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辞海(全九册、第六版典藏本)(国人一生必备的书)
:3900.00元
作者: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9-01
ISBN:978753263353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辞海》是当代中国的极具的大型综合性辞典。“对不对,查《辞海》”,已成为广大读者的口头禅。一书在手,常用的单字、语词和百科词语,包括重要的名词、概念、术语、成语、国名、人名、地名、组织、机构、事件、会议、著作、文件、决议等等,均可查到。
《辞海(第六版)》彩图本收单字字头17914个,比第五版增加近400个,附繁体字、异体字4400余个;词条127200余条,比第五版增加4200余条;字数2300余万字,比第五版增加200余万字;图片16000余幅,与第五版相当。本版删去词目7000条,新增词目12300余条,条目修订面超过三分之一。
《辞海(第六版)》增加和充实了中国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的条目。包括增补和充实了等有关邓理论的系列条目。增收了等有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系列条目。增收了等有关科学发展观及其系列条目。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条目形成系列,同时,使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的条目形成系列。
在中国经受了十年“”的灾难后,国际上又发生了震惊世界的“苏东事件”,几乎一夜之间,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就变成了资本主义国家。一时间,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成为许多人的疑问。在这一关键时刻,中国党人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思想和社会主义大旗,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思想,产生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邓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无限生命力。《辞海(第六版)》在这方面有别于前几版的是,更加全面、更加深刻、更加系统地反映并广泛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个关系到人类命运问题在中国的*发展,并使之发扬光大。
《辞海(第六版)》突破以往只收古代汉语的惯例,增收五千余条、两万个义项的现代汉语。如(赖)(lài),除保留第五版5个义项外,第六版又新增了5个现代汉语义项,即:诬赖、责怪、不好(坏)、无赖、当离开而不肯离开。这些义项与新增的现代汉语词目等一样,都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语。同时,增收了等有关网络的词语。现代汉语和网络用语,在人们生活中使用频率极高,增收这两方面的条目,无疑能使《辞海》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时代。
《辞海(第六版)》增加及修订了大量科学技术条目,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新面貌。如,,反映了从1999年11月到2008年9月,发射“神舟”1号至7号的发射历程,前四次发射完成不载人飞行试验;后三次分别完成载1名、2名、3名宇航员的载人飞行试验。是2007年中国探月工程。是中国自主建立的代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的导航定位和通信系统。汶川特大地震时,调兵遣将、抢险救灾,就使用了这个系统。
《辞海(第六版)》新增了以及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支持的社区活动——等。
2006年国际天文学会通过决议,认为冥王星不符合太阳系行星的条件,因而从太阳系行星中除名。从而使太阳系的九大行星成为八大行星。据此,《辞海(第六版)》有关条目作了修正和反映。
《辞海(第六版)》新增了体现生命科学这重大发展的以及深入认识人体组织的等条目。“核糖核酸组学”于上世纪末提出,是探索生命奥秘的概念,与“基因组学”“糖组学”等都是生命科学的基石。“糖组学”被美国的《科技评论》定为“行将改变世界的十大新兴技术之一”。用于检测人体,有望提高肝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辞海(第六版)》新增了反映我国新的建设成就的标志性工程和建筑。如新增(世界座跨径超千米的斜拉桥)(世界长的跨海大桥)(鸟巢)(水立方)、(折扇)等。
《辞海(第六版)》在历史地理方面,尽量采纳学术研究公认的新成果,力求反映*信息。如三国人物原生年不详。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有人在《三国志宗预传》发现有延熙十年(247年)邓芝时七十岁的记载。据此推算邓的生年应为公元178年。本版依此补加了邓芝的生年,解决了一个多年的悬案。又如,霸王别姬的,原稿为“今安徽灵璧东南沱河北岸”,经查,自上世纪50年和60年代沱河改道,使“垓下”处于沱河南岸。据此改“垓下”为在今安徽固镇东北沱河南岸。又如,,原有“秦亡,为项羽所焚毁”之说。第六版改为:“历代相传:秦亡,为项羽所焚毁。21世纪初,中国文物考古专家实地勘察,认为此说尚难成立”。地理方面,如重庆市改为直辖市,韩国首都“汉城”改为“首尔”,柬埔寨的“磅逊”改为“西哈努克市”,缅甸首都迁至“内比都”,以及所有国家、州、省、市、县等的人口、面貌的变化,都作了修改和更新。各学科类似修改,举不胜举。
《辞海(第六版)》在文学方面,增收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学作品,包括等,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空白。外国文学增收了知名作品,如奥地利的、意大利的等。
《辞海(第六版)》在出版方面,增加了等。在出版物方面,和分别补充了二版和六版的内容,增收经过45年时间编纂、包含31142种植物的等。
《辞海(第六版)》新增了去世的国内外知名人物,如里根、叶利钦、阿拉法特、、苏哈托、范文同、、薄一波、华国锋、张学良、宋美龄、陈立夫、张春桥、巴金、冰心、费孝通、苏步青、谈家桢、陈芳允、陈省身、谢晋等。中国知名学者季羡林、任继愈于2009年7月去世,因《辞海》彩图本已经制版,无法增收。为了弥补这一遗憾,拟在第六版普及本、缩印本和豪华本中予以增收。
如果说时间是历史和时代的步伐,那么也可以说,《辞海》就是历史和时间的脚印。社会和自然比较重要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新中国60年来发展和变化,基本上都会在《辞海》中得到反映。近十年来的情况,除了上述例举外,无论是会议如;计划如我国的、欧盟的;会谈如;共识如;著作如、*的;公约如;组织如;主义如;事件如;决定如;流行疾病和自然灾害如,如此等等,《辞海(第六版)》中应有尽有。
可见,一版又一版《辞海》,不啻是历史和时代的大事记、档案馆和里程碑。所以说,用《辞海(第六版)》贺庆新中国六十华诞,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目录
前言
凡例
汉汉拼音音节表
卷(A-C)
第二卷(D-G)
第三卷(H-J)
第四卷(K-M)
第五卷(N-R)
第六卷(S-T)
第七卷(W-X)
第八卷(Y-Z阿拉伯数字和外文字母》
第九卷(附录 索引)
作者介绍
夏征农,1904年生,2008年逝世。江西丰城人。先后就学于金陵大学、复旦大学。1926年加入中国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任复旦大学共青团支部书记。1929年入狱。1931年任共青团江苏省委宣传部秘书,随后调至团中央宣传部主编《海上青年》。1933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6年主编《新认识》。历任新四军军政治部统战部副部长兼民运部长,苏中军区军政委员会秘书长,苏中公学教育长、政治部主任、校长,华中建设大学副校长,济南特别市委副书记,中央山东分局宣传部部长,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书记、书记处书记,中央华东局宣传部部长。1978年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1979年任上海市委书记。上海市社联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届全国代表。八大代表,十二大列席代表,十三大、、和特邀代表。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著作编为《夏征农文集》等。
陈至立,1942年生,福建仙游人。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
生。1961年加入中国党。曾是美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材料研究所访问学者。英国诺丁汉大学荣誉法学博士,俄罗斯莫斯科大学荣誉教授,泰国易三仓大学荣誉博士。长期从事铁电、压电材料、器件及相变行为研究,在弛豫型铁电体弥散相变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党委副书记,上海市科技工委党委书记,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上海市委副书记;国家教委党组书记、副主任,教育部部长;国务委员,分管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工作;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孔子学院总部届理事会主席。现任全国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第十三届、十四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
文摘
序言
我得承认,我是一个对“精装”和“典藏”有着莫名的偏执的人。市面上的工具书五花八门,但真正能做到兼顾实用性和收藏价值的凤毛麟角。这套《辞海》第六版,从装帧的材质到纸张的厚度,都透着一股子匠人精神。书脊的烫金工艺在灯光下微微泛着光芒,即便是偶尔不小心沾上了咖啡渍,用湿布小心擦拭后也能很快恢复原貌,这对于一个经常在书桌前与咖啡和草稿纸为伍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更让我心动的是,它所收录的许多人文社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科学名词的界定,都经过了权威的审定和更新,保证了信息的时效性。我曾经在撰写一篇关于量子物理通俗读物的评论时,对其中一个概念的权威定义产生了疑问,结果查阅这套书,瞬间得到了最准确、最符合当前学术共识的解释。它不只是一个词库,它更像是一个活态的知识博物馆,记录着时代知识边界的拓展。
评分作为一个从小就对“中国文化”这个宏大叙事有着强烈好奇心的人来说,我深知语言是理解一切的钥匙。我曾经试着用过很多网络资源来快速查询,但那种碎片化的信息流带来的满足感是短暂的,并且常常伴随着对信息准确性的隐忧。拥有这套九册的《辞海》,那种踏实感是无可替代的。它给予的不是即时的答案,而是完整的知识结构。例如,当我查阅某个历史事件的地理背景时,它不仅给出了地名解释,还会附带相关的人物、年代背景的简要介绍,这种“举一反三”的设计,极大地扩展了我的知识视野。而且,它的权威性意味着我可以放心地将书中的内容引用到我的学术笔记或写作之中,无需反复交叉验证。对于那些想真正沉下心来,系统性地梳理自己知识体系的同好们,这套书无疑是一个基石般的存在,它能帮你打下一个坚不可摧的文化底盘。
评分说得再玄乎,对于普通人来说,它终究还是要回归到日常使用的便利性上。我家的客厅里摆着很多书,但当我需要快速确认一个古诗词里的生僻用字时,我永远会第一个走向这套书。它的检索系统,经过无数次优化,已经形成了一种直觉反应。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许多我们以为已经“过时”的词汇和概念,在这套书中得到了精妙的保留和注释,它们仿佛是活化石,提醒着我们语言是如何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它能帮我给孩子解释那些在老电影里听到的、现在已经不常用的词语,那种传承的责任感油然而生。这套典藏本,与其说是一套工具书,不如说是一个家族的文化遗产,它不仅记录了语言的过去,也在默默塑造着我们这一代人对世界认知的深度和广度。它让“查字典”这个行为,从一个任务变成了一种享受,一种与先贤智慧对话的仪式。
评分这本厚重的典藏本,光是拿在手里就能感受到沉甸甸的分量,那种纸张散发出来的油墨香气,简直是唤醒了我骨子里对知识的渴望。我记得第一次翻开它,是在一个慵懒的周末下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页上,照亮了那些密密麻麻却又井井有条的文字。我本来只是打算随便翻翻,看看它到底收录了多少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生僻词汇,结果一头扎进去就再也拔不出来了。那种感觉就像是突然发现了一个宝藏,里面不仅有我认识的那些熟悉的字词,更有无数我从未听闻却又觉得妙不可言的古老典故和专业术语。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哲学概念的解释,那种深入浅出的笔法,即便是初学者也能领会其中精髓,而不是被那些晦涩的术语绕得晕头转向。每一次查阅,都不是简单的“查”,而是一次微型的知识探险,总能从中找到意想不到的联结和启发,让原本孤立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张更完整的知识网络。这套书,与其说是工具书,不如说是一位沉默而睿智的良师益友,随时待命,陪伴我探索语言的奥秘。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套书的时候,心里是有点忐忑的,毕竟“全九册”听起来就让人望而生畏,生怕它会变成压在书架上积灰的“镇宅之宝”。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这套典藏本的排版设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每一页的留白、字体的大小、行距的疏密,都拿捏得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更绝的是,它对不同学科领域的词条划分得极其清晰,索引做得细致入微。我前段时间在研究一个明清小说的翻译问题,需要核对几个特定的古代称谓,结果在目录里精确地定位到对应的册数和页码,效率高得惊人。它不仅仅是收录了词语的释义,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丰富的语境和历史沿革。你看着一个词条的演变,仿佛能看到中华文化在时间长河中是如何呼吸和成长的,那种厚重感和历史感,是任何电子词典都无法比拟的。这套书,简直是为深度阅读者和严肃的文化研究者量身定做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