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華古漢語大辭典
定價:79.00元
作者:王鬆茂 ,解保勤
齣版社:吉林文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2-04-01
ISBN:9787806265697
字數:2100000
頁碼:1237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這部詞典的編纂宗旨、收詞範圍、體例細則、齣版計劃等等,特邀在京的語言學傢和教授,進行瞭反復研究和討論,後形成文字,作為編纂者和齣版者共同遵循的綱領。
本書主要錶現在以下幾方麵:①釋義所引書證,大都引用先秦文獻中的語句或者高等、中等學校文言教材中的語句。
②標明詞性,以利於理解古代語句的用法及其組閤的規律,全麵地掌握古漢語句子內部結構的規律,準確地理解古漢語詞句所錶達的意義,也便於吸取古漢語簡明的句法,作為我們寫作的藉鑒;③字目或單音詞及詞條都用漢語拼音方案字母注音,使讀者能夠發齣正確的讀音,具有推廣普通話的作用;④字目及所屬詞條全部使用規範化的字體,不使用淘汰的異體字或繁體字,促進祖國文字的統一和標準化。
本書選收字目11000個左右,包括單音詞、多音詞、詞組、成語等。所收字目及所屬詞條以解決中等文化水平的讀者在閱讀古代文獻中遇到的疑難問題為原則,以嚮高等院校及中等學校教師提供“質疑問難”的語文工具書為目的。
目錄
前言
凡例
漢語拼音方案
漢語拼音索引
詞典正文
筆畫查字錶
後記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最近迷上瞭抄寫古籍,想藉此來體會一下古人書寫的意境。但抄著抄著就發現,遇到不認識的字詞是常有的事,尤其是那些生僻的異體字或者通假字,讓人很是頭疼。幸好有這本大部頭在手邊。我特彆留意瞭一下它對異體字的處理方式,發現它在釋義的同時,往往會標注齣這個異體字對應的規範寫法,並且提供瞭清晰的源頭齣處。這種細緻入微的處理,極大地滿足瞭我這種“考據癖”的需求。它就像一位耐心且學識淵博的老師,隨時在你旁邊為你答疑解惑,讓你在沉浸於古代文字的優美之時,不會因為不解其意而感到沮喪。它的厚重感,與其說是重量,不如說是知識的密度,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心裏也踏實。
評分坦白講,閱讀古籍對我來說一直是個挑戰,常常因為一個詞語的理解偏差,導緻對整段話乃至整篇文章的把握齣現偏差,那種挫敗感是很影響興緻的。這套辭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閱讀體驗。它的釋義邏輯性極強,往往會先給齣最核心的含義,然後層層遞進,解釋其在不同語境下的引申義。這種結構設計,非常適閤非專業人士循序漸進地理解。我發現,以前那些讓我望而卻步的古文段落,在有瞭它作為參照後,變得清晰可解,甚至能品味齣其中蘊含的韻味和情感色彩。它讓古文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而變成瞭觸手可及的文化遺産,極大地激發瞭我繼續深入探索古典文化的欲望,這是一本真正能“點亮”閱讀體驗的工具書。
評分這本厚重的典籍,初翻開時,撲麵而來的是一種曆史的滄桑感,仿佛置身於古老的書房,空氣中彌漫著墨香。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跡,每一個筆畫都凝聚著歲月的沉澱,讓人油然而生敬畏之心。我尤其欣賞它在收錄詞條時的廣度與深度,不僅涵蓋瞭曆代經典文獻中的核心詞匯,對於那些在現代漢語中已然失傳的、充滿韻味的古語詞,更是做瞭詳盡的考證和解釋。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沉浸其中,為一個生僻詞的多個釋義和用例而駐足良久,感受古代先賢們如何用精煉的文字構建起他們那個宏大的思想世界。編纂者顯然下瞭極大的功夫去梳理不同曆史階段詞義的演變脈絡,這使得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部濃縮的漢語發展史,對於任何一個對古典文學抱有熱忱的人來說,這都是案頭不可或缺的鎮山之寶。它的裝幀和印刷質量也值得稱贊,經得起反復翻閱的考驗。
評分我是一名中文係的學生,過去常用的那幾本舊辭典,總覺得在處理近現代嚮古代過渡時期的那些詞匯時顯得力不從心,或者說,在收錄上總感覺有些保守。這本《中華古漢語大辭典》在這一點上做得極其齣色,它似乎拓寬瞭“古漢語”的邊界,收錄瞭不少在魏晉南北朝乃至唐宋詩詞中頻繁齣現、但尚未完全固定成型的過渡性詞語和錶達方式。這對於我們進行更細緻的文本校勘和風格分析時,提供瞭極大的便利。每當我遇到一個拿不準的詞組,翻開它,總能找到令人信服的例句和清晰的語境分析。這本工具書的價值,已經超越瞭簡單的“查字典”,它在某種程度上塑造瞭我們對“規範古漢語”的認知框架。它不僅是知識的匯集,更是一種學術態度的體現。
評分說實話,拿到這套書的時候,我內心是既期待又有些許忐忑的,畢竟“大辭典”三個字的分量太重瞭。然而,當我真正開始使用它來輔助我研讀那些晦澀難懂的文言文時,我發現我的效率得到瞭極大的提升。它的檢索係統設計得相當人性化,雖然篇幅巨大,但查找起來卻並不費力。更令人稱道的是,它對同一個詞在不同朝代、不同典籍中的細微語義差異的處理,做得非常到位。這對於我們這些非專業的愛好者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過去我查一個詞,往往隻能得到一個籠統的解釋,讀起古籍來總感覺隔著一層紗,而這本辭典提供的多維度解析,就像是為我揭開瞭層層迷霧,讓我對文本的理解瞬間鮮活起來,充滿瞭立體感。它真正做到瞭“ جامع”而不“濫”,取捨之間見真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