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剑桥美国经济史 第三卷 20世纪 上下册 斯坦利·L.恩格尔曼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包邮 剑桥美国经济史 第三卷 20世纪 上下册 斯坦利·L.恩格尔曼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剑桥美国经济史
  • 美国经济史
  • 20世纪
  • 斯坦利·L
  • 恩格尔曼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经济史
  • 历史
  • 学术著作
  • 包邮
  • 上下册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华文乐章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27719
商品编码:28846638627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三卷):20世纪

ISBN:9787-300-227719

出版日期:2018-05-16

作者:主编 斯坦利·L.恩格尔曼

定价:168.00元

装帧: 平装   

字数:958千字

内容简介

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我们对美国经济史的认识有了一个显著的飞跃。这部分归功于经济史学科本身的发展,尤其是由于统计和分析方法的创新对“新经济史”的贡献;部分归功于社会史、劳工史和政治史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剑桥美国经济史》既全面讨论了这一研究领域中的最新成果和进展情况,同时又对美国经济的发展过程和经济变迁进行了全面的综述。本书已经成为美国经济史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也是经济学与历史学相关专业研究者的必读之作,更是扩展读者视野、深刻理解美国全方位崛起过程的借鉴之作。 
《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三卷总结了20世纪美国和加拿大的经济史。它的各章以20世纪的重大事件为线索,如著名的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讨论了美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其中包括技术变迁、企业经济的繁荣和劳工法的发展。同时,本卷也讨论了农业、人口、劳动市场、城市和区域结构的变化,其他一些章节还研究了不平等与贫困、贸易与对外关系、政府管制、公共部门、银行业与金融。 
《剑桥美国经济史》一卷研究了英属北美和早期美国的经济史,第二卷研究了19世纪的美国、加拿大和加勒比海地区的经济史。

目录

上 册 

第1章 在以知识为基础发展的时代中美国宏观经济的增长:长期考察 // 001 
本章概述与结构 // 001 
1800年以来美国增长的统计数据 // 004 
20世纪美国经济的增长路径:一种解释 // 031 
国际视角下的美国增长 // 047 
统计附录 // 060 
注 释 // 067 

第2章 结构变化:地区和城镇的变化 // 076 
引 言 // 076 
各地区的兴衰 // 080 
变化中的城市体系 // 112 
地区、城市和经济增长 // 131 
总 结 // 141 
附录2.1 地理区域的界定 // 142 
注 释 // 143 

第3章 20世纪加拿大经济史 // 168 
引 言 // 168 
小麦经济的出现,1896—1929年 // 175 
混乱的时期,1930—1950年 // 187 
战后的经济增长 // 200 
总 结 // 211 
注 释 // 213 

第4章 20世纪美国的贫困与不平等状况 // 214 
引 言 // 215 
收入不平等的记录中隐藏着的基本因素 // 221 
贫困历史 // 227 
哪些因素影响着贫困率的变动 // 230 
公共政策对于收入不平等和贫困状况的作用 // 234 
可信度问题 // 241 
总 结 // 245 
结 论 // 246 
附录A:1947—1995年的不平等趋势 // 247 
附录B:对 1913—1946年的基尼系数序列的构造 // 248 
附录C:对 1913—1946年间贫困率序列的构造 // 251 
附录D:对比 // 252 
注 释 // 255 

第5章 大萧条 // 259 
真实的原因和想象的原因 // 259 
银行破产和通货紧缩 // 264 
联邦储备委员会和金本位 // 268 
复苏的开始 // 270 
第一次新政 // 274 
第二次新政 // 281 

第6章 20世纪的战争和美国经济 // 286 
引 言 // 286 
20世纪战争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 290 
美国20世纪战争的筹资 // 301 
机会成本 // 329 
注 释 // 345 

第7章 20世纪美国的对外贸易和贸易政策 // 366 
美国的比较优势 // 368 
衡量贸易“领导地位”和“竞争力” // 374 
美国制造业领导地位的起落案例研究 // 376 
从行业案例分析中得到的关于领导地位的经验 // 403 
解读美国贸易政策 // 407 
注 释 // 411 

第8章 20世纪美国的对外金融关系 // 415 
漫长的19世纪:1914年前的美国对外金融 // 416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美国对外金融的转型 // 425 
从国际金融中退缩 // 433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国际金融重建 // 436 
《布雷顿森林协议》:美国金融霸权时代? // 439 
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 // 444 
附 录 // 448 
注 释 // 449 

下 册 

第9章 20世纪美国的人口增长 // 451 
生育率 // 451 
预期寿命和健康 // 458 
人口的国内迁移和空间分布 // 465 
新的新兴人口迁移 // 474 
人口趋势和长期经济增长 // 477 
总 结 // 483 
注 释 // 484 

第10章 20世纪的劳动市场 // 489 
引 言 // 489 
劳动力构成和部门分布 // 494 
劳动报酬 // 502 
劳动参与率:劳动力的面貌 // 508 
现代劳动市场的演化 // 519 
停工期:失业、临时解雇、疾病和季节性 // 522 
不平等 // 529 
教育与人力资本 // 537 
政府与劳动市场 // 540 
总 结 // 540 
注 释 // 543 

第11章 劳工法 // 550 
引 言:劳工法的定义及其历史 // 550 
起始:1600—1860年 // 552 
矛盾:1860—1930年 // 562 
同化:1930—1980年 // 582 
结 论 // 600 
注 释 // 600 

第12章 北方农业的变迁:1910—1990年 // 607 
引 言 // 607 
地区对比:1910—1990年 // 609 
生产率增长 // 613 
农业问题 // 626 
农业政策 // 635 
农业的未来 // 643 
注 释 // 645 

第13章 20世纪的银行业和金融 // 654 
引 言 // 654 
战争和和平期间的联邦储备,1913—1929年 // 655 
20世纪20年代金融体系的成熟 // 657 
金融体系的崩溃,1929—1933年 // 667 
新政和金融体系的重建 // 673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 682 
新政的高潮,1951—1971年 // 684 
新一轮的危机和变革,1970—2000年 // 693 
未来的金融体系 // 709 
注 释 // 709 

第14章 20世纪的技术变迁 // 713 
引 言 // 713 
创新组织和机构化:1900—1990年 // 717 
内燃机 // 733 
化学 // 747 
电力和电子学 // 763 
电子技术革命:1947—1990年 // 773 
总 结 // 796 
注 释 // 803 

第15章 20世纪美国的企业经济 // 814 
第一次公司变革,1897—1940年 // 817 
第二次公司变革,1940— 1970年 // 831 
1970年到目前全球竞争推动第三次公司变革 // 839 
历史教训 // 845 
注 释 // 847 

第16章 政府对企业的管制 // 851 
全国性的竞争市场,1914—1932年 // 853 
新政管制的时代,1933—1968年 // 856 
控制工业主义的社会成本,1964—1977年 // 866 
新政管制体制的崩溃,1968—1983年 // 872 
20世纪80年代向管制下的竞争的转变 // 882 
结束语:政府在管制中的作用 // 885 
注 释 // 886 

第17章 公共部门 // 894 
政治过程 // 898 
19世纪的背景 // 900 
直到1917年的进步主义的政策措施 // 902 
第一次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1916—1921) // 905 
20世纪20年代的巩固 // 910 
大萧条时代的危机 // 913 
第三次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 // 921 
两党轮流执政的政府:1946—1980年 // 923 
里根的“革命”:1981—1992年 // 929 
总 结 // 932 
注 释 // 933


《变革的巨擘:美国经济的百年激荡与重塑(1900-2000)》 引言 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充满剧烈变革与飞跃的时代。对于美国而言,这是一个从新兴工业强国跃升为全球经济领袖的百年历程。从欣欣向荣的镀金时代余晖,到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再到冷战的对抗,以及后工业时代的黎明,美国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发展。本卷《变革的巨擘》将深入剖析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聚焦于那些塑造了现代美国经济形态的关键性事件、思潮、制度以及技术革新。我们将不仅仅关注宏观的经济数据,更要深入到每一个时代背景下,理解那些推动变革的个体、群体以及他们所面临的抉择,从而揭示美国经济何以在百年间经历如此深刻的转型,并最终引领世界经济潮流。 第一章:工业巨人的崛起与早期挑战(1900-1920年代) 本章将从二十世纪初美国经济的基石入手。在经历了19世纪末的快速工业化后,美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的工业品生产国。我们首先会审视托拉斯与垄断的形成,探讨它们对市场竞争、资源分配以及社会财富分配的影响。紧随其后,我们将分析进步主义改革运动的兴起,考察其在反垄断、劳工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保障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这些改革如何为日后的经济发展奠定更公平的基础。 同时,本章将重点关注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经济的深远影响。战争如何刺激了美国的工业生产?大量的订单如何改变了美国的产业结构?战争结束后,美国如何从一个债务国转变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我们还将探讨战后出现的通货膨胀、劳资冲突以及移民政策的变化,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20年代的经济格局。此外,早期的技术革新,如汽车工业的兴起、电力的大规模应用,如何改变了生产方式和消费习惯,也将是本章的重要论述内容。 第二章:繁荣、危机与大萧条的阴影(1920年代末-1930年代) 20年代被誉为“咆哮的20年代”,经济的繁荣景象与消费主义的兴盛令人瞩目。本章将深入剖析这种繁荣背后的隐忧。我们将详细分析股票市场的投机狂潮、信贷的过度扩张以及房地产泡沫的形成。随后,我们将聚焦于1929年华尔街股市的崩盘,并以此为引子,全面解析这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大萧条的成因。 我们将仔细考察大萧条对美国社会各阶层造成的毁灭性打击:大规模的失业、银行的倒闭、农产品的价格暴跌以及家庭的破碎。本章还将重点分析当时政府的应对措施,包括胡佛政府的保守政策以及其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深入探讨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及其“新政”的推出。我们会详细梳理“新政”所包含的各项重要政策,如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联邦储备体系的改革、公共工程项目的实施以及对农业和工业的干预。我们将评估“新政”在缓解危机、重塑经济秩序以及改变美国政府与公民关系方面的作用与争议。 第三章:战争经济的动员与战后格局的形成(194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美国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本章将聚焦于战争时期美国经济的全面动员。我们将分析如何将一个处于大萧条余波中的经济体迅速转化为一个强大的战争机器。从军工生产的指数级增长,到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包括女性和少数族裔的参与),再到政府对物价和配给的管控,我们将细致描绘战争经济的运作模式。 本章还将深入探讨战争对美国产业结构、技术发展以及国际贸易格局产生的持久影响。美国如何在此次战争中巩固其工业强国的地位?战后,美国经济又为何能够如此迅速地复苏并进入繁荣期?我们将分析对外援助(如马歇尔计划)的战略意义,以及美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扮演的核心角色(如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此外,本章还将关注战后社会的变化,如郊区化、婴儿潮以及消费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都为理解战后美国的经济与社会面貌奠定了基础。 第四章:繁荣、挑战与社会变革并存的时代(1950年代-1960年代) 1950年代是美国经济的黄金时期,持续的经济增长、相对较低的失业率以及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本章将分析支撑这一繁荣的因素,包括战后累积的消费需求、大规模的政府投资(如州际公路系统)、以及科技的进步(如半导体和核能的初步发展)。我们将审视西方国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相对优势,以及美国在冷战背景下维持其经济和军事优势的策略。 然而,繁荣并非没有阴影。本章也将关注这一时期美国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我们将深入探讨民权运动的兴起及其对经济公平和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劳工关系的变化、工会的地位演变以及跨国公司的崛起,都将是本章讨论的重点。此外,我们还将分析国内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新兴产业的出现(如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萌芽)。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与深刻的社会变革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美国现代社会的基本框架。 第五章:滞胀、转型与新自由主义的兴起(1970年代-1980年代) 1970年代是美国经济经历重大转折的十年。“滞胀”(Stagflation)——即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并存——成为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经济现象。本章将深入剖析导致滞胀的多种因素,包括石油危机及其对能源价格和整体经济的冲击,以及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的累积。我们将分析政府在应对滞胀方面的困境,以及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所面临的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本章将重点阐述里根经济学及其核心理念,如减税、放松管制、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削弱工会力量。我们将分析这些政策对美国经济结构、收入分配以及政府角色的影响。同时,我们还将关注科技革命的加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普及,它们为后来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本章将描绘一个美国经济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过渡的图景,以及这一转型过程中所伴随的机遇与挑战。 第六章:全球化浪潮下的竞争与创新(1990年代) 1990年代,美国经济迎来了新的增长周期,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其核心驱动力。本章将深入分析“新经济”的兴起,探讨信息技术如何重塑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就业市场。我们将审视互联网泡沫的形成与破裂,以及它对金融市场和企业战略的影响。 同时,本章还将关注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立,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等区域性贸易协定的签署,如何深刻地改变了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定位。我们将分析国际贸易的增长、资本流动的增加以及跨国公司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作用。此外,本章还将探讨美国经济在这一时期所面临的新挑战,如收入不平等问题的加剧、技术人才的争夺以及对新兴市场经济的依赖。我们将审视美国经济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其竞争力,并为21世纪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结论 回望整个二十世纪,美国经济史是一部充满韧性、创新与变革的宏大史诗。《变革的巨擘》通过对每一个关键时期的深入剖析,力图展现美国经济如何在内外部的巨大压力和机遇中不断调整、进化,并最终成为全球经济的领导者。从工业巨头的崛起,到大萧条的严峻考验,再到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以及战后的繁荣与挑战,直至信息时代的到来,美国经济始终在与时俱进。本卷旨在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帮助读者理解塑造了现代美国乃至世界经济格局的关键性力量,以及这些力量如何继续影响着我们今天的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三卷,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本书的视野极其开阔,内容也非常详实。作者在梳理20世纪美国经济史时,没有局限于单纯的经济数据和理论,而是将经济活动置于更广阔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之下进行考察。我被书中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之间相互作用的深刻分析所吸引,比如对劳工运动、移民潮、以及种族、性别平权运动如何影响经济结构和政策制定的探讨。这些内容让我意识到,经济史绝不仅仅是枯燥的数字游戏,而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紧密相连。书中对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政策的评价也相当客观,既肯定了其积极作用,也指出了其局限性。总的来说,这是一本能够激发读者深度思考的优秀著作,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分析,更重要的是启迪了我们理解经济现象的更深层次的视角。

评分

这本书简直太让人惊喜了!我一直对20世纪美国的经济发展史充满了好奇,但市面上很多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过于碎片化,很难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梳理脉络、又兼具深度与广度的著作。当我在网上看到《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三卷的介绍时,就立刻被吸引了。收到书后,立刻翻阅,书的装帧和印刷都非常精美,纸质也很好,翻起来手感很舒适。我尤其欣赏的是它对经济史的叙事方式,没有枯燥的数字堆砌,而是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案例,将一个个经济现象、政策变化以及背后的社会动因娓娓道来。例如,书中关于大萧条的描写,不仅详细分析了市场失灵、金融恐慌等原因,还深入探讨了罗斯福新政的实施过程及其影响,让我对那个动荡的年代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者对不同经济学派的观点也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展现了学术的严谨性。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了解美国经济史的绝佳入门读物,对于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来说,也提供了更深入的视角和思考。

评分

我是一位对经济学研究非常感兴趣的学生,一直在寻找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美国经济发展历程的经典著作。《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三卷无疑是其中翘楚。这套书的作者团队阵容强大,理论功底深厚,研究方法严谨,这使得书中的内容充满了学术价值。我特别喜欢它对20世纪美国经济所经历的几次重大转型进行了深入剖析,比如从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的转变,以及全球化进程对美国经济带来的深远影响。书中不仅关注了宏观的经济指标和政策,还花费了大量篇幅来探讨技术进步、劳动力市场变迁、社会结构变化等微观层面的因素,这些都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停下来思考,作者是如何将如此复杂的经济现象梳理得如此清晰,又是如何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融会贯通的。它不只是陈述事实,更重要的是引导读者去理解经济运行的逻辑和规律。

评分

我是一名经济史爱好者,一直以来都在搜寻能够提供深度和广度的美国经济史研究。在众多书籍中,《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三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内容涵盖了20世纪美国经济的方方面面,从早期的工业化浪潮到后来的全球化浪潮,再到信息时代的来临,几乎无所不包。作者的论述逻辑清晰,条理分明,使得即使是初次接触经济史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政策解读的精准性,以及对不同经济学派观点的客观呈现。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部充满智慧的学术作品。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美国经济的发展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经济学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绝对是我书架上不可或缺的珍藏。

评分

最近刚读完《剑桥美国经济史》的第三卷,感觉受益匪浅。这本书的编辑和出版质量都非常高,印刷清晰,排版合理,阅读体验极佳。作为一本严谨的学术著作,它却有着引人入胜的叙事风格,让我能够在阅读中保持高度的兴趣。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20世纪美国经济中的几次重大危机和复苏的章节,比如两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以及战后经济的繁荣与调整。作者在分析这些事件时,不仅从经济学理论层面进行了深入解读,还结合了政治、社会、文化等多元视角,使得整个分析更加全面和立体。特别是书中对20世纪后期信息技术革命的探讨,让我看到了科技创新是如何驱动经济增长,并深刻改变社会结构的。这本书让我对美国经济的演进有了更宏观、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有了更多的思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