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法律文本为模版,从英汉翻译的角度切入,内容结构按照“原文+原译文+译文评注+改后译文”的形式,主要针对学生译文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语言和文化等多个层面进行讲解评析,切中要害,给出指导,学习者确立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翻译技能。
第一章 法律翻译的基础知识 第一篇 法律翻译的三条指导原则 第二篇 主要情态动词的作用及其翻译 第三篇 英语法律文本中禁令的表达方式及其翻译第二章 法庭报道的翻译 言 第一篇 “随心所欲的说谎者” 第二篇 差人盯住“谎话王”,官府追陈三亿元 第三篇 以性勒索,获刑四年第三章 司法文书翻译:刑事诉讼文书 言 第一篇 刑事诉讼文件:刑事诉讼过程的翻译 第二篇 刑事诉讼文件:公诉书的翻译 第三篇 刑事诉讼文件:判词的翻译第四章 司法文书翻译:民事诉讼文书 第一篇 民事诉讼文件:传召令的翻译 第二篇 民事诉讼文件:民事判决书的翻译第五章 通用合同条款的翻译(上) 言 第一篇 合同序言(鉴于条款) 第二篇 定义及解释条款第六章 通用合同条款的翻译(中) 第三篇 适用法律和争议的解决 第四篇 完整协议/最终协议第七章 通用合同条款的翻译(下) 第五篇 责任及义务 第六篇 违约责任 第七篇 合同终止参考文献
本书的特色就是,像讲解学生作业那样,向读者讲授法律翻译。先让水准不错的学生试译,或是拿现成的、已经发表的译文来做翻译分析,围绕相关问题对译文进行研讨或精雕细琢,目的只有一个:透彻揭示法律翻译的规律,帮助读者真正掌握法律翻译的要诀。
李克兴: 毕业于浙江大学外语学院,1983年公费赴美留学并于同年获印第安纳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哲学博士学位。曾长期担任纽约和洛杉矶多家著名律师事务所的特约法律翻译,承担过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的多项大型翻译项目。现任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法律翻译、广告翻译及应用翻译理论。已发表专著三部,译著八部,论文40余篇。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国际贸易的律师,我深知准确的法律翻译对于合同效力和纠纷解决的重要性。市面上很多翻译参考书,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案例陈旧,难以跟上现代法律实践的步伐。这本书却非常接地气,案例选择紧跟当前的热点和难点,让我能学以致用。它的优势在于“讲评”二字,不是简单地给出译文,而是详细分析了不同译法的优劣,以及背后的法律逻辑。这对于培养翻译的“法律思维”至关重要。我发现,当我开始思考“为什么这样译是最好的”而不是“这个词的对等词是什么”时,我的翻译水平才真正开始质的飞跃。这本书成功地弥补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是我案头常备的工具书之一。
评分坦白说,市面上的考试辅导资料大多内容重复,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仿佛是两位资深翻译专家坐下来,把多年实战经验倾囊相授。我特别喜欢其中对一些“陷阱”句式的解析,比如那些冗长的主从复合句,以及如何处理法律文书中特有的被动语态和倒装结构。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答案,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我通过研读这本书,不仅在模拟测试中成绩稳定提高,更重要的是,我开始有信心去处理那些从未接触过的全新法律文件。这种自信心来自于扎实的功底和对翻译原则的深刻理解,这本书恰恰为我打下了这样的基础。它绝非应付考试的速成指南,而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专业精进之作。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触是,法律翻译绝不是简单的词汇替换,而是一场严谨的、需要高度责任感的智力活动。作者在每一个案例的分析中,都强调了“信、达、雅”在法律语境下的具体体现——“信”是准确性,必须符合法律事实;“达”是流畅性,不能让读者产生歧义;而“雅”则体现在用词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这本书成功地将这些要求融入到案例的评点之中。我以前总觉得翻译的细微差别不重要,但书里通过对比两个只差一个词的译文如何导致完全不同的法律后果,让我深刻认识到“魔鬼藏在细节里”。这本参考书的价值,在于它帮助我从一个“会翻译”的人,蜕变成一个“能负责任地翻译”的专业人士。强烈推荐给所有对法律文本翻译有严肃追求的同行们!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法律英语学习者的福音!我本来对法律翻译这个领域感到非常头疼,尤其是那些拗口又复杂的法律术语,总觉得难以驾驭。但是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词汇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手把手地带你走过每一个案例。作者的讲解深入浅出,把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和概念,用清晰易懂的语言重新阐释了一遍。我尤其欣赏它对具体案例的剖析,那种“庖丁解牛”式的分析,让我看到了真实世界中法律翻译是如何运作的。每看完一个案例,我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自己也掌握了一套实用的翻译技巧。对于准备CATTI考试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必备的“秘籍”,它不仅能帮你应试,更能真正提升你的专业素养。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结构设计非常人性化,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上手。我不是科班出身,一开始接触法律文本时挫败感很强,感觉自己像在啃一块坚硬的石头。但是这本书的章节划分清晰,从基础的概念辨析到复杂的证据翻译,循序渐进。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不局限于英译汉,对汉译英的难点也有独到的见解。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用中文的思维去套用英文的表达,结果就是“中式英语”。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对比分析,教会我如何真正用法律人的视角去思考和表达。它不仅仅是教你翻译,更是在培养你的跨文化法律沟通能力。周末没事的时候,我也会翻阅几页,就当是进行一次高质量的“专业阅读训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