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24式太极拳教与学
定价:16.00元
作者:李德印著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4-01
ISBN:9787810511803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24式太极拳,共24个动作,是1956年国家体委组织太极拳专家,以删就简,去其重复为原则,在传统杨式太极拳架中择取20个不同姿势,编串而成。由于其易学、易练易记,很快就在全国广为淬,并传至海外,成为影响大的太极拳套路。中国人民大学体育部教授李德印秉承简化太极拳主创人李天骥之真传,将自己多年在外指导太极拳之经验总结成书。本书介绍二十四式太极拳所应了解的基本知识和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并提供切实可行的练习方法,本书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雅俗共赏。
目录
一、太极拳基本知识
二、24式太极拳概述
三、如何练好24式太极拳
四、24太极拳图解说明和教学要点
五、24式太极拳教学原则与方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作为一个初学者,面对太极拳这种需要时间和耐心去体悟的传统武术,最怕的就是遇到那种晦涩难懂、术语堆砌的“高深莫测”的教材。然而,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却异常亲切和实用。它没有过分卖弄深奥的理论,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手把手地引导你进入太极的世界。讲解动作时,作者总是能用非常生活化的比喻来解释那些听起来很玄乎的“松沉”、“蓄劲”、“开合”等概念。比如,在描述“起势”时,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手要抬多高,而是会告诉你想象自己正在轻轻托起一个装满水的盆子,瞬间就抓住了那种轻灵而又沉稳的感觉。这种将深奥武学转化为直观体验的文字功底,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门槛。对于像我这样,需要通过阅读来建立初步框架的人来说,这种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叙述方式,简直是救星。它没有给我带来挫败感,反而让我觉得,原来太极拳是如此的平易近人,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心法,人人都可以入门。这种教学的温度和耐心,是很多专业书籍所缺乏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太棒了!初拿到手的时候就被那种沉稳大气的封面吸引住了,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很有分量,一看就是用心制作的精品。内页的印刷更是无可挑剔,字迹清晰锐利,即便是比较小的注释部分也能看得一清二楚,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反复对照和学习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尤其值得称赞的是,排版布局非常合理,图文的穿插自然流畅,学习起来一点也不会感到拥挤和混乱。很多武术书籍的插图常常模糊不清或者角度不佳,让人难以揣摩动作的要领,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极为出色,每一个招式的分解动作都配有高质量的照片,光影处理得当,关节的受力方向和身体的姿态细节都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尤其喜欢它在关键动作旁边设置的“要点提示”小框,那些简短精炼的文字,往往能一语中的地指出练习中容易忽略的细节,真正体现了“教与学”的实用性。可以说,从阅读体验的物理层面来看,这本书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教材标准,达到了收藏级别的水准。 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对内容本身的专业性又多了一份信赖感。
评分这本书的“教”的用心程度,体现得淋漓尽致。它不仅仅是一本“参考手册”,更像是一份定制化的私人教练课程。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介绍练习节奏和频率方面的建议。他没有给出僵硬的时间表,而是根据不同阶段学习者的身体反应和精力恢复情况,提出了灵活的训练方案。例如,对于初学者,他建议先慢练、重在体会,宁可少练也不能带伤上阵;而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人,则建议在保持质量的前提下增加练习的密度和强度,以求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这种对练习者身心状态的关照,体现了深厚的教学经验和对武学规律的尊重。这种细致入微的指导,让我在实际练习中,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训练进度和预期,避免了因为急于求成而产生的偏差。可以说,这本书成功地将传统的口传心授的教学精髓,用现代出版物的形式,完整地保留和传递了下来,极具实践指导价值。
评分从内容编排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来看,这本书简直是为长期习练者准备的宝典。它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的套路演示上,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学习路径图。对于套路中每一个段落之间的转换衔接,作者都给予了详尽的说明,强调了如何保持气韵的连贯性。例如,从上一个动作转换到下一个动作时,重心转移的微妙之处,以及如何利用前一个动作的残留劲力来自然过渡到后一个动作的发力点,这些都是非常高级的技巧,但在这本书里,它们被分解成了可以操作的步骤。此外,书中对太极拳的“劲”的理解,也远超出了简单的“发力”范畴,它引导读者去体会和培养“缠丝劲”、“掤劲”等更精微的内劲。这对于那些已经掌握了基础套路,希望在技艺上更进一步的习练者来说,提供了宝贵的进阶指引。读完一遍后,我感觉自己对太极拳的理解不再是散乱的招式组合,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内在逻辑严密的整体。
评分这本书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做得非常到位,它不像有些书籍只是简单地罗列招式名称和简单的口诀,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一个动作背后的力学原理和意念导引。我花了很多时间对比不同段落,发现作者对太极拳的整体结构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体系。例如,讲解到“野马分鬃”时,它不仅展示了外形变化,还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腰胯的转动来带动手臂的动作,强调了“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整体性原则。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穿插了关于练习中常见错误的分析和修正方法。很多时候,我们自己练错了都不知道,而书上清晰地指出了例如“身体前倾”、“膝盖内扣”等常见弊端,并提供了对应的纠正练习,这极大地提高了自我校正的能力。这种对运动链条的细致解构,让练习不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一种带着目的性的、有思考的身体训练。这让我在练习时,总能找到更深层次的着力点,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形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