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柔软的宇宙
定价:68.00元
售价:45.6元,便宜22.4元,折扣67
作者:吴京平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69915495
字数:
页码:259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与大师为伴
《柔软的宇宙》讲述了一段跨越两百年的物理学史,这是一个让人“三观尽毁”、脑洞大开的探索历程。
在一步一步了解“柔软的宇宙”和“弯曲时空”的奇妙过程中,我们有幸与大师相伴而行。对这段历程,我有自己偏爱的观察角度。个角度是——科学家并非生活在真空中,的发现不是科学家们开脑洞开出来的,每个科学发现都要放到历史大背景中去审视。比如热力学的发展与蒸汽机大规模应用关系密切,电磁学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及电气时代的到来密不可分。
1879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小城乌尔姆,同年,电学宗师麦克斯韦在英国去世,时间上的巧合颇有点交接班的意味。麦克斯韦去世前一天,美国的爱迪生递交了实用灯泡的申请,爱因斯坦的父亲也将与灯泡结下不解之缘。你感觉到了吗?历史总是把干般线索巧妙安排。
至于第二个角度,那就是——科学家也是人,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乐,也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话说得一点儿不假。你能想到吗?爱因斯坦上大学时经常翘课,而且他是奉子成婚。请不要责怪我太过八卦。他们与我们一样,是活生生的普通人。当世界大战来临之时,他们是各为其主呢?还是捍卫人类的良知与底线呢?科学家们展现出了与丰富的人性侧面。
了解科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这些科学家群体或许更值得我们关注。有人早已故去,有人远在万里之外。虽然他们与我们不在同一个时空,但我们读他们的故事,不就相当于穿越时空,与他们为伴吗?能与大师为伴,是多过瘾的事儿啊!
什么是科学
“科学”二字本是名词,字面原意就是“分科之学”。在我国,科学经常被当做形容词使用。人们总是说,“×××不科学”,这时候“科学”已经成了正确与优化的代名词,但是人们对于科学本身的含义却未必清楚。到底什么才是科学呢?人们往往会把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统统成为“科学”。这时的科学,就是狭义的科学。
凡是能被科学讨论的,必须是可以测量的。伽利略做斜面滚落实验,连续测量了上千次之多,比萨斜塔上的自由落体实验更是个广为流传的科学故事。尽管伽利略做没做过这个实验现在存疑,是不是在比萨斜塔做的也存疑。至少是在伽利略他们这一代人手里,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后逐步发展成了现代科学体系。
为什么要读科学史
科学史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人类的“认知史”。我们一开始是怎么看待这个事物的,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对这个事物的重新认识,人类的知识是如何一点点累进的,都可以通过科学史得到了解。人类的认知历程是个非常曲折而又充满悬念的过程,听过我音频广播的朋友恐怕会记得我常说的一句话,叫做“按下葫芦起了瓢”。科学发现的历程就是如此,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冒出来了,既有山重水复疑无路,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真如破案一般需要层层抽丝剥茧,考验的是人类的耐心和洞见。就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类一步步向前发展,社会也在一点一滴进步。
人类的历程就像无尽的远征,研读一段历史就好比偶尔回过头去,看看身后那一串长长的脚印。已经走了这么远了!原来走了好多弯路啊!我们不由得生出感慨。是啊,我们走了这么远了,但前头的路还长着呢……
目录
前言
引子
章 见证奇迹的时刻
第2章 以太?
第3章 一代宗师
第4章 电气时代
第5章 收缩假设
第6章 两朵乌云
第7章 物理学的奇迹年
第8章 双生子佯谬
第9章 第五公设
0章 弯曲的时空
1章 宇宙常数
2章 开天眼
3章 核火球
4章 大耳朵的发现
5章 黑洞不黑
6章 星际穿越
7章 暴胀
8章 玩自爆的小偷
9章 黑暗的心
第20章 时空涟漪
第21章 时间去哪儿了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没有人真正关心物质进入“克尔一纽曼”黑洞会发生什么,因为那和我们无关,所以凡是堆砌大量陌生细节的书都不好看。但这本书的逻辑完全不是这样,他会拉近你和宇宙的关系,把那时科学家的所思所想与你分享。
——“得到”科普达人,卓老板
★从未想到,科学史也能如此“平”易近人!如果说相对论是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柔软的宇宙”,那么“评话”则是把难啃的理论和历史变得柔软可近。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科学栏目策划人,旭岽
★吴京平老师是我二十年的至交好友,也是我计算机技术和科学思维的启蒙老师之一。他听着相声评书、看着科学家故事、玩着电脑和天文望远镜长大,这些独特的经历让他看待科学史的视角非常独特,在准确与通俗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柔软的宇宙》是一本让我读着也上瘾的书。
——《时间的形状》作者,汪洁
《柔软的宇宙》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宇宙认知世界。吴京平先生并没有将科学知识硬塞给读者,而是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用一种极其“柔软”的方式,将宇宙的奥秘娓娓道来。我喜欢书中关于宇宙起源的猜想,那种从虚无中孕育万物的过程,充满了令人敬畏的力量。他没有回避科学的复杂性,但也没有让复杂的概念成为阅读的障碍。相反,他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将那些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引人入胜。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科学并非冰冷的科学,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它鼓励我用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拥抱未知,去探索那些超越我们日常经验的领域。读完这本书,我感到心灵得到了升华,对宇宙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评分读完《柔软的宇宙》,我感到自己的认知边界被极大地拓展了。吴京平先生的文字,拥有一种独特的魔力,它能够将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宇宙学理论,化解为一种流畅而引人入胜的故事。他笔下的宇宙,不是一个固定的、静态的空间,而是一个充满变化、充满生命力的动态演化过程。我特别着迷于书中关于宇宙结构的描述,那种庞大到难以想象的尺度,以及其中蕴含的无数星系、恒星和行星,无不让我感到自身的渺小,同时也为生命的出现而感到庆幸。他对于“柔软”的定义,在我看来,是作者对于宇宙最本质的理解——它并非坚不可摧、不容置疑,而是充满了可能性、充满了变数,也因此显得更加迷人。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传递了多少知识,更在于它激发了读者多少思考,它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
评分《柔软的宇宙》这本书,着实让我领略了作者吴京平先生深厚的学养和独特的视角。它并非简单地罗列科学事实,而是将物理学、天文学的宏大命题,用一种极其富有诗意和哲学思辨的笔触展现出来。我特别欣赏他对于“无”与“有”的辩证思考,以及对宇宙起源和演化过程的想象性描绘。书中关于量子力学中的叠加态和纠缠态的阐述,虽然概念抽象,但在作者的笔下,却变得生动形象,仿佛能够触碰到那些微观粒子跳跃的韵律。他没有回避科学的复杂性,而是用一种“诱导式”的方式,引导读者逐步深入,去感受那些超越日常经验的奇妙现象。我发现,这本书能够激发我无穷的好奇心,让我愿意去追问更多关于宇宙的未知。那种“柔软”的笔触,并非削弱了科学的严谨,反而是将其升华,让冰冷的科学原理,披上了温暖的人文外衣。它让我意识到,科学的探索,最终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自身以及我们所栖息的世界。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十分巧妙,每章之间既有独立的思考,又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读完它,你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打开了通往更广阔认知空间的大门。
评分不得不说,《柔软的宇宙》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吴京平先生的文字,如同他所描绘的宇宙一样,广袤而深邃,却又充满了温柔的力量。他并没有试图用复杂的公式和数据来证明宇宙的真理,而是用一种更加感性的、更具想象力的方式,去引导读者去感受宇宙的脉搏。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时间相对性的阐释,它颠覆了我对时间的固有认知,让我开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以及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他所说的“柔软”,在我看来,是一种对宇宙规律的深刻洞察,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以及一种对人类自身渺小与伟大的辩证认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激发我们内心的好奇,鼓励我们去探索那些我们尚未了解的领域。它就像一座灯塔,指引着我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前行。
评分手捧着《柔软的宇宙》,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由星辰大海编织而成的梦境。吴京平先生用他那充满魅力的文字,为我勾勒出一个既真实又虚幻的宇宙图景。他笔下的宇宙,不是一个冰冷、疏离的机器,而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充满无限可能的有机体。我喜欢书中对暗物质、暗能量这些神秘存在的描绘,它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留下了足够的空间让读者去想象和探索。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增添了宇宙的神秘感和吸引力。书中关于黑洞的章节,更是让我惊叹不已,那种强大的引力,扭曲时空,吞噬一切,却又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着实令人着迷。作者的叙述方式,时而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娓娓道来;时而又像一位热情的向导,引领我穿梭于不同的宇宙奇观。我特别喜欢他将科学与哲学、艺术相结合的尝试,这种跨学科的融合,让《柔软的宇宙》这本书,充满了独特的韵味和深度。它让我看到了,科学的边界,也可能延伸到我们最深刻的思考之中。
评分《柔软的宇宙》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启迪。吴京平先生的笔触,细腻而富有穿透力,他能够将那些宏大而抽象的宇宙概念,用一种极其贴近生活的方式来阐释。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宇宙膨胀的理论印象深刻,它让我不再将宇宙看作是一个静态的存在,而是不断变化、不断演进的动态过程。那种“柔软”的描述,并非意味着内容的浅显,而是作者用一种极其温和、包容的方式,来引导读者认识宇宙的复杂性。他没有强迫读者去接受任何一种理论,而是鼓励读者带着批判性的思维去思考,去质疑。我喜欢他在书中提出的那些引人深思的问题,它们像一颗颗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让我对宇宙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它能够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它让我明白,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浩瀚宇宙中的一部分,我们的存在,也与宇宙的演化息息相关。
评分《柔软的宇宙》这本书,如同它书名所暗示的那样,以一种非常独特且引人入胜的方式,触及了宇宙的深层奥秘。吴京平先生的写作风格,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他没有采取那种直白的、以证据和论据为基础的科普叙事,而是更侧重于一种感性的、充满哲学意味的解读。我发现,这本书并非简单地解释“是什么”,而是更多地引导读者去思考“为什么”和“如何看待”。他笔下的宇宙,仿佛拥有自己的呼吸和脉搏,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非一个冰冷、客观的科学模型。这种“柔软”的笔触,反而使得那些原本遥不可及的宇宙概念,变得触手可及,甚至能够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我尤其欣赏他在处理那些极其复杂的物理学理论时,所展现出的化繁为简的能力,他能够抓住核心的精髓,用最精炼的语言,最形象的比喻,将复杂的概念传递给读者。这本书让我对宇宙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物理定律的层面,而是上升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维度。
评分《柔软的宇宙》这本书,以一种极其温和、细腻的方式,带我进入了宇宙的深处。吴京平先生的文字,没有棱角,没有锋芒,却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他没有将宇宙描绘成一个冰冷、机械的机器,而是赋予它一种生命的气息,一种情感的温度。我喜欢书中关于宇宙大爆炸的想象性描述,那种从“无”到“有”的转变,那种能量的迸发,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他没有用过于专业的术语来困扰读者,而是用一种诗意的语言,将复杂的科学概念娓娓道来。这种“柔软”的叙述,反而让我更能感受到宇宙的博大与精深,更能体会到人类在其中存在的意义。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让我看到了科学与哲学、艺术之间的共通之处。它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一本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心灵之书。
评分当我翻开《柔软的宇宙》,就被作者吴京平先生所营造的那种氛围所吸引。这不像是一本严肃的科普读物,更像是一场充满智慧与想象力的心灵漫游。他用一种极其“柔软”的方式,将宇宙的奥秘呈现在我们面前,没有刻意的卖弄,也没有生硬的灌输,只有一种自然而然的引导。书中关于多维空间的探讨,虽然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但在作者的阐释下,却显得那么合乎逻辑,那么令人信服。我特别喜欢他对于时间旅行的猜想,那种可能性,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它不仅仅是关于科学的知识,更是关于我们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理解存在的哲学思考。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所看到的,可能只是宇宙真实面貌的冰山一角。它鼓励我去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去拥抱那些未知和可能性。
评分这本《柔软的宇宙》带给我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它不像那些惯常的科普读物,用枯燥的公式和生僻的术语来堆砌知识,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我在浩瀚的宇宙中漫步,让我感受到宇宙的辽阔与深邃,同时也体会到生命存在的渺小与伟大。书中对宇宙的描绘,并非冰冷客观的科学陈述,而是充满了人文的关怀与哲学的思考。吴京平先生的文字,时而如涓涓细流,轻柔地抚慰心灵;时而又如惊涛拍岸,激起思想的涟漪。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时间与空间关系的探讨,它挑战了我固有的认知,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们所处的这个时空维度。那种“柔软”的感觉,并非指内容的空泛,而是指作者用一种极其温和、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将最复杂的科学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图景,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便能领略到宇宙的奇妙。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场心灵的旅行,一次与宇宙的深层对话。读完之后,我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仿佛与这片广袤的宇宙融为一体,所有的烦恼与喧嚣都烟消云散。这种感受,是我在阅读其他书籍时从未有过的。它让我开始思考,在如此庞大的宇宙中,我们个体的存在究竟意味着什么?这其中的联系又是如此微妙而不可思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