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现货 (版)风诗的情韵——李山讲《诗经》 李山 东方出版社 9787506072830

正版现货 (版)风诗的情韵——李山讲《诗经》 李山 东方出版社 978750607283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山 著
图书标签:
  • 诗经
  • 李山
  • 国学
  • 经典
  • 文化
  • 文学
  • 东方出版社
  • 现货
  • 风诗
  • 解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西安世图出版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72830
商品编码:2889246363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4-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版)风诗的情韵——李山讲《诗经》
作者 李山
定价 38.00元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ISBN 9787506072830
出版日期 2014-04-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风诗的情韵--李山讲诗经/李山作品系列》讲述了:《诗经》是中国诗歌文学的开山之作,是民族文化形成时期的歌唱;是文学的经典,也是文化的。
  文学是一个文化人群的灵性,是一个民族精神气质的显现。《诗经》记录的是我们这个文化人群,在其民族性格形成时期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和美丑判断等各种生活信念。
  作为古典诗歌声,它把关怀的目光投向人间的生活,以“十五国风”的篇章尤为突出。风诗以其特有的对现实的敏感,对是非善恶的爱憎分明,对弱者不幸的无限同情,及其特有的细腻委婉、素朴活泼、气韵生动,为后来古典诗歌确定了方向,为诗歌文学在后世的波澜壮阔,开了先河。
  与《诗经》对话,是了解文学,更是了解传统、理解我们自己。
  《风诗的情韵--李山讲诗经/李山作品系列》运用新材料重新解释《诗经》中被误解的篇章,展现《诗经》的千姿百态。


   作者简介

  李山,1963年生,河北新城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诗经的文化精神》、《诗经析读》、《诗经新注》、《中国文化概论》等。


   目录
集 《诗经》离我们远吗第二集 琴瑟和谐第三集 桃花盛开的时候第四集 美丽的新娘第五集 家有贤妻第六集 苦是离别第七集 水畔的欢歌第八集 情与理的纠结第九集 性爱的决堤第十集 面对生活的废墟第十一集 蚕娘的觉悟第十二集 巾帼胜须眉第十三集 被误解的诗第十四集 在水一方第十五集 七月流火第十六集 农桑生活大韵律第十七集 征夫的哀怨第十九集 生活的万花筒第二十集 风诗的精神与艺术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从楚辞到唐诗》 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梳理与研究的专著,旨在为读者勾勒出中国诗歌艺术自萌芽至成熟的重要脉络,并深入探讨各时期诗歌的独特韵味与精神特质。本书不局限于某一具体作品或某一位诗人,而是以历史发展的眼光,呈现中国诗歌艺术的演进图景。 第一章:诗歌的源头与早期形态 本章将追溯中国诗歌的最早源头,从史前歌谣、部落祭祀仪式中的吟唱,到《诗经》的出现,展现中国诗歌最朴素、最本真的面貌。《诗经》作为中国诗歌的奠基之作,其“风”、“雅”、“颂”的分类、现实主义的精神、质朴的语言和丰富的表现手法,都将得到细致的分析。我们将探讨《诗经》如何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伦理道德以及人民的喜怒哀乐,并分析其对后世诗歌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二章:骚体诗的浪漫与忧愤:屈原及其时代 本章聚焦于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楚辞的兴起,以及其代表人物屈原。我们将深入解读屈原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分析其瑰丽的想象、炽热的情感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本章也将探讨楚辞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忧愤不平的精神,以及屈原在历史洪流中的不屈抗争。我们将研究楚辞如何突破《诗经》的传统,开创了中国诗歌抒情的新境界,并影响了后来的乐府诗和文人诗。 第三章:乐府诗的多元与世俗 本章将视线转向汉代的乐府诗。乐府诗作为一种以音乐为载体、服务于宫廷燕乐或民间传唱的诗歌形式,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有反映民间疾苦、社会不公的“采风”之作,也有描绘帝王将相、宫廷生活的“燕射”之歌。本章将分析乐府诗如何继承《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又融入了更强的叙事性、情节性和生活气息,并探讨其在语言上的创新,以及如何成为后世古诗的重要源头。 第四章:建安风骨与魏晋风流 本章将进入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魏晋南北朝。我们将重点分析建安文学时期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以及“建安七子”的诗歌成就,探讨其“慷慨悲凉”、“风骨劲健”的时代特色。接着,本章将转向魏晋时期文人的诗歌创作,分析陶渊明、嵇康等人的诗歌如何体现出玄学思潮的影响,展现出超然物外、淡泊宁静的精神境界。我们将探讨这一时期诗歌在形式、语言、意境等方面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如何为唐诗的繁荣奠定基础。 第五章:初唐的转型与盛唐的辉煌 本章将目光投向唐代,这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本章将首先梳理初唐诗歌的转型,分析陈子昂等人的诗歌如何突破齐梁诗歌的绮靡之风,回归风骨,并为盛唐诗歌的到来积蓄力量。随后,本章将重点解读盛唐时期各位伟大诗人的作品,包括王维的田园山水诗,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以及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的雄浑壮阔。我们将深入分析他们的艺术风格、思想情感,以及这些作品如何共同构成了盛唐诗歌的壮丽画卷,并在各个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六章:晚唐的余韵与诗歌的演变 本章将探讨晚唐诗歌的特点,分析杜牧、李商隐等人的诗歌如何呈现出一种更为精巧、含蓄、朦胧的美学风格,以及他们所面临的社会动荡对诗歌创作的影响。本章还将简要回顾唐诗之后,诗歌在宋代及以后所发生的演变,为读者提供一个更为宏观的视角,理解中国诗歌艺术的持续发展与创新。 本书以清晰的逻辑、详实的史料和深入的分析,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感受中国古代诗歌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通过对不同时期诗歌风格、主题、艺术手法的梳理,读者不仅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更能体会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传承。本书旨在成为对中国古代诗歌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的理想读物。

用户评价

评分

读《诗经》这样古老的文本,最怕的就是晦涩难懂,或者流于空洞的学术理论,让人望而却步。然而,李山老师的书,从书名“风诗的情韵”就能感受到一股亲切感和人情味,这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信心。我曾听过李山老师的一些讲座,他总是能把复杂的学术问题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仿佛你不是在听课,而是在听一位长者讲述一段段生动的故事。这次,他将这种能力倾注于《诗经》,用他特有的方式去解读那些“三百篇”中的“风”——那些来自民间的歌谣,充满着最原始的情感和生活气息。我想,这本书一定不会是枯燥的考据,而是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让我们触摸到古人的喜怒哀乐,感受到他们的爱恨情仇,甚至在字里行间找到自己情感的共鸣。这本书的出版,对我来说,就像是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里,迎来了一缕温暖的阳光,驱散了对古籍的畏惧,带来了探索的勇气。

评分

刚拿到这本《风诗的情韵》,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但光是翻看目录和作者李山的名字,就充满了期待。李山老师在《诗经》研究领域是大家公认的大家,他的学术功底深厚,同时又有着非常独特的视角和解读方式。听闻他将《诗经》中的风、雅、颂以及古公亶父、仲山甫等经典篇章娓娓道来,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这些古老的诗歌,去发掘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意和历史脉络,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我尤其好奇李山老师是如何将那些看似遥远的古代情境,与我们当下的生活建立起联系的,他是否会用他一贯的幽默风趣,将那些被埋没在历史尘埃中的故事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相当雅致,传递出一种沉静而有力量的文化气息,这更加深了我对内容的好奇。我迫不及待地想 dive into 其中,跟随李山老师的脚步,去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风雅与诗意。

评分

当我在书店里看到这本《风诗的情韵》,第一眼就被它的名字吸引了。李山老师的《诗经》解读,我一直非常欣赏。他不像一些学者那样,把《诗经》摆在神坛上,而是像一个和蔼的长者,把这些古老的诗篇,用最生动、最富有人情味的方式讲给大众听。这本书以“风诗的情韵”为切入点,这让我觉得非常贴切。《诗经》中的“风”,尤其是“国风”,更是充满了生活气息,是当时社会最真实的写照。我非常好奇,李山老师将如何挖掘这些诗篇中蕴含的“情韵”,如何让我们在阅读时,感受到古人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爱恋与忧愁,他们的勤劳与智慧。这本书就像一个引子,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去领略那份穿越了千年的风雅,去感受那份朴实而又深沉的情感。

评分

对于《诗经》的研究,我一直觉得它既是学术的殿堂,也是生活的源泉。而李山老师的这部作品,光看名字就预示着它将是一座连接这两者的桥梁。他将“风诗的情韵”作为主题,点出了《诗经》中最具感染力、最贴近人心的部分——那些关于爱、关于离别、关于思念、关于劳动、关于祭祀的种种情感。而“情韵”二字,更是道出了《诗经》的精髓: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流淌,是韵律的和谐。我非常期待李山老师如何用他渊博的学识和细腻的笔触,去剖析这些“情韵”,如何带领我们穿越时空的界限,去倾听那些古老歌谣里,曾经鲜活的生命在吟唱。这本书的出现,对于许多想要亲近《诗经》却又不知从何下手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份厚礼。它不是一本冷冰冰的学术专著,而是一次心灵的对话,一次情感的唤醒。

评分

一直以来,《诗经》对我而言,都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熟悉,是因为它在我们民族文化基因里深深地烙印着,无数的成语典故都源自于此;陌生,则是因为它古老的语言和背景,让很多普通读者望而却步。而李山老师的这部《风诗的情韵》,从书名本身就透露出一种亲切和人文关怀。“风诗”代表了《诗经》最源头、最贴近生活的部分,而“情韵”则强调了其中蕴含的情感和艺术魅力。这让我猜测,这本书一定不是高高在上的学术说教,而是充满温度的解读。我特别期待李山老师如何将那些隐藏在字句背后的古人生活、情感纠葛、社会风貌,以一种更加鲜活、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们在轻松的阅读中,重新发现《诗经》的魅力,感受到它跨越时空的共鸣。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走进《诗经》的绝佳契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