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兒童閱讀的世界Ⅰ:早期閱讀的心理機製研究
定價:108.00元
作者:張厚粲、李文玲、舒華
齣版社: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30321313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入選國傢圖書齣版基金的國際兒童閱讀研究叢書;全球學者齊聚,中文閱讀*前沿研究的集結;從心理機製到生理機製,從教育理論到社會實踐,全麵涵蓋早期閱讀的方方麵麵;中國心理學泰鬥 張厚粲 榮譽主編、國際閱讀學會前主席 理查德安德森 鼎力支持。
內容提要
語言、文字在大腦中是如何加工的? 適用於所有閱讀形式的理論模型真的存在嗎? 中文、英文的認知加工過程是一樣的嗎? 不同年齡的孩子,認知加工的速度、深度、廣度是一樣的嗎?本書從心理語言學的角度,迴答瞭關於早期閱讀心理加工機製的諸多問題;係統介紹瞭與兒童早期閱讀相關的理論模型、影響因素以及閱讀障礙兒童的追蹤研究;匯集瞭全球多個國傢與地區學者,集中呈現瞭有關中文閱讀的心理語言學研究成果。
目錄
部分 心理語言學的理論模型章 語言能力的遷移——中英雙語兒童的閱讀發展 【美國】喬舒亞戴維斯、王敏第2章 語言習得理論——存在所有語言通用的理論模型嗎?【加拿大】喬治喬治烏第3章 兒童第二語言閱讀發展的關鍵——SVR模型的適用性及其擴展【中國】陶沙、王翠翠、徐琴芳第二部分 兒童閱讀發展的影響因素第4章從語音、語素到正字法——中英文閱讀的影響因素模型 【加拿大】許寶慧、陳曦、亞曆山德拉戈塔爾多第5章 簡體字與繁體字閱讀的差異——主流中文社會中,環境因素的差異及其對兒童中文學習的影響【中國香港】莫劍宏、呂穎芯、凱瑟琳麥剋布萊德第6章 從單詞拼讀到閱讀發展——從跨語言視角看中英文復閤詞語素意識和閱讀發展【美國】張潔、董瓊第7章 元語言意識的影響力——一種跨語言學習的基本能力【美國】幸田惠子第8章 多元語言環境的影響力——早期雙語經曆對兒童句法和構詞元語意能力發展的影響【美國】郭麗蓁、陳卓、金兌珍第三部分 閱讀障礙兒童研究第9章 閱讀障礙兒童的閱讀發展——一項關於芬蘭語和漢語的追蹤研究【芬蘭】海奇萊汀恩、簡厄斯金【中國】李宜遜、蘇萌萌、李虹0章 閱讀時,孩子在看什麼?——視覺注意與漢語兒童的語文能力發展【中國香港】劉鐸
作者介紹
張厚粲,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身兼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參事,曾任國際心理科學聯閤會(IUPsyS) 副主席、國際心理學雜誌(IJP) 編委、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等重要職務,獲特殊貢獻津貼。張厚粲教授從事心理學教學與科研工作近七十年,為中國心理學學科的建立與發展做齣瞭貢獻,榮獲中國心理學會終身成就奬、第28屆國際心理學大會貢獻奬、國際心理科學聯閤會“艱苦成就奬”,是公認的中國心理學奠基者。 李文玲,美國傳騰國際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92年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心理係做博士後研究,隨後作為高級研究科學傢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兒童閱讀研究中心從事兒童閱讀方麵的研究。曾擔任中美跨國閱讀比較研究項目(Spencer基金資助)負責人,是美國教育研究學會(AERA)、美國國傢兒童教育學會(NAEYC)、美國外語教學委員會(ACTFL)會員。研究方嚮包括:兒童閱讀跨文化研究、雙語研究、兒童語言能力測評、閱讀分級、審辯和創造性思維等。 舒華,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傢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心理學報》副主編,曾擔任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心理學會普通心理學和實驗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學校理科心理學教學委員會副主任。研究興趣包括:言語知覺加工的腦機製、兒童語言和閱讀發展軌跡及遺傳和環境的影響、以及閱讀障礙的認知神經機製和早期預測指標。
文摘
序言
在選購兒童讀物時,我常常會留意那些能夠激發孩子思考和探索的書籍。《兒童閱讀的世界Ⅰ:早期閱讀的心理機製研究》這個書名,雖然聽起來有些學術化,但“心理機製”這個詞匯,卻讓我感受到它可能蘊含著許多關於孩子思維方式和學習過程的深刻見解。我很好奇,這本書會如何解釋孩子最初接觸閱讀時的“費解”和“驚喜”?他們是如何逐漸理解書中的情節,並從中提取信息的?這個過程是否涉及到孩子對世界的基本認知,比如因果關係、時間順序等等?另外,我一直認為,閱讀不僅僅是接受信息,更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尤其是在孩子的早期階段。書中是否會探討,閱讀如何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孩子在閱讀中,是否會“腦補”齣書中的畫麵,或者對故事情節進行二次創作?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個更宏觀的視角,來理解孩子與書本之間的奇妙互動,並從中獲得一些指導,幫助我為孩子創造一個更有利於其早期閱讀發展的環境。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非常簡潔大氣,封麵上的兒童插畫也充滿瞭童趣,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是一本關於兒童閱讀的書籍。我一直覺得,閱讀不僅僅是知識的獲取,更是一種情感的交流和思維的拓展,尤其是在孩子幼年時期。所以我一直對早期閱讀的心理過程非常感興趣。這本書的副標題“早期閱讀的心理機製研究”更是直接點明瞭主題,讓我充滿瞭探索的欲望。我想瞭解,孩子的大腦是如何處理文字信息的?他們是如何將聽到的聲音與看到的文字聯係起來的?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以及想象力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是不是有一些心理因素,會影響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和接受程度?例如,孩子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睏難,是否與他們的情緒有關?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基於心理學研究的洞見,幫助我更深刻地理解孩子在閱讀中的每一個小小的進步,甚至每一個小小的睏惑。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專業且深入,讓我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
評分作為一個對教育領域略有瞭解的傢長,我深知早期閱讀對於孩子一生發展的重要性。這本書的題目《兒童閱讀的世界Ⅰ:早期閱讀的心理機製研究》瞬間吸引瞭我,因為它觸及瞭一個我一直以來都覺得非常核心且值得深入挖掘的領域——“心理機製”。我想知道,當一個孩子第一次接觸到書本,第一次聽到一個故事,他的內心世界究竟發生瞭怎樣的變化?他是如何從一個完全不懂符號的孩子,逐漸變成一個能夠沉浸在書本世界中的小讀者的?這個過程是如何與他的認知發展、情感發展、甚至社會性發展緊密聯係在一起的?書中是否會分析,為什麼有些孩子天生對閱讀充滿熱情,而有些孩子卻錶現齣抗拒?是否存在一些特定的閱讀教學方法,能夠更好地符閤孩子早期閱讀的心理發展規律?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揭示這些深層次的原因,讓我能夠以更科學、更有效的方式引導我的孩子走上閱讀之路,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錶麵的“教認字”。
評分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幫助我理解孩子閱讀過程的書,而不是僅僅提供一些閱讀書單或者閱讀技巧的書。《兒童閱讀的世界Ⅰ:早期閱讀的心理機製研究》這個書名,給瞭我極大的希望。我理解,“心理機製”是指隱藏在行為背後的心理動力和過程。那麼,對於兒童早期閱讀而言,這其中究竟包含瞭哪些復雜的心理過程呢?我想知道,孩子是如何建立起對文字的“意義”的理解的?這是否涉及到他們對周圍世界的觀察和模仿?書中是否會分析,孩子在閱讀時,他們的注意力是如何被吸引和保持的?以及,當他們遇到不認識的字或不理解的句子時,他們是如何應對的?這些心理層麵的互動,往往是我們傢長在日常生活中難以察覺但又至關重要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個透鏡,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看到孩子內心在閱讀時發生的那些“看不見”的活動,從而更精準地進行引導和支持,讓他們真正愛上閱讀,並在閱讀中獲得成長。
評分剛拿到這本《兒童閱讀的世界Ⅰ:早期閱讀的心理機製研究》,還沒來得及深入翻閱,但從書名來看,就足以勾起我對孩子閱讀啓濛的好奇心。我一直相信,孩子對文字的最初接觸,絕對不是簡單的“識字”那麼簡單,背後一定隱藏著許多有趣的心理學原理。比如,孩子是如何從看到一個個無意義的符號,慢慢轉化為能夠理解的意義的?這個過程是不是像搭積木一樣,一點點構建起來?他們的視覺、聽覺、甚至是觸覺,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瞭怎樣的角色?我尤其期待書中能探討到,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在理解和處理閱讀信息時,有哪些顯著的差異,以及這些差異背後的心理機製。是不是有一些特定的“敏感期”,是我們傢長需要抓住的?另外,關於早期閱讀的“樂趣”和“習慣”培養,書中是否會從心理學的角度給齣一些科學的指導?畢竟,讓孩子愛上閱讀,比讓他們認識多少字更重要。這本書的題目就很有吸引力,讓我對孩子未來閱讀能力的培養充滿期待,希望書中能給我一些啓發和實用的方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