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
| 定价 | 16.80 |
| ISBN | 9787513809566 |
| 出版社 | 华语教学出版社 |
| 作者 | 说词解字辞书研究中心 |
| 编号 | 1201234704 |
| 出版日期 | 2016-01-01 |
| 印刷日期 | 2016-01-01 |
| 版次 | 1 |
| 字数 | 780千字 |
| 页数 | 548 |
| 说明 汉语拼音音节检字表 部首检字表 -一部首目录 -二检字表 -三难检字笔画索引 字典正文 附录 一、六十甲子表 二、二十四节气表 三、历代尺度变迁简表 四、历代升的容量变迁简表 五、历代斤两重量变迁简表 六、三十六字母表 七、'广韵'韵目表 八、*国历代纪元表 九、九拜礼汇释 十、古汉语词类活用 十一、古汉语特殊词序 |
| 本字典是一部适宜初、高中、大学生及其他中等文化层次读者使用的小型古汉语工具书。字头皆为古汉语常用字 同时收录部分双音连绵词 释义精赡 例证翔实。收录480余组“辨析” 包含同义词近义词辨析、古今义辨析、读音、字形辨析等内容 提示相关诸字用法。正文后附有九种附录 资料性强 弥足珍贵。其中古汉语特殊词序中的定语后置 是编者多年研究的成果 受到业内学者大加赞誉。本字典开本袖珍 装帧精美 方便读者使用。 |
这本工具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这种对古汉语情有独钟的学习者带来了福音。我记得我第一次翻开它的时候,那种扑面而来的厚重感和严谨性就让我对它充满了信心。不同于市面上那些动辄追求大而全,却在细节上敷衍了事的字典,这部作品在选字上显得尤为精到。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古籍中出现的所有生僻字,而是精准地聚焦于“常用”二字,这对于我们日常阅读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时遇到的高频难点,提供了最直接、最有效的解答。更让我欣赏的是它对词义的考辨,不同于那种一词多义的简单并列,编纂者显然下了大功夫去梳理同一个字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语境下的语义流变。比如一个常见的动词,它能清晰地标示出先秦的本义、汉代的引申义,乃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殊用法,这种层次感和历史纵深感,让我在理解古文时,不再是雾里看花,而是能洞察古人思维的脉络。每一次查阅,都像是一次与古代语文学家面对面的深入交流,那种精准度和学术上的支撑力,是其他许多工具书难以企及的。我常常会在查完一个字后,忍不住在旁边做大量的笔记,因为它提供的不仅仅是释义,更是一种解读经典的方法论。
评分总的来说,这部工具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一个单纯的“辞书”范畴,它更像是一部浓缩的、精炼的古汉语文化史和语法发展史的集成读本。我最欣赏的是它所流露出的那种对传统学术精神的敬畏与继承,同时又吸收了现代语言学研究的成果,使得内容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时代的锐利感。它摒弃了故作高深的晦涩说辞,而是力求用最清晰、最规范的现代学术语言来阐释古代的精微奥义。这种平衡的拿捏,是极其困难的,但编纂团队显然做到了。它放在我的书架上,不仅仅是一本随时可查的工具,更像是一件能够让我随时感到心安的学术伙伴,无论我面对何种难度的古文文本,都知道自己有一个可靠的后盾可以依靠。它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我对“权威工具书”的期待标准,未来我恐怕很难再对其他同类书籍感到完全的满意了。
评分这部书的学术深度和严谨性,从它对每一个词条所引用的例证中就能窥见一斑。这不是那种只罗列几个例句就草草收场的做法,而是精选那些最能体现该词语核心内涵和典型用法的出处。我特别留意了它对一些历史名词和古代社会文化词汇的处理。比如涉及到古代官制、礼仪、度量衡的词汇,它不仅给出了现代汉语的对应解释,更会深入到该词语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实际指代范围和操作细节。这种对文化背景的深度嵌入,使得学习者在掌握词义的同时,也同步构建了一个立体、鲜活的古代社会图景。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语言,更是在进行一次微型的、垂直领域的历史文化考察。这种跨学科的知识整合能力,是那些只做纯粹语言学梳理的词典所无法比拟的。每次翻到这类词条,我都会花上大量时间去研读,因为它们是理解古代文献深层含义的关键钥匙。
评分对于我们非专业出身的古汉语爱好者来说,阅读古籍最大的障碍往往是那些看似简单,实则含义晦涩的虚词和语气词。这部字典在这方面的处理上,展现出了一种令人惊喜的细致和耐心。虚词的意义往往是漂移不定的,一个“之”字,能充当的结构助词、代词、动词,用法之繁杂,令人望而生畏。然而,这部作品将这些“小词”的辨析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它用大量的对比性例句,清晰地勾勒出这些虚词在不同语法结构下的功能边界。它甚至会讨论到某些语气词在不同文体(如奏议与书信)中的细微情感差异。这种对语言“骨架”的精准描摹,彻底改变了我对古汉语语法的理解,让我开始意识到,掌握了这些基础性的结构词,阅读的流畅度和准确性会得到质的飞跃。这部分内容,我甚至会推荐给那些刚开始接触文言文的中学生,因为它能为他们打下最坚实、最不易动摇的语法基础。
评分说实话,我挑选了很多本号称是权威的古汉语词典,但很多时候,它们在编排和检索上的设计总是让人抓狂。这部字典在设计细节上的人性化处理,简直体现了编纂者对使用者痛点的深刻理解。首先是字体排版,清晰大气,即便在光线不佳的环境下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容易感到疲劳。而且,它的索引系统做得极其巧妙,不仅仅依赖于传统的部首和笔画检索,更重要的是,它似乎建立了一套基于词频和功能性的交叉索引体系。比如,我有时只记得某个字在句子中的某种特定结构功能,而不是确切的读音或写法,但通过它提供的某些关联词条或者功能性提示,我总能快速定位到我想要找的那个词条。这种流畅的检索体验,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尤其是在我进行古籍校对或者撰写学术论文时,时间成本的降低是显而易见的。它真正做到了“工具”的本色——高效、可靠、不拖泥带水,把精力最大限度地解放出来,投入到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思考上,而不是耗费在繁琐的查找过程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