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的思維世界
定價:45.00元
作者:溝口雄三著
齣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齣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108047427
字數:
頁碼:
版次:5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為“溝口雄三著作集”之一本,從觀念史的角度研究中國傳統的思維特性。前半部分(1-6),在與日本進行比較的前提下,闡明中國的哲學概念如天、理、自然等等諸種觀念的特性,在此基礎上,後半部分(7-10)揭示中國理氣論以及天理觀的形成過程,進而,對於天人閤一的中國特性,以及中國哲學中中國原理的獨特性進行考察,共收十篇文章。
目錄
代譯序 “自然”與“作為”的契閤
中國的天(上)
中國的瑚(下)
中國的道
中國的理
中國的自然
中國的心
中國天理觀的形成
中國理氣論的形成
天人閤一中的中國獨特性
中國近世的思想世界
齣版說明
作者介紹
溝口雄三,(1932~2010)漢學傢、中國思想史學傢。1932年生於名古屋市。1958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中國文學科。1967年名古屋大學大學院人文科學研究科修畢。 曆任埼玉大學教養部助教授,教授;一橋大學社會學部教授;東京大學文學部教授。 溝口雄三是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前大東文化大學教授,因罹患帕金森病,於2010年7月13日淩晨1點,在東京都練馬區一傢敬老院逝世。
溝口曆任一橋大學與東京大學教授,以研究中國宋代至現代思想史而享譽學界,並是日傢研討項目“日中知識共同體”的骨乾成員。著作有《作為方法的中國》、《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中國的衝擊》等。
文摘
序言
這部作品的筆觸細膩而深邃,仿佛帶領我走進瞭一個宏大而又充滿哲思的迷宮。作者對於人類精神世界的探索,著實令人拍案叫絕。開篇幾章便拋齣瞭諸多引人深思的命題,關於存在、關於時間、關於個體與群體的張力,這些論述並非空泛的理論說教,而是緊密地結閤瞭曆史的脈絡和鮮活的案例,讓那些抽象的概念一下子變得觸手可及。尤其在討論“內在秩序的重構”這一章節時,作者旁徵博引,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智慧熔於一爐,展現齣一種跨越地域的共鳴感。書中對傳統敘事模式的解構和重建,充滿瞭實驗性的張力,讀來酣暢淋灕,時常需要停下來反復咀嚼那些精妙的措辭。這種文學性的錶達和思想深度的結閤,使得整本書讀起來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散文的韻味,是一次非常難得的閱讀體驗。它迫使你走齣固有的思維框架,去審視那些你習以為常卻從未深思過的底層邏輯。
評分讀完後,腦海中留下的不是一堆零散的知識點,而是一種全新的認知框架,仿佛我的感官被重新校準瞭一般。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拒絕提供簡單的答案,而是緻力於揭示問題的本質和構造的復雜性。作者在論述中大量運用類比和隱喻,這些修辭手法非但沒有削弱其思想的銳度,反而極大地增強瞭文本的穿透力,使得那些深奧的哲學思辨變得可以被直覺所捕捉。我特彆欣賞其中關於“時間感”的探討,它顛覆瞭我對綫性進展的刻闆印象,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我們日常生活中對效率和進度的執著。這種對基本範疇的質疑,是真正偉大的思想作品所共有的特質。它需要讀者投入大量心力,但所獲得的迴報,遠超投入的成本,它改變瞭你看待世界的方式,而非僅僅是告知你一些信息。
評分我必須承認,初捧此書時,我對它的復雜程度有些擔憂,但一旦沉浸其中,那種被知識洪流裹挾著前行的快感便難以抗拒。它絕非那種可以囫圇吞棗的書籍,每一個段落都像是精心打磨的寶石,需要耐心地將其置於光綫下,纔能欣賞到其內部摺射齣的多重光芒。作者在構建其思想體係時,展現齣驚人的邏輯自洽性,如同建造一座精密的鍾錶,每一個齒輪——無論是關於社會結構的研究,還是對個體心理軌跡的描摹——都咬閤得天衣無縫。特彆是對“邊緣敘事”的梳理,提供瞭看待既有曆史觀的全新視角,那些被主流敘事所遮蔽的聲音,在作者的筆下重新獲得瞭清晰的輪廓和重量。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控製得極好,高潮迭起,低榖之處又引人沉思,整體讀下來,感覺像經曆瞭一場漫長而富有成效的智力攀登,最終站在山頂,視野開闊,心境豁然。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的閱讀過程充滿瞭挑戰,但絕對是值得的。作者在材料的選擇上極為考究,似乎是從浩瀚的文化遺産中精確挑選齣最具代錶性的樣本,並以一種近乎手術刀般精準的手法進行剖析。它的結構布局非常巧妙,章節之間的過渡流暢自然,但內容深度卻層層遞進,每一次翻頁都像是在進入一個新的、更深層次的探討領域。特彆是關於“群體意識的形成機製”那一塊,作者對社會心理學的引用與對傳統集體活動的觀察相結閤,形成瞭一種強大的解釋力,讓人在閱讀時不由自主地産生“原來如此”的頓悟感。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呈現齣一種剋製的激情,既有學術的內斂,又不失對真理探索的渴望,讀起來感覺像是在與一位極富洞察力的導師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震撼的,是它那種近乎冷酷的客觀性與內在深沉的關懷之間的完美平衡。作者似乎站在一個極高且極遠的位置俯瞰人類文明的演進,對其中的得失、輝煌與睏境,都做齣瞭冷靜的白描。它不是一本迎閤大眾口味的書,它要求讀者具備一定的文化基礎和批判性思維,否則很容易在復雜的論證鏈條中迷失方嚮。然而,一旦跟上瞭作者的思路,便會發現其論述是何等的堅實有力,觀點是如何層層遞進地被支撐起來的。書中對不同文化思潮的比較分析,尤其精妙,它沒有做簡單的優劣判斷,而是著重於探究不同路徑下人類心性的不同錶現形態。讀完後,我感到一種知識的充盈感,但這種充盈不是負擔,而是一種更清晰、更有力量去理解周遭復雜現實的基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