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綫通信儀錶與測試應用(第3版)

無綫通信儀錶與測試應用(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睿周峰郭隆慶 著
圖書標籤:
  • 無綫通信
  • 無綫測試
  • 通信儀錶
  • 射頻測試
  • 信號分析
  • 移動通信
  • 測試應用
  • 無綫測量
  • 通信工程
  • 電子工程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文軒網教育考試專營店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483515
商品編碼:29351697770
齣版時間:2018-06-01

具體描述

作  者:編者:張睿//周峰//郭隆慶 著作 定  價:158 齣 版 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年06月01日 頁  數:553 裝  幀:平裝 ISBN:9787115483515 1.實用性。本書以作者在測試工作中的實際經驗為依托,配閤圖形和操作實例介紹儀錶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具有很強的實用性。2.優選性。作者多年來參與我國無綫通信測試標準的研究、製定和執行,深刻把握技術前沿,為本書精選典型的測試實例。3.普遍適用性。本書所介紹的儀錶新舊結閤,以靠前普遍使用的産品為主、兼顧靠前知名廠商和國産儀錶,具有普適性、代錶性。4.易學易用性。本書的指標介紹刪繁就簡、操作介紹簡明清晰、測試實例典型翔實。知識結構體係化,便於讀者學習、操作。 第 1章  無綫通信係統的測試基礎11.1  無綫通信係統11.1.1  無綫通信的基本概念11.1.2  信號與通信係統概述21.1.3  無綫通信係統組成與電波傳播51.2  無綫通信中的測量值81.2.1  概述81.2.2  相關量綱單位基礎91.2.3  電壓dB與功率dB的區彆101.2.4  功率與電平111.2.5  衰減和增益的計算121.2.6  分貝與百分比之間的相互轉化131.2.7  dB值的計算方法141.2.8  dBμV、dBμVemf與dBm181.2.9  一些參考值191.3  無綫通信係統中的測量參數和相關測試儀錶221.3.1  信噪比221.3.2  噪聲221.3.3  噪聲因子和噪聲係數231.3.4  相位噪聲241.3.5  S參數251.3.6  場強271.3.7  天綫增益271.3.8  峰值因子281.3.9  信道功率和鄰道功率291.3.10  誤差矢量幅度291.3.11  A/D和D/A轉換器的動態範圍301.3.12  dB(FS)311.4  測量不確定度311.4.1  不確定度的概念321.4.2  不確定度與誤差的區彆321.4.3  不確定度的來源331.4.4  不確定度參考標準和文件33參考文獻33第 2章  信號發生器342.1  信號和信號發生器342.1.1  基帶信號發生器和任意波發生器342.1.2  模擬信號發生器和連續波信號372.1.3  矢量調製信號發生器402.1.4  信號發生器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項452.1.5  典型信號發生器介紹482.2  有關信號發生器的測試實例512.2.1  産生功率精準、穩定的連續波信號512.2.2  産生多路相位相參信號532.2.3  生成衛星導航信號572.2.4  數字信號的誤比特率測量612.2.5  功率放大器數字預失真測量632.2.6  LTE-A信號産生方案662.2.7  5G信號生成的若乾進展70參考文獻74第3章  頻譜分析儀763.1  頻譜分析儀原理763.1.1  概述763.1.2  快速傅裏葉變換分析儀(FFT分析儀)773.1.3  超外差式分析儀783.1.4  實時頻譜分析儀853.2  頻譜分析儀的典型指標863.2.1  中頻濾波器特性873.2.2  相位噪聲873.2.3  頻譜分析儀的固有噪聲873.2.4  頻譜分析儀的非綫性特性883.2.5  1dB壓縮點893.2.6  動態範圍893.2.7  頻譜測量精度903.2.8  電平測量精度903.3  典型頻譜分析儀介紹903.3.1  R&S;公司頻譜分析儀903.3.2  是德科技(Keysight,前身為安捷倫)頻譜分析儀923.3.3  安立(Anritsu)公司頻譜分析儀933.4  頻譜分析儀使用注意事項及使用技巧943.4.1  選擇閤適的分辨力帶寬(RBW)943.4.2  提高測量精度963.4.3  優化低電平測量的靈敏度973.4.4  為失真測量優化動態範圍1003.4.5  識彆內部失真成分1023.4.6  優化瞬態測量的測量速度1033.4.7  選擇閤適的檢波/顯示模式1043.5  使用頻譜分析儀的典型測試實例1063.5.1  脈衝信號的測量1063.5.2  WCDMA信號的鄰道功率測量1113.5.3  雜散發射(傳導)測量1143.5.4  使用便攜式頻譜儀進行基站信號的外場測試123參考文獻126第4章  矢量信號分析方法和儀錶1274.1  矢量分析方法和矢量誤差1274.1.1  矢量信號分析的技術背景1274.1.2  矢量調製誤差的測量原理1284.2  矢量信號分析儀及使用1314.2.1  矢量信號分析儀的結構和使用1314.2.2  通過矢量信號分析儀判斷調製誤差原因1394.2.3  典型矢量信號分析儀介紹1474.2.4  矢量信號分析儀測量大失真信號的缺陷及改進1504.2.5  矢量信號分析儀的計量1544.3  使用矢量信號分析儀的測試實例1554.3.1  GSM調製信號測試實例1554.3.2  定位多模基站不同製式間乾擾問題1584.3.3  使用矢量信號分析儀測量AM和PM信號參量1604.3.4  DTMB數字地麵電視信號的解調分析1644.3.5  LTE係統的數字調製測量1674.3.6  5G信號矢量解調測量的進展169參考文獻171第5章  無綫通信綜閤測試儀1745.1  綜閤測試儀原理1745.1.1  引言1745.1.2  原理和框圖1745.2  綜閤測試儀主要指標介紹1775.3  綜閤測試儀典型儀錶介紹1795.4  典型使用案例1825.4.1  使用綜測儀進行LTE終端語音測量1825.4.2  使用多端口綜測儀在非信令模式下提高産綫測試速度1905.4.3  WCDMA手機測試1925.4.4  使用綜測儀進行TD-LTE手機測試196參考文獻208第6章  功率計2096.1  概述2096.2  功率測量基本概念2096.2.1  微波功率的幾個不同錶達式2096.2.2  微波功率的幾個不同定義2116.3  功率計的基本原理2146.3.1  熱敏式功率計2146.3.2  熱偶式功率計2176.3.3  二極管功率計2206.4  微波功率計的主要技術指標2246.4.1  頻率範圍2246.4.2  功率測量範圍2246.4.3  參考校準源2246.4.4  功率測量綫性度2246.4.5  功率傳感器的阻抗特性2256.5  微波功率測量不確定度分析模型2256.5.1  失配誤差2256.5.2  功率靈敏度的不穩定性2276.5.3  功率指示器的誤差2276.6  微波功率計的選擇2286.6.1  脈衝調製信號2286.6.2  AM/FM信號2296.6.3  脈衝調製信號2296.6.4  互調測試2306.7  功率計典型應用2306.7.1  校準信號發生器輸齣功率2306.7.2  用脈衝功率傳感器和功率計進行WiMAX信號測量2316.8  典型功率傳感器介紹234參考文獻238第7章  示波器2397.1  示波器概述2397.1.1  示波器與信號測量2397.1.2  模擬示波器和數字示波器2417.2  示波器的基本原理2437.2.1  數字示波器的采樣2437.2.2  數字示波器的觸發2467.2.3  示波器的抖動測量能力2497.2.4  數字示波器的波形平滑功能2527.2.5  數字示波器的直流測量能力2547.2.6  示波器的測量速度2557.2.7  數字示波器的FFT和混閤域分析2567.3  示波器的配套探頭2597.3.1  探頭和探頭附件概述2597.3.2  探頭使用的注意事項2637.4  示波器的指標和典型儀錶2677.4.1  示波器的指標2677.4.2  示波器典型儀錶介紹2737.5  示波器的操作和使用2757.5.1  示波器4個基本係統的設置2757.5.2  示波器的使用注意事項2807.6  測量實例2837.6.1  若乾簡單測量項目2837.6.2  高速信號互連測試係統2847.6.3  脈衝信號的瞬態參量測試2917.6.4  射頻調製脈衝參數測量2957.6.5  基於示波器的矢量解調3007.6.6  混閤域示波器在物聯網研發中的應用303參考文獻308第8章  矢量網絡分析儀3108.1  概述3108.2  微波網絡的散射參數3108.2.1  綫性散射參數的概念3108.2.2  二端口網絡的反射特性和傳輸特性3128.2.3  非綫性散射參數的概念3188.3  網絡分析儀基礎3238.3.1  網絡分析儀的基本原理3238.3.2  網絡分析儀的基本結構3238.4  網絡分析儀的校準技術3288.4.1  網絡分析儀測量誤差模型3288.4.2  網絡分析儀的校準方法3328.5  網絡分析儀典型應用3428.5.1  濾波器的測試3438.5.2  放大器的測試3448.5.3  無綫充電設備的測試3568.5.4  器件脈衝參數的測試3628.5.5  噪聲係數的測試3668.5.6  自適應天綫的測試3738.6  網絡分析儀使用技巧3778.6.1  靈活的掃描方式3778.6.2  靈活的測試開放接口3788.6.3  時域選通功能3808.6.4  測試點數對測試結果的影響3828.6.5  雙源激勵的新應用模式3838.6.6  接收機電平精度校準3858.7  矢量網絡分析儀典型型號介紹3898.7.1  Keysight公司矢量網絡分析儀典型型號3898.7.2  R&S;公司矢量網絡分析儀典型型號3928.7.3  Anritsu公司矢量網絡分析儀典型型號394參考文獻395第9章  其他測量儀錶介紹3969.1  噪聲係數測量儀錶3969.1.1  概述3969.1.2  噪聲係數概念3969.1.3  噪聲係數測量方法3989.1.4  如何提高噪聲係數測量精度4019.1.5  噪聲係數頻率擴展測量4099.1.6  典型噪聲源和噪聲係數測試儀介紹4129.2  無綫信道模擬儀錶4139.2.1  無綫信道模型概述4139.2.2  無綫信道傳播特性4149.2.3  無綫信道模擬器的原理4189.2.4  典型應用4199.2.5  無綫信道模擬器典型儀錶介紹4319.3  路測類儀錶4399.3.1  路測儀的結構和功能4399.3.2  典型的路測儀錶介紹4419.4  天饋綫測量儀錶4479.4.1  典型測試實例4479.4.2  典型天饋綫測試儀介紹4519.5  無源互調測量儀錶4539.5.1  無源互調基本概念和原理4539.5.2  無源互調測試係統的基本結構4569.5.3  無源互調測試應用4599.5.4  無源互調測試儀典型儀錶介紹4619.6  相位噪聲測量儀錶4649.6.1  相位噪聲基本概念4649.6.2  相位噪聲測量方法4679.6.3  相位噪聲測量典型儀錶介紹472參考文獻475第 10章  無綫通信係統測試中儀錶的典型應用47610.1  移動通信係統收發信機測試47610.1.1  概述47610.1.2  發射機測試47710.1.3  接收機測試48510.2  終端(手機)射頻測試48710.2.1  終端(手機)射頻測試概述48710.2.2  主要射頻測試項目和測試示例48810.2.3  終端射頻一緻性認證測試平颱49110.3  移動終端的空中性能測試49410.3.1  空中性能測試(OTA)的概念49410.3.2  OTA的測試參數49410.3.3  OTA的測試方法和測試係統49410.3.4  MIMO OTA測試49610.4  GNSS 原理及測試方案50010.4.1  GNSS概述50010.4.2  導航衛星模擬器50210.4.3  R&S;導航接收機測試50310.5  無綫電信號監測50710.5.1  無綫電信號監測概述50710.5.2  無綫電信號監測技術50810.5.3  使用便攜式頻譜分析儀進行無綫電信號監測的應用實例51210.6  車載緊急呼叫(eCall)係統測試516參考文獻519第 11章  測試自動化52011.1  自動測試係統的概念與組成52011.2  虛擬儀器52111.2.1  虛擬儀器的概念52111.2.2  虛擬儀器的特點52211.3  自動測試係統軟件開發環境52511.3.1  LabView52511.3.2  LabWindows/CVI52811.3.3  VEE53111.3.4  CMWcards53411.4  自動測試係統總綫技術53511.4.1  GPIB總綫技術53511.4.2  VXI總綫技術53811.4.3  PXI總綫技術54111.4.4  LXI總綫技術54511.5  應用及編程實例54811.5.1  實例1—基於模塊化儀器的RFID測試係統54811.5.2  實例2—使用矢量信號發生器産生GSM脈衝調製信號550參考文獻552

內容簡介

儀錶是無綫通信工程測試的基礎。本書介紹瞭當前無綫通信測試中常用儀錶(如示波器、信號發生器、頻譜分析儀、網絡分析儀、綜閤測試儀等)的基礎理論和使用技巧,並結閤目前主流無綫通信技術標準,對這些儀錶在2G/3G、LTE、LTE-Advanced、WLAN、MIMO OTA、物聯網、衛星導航、無綫電監測等係統中的測試應用進行瞭介紹,同時探討瞭5G測試的相關技術。本書根據作者在測試工作中的實際經驗編寫,沒有過多的理論推導,配閤圖形和操作實例來介紹儀錶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編者:張睿//周峰//郭隆慶 著作 張睿,中國電子學會電磁兼容分會委員,就職於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泰爾終端實驗室。長期從事移動通信測試和無綫電計量工作,主持起草瞭多項國傢/行業標準和校準規範,牽頭完成國傢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技改等多個部’級項目。獲得專利授權八項,發錶EI論文十餘篇,齣版瞭《無綫通信儀錶與測試應用》等專著,並獲得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學技術進步二等奬等多項奬勵。
《無綫通信儀錶與測試應用(第3版)》一書,聚焦於現代無綫通信領域的核心技術與實踐,深入剖析瞭支撐其快速發展的關鍵儀器設備以及測試方法的原理與應用。本書旨在為從事無綫通信係統設計、研發、生産、維護以及質量檢測等環節的工程師、技術人員和相關領域的研究生提供一套全麵而深入的理論指導和實踐參考。 第一部分:無綫通信的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 在深入探討測試儀錶和應用之前,本書首先為讀者梳理瞭無綫通信領域的基礎知識體係。這部分內容是理解後續儀錶和測試方法的前提。 1. 無綫通信概述:從曆史發展到當前格局,本書首先勾勒齣無綫通信的宏觀圖景。重點闡述瞭從模擬通信到數字通信的演進,以及其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涵蓋瞭無綫電波傳播的基本原理,包括反射、摺射、衍射、散射等現象,以及不同傳播路徑對信號衰減和乾擾的影響。對自由空間損耗、多徑效應、陰影衰耗等關鍵概念進行瞭詳細解釋,為理解信號質量和覆蓋範圍奠定基礎。 2. 數字通信基礎:作為現代無綫通信的核心,數字通信的原理被深入剖析。這包括瞭信號的采樣、量化、編碼(如PCM、DPCM、ADPCM)、信源編碼(如Huffman編碼、Lempel-Ziv編碼)、信道編碼(如綫性分組碼、捲積碼、Turbo碼、LDPC碼)以及數字調製解調技術(如ASK, FSK, PSK, QAM及其變種)。詳細闡述瞭比特錯誤率(BER)、誤符號率(SER)等性能指標的計算方法和意義。 3. 無綫通信的關鍵技術:本書重點介紹瞭支撐現代無綫通信發展的幾項關鍵技術: 多址技術:詳細講解瞭時分多址(TDMA)、頻分多址(FDMA)、碼分多址(CDMA)以及正交頻分多址(OFDMA)等技術的工作原理、優缺點及在不同代際通信標準中的應用。 信道估計與均衡:闡述瞭多徑效應對信號解調帶來的挑戰,以及信道估計和均衡技術的必要性。介紹瞭各種信道估計算法(如最小二乘法、最小均方誤差法)和均衡器(如LMS、RLS均衡器,決策反饋均衡器)的原理。 MIMO(多輸入多輸齣)技術:作為提升無綫通信容量和可靠性的核心技術,MIMO被賦予瞭特彆的關注。詳細介紹瞭空間復用、空間分集、波束成形等MIMO技術的工作機理,以及其在Wi-Fi、4G、5G等標準中的實現方式。 認知無綫電與軟件定義無綫電(SDR):探討瞭如何通過智能的頻譜感知和動態頻譜接入來提高頻譜利用效率,以及SDR技術如何通過軟件的靈活性來適應不斷變化的無綫通信需求。 第二部分:無綫通信測試儀錶詳解 本部分是本書的核心內容,詳細介紹瞭各類無綫通信測試儀器的原理、功能、性能指標及其在實際應用中的選擇和使用方法。 1. 信號發生器: 原理與分類:介紹各種信號發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振蕩器、倍頻器、混頻器、濾波器等關鍵組件。分類闡述瞭模擬信號發生器、數字信號發生器、矢量信號發生器(VSG)以及函數/任意波形發生器。 矢量信號發生器(VSG):作為現代無綫通信測試的核心儀錶,VSG的詳細工作原理被深入剖析。講解瞭如何通過I/Q調製器生成各種復雜的數字調製信號,如何生成基帶信號、射頻信號,以及如何模擬各種通信協議下的信號。重點介紹瞭其在生成測試信號、模擬信道損傷、進行靈敏度和抗乾擾度測試中的作用。 關鍵性能指標:詳細解釋瞭輸齣頻率範圍、輸齣功率、頻率/幅度精度、相位噪聲、諧波失真、雜散信號、調製準確度(EVM)、信號純度等關鍵指標的含義、測量方法及其對測試結果的影響。 2. 信號分析儀: 原理與分類:闡述瞭信號分析儀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低噪聲放大器、混頻器、本地振蕩器、中頻濾波器、檢波器以及數字信號處理器。分類介紹頻譜分析儀、矢量信號分析儀(VSA)、示波器(特彆是高帶寬的數字示波器)以及邏輯分析儀。 矢量信號分析儀(VSA):與VSG相對應,VSA是接收和分析數字調製信號的關鍵工具。詳細講解瞭其如何對接收到的信號進行解調,測量各種調製質量參數,如EVM、星座圖、幅度/相位誤差、頻率誤差等。重點介紹瞭其在接收機性能測試、信號解調分析、射頻前端特性測量、乾擾分析等方麵的應用。 關鍵性能指標:詳細解釋瞭分辨帶寬(RBW)、視頻帶寬(VBW)、底噪、動態範圍、輸入衰減範圍、幅度精度、頻率基準精度、幅度測量不確定度、相位測量不確定度、EVM測量能力等關鍵指標的意義和測量方法。 3. 網絡分析儀: 原理與分類:介紹網絡分析儀(NA)的基本原理,包括其作為激勵源和測量接收機的組閤。分類介紹瞭標量網絡分析儀(SNA)和矢量網絡分析儀(VNA)。 矢量網絡分析儀(VNA):重點講解VNA如何測量射頻器件(如濾波器、放大器、耦閤器、天綫等)的S參數(散射參數)。詳細闡述瞭S參數的定義、測量方法(如全二端口測量)及其物理意義。介紹瞭VNA在器件特性錶徵、阻抗匹配、迴波損耗、插入損耗、增益、相位響應等方麵的應用。 關鍵性能指標:詳細解釋瞭頻率範圍、端口數、動態範圍、幅度精度、相位精度、阻抗測量能力、校準類型(如SOLT, TRL)等指標。 4. 電源與功率計: 可編程直流電源:介紹可編程直流電源在為無綫通信設備供電、模擬不同電源條件下的工作狀態、進行電源紋波和噪聲抑製測試中的作用。 射頻功率計:講解瞭射頻功率計的原理,包括熱敏電阻法、二極管檢波法、功率傳感器法等。重點介紹其在測量射頻信號功率、功率漂移、功率變化率等方麵的應用。 5. 示波器與頻譜分析儀的補充: 數字示波器:雖然VSA可以進行部分時域分析,但數字示波器在觀察高速信號波形、測量上升/下降時間、占空比、脈衝寬度、眼圖等時域參數方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書將介紹高帶寬、高采樣率示波器在數字信號完整性測試中的應用。 邏輯分析儀:在涉及數字接口(如SPI, I2C, UART)的無綫通信模塊測試中,邏輯分析儀用於捕獲和分析數字信號的時序和協議。 6. 專用測試設備與係統: 基站測試儀/無綫通信綜閤測試儀(CWT):介紹集成瞭多種測試功能(如信號發生、信號分析、協議測試、信道模擬)的CWT,其在基站、終端設備以及無綫模塊的生産綫測試中的重要性。 射頻綜測儀:與CWT類似,但側重於射頻性能的綜閤測試。 信道模擬器:詳細介紹信道模擬器如何精確模擬各種無綫傳播環境,如瑞利衰落、萊斯衰落、多徑效應、多普勒頻移等,用於測試接收機在真實環境下的魯棒性。 天綫測試設備:如天綫暗室、方嚮圖測試儀、阻抗匹配器等,用於天綫的性能評估。 第三部分:無綫通信的測試應用 本部分將前麵介紹的測試儀器與實際的無綫通信應用相結閤,展示瞭如何利用這些儀錶解決實際工程問題。 1. 射頻前端組件測試: 濾波器:使用網絡分析儀測量濾波器的插入損耗、迴波損耗、通帶/阻帶特性、中心頻率、帶寬等。 放大器:使用網絡分析儀測量放大器的增益、迴波損耗、輸齣功率、綫性度(P1dB, IP3)。使用信號發生器和信號分析儀測量噪聲係數(NF)。 混頻器:使用信號發生器和信號分析儀測量混頻器的變頻損耗、鏡像抑製、三階互調失真(IMD3)。 開關與耦閤器:使用網絡分析儀測量其插入損耗、隔離度、迴波損耗。 2. 收發信機性能測試: 發送機測試:使用信號發生器(作為輸入源)和信號分析儀(作為輸齣測量),測試發射機的輸齣功率、頻率容差、功率變化、調製質量(EVM)、頻譜純度(如鄰道功率、雜散發射)。 接收機測試:使用信號發生器(作為輸入源)和信號分析儀(作為輸齣測量),測試接收機的靈敏度(通過測量最低輸入電平以達到特定BER)、最大輸入電平、鄰道選擇性、阻塞抗擾度、互調抗擾度。 3. 調製解調器和數字信號處理模塊測試: 使用矢量信號發生器生成特定調製方式(如QPSK, 16QAM, 64QAM)的信號,通過矢量信號分析儀測量解調後的EVM、星座圖、BER等。 對基帶信號進行數字示波器和邏輯分析儀的深入時域和協議分析。 4. 無綫模塊與終端設備整體測試: 生産綫測試:利用CWT或射頻綜測儀進行自動化、高效的生産綫測試,確保産品的一緻性和質量。 一緻性測試:模擬標準(如Wi-Fi, Bluetooth, LTE, 5G NR)的規範,使用各種儀錶組閤進行一緻性驗證。 現場與環境測試:利用信道模擬器模擬惡劣的無綫環境,進行設備的魯棒性測試。 5. 天綫係統測試: 使用網絡分析儀進行天綫阻抗匹配和迴波損耗測量。 在暗室中使用定嚮天綫和信號源/分析儀測量天綫的輻射方嚮圖、增益、前後比等。 6. 新興技術與應用: 5G/Wi-Fi 6E等新標準下的測試:介紹新標準對測試儀錶提齣的更高要求,如更寬的帶寬、更高的頻率、更復雜的波形和調製方式,以及相應的測試策略。 物聯網(IoT)設備測試:針對低功耗、低數據速率的IoT設備,介紹其特有的測試需求和方法,如功耗測量、鏈路預算分析。 射頻同軸電纜與連接器測試:網絡分析儀在評估射頻傳輸綫性能中的應用。 總結 《無綫通信儀錶與測試應用(第3版)》通過係統性的理論講解和詳實的儀錶應用剖析,為讀者提供瞭理解和掌握無綫通信測試技術的完整路徑。本書不僅涵蓋瞭核心的測試儀錶原理和性能指標,更重要的是將其與實際的無綫通信係統設計、研發、生産和維護場景緊密結閤,為讀者提供瞭一套可操作、可落地的解決方案。無論是初學者還是經驗豐富的工程師,都將從中獲益,進一步提升其在快速發展的無綫通信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名對無綫技術充滿好奇的學生,正在為我的畢業設計尋找相關的參考資料。我希望能夠深入理解現代無綫通信係統的工作原理,並瞭解一些實際的測試方法,以便更好地完成我的項目。當我看到《無綫通信儀錶與測試應用(第3版)》這本書時,我感覺找到瞭救星。《無綫通信》這個詞讓我聯想到各種復雜的通信協議和係統架構,而《儀錶與測試應用》則讓我覺得可以學到如何驗證和評估這些係統的性能。因此,我期望這本書能夠詳細介紹各種無綫通信標準(如4G, 5G, Wi-Fi 6等)的技術細節,以及如何使用各種高精度的測試儀器來測量它們的性能指標,比如吞吐量、時延、誤碼率等。我也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實際的測試案例和實驗指導,讓我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閤。然而,在我閱讀瞭書中的一部分內容後,我發現這本書的側重點似乎有所不同。它更多地關注於射頻前端的設計、測量和校準,例如阻抗匹配、噪聲抑製、S參數的意義等等,這些內容對於理解整個通信係統的運行至關重要,但可能離我畢業設計中更側重於通信協議和係統級性能測試的目標還有一定的距離。我期待中的一些關於端到端通信性能測試的章節,或者針對特定應用場景(如物聯網、車聯網)的測試方法,在書中並未得到充分的展開。

評分

最近我一直在關注新興的無綫通信技術,特彆是那些可能改變我們未來生活方式的技術,比如衛星互聯網和高空平颱通信。我希望能夠找到一本能夠幫助我理解這些前沿技術基本原理,以及它們在實際應用中可能遇到的挑戰和測試方法的書籍。《無綫通信儀錶與測試應用(第3版)》這個書名聽起來非常契閤我的興趣,我設想這本書會深入探討這些新型通信模式下的信號傳播特性、調製編碼方案,以及如何使用先進的測試儀器來評估它們的可靠性和性能。我期待能看到關於大規模MIMO、波束賦形、或者甚至是光學通信等內容,以及相關的測試設備和測量技術。然而,當我深入閱讀這本書後,我發現它的核心內容更多地集中在傳統的射頻和微波通信領域,特彆是關於各種測量儀器(如矢量網絡分析儀、頻譜分析儀)的工作原理、校準方法以及具體的測試流程。雖然這些知識對於理解任何無綫通信係統都至關重要,但這本書似乎並未重點關注我所感興趣的那些更具顛覆性的新興技術。例如,我沒有找到關於衛星通信鏈路設計的詳細討論,也沒有看到關於無人機或熱氣球作為通信平颱的獨特測試需求。本書的“應用”部分,似乎也更多地指嚮瞭傳統的基站建設、手機通信等領域,而非我所期望的未來通信場景。

評分

說實話,我一直覺得自己的手機信號不太好,尤其是在一些老舊的建築物裏,經常會齣現通話斷斷續續的情況。於是我就想,能不能找到一本關於提升手機信號接收能力或者優化無綫通信環境的書籍呢?《無綫通信儀錶與測試應用(第3版)》這個書名讓我眼前一亮,我心想,這不就是我需要的嗎?“無綫通信”聽起來就跟我手機信號有關,“測試應用”更是讓我覺得可以學到一些實操的方法。我滿心期待地翻開這本書,想著裏麵會不會有教我如何判斷手機天綫接收能力,或者如何找到信號盲區,甚至是利用一些簡單的工具來改善信號的小技巧。然而,書中的內容讓我大失所望。它更多地在討論各種專業的無綫通信儀器,比如各種型號的信號發生器、功率計、調製解調分析儀等等,並且深入講解瞭它們的工作原理和使用規範。這些設備聽起來都非常高大上,價格也肯定不菲,完全不是我這種普通用戶能夠接觸到的。書中對於如何讓我的手機信號變好,如何在傢裏的某個角落都能順暢通話,完全沒有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我試圖從中找到一些關於手機信號增益器或者天綫設計相關的章節,但這本書的重點明顯不在這裏。感覺它更像是給專業測試工程師看的,而不是給普通消費者提供的“應用”指南。

評分

我最近對智能穿戴設備産生瞭濃厚的興趣,特彆是它們如何實現低功耗、長續航的無綫連接。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深入講解相關技術,同時又能提供實際應用案例的書籍。偶然間看到瞭《無綫通信儀錶與測試應用(第3版)》,名字聽起來挺相關的,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入手瞭。我本以為它會涵蓋一些關於物聯網設備通信協議的優化,或者如何利用特定的測試設備來評估設備的功耗和信號穩定性。然而,當我翻開目錄,看到那些諸如“S參數測量”、“噪聲係數分析”、“電磁兼容性測試”之類的標題時,我意識到這本書可能並非我所尋找的那種“應用”層麵。我試圖在書中找到一些關於低功耗藍牙(BLE)或者LoRa等物聯網常用通信技術的具體測試方法和性能評估標準,但書中的內容更多地聚焦於宏觀的無綫通信係統設計和基礎理論,例如射頻鏈路預算、調製解調技術的數學模型等等。盡管這些內容無疑是紮實的,但對於我一個希望瞭解如何實操優化智能穿戴設備通信性能的讀者來說,顯得有些過於理論化,缺乏直接的指導意義。我期待的是能夠看到一些實際的測試場景,例如如何使用示波器分析心率監測器的數據傳輸波形,或者如何用頻譜分析儀檢查智能手錶與其他設備的乾擾情況,但這些內容在書中並未得到充分體現。

評分

天呐,我簡直不敢相信我竟然花錢買瞭一本關於《無綫通信儀錶與測試應用(第3版)》的書!我的天,我隻是想找點關於新齣的智能傢居設備連接穩定性測試的資料,結果這書封麵就寫著“無綫通信”,我當時就覺得,嗯,大概率能沾點邊吧。結果呢?結果我打開瞭!第一頁就講什麼射頻信號的産生原理,阻抗匹配,微波電路分析,我當時腦子嗡的一聲,這…這跟我想要的完全是兩碼事啊!我以為是教我怎麼用手機APP檢測Wi-Fi信號強度,或者怎麼調整路由器的設置來優化網絡。誰知道裏麵全是工程師級彆的理論知識,什麼矢量網絡分析儀,頻譜分析儀,這些詞我之前聽都沒聽過!我試圖找找有沒有關於藍牙Mesh網絡或者Zigbee協議的章節,希望能找到點能落地的東西,結果…嗯,零。這本書與其說是什麼“應用”,不如說是“理論”。我承認,這本書裏的原理講解得非常詳細,可能對於一些專業人士來說很有價值,但是對於我這樣一個普通消費者,想瞭解一下怎麼讓我的智能燈泡不掉綫,這本書簡直就像一本天書,我隻能默默地把它放迴書架,看著封麵,再次陷入沉思,我到底為什麼要買這本書?我感覺我浪費瞭錢,浪費瞭時間,還浪費瞭我的期待。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