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空谈:关于人生的七件事
定价:32.00元
作者:陈嘉映,狗子,简宁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21808886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1. 当代哲学**人陈嘉映与作家狗子、简宁关于人生的畅谈。
  2.以对谈的形式,哲学家思辨的能力,通俗易懂的行文,解答困扰当代人的七个重大人生问题。
  3.写给残酷现实中迷茫而压抑的年轻人的人生指导书。
  4.周濂等公知积极参与问题的探讨。
内容提要
  本书围绕两性、生养、死亡、政治、信仰、文艺、智性七个问题展开对谈,凭借狗子率直、大胆的提问,陈嘉映、简宁、周濂智慧而思辨的回答,阐述了那些困扰残酷现实中社会人不得不面对的诸多问题。
  书稿中所涉及的问题,往往是一些因为忌讳、伪装、禁忌而长期得不到解答的内容,几位作者通过巧妙地阐述,给出了正面回应。
目录
序
两性:我们该如何期待一种新型两?
现代婚姻呢,我们讲这个爱情,就靠这个爱情纽带系在一起,如果没有爱情,或者感情吧,就散了。一方面婚姻从社会的大家庭里脱离开来,另一方面它通过两个人之间的感情的或灵魂的什么系在一起。
文艺:众声喧哗,文学已死?
这又说到莫言,以前不是经常说到为人民写作吗,莫言说我不是为人民写作,我是作为人民写作,我就是人民嘛。我觉得这是纯正的文学趣味和文学观。为人民写作,为历史写作,为什么什么写作,都是扯淡。
政治:不关心政治是正常的吗?
你不关心政治,政治一般不弄在你头上,弄你头上的概率有,但毕竟还不是那么大嘛。你是受点限制,但往往是这样的,你越关心这些限制,你受的限制就越多,你退一步就不那么感到限制了,我说有退路的余地就是这意思。不去关心政治,我的空间好像就变大了。
死亡:当代人有死亡观吗?
生命是一种恩惠,如果你说生命这个恩惠不是上帝给的,是谁给的呢?简单一点说,就是死亡给的。要是人没有死亡这回事,人是不死的,当然也不会去做任何事,时间如果是悠悠无尽,你不可能去爱,你不可能去心疼。
生养:我们如何决定是不是生孩子?
所谓人图快活,你可以说人从古到今都是图快活的,但是他那个快活的来源已经不一样了。以前如果没有一大家子,一个那样的社会关系在那,他就不快活。哪儿像现在,你一个人卷个包去摩洛哥旅游去快活去了,以前的人你让他一个人去摩洛哥他觉得苦得很呢。
信仰:没有信仰的生活是亏的吗?
好多人觉得偶然这事儿太玄了,小事儿偶然就算了,但是那么重大的事儿,性命攸关的事儿,你碰上了,就觉得特别不可理解。他有一种理解的要求,因为“不理解”你得扛着,偶然你得扛着,但理解让人舒服。
智性:何为“智性”谈话?
当然,智性是可以训练出来的。但是我们也常常看到训练失败的,这个更多,那教授、博士蠢得让你他想拔腿就跑,这种场合太多了。就是说智性这个词,它跟知识,跟教养,跟阶层有些关系,但是都不是充要条件。
作者介绍
  陈嘉映: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西方现代哲学研究,著述颇丰,其中尤以研究与翻译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的学说著称。因其睿智的教学、风趣的谈吐而拥有为数众多的拥趸。著有《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哲学科学常识》《说理》等。
  狗子:本名贾新栩,作家。干过摄影,当过编辑,也曾无所事事就那么呆着。人善良,人缘特好,喜欢喝酒(酒量非常好),有流浪情结。著有长篇小说《一个啤酒主义者的独白》。
  简宁:军队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简宁的诗》等3种,电影《赵氏孤儿》等5种,电视剧《红衣坊》等5种,翻译小说《女巫》等。
特约嘉宾
  周濂:人民大学哲学哲学院教授,兼任《知识分子论丛》与《公共哲学》杂志编辑。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毕业,专力政治哲学。著有《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文摘
序言
《空谈:关于人生的七件事》这本书,着实让我耳目一新。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联系”的论述。作者没有像许多心灵鸡汤那样,空泛地谈论人与人之间的重要性,而是通过讲述一个村庄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这种深刻的连接。这个村庄的人们,在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后,并没有各自逃散,而是选择守望相助,共同重建家园。他们分享食物,分担劳作,甚至在夜晚围坐在篝火旁,分享彼此的恐惧和希望。这种自然的、发自内心的联系,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我曾经一度觉得,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离,我们似乎都在追求个人的成功和独立。但这本书告诉我,我们骨子里依然渴望归属感,渴望在彼此身上找到慰藉和力量。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共振”这个概念,来形容人与人之间那种无声的默契和理解,仿佛每一个个体都能被群体的情绪所感染,又能够反过来影响群体。读到这里,我不禁回想起自己与家人、朋友之间的点滴,那些看似平凡的时刻,恰恰构成了我们生命中最坚实的支撑。
评分《空谈:关于人生的七件事》这本书,我在通宵阅读后的清晨,捧着一杯温热的咖啡,脑海中依旧回荡着作者那些深邃而又朴实的比喻。书中关于“选择”的部分,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作者没有直接告诉你应该选择什么,而是通过一个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生活片段,巧妙地引导读者去审视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我回想起自己曾经因为害怕失败而错过的一些机会,那些“如果当初”的遗憾,如今在作者的笔下,似乎有了一种释然。他讲述了一个关于老船长和灯塔的故事,灯塔并非永远照亮前方的航道,有时它只是默默地存在,给予船长一种安全感,让他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去 navigating 茫茫大海。这让我意识到,人生中的许多选择,并非是选择一条“正确”的路,而是选择一种面对未知和不确定性的态度。我开始反思,自己是否过于依赖外部的指引,而忽视了内在的力量?书中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如同潺潺流水,浸润心田,让我对“选择”这个看似简单却又无比复杂的人生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让我明白,即使前方是迷雾,也可能隐藏着别样的风景,而最重要的,是那个敢于扬帆的自己。
评分《空谈:关于人生的七件事》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场关于“意义”的深刻对话。作者没有给出空洞的哲学定义,而是通过讲述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来揭示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其中有一个关于一位乡村教师的描述,他一生都在偏远的山村教书育人,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没有显赫的成就,但他用自己的坚持和热爱,点亮了无数孩子的未来。作者并没有赞美他的“奉献”,而是让我看到,他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满足。这种从平凡中汲取力量,从微小的行动中创造价值的能力,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曾经一度认为,只有做出“大事”,才能让人生拥有意义。但这本书让我明白,意义并非是宏大的叙事,而是存在于我们每一个当下的选择和付出之中。它是一种内心的感受,一种对自己所做之事的热爱和投入。作者以一种温柔而坚定的语气,引导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轨迹,去发现那些被我忽视的、闪耀着微光的时刻,去理解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付出,可能正是构建人生意义的基石。
评分我不得不说,《空谈:关于人生的七件事》这本书,以一种极为独特的方式,触及了我内心深处的思考。关于“时间”的那一部分,简直是点睛之笔。作者没有贩卖焦虑,也没有鼓吹效率至上,而是用一种更为悠然的节奏,来探讨我们与时间的关系。他讲述了一个关于古老钟表匠的故事,这位钟表匠并不追求制作最快的钟表,而是专注于打磨每一个齿轮,让它们能够精准地、有条不紊地运转,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静谧。这让我反思,我们是否总是匆匆忙忙,试图抓住每一个瞬间,却反而失去了对时间的感知?书中的文字,如同慢镜头一般,将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时间碎片一一呈现。它让我意识到,时间的价值,并非在于数量,而在于我们如何去体验和度过它。那种对当下时光的全然投入,对每一个微小瞬间的珍视,才是真正拥有的时间。我开始尝试放慢脚步,去观察清晨的阳光,去聆听雨滴的声音,去感受微风拂过脸颊的触感。这种对时间的全新理解,让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和充实。
评分我最近读了《空谈:关于人生的七件事》,其中关于“接纳”的那部分,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作者用一种非常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花园的故事。花园里并非只有芬芳的花朵,也会有杂草丛生,甚至病虫害的侵袭。但园丁并没有因为杂草而放弃整个花园,也没有因为病虫害而憎恨那些不幸的植物。他只是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去处理眼前的状况,去呵护那些依然顽强生长的部分。这让我突然明白,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花园?我们总是希望一切尽善尽美,对生活中的不如意、不完美耿耿于怀,甚至因此而痛苦不堪。作者提醒我,与其去对抗那些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不如学会与它们共存,甚至是从中找到成长的契机。我曾经因为一次失败的创业项目而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但读完这一章,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曾经沮丧的自己,被温柔地拥抱。那种来自内心深处的理解和宽慰,是任何安慰都无法比拟的。书中的每一句话,都像是在低语,却有着直抵人心的力量,让我开始尝试用一种更加平和、包容的眼光去审视自己和生活中的种种不完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