | 2016-03-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親密接觸颱灣人的書。風俗人情裏淳樸、有味的颱灣風景。 颱灣民俗專傢試圖利用簡潔、易懂的圖解方式,所有對颱灣生活感興趣的讀者追尋古昔今日的颱灣生活軌跡,傳遞颱灣風土溫暖的人情。 本書配有近張插圖,詳解瞭各類颱灣習俗的流程、細說著不同民俗物品的來曆,重現“颱灣”的生活 |
| 作者簡介 | |
| 作者簡介: 李文環 高雄市大寮區人,高雄師範大學颱灣曆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副教授,文學博士。研究專長為颱灣曆史與文化研究,緻力於地方文化資産的調查、研究與保存,近三年代錶作品《空間與曆史:旗山文化資産之曆史論述》。 林怡君 屏東縣東港鎮人,目前就讀於高雄師範大學國文係博士班,任教於屏東縣東新國中,喜愛創作、拍照和民俗活動,著有碩士論文《東港迎王與傢將陣頭研究——以丙戌正科為例》。 繪者簡介: 三娃 曾任飯店美工,從平麵到立體作品無數。目前專職插畫工作,跨足繪本、書籍雜誌插圖規劃,風格偏嚮奇幻浪漫,篤信繪畫是創意飛翔的天地! 餘正隆 插畫設計、傳統油畫,以及多媒體網站、小遊戲美術及程序設計。 |
| 目錄 | |
| 推薦序 作者序 序章 第 1 章 季節采風篇 一月 【端月】 春節習俗:初春祭神祈年與休閑 除夕祭祀、圍爐吃年夜飯 初一開正走春,拜人神 初二齣嫁女兒做客 初四接神、初五隔開 初九天公生 元宵祭,月半大如年 颱南佳裏金唐殿王醮 元月二十,開印迎春補天穿 二月 【花月】 二月初二春祈祭,做頭牙來吃福 二月初三文昌祭,長智慧 二月十九觀音聖誕 達悟人飛魚祭 三月 【桐月】 三月節,早的掃墓節 寒食節,古老的過年 清明節,培墓祭祖 玄天上帝聖誕 颱南學甲上白醮 大龍峒保生大帝祭 淡水三芝八莊大道公輪祀 三月瘋媽祖 布農人打耳祭 專欄 拜拜大哉問一 正確拜拜方式看過來! 四月 【梅月】 立夏“補夏”食俗 四月初八浴佛節 西港慶安宮刈香繞境 南鯤王爺祭 客傢桐花祭 專欄 看得懂傳統曆法 五月 【蒲月】 新莊大拜拜 五月五慶端午 淡水迎祖師爺 大稻埕霞海城隍祭 犁頭店木屐賽 六月【伏月】 半年節 六月初六天貺節 雲林口湖牽水狀 花蓮吉安阿美人海祭 颱東南王部落海祭 七月【荔月】 鬼門開 七夕乞巧會祭魁星 中元普渡 新埔義民祭 七月底關鬼門、鍾馗押孤 專欄 如何準備供品,看過來! 八月【桂月】 竈神是誰? 八月十五中鞦節 阿美人祭祖豐年祭 東港迎王平安祭 九月【菊月】 吉貝耍嚎海祭 九月九重陽節 高雄岡山籃筐會 小琉球迎王平安祭典 十月【陽月】 水仙尊王祭 南州迎王平安祭典 頭社平埔人夜祭 下元節 艋青山王祭 曹公祠例祭 十一月【葭月】 宜蘭二結王公過火 古老的過年──鼕至 專欄 拜拜大哉問二 燒香有保庇 十二月【臘月】 臘月忙年 做尾牙 尾期 東山迎 送神、祭竈 天神下降日 除夕 過年的故事(燈猴神與沉地) 專欄 有趣的行業神 第 2 章 人生儀禮篇 成長 胎神信仰 洗三 拜床母 剃頭 做滿月 收涎 做度 脫、做十六歲 原住民成年禮 結婚 問名、相親 訂婚 結婚儀式 歸寜(頭轉客) 祝壽 專欄 禮尚往來題詞送禮 哀悼 搬鋪、屬纊 引魂 初奠:拜腳尾飯 乞水沐浴、死裝束 飯含 遮神、竪靈 入殮:天人永隔 拜飯、做七 喪禮的忌諱 做風水 葬法 第 3 章 日常生活篇 趨吉避凶 動土儀式 上梁儀式 安太歲 收驚 求簽 改運除穢 開市:祈求好彩頭 忌諱的數字和語匯 專欄 民俗禁忌 食在有福 辦桌 筷子使用的忌諱 住有學問 正廳 神龕 獸牌 石敢當 專欄 傳統民宅建築賞析 |
| 編輯推薦 | |
| 作者是颱灣民俗專傢,用*簡潔、易懂的圖解方式,對颱灣人的生活軌跡,颱灣當地的風土人情給予瞭*、詳實的解讀。 近張插圖,將颱灣民俗、生活場景真實重現,使得《圖解颱灣民俗》整本書閱讀起來鮮活、生動,趣味性十足。 3 自由行越來越盛行的今天,去到颱灣不再走馬觀花,帶上一本實用與趣味兼備的《圖解颱灣民俗》是首要選擇 |
| 文摘 | |
| |
| 序言 | |
作為一個喜歡收集和體驗不同文化的朋友,我對《圖解颱灣民俗-傳遞颱灣暖人情味》這本書感到十分驚喜。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像是一位老朋友在娓娓道來,用最親切的方式講述著颱灣的方方麵麵。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婚嫁習俗”的篇章,那些詳細介紹的“六禮”、“十二禮”,以及新娘齣嫁時的種種儀式,都讓我對颱灣傳統的婚禮文化有瞭更深的認識。我一直認為,婚姻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儀式,而颱灣的婚嫁習俗,則將這種儀式感展現得淋灕盡緻,充滿瞭對新人美好未來的祝福和對傢庭的重視。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成年禮”和“喪葬習俗”的介紹,這些雖然聽起來有些沉重,但書中的處理方式卻非常得體,既尊重瞭生命的尊嚴,也展現瞭颱灣人民對生死的看法和對逝者的懷念。我從這本書中感受到的,不僅僅是民俗的知識,更是一種對生命的態度,一種對人與人之間情感的珍視。
評分說實話,我最近剛結束瞭一段有些漫長的低榖期,心情一直不太好,朋友推薦我看看一些輕鬆的書籍來調劑一下。當我翻開《圖解颱灣民俗-傳遞颱灣暖人情味》這本書時,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覺得大概就是些陳舊的民俗介紹,可能還有些晦澀的文字。但齣乎意料的是,書中的圖文並茂,尤其是那些手繪的插圖,每一幅都帶著一種獨特的溫度和靈動感。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拜拜”的部分,那些描繪著媽祖遶境、地方廟會的熱鬧場景,還有傢傢戶戶準備供品的細節,都讓我感受到瞭濃厚的生活氣息和虔誠的信仰。我一直覺得,信仰是支撐人們精神世界的重要力量,而在颱灣,這種信仰似乎與日常生活緊密地結閤在一起,形成瞭一種獨特而溫暖的文化。書裏還穿插瞭一些關於節令食物的介紹,比如端午節的粽子,中鞦節的月餅,這些都是我從小就熟悉的食物,但通過書中的描述,我纔瞭解到它們背後蘊含的更多文化意義和傢族傳承的故事。讀著讀著,我感覺自己被一種溫和的力量所包裹,那些曾經讓我感到壓抑的情緒,也漸漸被一種平和與治愈所取代。
評分初拿到這本《圖解颱灣民俗-傳遞颱灣暖人情味》時,我純粹是被封麵那幅充滿生活氣息的手繪插畫所吸引。畫麵裏,幾個老人圍坐在竹椅上,手裏捧著熱茶,臉上洋溢著慈祥的笑容,背景是一片老宅的屋簷,陽光透過縫隙灑下,空氣中仿佛彌漫著淡淡的陽光和糯米的香氣。這種溫暖而樸實的畫麵,瞬間勾起瞭我對颱灣鄉土人情的好奇。我一直覺得,一個地方最迷人的地方,往往不是那些宏偉壯觀的建築,也不是琳琅滿目的商品,而是隱藏在街頭巷尾、尋常百姓傢中的那些細微之處,那些代代相傳的生活習慣,那些飽含情感的儀式。颱灣,這個我心心念念許久的地方,總讓我聯想到那些熱情好客的人們,那些充滿人情味的小店,以及那些保留著古老韻味的傳統節慶。我期待著通過這本書,能更深入地去感受這份“暖人情味”,去瞭解那些隱藏在民俗背後的故事,去體會颱灣人民的生活哲學,甚至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我也能親自踏上這片土地,去親身體驗書中所描繪的那些溫暖的瞬間。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民俗的介紹,更像是一扇窗,一扇通往颱灣內心世界的窗戶。
評分最近迷上瞭一些與生活美學相關的書籍,於是偶然間發現瞭《圖解颱灣民俗-傳遞颱灣暖人情味》。讓我感到意外的是,這本書所展現的“民俗”,並非是那些遙不可及的古老傳說,而是深深植根於颱灣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我被書中關於“茶文化”的描繪深深吸引,從茶葉的采摘、製作,到品茗的器具、衝泡的方法,再到茶館裏的閑談,都展現瞭一種悠閑而富有情調的生活方式。我一直覺得,茶,不僅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連接人與人之間情感的媒介。颱灣的茶文化,在書中得到瞭淋灕盡緻的展現,讓人不禁心生嚮往。此外,書中對“夜市文化”的描繪也讓我印象深刻,那些琳琅滿目的小吃,熱情的攤主,熙熙攘攘的人群,共同構成瞭一幅充滿活力的生活畫捲。這本書讓我看到瞭颱灣人民在平凡生活中追求美好和快樂的能力,也讓我對“暖人情味”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我一直對颱灣的傳統節日和與之相關的民俗活動充滿好奇,總覺得這些是瞭解一個地方文化最直觀的途徑。《圖解颱灣民俗-傳遞颱灣暖人情味》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這份探究的欲望。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年節習俗”的細緻描繪,從除夕夜的圍爐,到春節期間的拜年,再到元宵節的燈會,每一個環節都配有精美的插畫和深入淺齣的文字解讀。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關於“掃塵”的描寫,不僅僅是字麵上的清潔,更蘊含著辭舊迎新的美好寓意。還有那些關於“紅包”的講究,雖然隻是小小的物件,卻承載著長輩對晚輩的祝福和期盼。我常常想象,在颱灣的某個小鎮,當傢傢戶戶都掛上瞭紅燈籠,空氣中彌漫著鞭炮和年糕的香氣時,那該是多麼熱鬧而溫馨的畫麵。這本書讓我看到瞭颱灣人民在傳承傳統方麵的努力,他們並沒有因為時代的變遷而遺忘那些寶貴的文化財富,反而將其融入到現代生活中,賦予瞭它們新的生命力。通過這本書,我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濃濃的年味,那份屬於傢的溫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