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司马昞妻孟敬训墓志 |
| 定价 | 30.00 |
| ISBN | 9787532578979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作者 | 上海图书馆 |
| 编号 | 1201234633 |
| 出版日期 | 2015-11-01 |
| 印刷日期 | 2015-11-01 |
| 版次 | 1 |
| 字数 | 无 |
| 页数 | 16 |
| '司马昞妻孟敬训墓志'无目录。 |
| 普通大众 |
| '司马昞妻孟敬训墓志' 又名'司马景和妻墓志'或'孟敬训墓志' 北魏延昌三年-五一四正月十二日葬。楷书 二十一行 行二十一字。清乾隆二十三年-一七五八河南孟县葛村与'司马绍墓志'、'司马景和墓志'、'司马升墓志'同时出土。此册为沈景熊-嵩门藏本 或称'王昶跋本' 未经文物定级。册页装 共六开半 册高二十三·五厘米 宽十八厘米。碑文五开 帖芯高十七厘米 宽十四·六厘米。 |
阅读类似研究性很强的古籍时,我个人的体验往往是渐进式的,从对实物的好奇转向对社会背景的深挖。对于司马昞妻孟敬训这样一位身份特殊的女性,她的墓志铭必然折射出那个特定时期对“贤妻良母”乃至“贞烈”品德的最高期许。我非常好奇,在魏晋交替的混乱时期,司马家族的声望是如何通过这样的联姻来巩固的?孟敬训的家世背景在当时意味着什么?出版方选择用如此精良的排版来呈现这些内容,想必也是希望它能成为后续学者的重要参考书目。我期待能从文字中捕捉到一些细微的、关于女性在父权社会中自我表达的痕迹,即便这种表达是受制于墓志铭固有的颂扬体裁的。这种“在规范中寻找变奏”的阅读乐趣,是阅读任何当代文学作品都无法替代的。
评分这本《司马昞妻孟敬训墓志》的出版,对于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女性历史,无疑是一份珍贵的资料。我作为一个对古代墓志铭怀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首先被它精美的装帧设计所吸引。上海古籍出版社一贯的出版水准让人放心,这本也不例外,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清晰度都体现了对历史文献的尊重。虽然我尚未完全沉浸于墓志铭的原文细节中,但从前言和导读部分的初步浏览来看,整理者和研究者显然投入了极大的心血去考证和梳理孟敬训这位历史人物的生活轨迹。我们常常通过帝王将相的宏大叙事来了解一个时代,而墓志铭这种“微观史料”,却能让我们窥见当时士族阶层女性的日常礼仪、家族联姻的复杂性,乃至个人德行的评价标准。我特别期待能深入了解孟氏家族在那个动荡年代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司马昞与她的婚姻细节如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是一块石头的拓片或简单的文字记录,它是一扇通往逝去时光的窗户,让冰冷的文字重现温度和生命力。
评分初次翻阅此书时,我立刻被其学术的严谨性所打动。作为一名业余的历史爱好者,我深知墓志铭的解读常常需要跨越多个学科的知识背景,包括碑刻文字的辨识、地方志的参照,以及当时官职体系的理解。这本书显然不是面向快餐式阅读的读者,它为真正的历史探究者提供了坚实的基石。我关注的焦点在于,研究者是如何处理那些模糊不清、难以辨认的碑文残损部分的?他们引用的旁证材料是否足够丰富,能够有力地支撑起对孟敬训生平的重建工作?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正是衡量一本优秀历史文献出版物的核心标准。能够将一块尘封已久的石碑,通过现代考据学的力量重新呈现在我们面前,让一个在正史中寥寥数语带过的女性形象变得立体起来,这份工作本身就充满了迷人的魅力。它要求读者也必须保持一种慢阅读、深思考的姿态,去体会每一笔划中蕴含的历史信息量。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填补了某个领域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空白,这一点从其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定位就能看出端倪。我感觉这不是一本简单地“出版了一篇墓志铭”,而是“构建了一个历史场景”。我个人对魏晋时期的丧葬礼仪非常感兴趣,墓志铭作为墓葬文化的一部分,其文字、格式乃至陪葬品的选择,都遵循着一套复杂的文化代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解析这些代码,比如孟敬训在墓志中被赋予的那些典雅的称号,究竟对应着她生前哪些具体的德行实践?那些引用的典故和比喻,是否与她所属的士族文化圈高度契合?这种对文化符号的解构和重塑,是历史研究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它让我们意识到,即便是对于一个逝者,后人的纪念方式也构成了一种持续的文化生产。
评分从一个纯粹的文献收藏爱好者的角度来看,这本《司马昞妻孟敬训墓志》的收藏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出品,保证了其在学界的基础地位。我更看重的是,这种特定主题的、针对个体历史人物的深度挖掘,如何帮助我们构建起一个更丰满、更立体化的历史图景,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大的政治事件的描述上。每一个家族的兴衰,都由无数个像孟敬训这样的女性的命运所串联起来。这本书的意义,就在于它抢救性地保存并系统性地阐释了一个鲜活的个体,让后人有机会去想象她曾经生活的那个世界——一个既讲究门第,又充满文化自信的时代。我甚至在想,如果能配上相关的考古发掘图录或墓葬形制的分析,那将是更完美的学术呈现,但这已是对现有成果的延伸期待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