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打开文化财富的钥匙
定价:39.00元
作者:雷原
出版社:中国市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01
ISBN:9787509208199
字数:
页码:24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文化艺术品份额化必然会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为中国创造一个难以估量的绿色GDP。
《打开文化财富的钥匙》既有高屋建瓴的宏观理论论述,又有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还建立在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实践的基础上,因此具有可操性。对大家担心的八大问题都做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内容包括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有效机制——文化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暨组建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文化艺术品份额化交易重在于构建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文化金融体系、文化艺术品份额化的灵魂是大众化、文化艺术品份额化暨组建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等。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有效机制——文化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暨组建文化艺术品交易所
一、文化软实力与文化产业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根本的可持续性的竞争力。对内可以整合资源。增强凝聚力;对外可以化解各种敌对力量,使不利于自己的力量减到小。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具有柔能克刚的强大感召力;它是一种道德与精神。是一个民族与国家核心的价值理念;它是一种智慧,一种可以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它也是一个民族的哲学与思维方式。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浅层次看是物质层面的竞争;其次表现为人才层面的竞争;再次表现为制度层面的竞争;但是核心的竞争是价值与思维方式层面的竞争。价值与思维方式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所在。
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人类逐渐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诸如天人合一、天下为公、中庸、无为、仁政王道、和而不同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得以检验,也在几千年的历史上不断丰富和发展。从历史的角度看,就是中国文化中的这些精神使中国人实现了天下一家的理想,实现了修、齐、治、平的追求。在今天全球化的时代,在更大范围的天下视野中,世界大同、天下太平仍然是当今人类的理想。
天人合一思想可以帮助人类尽可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仁道思想可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不是个人本位的利己主义,也非集体主义的利他观念。许倬云先生说:基督教文化本有强烈的个人主义文化基因,随着工业化社会演变,又加上了群体化的成分。印度文化重个人,伊斯兰教文化重教团,各趋一个,而唯有儒家文化由个人而天下,并且个人不会因为是群体的一部分而丧失个体的自我。同时,仁道是以全仁为的目的,仁是人性的发扬,仁是人人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仁道是以人为本的,以人为本不是说人是宇宙之本,而是说人是社会生活之本,“人与天地参”,人在天、地、人中占有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地位,可见人的地位在儒家文化看来是可以参赞天地之化育的,地位是很高的。这一思想正好可以回答为什么当今人类因科技发展和工业生产而呈现的工具化和手段化的理性,而缺少目的性的关怀。人类在异化,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还在日益加剧。冯友兰先生说:基督教认为人都是罪人,所以其重在上帝或者在天,讲的是“天学”;佛教则认为人类是苦难的,故重在鬼神,讲的都是人死后的事,这是“鬼学”;中国文化讲的是“人学”,着重是“人”。从这个意义上,只有中国文化才能使人走出“被工具化”的理性,从而成就人之所以为人的目标。
中国文化的“和而不同”精神正符合当前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汤一介先生提出,在世界文化发展中出现了两股不同方向的文化潮流:某些西方国家的理论家从维护自身传统利益或传统习惯出发,仍然坚持“西方中心论”。与此同时,某些取得独立或复兴的民族,抱着珍视自身文化的情怀,形成一种返本寻根、固守本土文化的民族主义和回归传统的保守主义。甚至某些东方学者鉴于两个世纪以来西方文化对世界造成的灾难和自身曾受到的欺压,而提出文化上的“东方中心论”。如何使这两股相悖的潮流不致发展成大规模的对抗,实在是当前一大问题。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在西方国家与民族、东方国家与民族之间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也会引起纷争和冲突。如何使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国家和地域能够在差别中得到共同发展,并相互吸收,形成全球化的多元文化发展形势,“和而不同”的原则为人类提供了正面的价值资源。“和而不同”曾经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发挥过这样的作用,使儒、佛、道三家文化通过交往和对话,在不同中寻找交汇点,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各自的发展,这个过程不是一方消灭一方,也不是一方同化一方,而是在承认“不同”的基础上实现“和”,“和实生物,同则不济”,从而使各自的文化都能得到发展。在新的全球化时代,“和而不同”依然能帮助人类解决文化传统方面的差异,使人类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
序言
这本书的出版单位是中国市场出版社,这让我联想到它可能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市场导向。我一直在思考,我们当下的文化土壤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如何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既保持传统文化的根基,又能吸收外来的优秀文明?这本书的“中国市场出版社”的背景,让我猜测它可能会在探讨中国文化如何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发展,如何与国际接轨,甚至如何在全球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等方面,给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我不期望它只是简单地罗列一些文化名词,而是希望它能深入地分析文化与经济、社会、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也许它会探讨一些具体的案例,比如某个传统工艺如何在现代产业中焕发新生,某个文化IP如何在市场上取得成功,或者某种文化观念如何在社会转型期发生演变。我喜欢那些能够引发思考,并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书籍,因为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也更好地定位我们在其中的位置。
评分当我看到书名里的“钥匙”这个意象时,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许多可能性。它可能是一把打开古代文明神秘面纱的钥匙,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些失落的智慧和辉煌的成就。也可能是一把解锁现代社会各种文化现象背后逻辑的钥匙,帮助我们理解消费文化、流行文化、亚文化等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更或许,它是一把连接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让我们能够跨越语言、地域和时代的障碍,去感受人类共同的情感和思想。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法论”或者“思考框架”,让读者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能够主动地去“打开”和“探索”。例如,它是否会教我们如何去解读一件艺术品?如何去理解一个外国的习俗?如何去分辨信息的真伪,在纷繁复杂的文化信息中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我希望它能赋予我一种能力,一种能够独立思考和深入理解文化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成为一个文化的被动接受者。
评分这本书的书号是9787509208199,这是一个非常具体的编码,让我觉得它的内容是经过精心策划和编辑的。我曾经读过一些“大而全”的书,虽然知识量很大,但往往缺乏条理和重点,读起来很容易迷失方向。而一个清晰的书号,往往预示着这本书的结构会比较严谨,逻辑会比较清晰。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把精心打磨过的钥匙,每一颗齿都契合着文化宝藏的锁孔。它可能不会涵盖所有领域的文化知识,但会在某个或某几个方面有深入的阐述。例如,它可能会聚焦于东方哲学,或者西方艺术史,亦或者当代流行文化的发展趋势。我喜欢那些能够在一个特定的领域内做到专业和深入的书籍,因为这样的书才能够真正地帮助我们建立起扎实的知识体系。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些让我眼前一亮的新鲜观点,或者一些我从未听说过的有趣故事,从而扩展我的视野,丰富我的知识储备。
评分“打开文化财富的钥匙”这个书名,给我一种非常积极和赋能的感觉。它不像一些沉重的学术著作,而是充满了探索和发现的乐趣。我常常觉得,了解文化不仅仅是为了增长见识,更是为了丰富我们的人生体验。当我们能够理解不同文化的魅力时,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激发我内心深处对文化的热情,让我愿意去主动地去接触、去学习、去感受。也许它会介绍一些我从未接触过的文化形式,让我有机会去尝试新的体验;也许它会讲述一些关于文化传承的故事,让我对历史和先贤产生敬意;也许它会引导我用一种全新的眼光去看待我身边的世界,发现隐藏在平凡生活中的文化之美。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生活中一个重要的“文化启蒙者”,让我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也更好地理解他人,最终活出更加充实和有意义的人生。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我了。那种带有古典韵味的插画,配合上书名“打开文化财富的钥匙”,瞬间就激发了我对未知的好奇心。我一直都觉得,文化不仅仅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也不是书本上枯燥的文字,而是一种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东西,一种让我们理解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这本书的名字就暗示了它将带领我走进一个丰富的宝藏,让我有机会去挖掘那些被时间沉淀下来的智慧和艺术。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些独特的视角,让我重新认识一些我以为自己很了解的文化现象,或者发现一些我从未接触过的精彩领域。我希望它能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入门读物,让我能够轻松地踏入文化的大门,而不需要感到压力。同时,我也会关注它在具体内容上的呈现方式,是偏向学术研究,还是更注重故事性和趣味性。无论如何,这本书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充满希望和期待的,仿佛它真的是一把能够解锁隐藏在字里行间、雕塑石刻、乃至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密码的钥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