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文明史话:孔庙史话
定价:18.00元
作者:方拥,许政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4-01
ISBN:9787500081180
字数:
页码:9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华文明史话:孔庙史话》的内容涵盖了对孔子生平、孔子的思想和著作、历史地位的概述,并详细介绍了用于纪念孔子的孔庙的历史遗存和文化内涵,其中包括的孔氏家庙、京师太学孔庙、地方官学孔庙、东亚及东南亚孔庙。《孔庙史话》展现了中国儒学思想的传承和传播。
目录
序
引言
一、孔子
1.孔子的生平
2.孔子的思想
3.教育事业
4.《论语》
5.孔子的历史地位
二、南北孔氏家庙
1.曲阜北宗孔庙
2.衢州南宗孔庙
三、京师太学孔庙
1.先秦官学祭祀
2.汉至元初太学孔庙
3.元、明、清国子监孔庙
四、地方官学孔庙
1.苏州文庙
2.平遥文庙
3.韩城文庙
4.安溪文庙
5.建水文庙
6.资中文庙
7.富顺文庙
8.台北孔庙
五、东亚及东南亚孔庙
1.朝鲜半岛孔庙
2.日本孔庙
3.越南孔庙
4.印度尼西亚孔庙
5.新加坡等地孔庙
结束语
附录(中国历史年代表)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对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尤其着迷于那些能够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最近读到的《中华文明史话:孔庙史话》一书,虽然从书名上看似乎与文化艺术关联不大,但它却以一种令人耳目一新、视角独特的方式,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华文化艺术发展的新大门。作者在书中,将中国数千年来的文化艺术成就,置于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审视和解读。他并没有将文化艺术孤立地进行展现,而是深入挖掘了它们与社会、政治、思想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远古时期的陶器、青铜器,到汉代的壁画、画像石,再到唐代的诗歌、书法、绘画,以及宋代的词、瓷器,明清的戏曲、小说,作者都能够清晰地勾勒出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和艺术特征。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唐诗的解读,不仅仅是介绍诗歌的内容,更是深入分析了唐代社会繁荣、文化开放如何催生了如此辉煌的诗歌艺术,以及这些诗歌如何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精神世界。同样,在谈论宋代绘画时,作者也将其与宋代理学、市民阶层兴起等社会因素联系起来,展现了文化艺术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深深植根于社会土壤之中。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中华文明的文化艺术是其整体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互辉映,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独特的魅力。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古代历史和传统文化深深着迷的普通读者,我最近有幸读到了一本名为《中华文明史话:孔庙史话》的书。虽然书名直指孔庙,但我怀着对中华文明整体演进的好奇心翻开了它。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并非仅仅聚焦于某一个具体的建筑或人物,而是以孔庙为线索,巧妙地勾勒出了中华文明数千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轨迹。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感染力,他没有采用枯燥的学术堆砌,而是将历史事件、人物风貌、思想流变娓娓道来,仿佛让我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亲身感受着文明的脉动。从原始社会的萌芽,到夏商周的礼乐制度确立,再到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的百家争鸣,直至汉唐盛世的辉煌,最后抵达宋明理学的精深,《中华文明史话:孔庙史话》将这些宏大的历史时期串联起来,清晰地展现了中华文明在不同阶段的核心特征和发展动力。作者对每一个时期的关键人物、重大事件、重要思想都有独到的见解,并且能够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而有逻辑的叙事。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作者能够将抽象的哲学思想,比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以及道家的顺应自然,墨家的兼爱非攻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出来,让普通读者也能领略其深邃的内涵。这本书不仅让我对中华文明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更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那些历史谜团的兴趣。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和科举制度充满兴趣,尤其是它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的复杂角色。最近读到的《中华文明史话:孔庙史话》一书,虽然书名听起来似乎更侧重于某个历史建筑,但它在关于官僚体系的探讨上,却给了我意想不到的启发。作者在书中,通过梳理历代王朝的权力结构和官员选拔机制,深入剖析了中国传统官僚体系的形成与演变。他并没有止步于对制度的描述,而是着重探讨了这些制度背后的思想根源,以及它们如何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例如,书中对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特别是隋唐以降科举制度的详细阐述,让我对这些制度的优劣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作者巧妙地将孔子及其思想作为一条重要的脉络,展现了儒家思想如何逐渐渗透到官僚体系的构建中,如何塑造了官员的道德伦理要求,以及如何影响了政治的稳定与变革。读到关于宋代新法,以及明清时期八股文的僵化,我深刻体会到,即便是有着良好初衷的制度,也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弊端,甚至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这本书通过对官僚体系的深入分析,让我看到了中华文明在组织管理、人才选拔等方面的智慧与挑战,以及这些制度如何与中华文明的整体命运息息相关。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思想史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中华思想发展脉络的书籍。偶然间,我翻开了《中华文明史话:孔庙史话》。这本书虽然以“孔庙”为名,但其内容之丰富,视野之宏大,远远超出了我对一本“史话”类书籍的预期。作者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将中华思想史的演进与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社会变迁巧妙地结合起来。我惊讶地发现,书中对于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以及它们如何塑造了早期中华文明的格局,有着非常精彩的论述。从老子的道家思想,到墨子的兼爱非攻,再到法家的集权理论,作者都能够深刻地剖析其核心理念,并指出它们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实际影响。特别是我对书中关于儒家思想的阐述,并没有局限于对孔子思想的简单罗列,而是深入探讨了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如何被解读、被发展,如何与皇权相结合,又如何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石。作者的笔触充满智慧,能够将复杂的哲学概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些思想的读者也能有所领悟。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宋明理学的部分,它展现了中国哲学在吸收外来文化(如佛教)后,如何实现自我革新和升华,以及这些思想如何影响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这本书让我对中华文明的思想深度和广度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中国古代的民间生活和社会风貌都充满了好奇,渴望了解那些生活在历史深处普通人的真实状态。最近有幸读到《中华文明史话:孔庙史话》,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笔触,满足了我这份长久以来的渴望。虽然书名包含了“孔庙”,但我惊喜地发现,它并非仅仅关注于宏大的历史叙事,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泛的社会层面。作者巧妙地将历史事件与百姓的生活日常相结合,通过生动细致的描写,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民的生活图景。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再到节日庆典、民间信仰,书中都进行了细致的描绘。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唐代市井生活的描绘,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熙熙攘攘的人群、各具特色的小贩,仿佛一下子将我带回了那个繁华开放的时代。再比如,书中对宋代城市生活的研究,展现了市民阶层的兴起,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娱乐方式的丰富,如瓦舍勾栏、说书唱戏等,都让我看到了中国古代城市生活的鲜活与多姿。作者的叙事风格平实而富有感染力,他没有使用艰深的词汇,而是用贴近生活的语言,将历史的细节娓娓道来,让我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个时代。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中华文明不仅仅是帝王将相的故事,更是无数普通人辛勤耕耘、生生不息的历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