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2009語錄
定價:30.00元
作者:《新周刊》
齣版社:文匯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80741772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24開
商品重量:0.40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時代現場感、個性化、有趣的“中文甜點”盤點專傢《新周刊》與知道分子聯手編選。1000條語錄·1000幅人物肖像·1000個時代現場創意人群的案頭。
《新周刊》,新銳的時事生活周刊,讀者眼中暢快淋灕的“觀點供應商”,媒體同行和創意工作者眼中的“話題發源地”,投資人眼中不可忽略的“智囊”和“思想庫”,中國社會變遷敏銳的觀察者與記錄者。
目錄
時事·政治()
遇到一個好總理。不如遇列一個好製度。——2009年2月28日,溫傢寶總理與網民在綫交流,引用瞭網民這句話。
時事·政治(墨際)
你不要浪費瞭這次經濟危機!——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政治顧問對他如此說。在美國曆史上,每一次危機都會造就一位的總統。
文化·生活()
快樂有時比黃金更可貴。——趙本山說,在經濟不景的時候,我們首先需要的是快樂。
文化·生活(國際)
O一代。——指追捧奧巴馬(Obama)、依賴互聯網(online)的年輕一代。
娛樂·體育()
城樓上的明星團體操。——學者硃大可評電影《建國大業》。
娛樂·體育(國際)
彆擔心我,我要睡覺瞭。——邁剋爾·傑剋遜去世前曾這樣告訴助手。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說實話,《2009語錄》這本書,一開始並沒有引起我太大的興趣。它的名字過於直白,讓我覺得可能隻是一本簡單的記錄,缺乏深度。然而,當我真正開始閱讀後,我纔意識到自己的判斷是多麼的片麵。這本書真正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所傳遞齣的那種“溫度”。它不是冰冷的數據或空洞的理論,而是充滿著人情味和生活氣息。我仿佛能聽到書中那些話語的“迴聲”,感受到說話人的喜怒哀樂。它讓我有機會去“偷聽”一個時代的呼吸,去瞭解那個時空中,人們是如何思考、如何感受、如何錶達的。這本書最讓我著迷的是它的“細節”。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片段,卻能夠勾勒齣一個時代的輪廓,展現齣人性的復雜與多樣。它沒有刻意去營造戲劇性,也沒有強行去升華主題,隻是以一種最為自然的方式,將那些真實的故事娓娓道來。我經常會在閱讀的過程中,停下來,反復咀嚼某一句,或者某一段話,去體會其中的深意。它就像是一場心靈的旅行,帶領我去探索那些不曾觸及的角落,去發現那些被遺忘的情感。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閱讀的樂趣,更是一種對生活的重新認識和感悟。
評分《2009語錄》這本書,給我留下瞭極其深刻的印象,但這種印象並非來自它的情節或是某個明確的主題,而是源於它所營造齣的那種獨特而難以言喻的氛圍。閱讀這本書,就像是在漫步於一個充滿迴憶的城市,每一個街角,每一處角落,都可能藏著一段故事,一段情緒。它沒有明確的敘事綫,也沒有顯而易見的中心思想,但恰恰是這種“散漫”和“自由”,讓我得以沉浸其中,任由思緒在字裏行間自由飛翔。我喜歡它那種“不加修飾”的錶達方式,仿佛是未經加工的原石,雖然不一定光彩奪目,卻有著天然的質樸和動人之處。書中的每一段,都像是一扇小小的窗戶,讓我得以窺探那個叫做“2009年”的世界。我能感受到那個時期人們的某種情緒,某種思緒,甚至是某種迷茫。它不是一本讓你獲得答案的書,而是一本讓你開始提問的書。它鼓勵我去思考,去感受,去將那些零散的片段拼湊齣屬於自己的理解。我常常會因為書中某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句子,而陷入長時間的思考,它可能觸動瞭我內心深處某個被遺忘的角落,也可能點亮瞭我對某個問題的全新認知。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激發我內在的探索欲,讓我重新審視生活,審視自我。
評分對於《2009語錄》這本書,我的感受可謂是五味雜陳。一開始,我帶著一種略顯功利的心態去翻閱,想著能從中汲取一些“養分”,或者找到一些“亮點”。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我逐漸發現,這本書的價值並不在於它能直接提供什麼現成的答案,而在於它能夠引發我更深層次的思考。它就像一個沉默的觀察者,將2009年的人們的生活片段、思想火花、甚至是那些不經意間的抱怨和感嘆,都如實地記錄瞭下來。這種記錄方式,沒有過多的修飾和加工,反而顯得尤為真實和有力量。我最欣賞的一點是,這本書能夠讓我跳齣自己固有的視角,去理解那些與我可能截然不同的想法和經曆。它打破瞭我對某個群體或者某種狀態的刻闆印象,讓我看到瞭每一個個體背後都有著豐富而復雜的世界。每一次閱讀,我都會有新的發現,就好像在一片熟悉的土地上,突然發現瞭一處隱藏的古跡,那種驚喜和震撼是難以言喻的。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非常獨特,有時候簡潔有力,有時候又帶著一種淡淡的憂傷,但無論如何,都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它讓我意識到,生活本身就是一種藝術,而這本書,就是對這種藝術的一種忠實記錄。
評分這本書,姑且稱之為《2009語錄》,我斷斷續續地讀瞭幾個月,期間放下又拿起,心情隨之起伏。起初是因為它名字的年代感,讓人好奇那個時節究竟發生瞭什麼,人們又說瞭些什麼。拿到書時,它並不厚重,紙張也算不上頂尖,但字裏行間傳遞齣的那種原始的、未經修飾的“聲音”,卻有著一種穿越時空的質感。我總覺得,那些被記錄下來的話語,就像散落在時間洪流中的珍珠,即使不那麼光彩奪目,卻有著天然的、未經雕琢的美。每當我翻開它,就像是在進行一場不太禮貌的“偷聽”,窺探著那些不為人知的角落,感受著那個夏天或鞦天的空氣,甚至能想象齣說話人的錶情和語調。有時候,我會因為一句簡短的評論而陷入沉思,因為它觸及瞭我內心深處某個被遺忘的角落;有時候,我又會被另一段看似漫不經心的話逗得會心一笑,仿佛看到瞭一個熟悉的朋友就在我眼前。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的“真實感”。它沒有刻意去營造氛圍,也沒有強行灌輸某種道理,隻是靜靜地呈現著,讓讀者自己去體會、去解讀。這就像在海邊撿拾貝殼,每一個都形狀各異,色彩不同,都需要你彎下腰,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它們的獨特之處。雖然我無法具體描述書中的內容,但它在我心中留下的印記,卻是深刻而持久的。它像一麵鏡子,映照齣我曾經的情感,也讓我重新審視瞭當下。
評分我不得不說,《2009語錄》這本書,給我帶來瞭一種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它不是那種能夠讓你一氣嗬成、情節跌宕起伏的小說,也不是那種能夠讓你瞬間獲得某種“智慧”的哲學著作。相反,它更像是一本被精心打磨過的“迴憶錄”,隻不過,這個“迴憶錄”的主角不是某一個人,而是那個特定的年份——2009年。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當我沉浸其中時,我仿佛能觸摸到那個時代的脈搏,感受到人們的情緒波動,甚至能聽到那些細微的、被淹沒在日常瑣碎中的聲音。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的“碎片化”和“非綫性”。它不像一條清晰的河流,而是像一片散落的星辰,需要你用想象力和聯想力將它們串聯起來。每一次翻開,都像是在探索一個未知的宇宙,每一次閱讀,都可能發現新的驚喜。我發現,這本書最打動我的,不是那些宏大敘事的陳述,而是那些微小、真實的情感流露。那些關於生活的小細節,關於人際關係的微妙之處,關於夢想與現實的碰撞,都以一種極為樸素的方式呈現齣來。它讓我意識到,即使在看似平凡的日子裏,也蘊藏著無數值得品味的故事。我常常會因為書中某一個短暫的“瞬間”而久久不能平靜,因為它喚醒瞭我內心深處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知的好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