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对比描写与统计分析:《现代汉语词典》专题研究
定价:24.00元
作者:刘中富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2-01
ISBN:978720904142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壹 刘中富 付晓雯 《现代汉语词典》(05版)异体字描写
贰 付晓雯 刘中富 《现代汉语词典》(05版)与《批异体字整理表》异体字整理之比较
叁 刘中富 付晓雯 05版《现代汉语词典》与02版《现代汉语词典》异体字整理对比分析
肆 付晓雯 《现代汉语词典》(05版)异体字整理的原则和体例
伍 刘中富 《现代汉语词典》(96版)收释外来词的几个问题
陆 刘中富 孙国秀 《现代汉语词典》(02版)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来词比较研究
柒 孙国秀 05版《现代汉语词典》与02版《现代汉语词典》外来词对经分析
捌 刘中富 边小玲 《现代汉语词典》(02版)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方言词比较研究
玖 边小玲 05版《现代汉语词典》与02版《现代汉语词典》方言词对比分析
拾 刘中富 《现代汉语词典》(05版)成语注音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附录一 刘中富 现代汉语词汇特点初探
附录二 刘中富 “的士”及其相关词语的读音规范问题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初拿到这本书时,我以为这又是一部学院派的“闭门造车”之作,但事实证明我的偏见太深了。作者的文字功底极为扎实,行文流畅,即便是处理那些高度技术性的语言学概念,也能用一种相对平易近人的方式进行阐述。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穿插了许多富有洞察力的历史回溯。例如,在分析某些特定词语的释义演变时,作者会追溯到其早期文献中的使用情况,这种历史的纵深感,让冰冷的词条鲜活了起来。这种考据的细致程度,绝非一般研究者可以轻易做到的,其中耗费的案头工作量可想而知。读罢此书,我对《现代汉语词汇》的认知彻底刷新了,它不再是一本静止的参考书,而是一个充满张力的、不断被定义和再定义的语言容器。这本书成功地做到了“化繁为简”却又不失深度,是极佳的学术普及作品,让普通读者也能窥见语言学研究的精妙之处。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体现了一种高度的逻辑自洽性。从宏观的词典编纂哲学,到微观的特定词条的对比分析,层层递进,逻辑链条清晰可见。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构建对比框架时所表现出的那种近乎苛刻的对照标准。很多时候,我们读书时会自然而然地接受既有解释,但这本书却鼓励读者去质疑和重新审视。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是什么”,而是深入探讨“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别样”。这种探究因由的治学态度,是本书最大的精神内核。对我个人而言,它极大地提升了我在阅读和写作时的自我监控能力,仿佛拥有了一双能自动标记出潜在歧义和模糊表达的“慧眼”。这种能力的迁移,才是真正优秀学术著作能带给读者的长远价值,而非仅仅是提供了一些信息点。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就像是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侦探进行实地考察,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语言现象,都被作者视为重要的线索。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在方法论上的创新和大胆。不同于传统语言学研究中常见的纯粹的文本考察,作者似乎巧妙地融入了一些现代统计学和计算语言学的思维。那种对词频、共现模式的关注,使得整部作品充满了现代研究的锐气。我尤其对其中关于“新词收录与淘汰机制”的章节留有深刻印象,作者没有停留在描述现象,而是试图构建一个解释性的模型,探讨词典编纂的内在逻辑是如何与社会语言变迁相耦合的。这种跨学科的视角,使得本书的讨论深度远远超出了普通词典导读的范畴,达到了对语言规范化过程的深层次剖析。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的语言爱好者而言,它提供了一个观察语言“生命力”的独特窗口,让人不禁思考:一部权威词典是如何平衡其保守性与适应性的?它的权威性,究竟建立在何种动态的平衡之上?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有力,那种沉稳的蓝色调配上醒目的白色字体,立刻就给人一种学术研究的严谨感。我本来还担心这种专题性的语言学著作读起来会枯燥乏味,但翻开第一页,那种对细节的打磨就让我放下了戒心。作者显然在梳理资料和构建框架上花费了巨大的心血,使得原本庞杂的词典条目分析,被组织得井井有条。尤其是关于词义辨析那几章,作者采用了一种近乎于“显微镜式”的审视角度,将那些我们日常习以为常的词语放置于不同的语境下进行交叉对比,那种抽丝剥茧的分析过程,读起来酣畅淋漓。比如,对于一些看似同义但实际存在微妙差别的动词组合,书中不仅列举了大量的例句,还辅以了清晰的语义场图示,这种直观性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对原始语料的尊重和依赖,绝非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扎根于《现代汉语词汇》这部“活的”语言系统之中。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我们重新审视了自己日常使用的工具,发现语言背后隐藏的巨大结构和规范性。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震撼于汉语词汇系统的复杂与精妙。作者对语言的敏感度非同一般,他能从最细微的语用差异中捕捉到社会文化和历史变迁的影子。特别是关于特定词族在不同语境下的“语义漂移”分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书中引用的数据翔实可靠,论证过程环环相扣,毫无牵强附会之处。它绝非一本只适合专业人士阅读的冷僻之作,相反,它为所有对汉语的内在规律抱有好奇心的人打开了一扇严肃而又充满魅力的门。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对当前主流词典研究领域的一次重要贡献,它既是对既有成果的总结梳理,更是在方法论和分析深度上的一次有力推进。读罢此书,你会发现,每一个看似简单的汉字词语背后,都蕴藏着一个宏大而精密的符号系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