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华传统文化开讲 |
| 作者 | 赵士林 |
| 定价 | 29.00元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 ISBN | 9787101100037 |
| 出版日期 | 2014-05-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是作者在为教育部大学视频课程录制的课件《中华文化二十讲》的基础上扩充而成的,部分内容在山东教育电视台《名家讲坛》等播出,以其为蓝本的无数场国学讲座在影响深广。书稿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入手,探索儒释道的思想精髓在中华民族人文精神中的交融,阐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以独特的视角、生动的语言,令人耳目一新,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是一本读来轻松有趣,见解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读物。 本书既可供高校“中国文化概论”或“中国传统文化导论”课程教学使用,也可为社会各界关注、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大读者阅读、欣赏。 |
| 作者简介 | |
| 赵士林,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博导。1954年生,吉林人。曾任东京大学特邀研究员、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为杜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教授。著有《当代中国美学》、《李泽厚美学》、《心学与美学》、《中国的智慧》、《国学六法》等。讲课视频节目《中华文化二十讲》和《人人美学》入选教育部中国大学视频课程和精品课程。2004年被授予“北京市教师”荣誉。此外,近年为社科院、北大、清华、、浙大等高校EMBA、MBA和中行、建行、工行、中国移动、中航集团等大型企业开设文化讲座,受到热烈欢迎。 |
| 目录 | |
| 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代前言 一现代中国对传统文化的三次冲击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性格 三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讲爱满天下的襟怀 一做人到做事:内圣外王 1三纲领八条目 2孔子的启示 二仁爱三层面:亲亲—仁民—爱物 1对亲人的爱 2对大众的爱 3对万物的爱 三五常仁为本 1道德重建:仁义礼智信 2何以出现诚信危机 3爱是一种境界 4人性问题 第二讲民贵君轻的政治 一孟子的时代 1春秋无义战 2关于孟子的评价 3孟子的“不合时宜” 二民贵君轻——高倡,反对 1为弱者呼 2抨击暴君 三民主政治——国家大事,由民作主 1民本与民主 2古中国和古希腊的比较 四民生经济——平均地权,鼓励工商 1务实的思想家 2孟子和商鞅的对立——孟商悖论 3反垄断 4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主义 五仁政王道——义利之辨,两个视角 1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2王何必曰利 第三讲人生境界的追求 一儒者气象:圣人—大丈夫—君子 1圣人很难当 2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二极高明而道中庸 1下学而上达 2日日新,又日新 第四讲自强不息的奋斗 一善为易者不占 1文化的转向 2化神奇为腐朽 二《易经》的文化精神 1“通”的哲学 2“三才”:天地人 三君子居易以俟命 1有没有“命” 2尽人事,听天命 第五讲一个世界的取向 一中外比较:一个世界和两个世界 1宗教精神:希望在天国,不朽在彼岸 2人间情怀:只羡鸳鸯不羡仙 二实用主义:中国人的宗教心理 1为什么多神 2对神的二重性态度 三生死问题 1死生亦大矣 2不朽在人间 第六讲儒道比较 一日月交辉,儒道互补 1太阳的精神和月亮的精神 2儒和道的共同诉求 二道家和道教 1联系和区别 2怎样看道教的长生术 三儒道生命观的比较 第七讲的智慧 一和孔子 1神和人 2子中之子 3孔子求教和化胡 4大哲学家 二的军事智慧:反战的 1善战者不怒 2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3兵者,不祥之器 4反战传统,好生之德 三的政治智慧:治大国若烹小鲜 1早指出“马太效应” 2治大国若烹小鲜 3怎样理解无为 4政治家的等级 5关于 四的人生智慧:柔弱胜刚强 1“心毒” 2不争哲学 3柔弱胜刚强 4“为后世阴谋者法” 5祸莫大于不知足 6文明批判 五的宇宙智慧 1道的本质 2道的作用 3道的规律 第八讲庄子的智慧 一自由思想家 1庄子说:生和死其实都差不多 2逍遥游蝴蝶梦 二庄子原来是美学家 1庄子的绝望 2濠上之辩 3人生境界真善美 第九讲境界无边禅修五心 一慈悲心 1观色即空,观空即色 2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二平常心 1担水柴,无非妙道 2真理很平凡 三清净心 1我有明珠一颗 2八风吹不动 四自由心 1舍得和放下 2反对崇拜偶像 3磨砖成镜 4无字经 五自然心 1云在青霄水在瓶 2狐狸精的故事 3日本禅的境界 4科学和艺术 5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附录一佛教常识50问 附录二佛家八大宗派 后记 |
| 编辑推荐 | |
| 本书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儒释道思想精髓,阐明了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有助于读者将传统文化转化为自身拥有的人文思想。 本书是赵士林老师为教育部大学视频课程录制的课件《中华文化二十讲》的基础上扩充而成,融入了无数场国学讲座与听众交流的经验体会,包含了作者多年来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和**成果。 |
| 文摘 | |
| 序言 | |
评价四 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至今仍未散去。赵士林先生以其非凡的洞察力,为我们揭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他并非一味地赞颂,而是以一种客观而深刻的态度,去审视和解读。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探讨一些具有争议性的文化现象时,所展现出的理性与平衡。他能够看到事物的多面性,并试图从中提炼出普适性的真理。书中对一些古代思想家及其学说的介绍,让我对中国古代智慧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更深的理解。作者的文字充满力量,又饱含温情,能够深深地触动读者的心灵。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人生、关于智慧的书。它鼓励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那些隐藏在传统文化中的宝藏。这本书就像一位智者,用他的言语,指引我们走向更加深刻的自我认知和文化认同。
评分评价三 不得不说,这是一次令人惊喜的阅读体验。作者赵士林以其独特的文笔,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别样的文化世界。他不是在枯燥地讲述历史,而是在用一种充满活力的语言,描绘着先贤的智慧,展现着文化的魅力。书中对某些传统节日、习俗的解读,让我对这些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物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深入浅出的讲解,常常能点亮我心中的疑惑,让我对一些过去模糊不清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我尤其喜欢他对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阐释,那种将抽象概念与生动事例相结合的方式,使得那些深奥的道理变得触手可及。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我们在喧嚣的现代生活中,得以片刻宁静,去回望来路,去体味那些历久弥新的智慧。它提醒我们,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不应忘记我们从何而来,我们的文化根基在哪里。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通往内心深处的道路。
评分评价五 读完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场精神的旅行。赵士林先生以其渊博的学识和独特的风格,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他并非简单地介绍历史人物或事件,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我被作者对古代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深刻理解所折服,他能够将复杂的概念解释得如此清晰易懂,并且常常能引人入胜。书中对一些传统节日、民俗的解读,让我对这些耳熟能详的事物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作者的文字极具感染力,读来仿佛置身于古人的世界,与他们一同感受时代的脉搏,一同思考人生的意义。这本书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它让我更加热爱自己的文化,也更加珍视那些世代相传的智慧。它就像一位良师益友,在我人生的道路上,给予我深刻的启迪和不竭的动力。
评分评价一 这是一本让人耳目一新、充满智慧的读物,作者赵士林以其深厚的学养和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徐徐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华传统文化画卷。书中不仅涵盖了历史的悠久传承,更有对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反思。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分析具体文化现象时,那种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的能力,无论是对古代哲学的精辟解读,还是对传统艺术的独到见解,都让我受益匪浅。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知识的殿堂,每一次翻页都伴随着豁然开朗的惊喜。作者并没有故步自封,而是将传统文化置于全球化的语境下进行考察,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之道,这使得这本书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不失前沿的时代气息。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知识普及读物,更是一次思想的启迪,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根脉,也激发了我对自身文化身份的深入思考。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用温和而坚定的声音,引导读者去发现、去理解、去珍视那些流淌在我们血脉中的文化基因。
评分评价二 初读此书,我便被其宏大的格局和深刻的洞察力所吸引。赵士林先生似乎拥有一种魔力,能将那些看似遥远、古老的文化符号,以一种鲜活、生动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他并非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精神内核,揭示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语境下的演变与发展。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复杂概念时的清晰逻辑和准确表达,即使是对于不熟悉传统文化领域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书中对于一些经典文化议题的探讨,更是别出心裁,常常能引发我新的思考。例如,作者对某个古代伦理观念的剖析,不仅解释了其历史渊源,还巧妙地联系到当下社会存在的类似问题,让人不得不佩服其观察的敏锐度和思想的穿透力。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人文的温度,读来既有智识上的满足,又有情感上的共鸣。它让我看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以及它在塑造民族性格、影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