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中華傳統文化開講 |
| 作者 | 趙士林 |
| 定價 | 29.00元 |
| 齣版社 | 中華書局 |
| ISBN | 9787101100037 |
| 齣版日期 | 2014-05-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本書是作者在為教育部大學視頻課程錄製的課件《中華文化二十講》的基礎上擴充而成的,部分內容在山東教育電視颱《名傢講壇》等播齣,以其為藍本的無數場國學講座在影響深廣。書稿從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入手,探索儒釋道的思想精髓在中華民族人文精神中的交融,闡明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以獨特的視角、生動的語言,令人耳目一新,給人以深刻的啓迪,是一本讀來輕鬆有趣,見解深刻的中國傳統文化讀物。 本書既可供高校“中國文化概論”或“中國傳統文化導論”課程教學使用,也可為社會各界關注、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大讀者閱讀、欣賞。 |
| 作者簡介 | |
| 趙士林,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學院教授、博導。1954年生,吉林人。曾任東京大學特邀研究員、哈佛大學高級訪問學者,現為杜剋大學中國研究中心教授。著有《當代中國美學》、《李澤厚美學》、《心學與美學》、《中國的智慧》、《國學六法》等。講課視頻節目《中華文化二十講》和《人人美學》入選教育部中國大學視頻課程和精品課程。2004年被授予“北京市教師”榮譽。此外,近年為社科院、北大、清華、、浙大等高校EMBA、MBA和中行、建行、工行、中國移動、中航集團等大型企業開設文化講座,受到熱烈歡迎。 |
| 目錄 | |
| 中華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代前言 一現代中國對傳統文化的三次衝擊 二中華傳統文化的基本性格 三中華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 講愛滿天下的襟懷 一做人到做事:內聖外王 1三綱領八條目 2孔子的啓示 二仁愛三層麵:親親—仁民—愛物 1對親人的愛 2對大眾的愛 3對萬物的愛 三五常仁為本 1道德重建:仁義禮智信 2何以齣現誠信危機 3愛是一種境界 4人性問題 第二講民貴君輕的政治 一孟子的時代 1春鞦無義戰 2關於孟子的評價 3孟子的“不閤時宜” 二民貴君輕——高倡,反對 1為弱者呼 2抨擊暴君 三民主政治——國傢大事,由民作主 1民本與民主 2古中國和古希臘的比較 四民生經濟——平均地權,鼓勵工商 1務實的思想傢 2孟子和商鞅的對立——孟商悖論 3反壟斷 4可持續發展的生態主義 五仁政王道——義利之辨,兩個視角 1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2王何必曰利 第三講人生境界的追求 一儒者氣象:聖人—大丈夫—君子 1聖人很難當 2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 二極高明而道中庸 1下學而上達 2日日新,又日新 第四講自強不息的奮鬥 一善為易者不占 1文化的轉嚮 2化神奇為腐朽 二《易經》的文化精神 1“通”的哲學 2“三纔”:天地人 三君子居易以俟命 1有沒有“命” 2盡人事,聽天命 第五講一個世界的取嚮 一中外比較:一個世界和兩個世界 1宗教精神:希望在天國,不朽在彼岸 2人間情懷:隻羨鴛鴦不羨仙 二實用主義:中國人的宗教心理 1為什麼多神 2對神的二重性態度 三生死問題 1死生亦大矣 2不朽在人間 第六講儒道比較 一日月交輝,儒道互補 1太陽的精神和月亮的精神 2儒和道的共同訴求 二道傢和道教 1聯係和區彆 2怎樣看道教的長生術 三儒道生命觀的比較 第七講的智慧 一和孔子 1神和人 2子中之子 3孔子求教和化鬍 4大哲學傢 二的軍事智慧:反戰的 1善戰者不怒 2將欲取之,必故與之 3兵者,不祥之器 4反戰傳統,好生之德 三的政治智慧:治大國若烹小鮮 1早指齣“馬太效應” 2治大國若烹小鮮 3怎樣理解無為 4政治傢的等級 5關於 四的人生智慧:柔弱勝剛強 1“心毒” 2不爭哲學 3柔弱勝剛強 4“為後世陰謀者法” 5禍莫大於不知足 6文明批判 五的宇宙智慧 1道的本質 2道的作用 3道的規律 第八講莊子的智慧 一自由思想傢 1莊子說:生和死其實都差不多 2逍遙遊蝴蝶夢 二莊子原來是美學傢 1莊子的絕望 2濠上之辯 3人生境界真善美 第九講境界無邊禪修五心 一慈悲心 1觀色即空,觀空即色 2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二平常心 1擔水柴,無非妙道 2真理很平凡 三清淨心 1我有明珠一顆 2八風吹不動 四自由心 1捨得和放下 2反對崇拜偶像 3磨磚成鏡 4無字經 五自然心 1雲在青霄水在瓶 2狐狸精的故事 3日本禪的境界 4科學和藝術 5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附錄一佛教常識50問 附錄二佛傢八大宗派 後記 |
| 編輯推薦 | |
| 本書深入淺齣地闡釋瞭儒釋道思想精髓,闡明瞭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有助於讀者將傳統文化轉化為自身擁有的人文思想。 本書是趙士林老師為教育部大學視頻課程錄製的課件《中華文化二十講》的基礎上擴充而成,融入瞭無數場國學講座與聽眾交流的經驗體會,包含瞭作者多年來對傳統文化的深入研究和**成果。 |
| 文摘 | |
| 序言 | |
評價四 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至今仍未散去。趙士林先生以其非凡的洞察力,為我們揭示瞭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與魅力。他並非一味地贊頌,而是以一種客觀而深刻的態度,去審視和解讀。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探討一些具有爭議性的文化現象時,所展現齣的理性與平衡。他能夠看到事物的多麵性,並試圖從中提煉齣普適性的真理。書中對一些古代思想傢及其學說的介紹,讓我對中國古代智慧的深度和廣度有瞭更深的理解。作者的文字充滿力量,又飽含溫情,能夠深深地觸動讀者的心靈。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書,更是一本關於人生、關於智慧的書。它鼓勵我們去思考,去探索,去發現那些隱藏在傳統文化中的寶藏。這本書就像一位智者,用他的言語,指引我們走嚮更加深刻的自我認知和文化認同。
評分評價二 初讀此書,我便被其宏大的格局和深刻的洞察力所吸引。趙士林先生似乎擁有一種魔力,能將那些看似遙遠、古老的文化符號,以一種鮮活、生動的方式呈現在讀者麵前。他並非簡單地羅列事實,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後的精神內核,揭示其在不同曆史時期、不同社會語境下的演變與發展。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復雜概念時的清晰邏輯和準確錶達,即使是對於不熟悉傳統文化領域的讀者,也能輕鬆理解。書中對於一些經典文化議題的探討,更是彆齣心裁,常常能引發我新的思考。例如,作者對某個古代倫理觀念的剖析,不僅解釋瞭其曆史淵源,還巧妙地聯係到當下社會存在的類似問題,讓人不得不佩服其觀察的敏銳度和思想的穿透力。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既有學術的嚴謹性,又不失人文的溫度,讀來既有智識上的滿足,又有情感上的共鳴。它讓我看到瞭中華傳統文化的生命力,以及它在塑造民族性格、影響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評分評價一 這是一本讓人耳目一新、充滿智慧的讀物,作者趙士林以其深厚的學養和獨特的視角,為我們徐徐展開瞭一幅波瀾壯闊的中華傳統文化畫捲。書中不僅涵蓋瞭曆史的悠久傳承,更有對現代社會中傳統文化價值的深刻反思。我尤其喜歡作者在分析具體文化現象時,那種旁徵博引、信手拈來的能力,無論是對古代哲學的精闢解讀,還是對傳統藝術的獨到見解,都讓我受益匪淺。閱讀過程中,我仿佛置身於一個知識的殿堂,每一次翻頁都伴隨著豁然開朗的驚喜。作者並沒有故步自封,而是將傳統文化置於全球化的語境下進行考察,探討其在當代社會中的生存與發展之道,這使得這本書既有厚重的曆史感,又不失前沿的時代氣息。它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知識普及讀物,更是一次思想的啓迪,一次心靈的洗禮。它讓我重新審視瞭我們民族的精神根脈,也激發瞭我對自身文化身份的深入思考。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長者,用溫和而堅定的聲音,引導讀者去發現、去理解、去珍視那些流淌在我們血脈中的文化基因。
評分評價五 讀完這本書,我仿佛經曆瞭一場精神的旅行。趙士林先生以其淵博的學識和獨特的風格,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中華傳統文化的大門。他並非簡單地介紹曆史人物或事件,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後的文化內涵和社會意義。我被作者對古代哲學、文學、藝術等領域的深刻理解所摺服,他能夠將復雜的概念解釋得如此清晰易懂,並且常常能引人入勝。書中對一些傳統節日、民俗的解讀,讓我對這些耳熟能詳的事物有瞭全新的認識,也感受到瞭其中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作者的文字極具感染力,讀來仿佛置身於古人的世界,與他們一同感受時代的脈搏,一同思考人生的意義。這本書不僅拓寬瞭我的視野,更豐富瞭我的精神世界。它讓我更加熱愛自己的文化,也更加珍視那些世代相傳的智慧。它就像一位良師益友,在我人生的道路上,給予我深刻的啓迪和不竭的動力。
評分評價三 不得不說,這是一次令人驚喜的閱讀體驗。作者趙士林以其獨特的文筆,將我們帶入瞭一個彆樣的文化世界。他不是在枯燥地講述曆史,而是在用一種充滿活力的語言,描繪著先賢的智慧,展現著文化的魅力。書中對某些傳統節日、習俗的解讀,讓我對這些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事物有瞭全新的認識。作者深入淺齣的講解,常常能點亮我心中的疑惑,讓我對一些過去模糊不清的概念有瞭清晰的認識。我尤其喜歡他對於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闡釋,那種將抽象概念與生動事例相結閤的方式,使得那些深奧的道理變得觸手可及。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讓我們在喧囂的現代生活中,得以片刻寜靜,去迴望來路,去體味那些曆久彌新的智慧。它提醒我們,在快速發展的時代,不應忘記我們從何而來,我們的文化根基在哪裏。這本書就像一盞明燈,照亮瞭我們通往內心深處的道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