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惯用语谚语歇后语词典-双色本,第2版 温端政 9787532641260 上海辞书出

小学生惯用语谚语歇后语词典-双色本,第2版 温端政 9787532641260 上海辞书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温端政 著
图书标签:
  • 小学生
  • 惯用语
  • 谚语
  • 歇后语
  • 词典
  • 语文
  • 工具书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温端政
  • 双色本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闻知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ISBN:9787532641260
商品编码:28702661912
出版时间:2014-07-01

具体描述

书名小学生惯用语谚语歇后语词典-双色本,D12版
定价16.00
ISBN9787532641260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作者温端政
编号1200914463
出版日期2014-07-01
印刷日期2014-07-01
版次1
字数204.00千字
页数280

凡例
正文
词目首字笔画索引

适合小学生查检需要 语料丰富的惯用语、谚语、歇后语词典 亦可供小学教师参考。

温端政 语言学家 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担任山西社会科学院资历研究员、语言研究所名誉所长。主要研究方向是汉语方言和语汇。

小学生(5-10岁)

'辞海版·新课标·学生系列辞书-双色本-D12版'是在双色本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修订的版本。该丛书为满足小学生多层面的学习需求而编写。这套词典品种齐全 编排合理 形式力求活泼新颖 以方便学生使用。D12版请专家学者重新修订 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 配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 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丛书根据小学生认知需求采用双色印刷。

本词典系该丛书其中一种。收录小学生常见常用的惯用语、谚语、歇后语共约2900条。条目丰富 生动形象。释文解释难懂字词 说明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有典故的交代出处并作简要说明。立目时以语言常见表现形式为主条。本词典后附有'词目首字笔画索引'。

比喻不向前看 把注意力集中在往事中。也比喻只看到人的缺点 而看不到他的优点。
指头朝下摔下来。
水银:即金属汞 银白色 常温下呈液态 故名。比喻有空子就钻 不放过每一个机会。
道:道行 指佛家修行的功夫。魔:“魔罗”的略称 佛教指破坏修行的恶鬼或烦恼、疑惑、迷恋等妨碍修行的迷障。本是佛家语 劝诫修行的人警惕外界诱惑。后用来比喻一方的力量超过敌对的另一方。
比喻对不公平的事情 众人会出面干预。也作“大路不平众人踩”。
黄鳝:也叫鳝鱼 身体像蛇而无鳞 很滑。之乎也:文言文里常用的语助词 起加重语气作用。指人悄悄地溜走。
道:指道理 道义 正义。正义的事业 会越来越昌盛;非正义的事业 会逐步败亡。
能放手时一定要放手 能饶恕人时暂且饶恕。指对人要宽容 不要苛刻。也作“得让人处且让人 得宽容处且宽容”。
卖乖:卖弄乖巧。指得了好处还使人认为肯吃亏。也作“得了便宜卖乖”。
指占了理就不让步。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赏析》 作者: 李明德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18年 ISBN: 9787301301234 --- 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赏析》是一部深入浅出、系统梳理中国古代文学瑰宝的经典著作。本书旨在带领读者跨越时空的阻隔,走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激荡,领略汉赋的雄浑壮阔,感受唐诗宋词的音韵之美,体味元曲的市井生活气息,最终抵达明清小说的世态人情画卷。 本书并非简单的名篇汇编,而是建立在深厚学术功底之上的精妙解读。作者李明德教授,凭借数十年的教学与研究经验,精选了从《诗经》、《楚辞》到清代小说中影响深远的代表性篇章,对每一篇选文都进行了详尽的、富有洞察力的赏析。 赏析的重点着眼于文本细读、艺术特色剖析、思想内涵挖掘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融入。全书结构清晰,脉络分明,既能满足文学专业研究者对深入理论探讨的需求,也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了极佳的入门和进阶读物。 详细章节与特色 第一部分:先秦文学——文明的源头与奠基 本部分重点剖析了《诗经》三百篇的现实主义精神与审美情趣,详细阐释了“风、雅、颂”的体裁差异及其社会功用。特别收录了对《国风·秦风·蒹葭》的意境营造、韵律美学的深度分析,以及对屈原《离骚》中浪漫主义手法、象征体系和爱国情怀的系统解读。对于先秦散文,如《论语》中的哲理光芒与《庄子》中汪洋恣肆的寓言故事,本书也给予了高度关注,揭示了其在构建中华民族思维模式中的基础性作用。 第二部分:汉魏六朝的时代回响 本卷聚焦于汉代的文学转型。重点赏析了汉乐府的质朴生命力与“文以载道”的实践。在赋体方面,本书详述了汉大赋的铺陈夸饰手法及其衰落的内在原因。魏晋时期,本书着重探讨了建安风骨中蕴含的对生命短暂的哲思,如曹操《短歌行》的慷慨悲凉。六朝诗歌部分,则细致分析了山水田园诗派的萌芽,及其如何从玄学清谈中汲取养分,形成独特的唯美意境。 第三部分:唐诗——盛世的交响乐章 唐诗部分是本书的重中之重。作者将唐诗的发展划分为初唐的宫廷气象、盛唐的恢弘气象、中唐的社会关怀和晚唐的感伤情调四个阶段。 盛唐气象: 对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的浪漫主义巅峰进行了细致的词语选择和句法结构分析;对杜甫“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精神,结合“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逐句解读了《三吏》、《三别》的悲悯情怀。 格律精研: 专门辟出一章,用清晰的图表和案例,讲解近体诗(律诗、绝句)的平仄、对仗、粘对等格律要求,并探讨了在严格格律下诗人如何实现“自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第四部分:宋词——婉约与豪放的并存 宋词的赏析部分,本书强调了词体的音乐性与抒情性的结合。对柳永的铺叙、对李清照的清丽、对苏轼的开阔豪放,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分析。特别是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评述,不仅分析了其气势磅礴的词境,还阐释了其“以诗为词”的创新对宋词发展史的深远影响。陆游的爱国情怀和辛弃疾的“金戈铁马”意象群,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第五部分:元明清文学的转型与成熟 此部分关注戏曲和小说这一新兴文学体裁。元曲部分,本书聚焦于关汉卿、王实甫等大家的杂剧成就,分析了其对市民阶层生活和情感的描摹。明清小说赏析,则侧重于《三国演义》、《水浒传》的英雄群像塑造与世俗叙事技巧,以及《红楼梦》的百科全书式结构、复杂的人物关系网和高度成熟的心理描写艺术。对《红楼梦》的分析,本书特别强调了其语言艺术的炉火纯青,达到了古典白话文学的最高峰。 学术特色与读者价值 1. 重在“语境”与“接受”: 本书不仅仅停留在文本表层,更致力于将文学作品置于其产生的历史语境和社会文化脉络中进行考察,同时探讨历代读者对这些名篇的不同接受和评价。 2. 跨学科视野: 赏析中巧妙地融入了美学理论、历史学知识以及音韵学常识,使得解读更加立体和深刻。 3. 清晰的脉络结构: 全书按照时间顺序和文学体裁发展脉络进行组织,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把握中国文学的演变轨迹,避免了知识点的碎片化。 4. 详实的注释与参考: 每一篇重要的选文后都附有细致的注释和延伸阅读推荐,便于读者进行自主学习和深入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赏析》是一把开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的钥匙,它以其深厚的学养和严谨的文风,帮助现代读者真正领悟“文以载道,以美传神”的中国文学精髓。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双色印刷的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拿到手里沉甸甸的,质感上乘。版式布局清晰明了,字号大小适中,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一点对于我们这种需要经常查阅工具书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而且,排版上的一些小巧思,比如重点词汇的加粗和不同颜色区分,让查找效率大大提升,每次都能迅速定位到想要的内容。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师,我发现这本书在选材上的独到之处。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词语和俗语,更重要的是,它对每个条目的解释都非常贴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生动形象,充满了生活气息。我尤其欣赏它对一些复杂概念的简化处理,既保证了知识的准确性,又让孩子们能够轻松理解和记忆。书中的例句设计也相当巧妙,都是孩子们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场景,这样一来,学习就不再是枯燥的死记硬背,而是变成了一种有趣的探索过程。

评分

这本书的定价虽然不算特别便宜,但考虑到其内容密度、印刷质量以及长期的使用价值,我认为它绝对物超所值。它不像那些一次性的学习材料,而是可以反复翻阅、伴随孩子整个小学阶段的良师益友。我向所有关注孩子语言能力培养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郑重推荐这本书。它的存在,让原本复杂难懂的传统语言知识,变得触手可及,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对汉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这点是任何电子词典都无法替代的。

评分

从我个人的阅读体验来看,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它不仅仅满足了“查阅”的基本需求,更在“理解”和“运用”上提供了深入的指导。我特别喜欢它在解释歇后语时,往往会追溯到背后的典故或俗语来源,这对于培养孩子的文化素养和逻辑思维非常有帮助。每一次翻阅,我都能从中发现新的知识点,感觉自己也在随着书本一起进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教书匠的层面。

评分

关于这本书的实用性,我必须给出一个大大的赞。我之前买过好几本类似的工具书,但大多内容陈旧或者分类混乱,用起来非常不顺手。而这一版,看得出编者在内容更新和结构优化上花费了巨大的心血。不仅收录了大量经典常用语,还加入了许多近年来在学生群体中流行起来的新鲜表达,使得这本书更具时代感和生命力。无论是课堂教学、课后辅导,还是日常的亲子阅读,它都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简直是必备良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