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法醫DNA分型專論:方法學(原書第三版)
定價:180.00元
作者:(美)John M. Butler著;侯一平,李成濤譯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030368812
字數:1016000
頁碼:560
版次:31
裝幀:圓脊精裝
開本:大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原作者JohnM.Butler是美國國傢標準與技術局(NIST)的科學傢,在國際法醫學屆享有極高的榮譽和地位,獲得過榮譽總統奬,其2005年和2007年分彆編著的法醫DNA專著均在外十分暢銷,本次翻譯的專著是其2011年的*力作,有很多新的內容。全書共包括十八章,係統地介紹瞭法醫DNA分型過程中各個環節的方法學和*發展成果,本書可作為公安、司法、檢察院等公共安全領域內的DNA鑒定工作者、各大高校教師和研究生、本科生、律師等的參考用書,各類讀者可以直接切入感興趣的問題,提供解決實際問題的參考。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分隔: 剛拿到這本書,還沒來得及深入研讀,但僅憑其齣版方和這個嚴謹的標題,就讓我對它充滿瞭期待。我對法醫DNA領域的關注由來已久,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夠係統梳理其方法學發展曆程和最新進展的權威著作。這本書的名字“HJ 法醫DNA分型專論:方法學”精準地擊中瞭我的需求點,暗示瞭它將不僅僅是技術的羅列,更可能包含對每一種方法的原理、優缺點、適用範圍以及曆史演變的深度剖析。這種“專論”的定位,讓我相信它會超越泛泛而談的科普讀物,深入到方法學的每一個細節,例如不同STR分型係統(如CODIS、PowerPlex等)的特點、SNP分型技術的最新進展,以及那些可能影響結果準確性的細微之處。我尤其關注的是,書中是否會探討不同方法在實際案件中的應用案例,以及在麵對復雜樣本(如降解DNA、混閤樣本)時,不同方法學所能提供的解決方案。一本好的方法學專著,不應該僅僅是“是什麼”,更應該是“為什麼”和“怎麼做”,以及“在什麼情況下選擇哪種方法”。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在這幾個方麵提供令人信服的解答,幫助我更清晰地認識法醫DNA分型技術的全貌,為我未來的學習和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我是一位業餘的科學愛好者,對各種前沿科技都充滿好奇。法醫DNA技術一直是引起我興趣的領域之一,它將高深的分子生物學知識與實際的司法應用緊密結閤,充滿瞭神秘感和實用性。我購買這本書,並非為瞭成為一名DNA專傢,而是希望通過它,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這項技術是如何工作的。我期待書中能夠詳細講解DNA分型背後的基本原理,比如DNA的結構、基因的遺傳規律,以及聚閤酶鏈式反應(PCR)等關鍵技術是如何實現的。對於各種不同的DNA分型方法,例如STR(短串聯重復序列)和SNP(單核苷酸多態性)等,我希望書中能夠對比它們的原理、應用場景和技術特點。我更希望它能解釋,為什麼不同的方法會被選擇來解決不同的問題,比如個體識彆、親緣關係鑒定,甚至是通過DNA信息推斷祖源等。一本好的科普讀物,應該能夠在我現有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我的視野,讓我能夠理解這些復雜的技術是如何被應用於現實世界的,並且能夠欣賞到其中的科學之美。
評分作為一名在讀的法醫研究生,我深知掌握紮實的方法學基礎是多麼重要。市麵上關於法醫DNA的科普讀物不少,但真正能夠深入講解各種分型技術原理、優化條件、數據解讀以及潛在問題的專著卻不多見。這本書的齣現,如同在浩瀚的書海中找到瞭一座燈塔。我預想中,它會詳細闡述從傳統的STR分析到如今熱門的SNP分析,再到新生代測序(NGS)等前沿技術在法醫領域的應用。對於STR分析,我希望書中能詳細介紹不同試劑盒的性能差異,以及如何根據樣本質量和類型選擇最閤適的分析策略。對於SNP分析,我期待它能解釋為什麼SNP在某些情況下比STR更具優勢,以及如何利用SNP信息進行個體識彆、親緣鑒定,甚至推斷某些錶型特徵。而對於NGS,我更是充滿瞭好奇,希望能瞭解它如何顛覆傳統的DNA分型模式,提高樣本利用率,並為解決疑難案件提供新的思路。當然,一本優秀的專著,絕不會止步於技術的介紹,它更會觸及到質量控製、數據分析軟件的應用、以及在司法實踐中如何確保證據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這本書的厚重感和“專論”的定位,讓我有理由相信它能提供這些寶貴的知識。
評分我是一名法律從業者,雖然不是直接操作DNA分析的專傢,但對於法醫證據的準確性和科學性有著極高的關注。在處理一些涉及DNA鑒定的案件時,我常常需要理解檢測報告背後的科學原理,以便更好地評估證據的價值。這本書的標題“HJ 法醫DNA分型專論:方法學”讓我覺得它非常貼閤我的需求。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相對清晰易懂的語言,但又不失專業深度地解釋各種DNA分型方法的基本原理,比如PCR是如何擴增DNA的,電泳是如何分離DNA片段的,以及不同檢測係統(如STR、SNP、綫粒體DNA等)各自的優勢和局限性。我尤其關注的是,書中是否會探討在不同類型的樣本(如血痕、精斑、毛發、骨骼等)中,各種方法學的適用性以及可能遇到的技術挑戰。此外,對於DNA證據的解讀,包括如何區分混閤樣本,如何處理低質量或降解的DNA,以及如何計算DNA證據的統計學意義,都是我非常希望瞭解的。一本好的法律參考書,不應該僅僅是案例的堆砌,更應該是對背後科學原理的深入淺齣地闡釋,幫助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也能理解和運用這些科學知識。
評分收到!以下是五段以讀者口吻撰寫的,不包含原書具體內容的圖書評價,每段風格和內容差異較大,並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