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孤竹文化
定价:88.0元
作者:宋坤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4-01
ISBN:9787503440298
字数:53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孤竹国是3500年前由商的师祖“契”的嫡系子孙墨胎氏创建的。这个国度以“玄鸟”为图腾,以“玄水”(今青龙河)为母亲河,以“竹”为圣物。在中国历史列国中,商600年,周800年,存世近千年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孤竹国。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从文学性的角度来看,《中国孤竹文化》也展现出了不俗的艺术魅力。作者在叙述历史事实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许多富有感染力的描写,仿佛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在我眼前展开。他对孤竹地区自然风光、人文景致的刻画,以及对当时人们生活场景的想象,都充满了画面感和想象力。即使是在论述严肃的学术问题时,作者的语言也充满了诗意和韵味,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愉悦。书中偶尔穿插的一些与孤竹相关的诗歌、歌谣的引用,更是为整本书增添了一抹亮色,让我在历史的厚重感中,也能感受到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情感的表达。这本书让我体会到,历史的解读,也可以如此的富有美感和感染力。
评分这本《中国孤竹文化》无疑是一本视角独特、引人入胜的作品。我原本以为孤竹只是历史长河中一个模糊的符号,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才发现它承载着如此丰厚的文化底蕴。作者并没有从宏大叙事的角度去描绘一个朝代的兴衰,而是聚焦于孤竹这个地域文明的细微之处,将那些可能被淹没在历史洪流中的生活细节、风俗习惯、甚至是民间传说,一点一滴地挖掘出来,呈现给读者。书中关于孤竹先民的宗教信仰、祭祀仪式,以及他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都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们朴素而深刻的智慧。特别是其中对孤竹地区早期冶金技术的探讨,以及对当时手工艺品的精细描绘,都充满了考古学和人类学的严谨性,又带有文学的温度,仿佛我能亲眼看到那些闪耀着古老智慧光芒的器物,听到远古的回响。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文化”的含义,它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可感知的、渗透在每一个生活片段里的东西。
评分《中国孤竹文化》给我带来的惊喜远不止于其知识性的内容,更在于其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触。作者在描绘孤竹先民的生活时,并没有居高临下地审视,而是充满了理解与尊重。他笔下的孤竹先民,不再是历史书上冰冷的文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生活智慧的群体。书中关于孤竹的社会组织、家庭伦理、婚丧嫁娶等习俗的细致描写,让我看到了一个与现代社会既有相似之处又充满差异的古老文明。我尤其被其中关于孤竹地区儿童教育和养老习俗的篇章所打动,这体现了作者对人性最基本关怀的关注,也反映了孤竹文化中蕴含的朴素而动人的情感力量。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每一个曾经存在过的文明,无论大小,都值得被珍视和铭记,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丰富多彩的画卷。
评分《中国孤竹文化》是一本真正让我“看到”历史的书。它不是那种堆砌史料、枯燥乏味的教科书,也不是那种过于虚构、失却历史真实性的故事。作者以一种近乎“考古学家+小说家”的双重身份,将曾经鲜为人知的孤竹文明,以一种既严谨又鲜活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仿佛可以透过书页,触摸到孤竹先民留下的痕迹,听到他们曾经的欢声笑语,感受到他们面对生活的智慧与坚韧。书中对于孤竹地理环境的描述,以及这种环境如何塑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的分析,都让我印象深刻。这本书让我明白,地域文化绝非空穴来风,而是与土地、与自然、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的。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认识,不再局限于中原王朝的宏大叙事,而是拓展到了更广阔的地域和更深邃的文化层面。
评分初读《中国孤竹文化》,我便被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扎实的考据所折服。作者在梳理孤竹文化的过程中,旁征博引,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史书、地方志、考古报告,甚至是一些民间流传的口碑史料。这些丰富而严谨的材料为孤竹文化的再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为作者的洞察力而惊叹,他能够从零散的史料中抽丝剥茧,将看似无关的线索串联起来,构建出孤竹文化相对完整的图景。例如,书中关于孤竹作为早期国家雏形的论述,以及其与周边部族的互动关系,都充满了令人信服的逻辑和深刻的分析。更难得的是,作者并没有将这些研究成果写成枯燥的学术论文,而是运用了生动流畅的语言,将深奥的学术内容转化为普通读者易于理解和欣赏的文字。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与一位渊博的史学大家进行一次深入的对话,获益匪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