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七日谈:来自民间的中日对话录
定价:22.00元
作者:山奇,(日)加藤嘉一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8-01
ISBN:9787501180509
字数:109000
页码:16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七日谈》的中国对话者是诸多颁奖典礼总导演、音乐人、导演山奇,来自日本伊豆的对话者加藤嘉一是一个日本八零后的年轻人,也是前任北京大学日本人协会会长,在短短的四年里,作为策划人、组织者、主持人参与了“京论坛”等四十多个中日交流活动。他们是中日两国乐于将自己所体验的人生感悟、经验和思想与更多人分享的青年的代表。
正如两位作者所说,“七日谈,实际上我们要表达的是七种思想的碎片,每一天会有一个觉悟,也许每一日里的觉悟都并不完整,但是它从不同的侧面表达了中日民间共同在思考的一些东西。”
《七日谈》是一本能够满足读图时代视觉需求的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对话录,内容由点及面,从历史到今天、从生活到文化、从经济到政治,可以说是无所不谈,体现了对彼此社会文化的尊重和价值的守护。
与早两年畅销的《菊与刀》等解读日本的图书不同,《七日谈》是真正来自内容双方的中日作者以自己成长生活的感受来讲述和剖析两国的文化历史社会状态,其精巧的视角,独创的漫谈实录形式开创了这一类图书的先河,同时也将深度、广泛地把中日话题的讨论推向大众。
中日之间需要一种“信任文化”,需要形成“信任激发信任”良性循环的交往环境,需要以两个负责任的大国站在建设“和谐世界”的前端。
交流不只是为了保持近千年文化互通的传统。该发生的总会发生,该结束的已然结束,历史的情与债,完全可以交给每一个直面历史的来者,一段不堪的记忆并不能真正造成漠视。
来自民间的声音山奇与加藤嘉一两个北大学子的中日对话录《七日谈》,的是普通意义上朋友之间司空见惯的沟通,而是直接反映了两个近邻大国人民个体之间彼此和睦相处朴素、真诚的愿望。能有这样的意识就已经很好了,能将对话编撰成书,更是非常好的事。不管他们说了什么、谈论了什么,那就象一次行为艺术,关键是在交流。
目录
序一:沟通:和合之桥
序二:两位“勇士”
Day1 觉悟 有
Day2 觉悟 情
Day3 觉悟 真
Day4 觉悟 生
Day5 觉悟 善
Day6 觉悟 美
Day7 觉悟 无
尾声
后记一:杯中余香
后记二:感谢北京
作者介绍
山奇:·音乐人;·导演;·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硕士研究生;·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和社会学学院美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制作了CHANNEL《非常中国》、凤凰卫视《音乐无限》、MTV《天籁村》《光荣榜》;·导演了届一第六届CCTV-MTV音乐盛典、2002MTV-LYCRA风尚大典
文摘
序言
读到这本书的名字,我立刻被它吸引住了。“七日谈”,听起来就有一种深入探讨、抽丝剥茧的意味,而“来自民间的中日对话录”,更是精准地描绘了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它是关于普通人之间,关于生活中最真实的交流。我一直觉得,要真正了解一个国家,了解一个民族,不能仅仅依靠官方的声音或者刻板的印象,而必须深入到他们最真实的生活肌理中去。这本书正是提供了一个这样的机会。我非常好奇,书中那些来自民间的对话,会展现出怎样的细节和温度?会不会有关于两国人民在对待美食、对待邻里、对待传统节日时,有哪些共通的喜悦和感悟?又或者,在某些价值观上,会有怎样有趣的碰撞和讨论?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部电影,用鲜活的场景和真实的对话,为我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中日民间交流图景,让我能够放下预设的偏见,以一种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去理解这两个近邻。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七日谈:来自民间的中日对话录》本身就透露着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文化交流的重视。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文化理解,并非来自于官方的声明或是媒体的报道,而是源于个体之间最真诚、最朴素的交流。这本书将目光投向了“民间”,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潜力的切入点。我猜测,书中可能会收录一些关于两国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的对话,这些对话或许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深刻的理论,但却最能反映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以及情感表达。我期待看到书中能够呈现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或者是一些打破刻板印象的细节。比如,在对待家庭、朋友、邻里关系上,两国人民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在面对一些社会现象时,他们的看法又会有何不同?我相信,通过这些生动鲜活的对话,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日两国人民的内心世界,看到文化差异中的共性,以及共性中的差异,从而增进对彼此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非常有意思,七日谈,让人联想到那个经典的文学作品,而“来自民间的中日对话录”更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一直对民间文化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非常感兴趣,总觉得那些未经修饰、最真实的声音往往蕴藏着最深刻的智慧和情感。想象一下,通过这本书,我或许能窥见普通中国人和日本人之间,在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甚至是一些细微的情感表达上,有哪些异同之处?是充满理解与共鸣,还是存在着有趣的误解和碰撞?这本书会不会像一个窗口,让我看到电视、新闻里那些被放大或被过滤的形象背后,最鲜活、最接地气的人们?我尤其期待书中那些没有被官方话语体系塑造过的对话,它们会不会像一杯清茶,虽然平淡,却回味悠长,能够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打破刻板印象的视角,让我更深入地理解这两个近邻国家人民的内心世界,也许,还能从中找到一些关于沟通与理解的普适性原则。
评分这是一次关于文化交融与理解的尝试,听起来就充满了学术的严谨和人文的关怀。虽然我不是研究中日文化交流的专家,但作为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总觉得,真正的理解始于最基层的对话。这本书的书名“七日谈”暗示着一种短时间内密集而深入的交流,而“来自民间”则保证了其真实性和代表性。我猜测,书中收录的对话,可能涵盖了从饮食、服尔、家庭关系,到节庆习俗、审美观念,甚至是对历史和未来的看法等方方面面。我非常好奇,在这些平实的交流中,会展现出哪些令人惊喜的相似性?又会在哪些意想不到的地方,流露出文化差异带来的独特魅力?这本书会不会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文化中不曾察觉的侧面,同时也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对方?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扎实的案例和生动的细节,让“文化交流”这个宏大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触及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评分光是书名就足以让我心生向往。“七日谈”,这个词语自带一种神秘感和故事感,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而“来自民间的中日对话录”,则一下子将这种想象落地,告诉我这将是一场真实发生在普通人之间的交流。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关于中日两国之间误解和隔阂的讨论,但很多时候,这些讨论都停留在宏观层面,缺乏微观的细节。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填补这一空白。想象一下,书中会不会记录下,中国大妈在广场上跳舞,日本老人晨练的场景对比?会不会有关于两国年轻人对流行文化的不同解读?或者,关于两国民间对于“孝道”的理解有何微妙差异?这些琐碎而真实的生活片段,或许才是理解一个民族最真实的钥匙。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共同的情感和生活逻辑,在细微之处找到连接彼此的桥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