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家书-曾国藩全集-(上下卷) 曾国藩 河北人民出版社 9787202111871

BF:家书-曾国藩全集-(上下卷) 曾国藩 河北人民出版社 978720211187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曾国藩 著
图书标签:
  • 曾国藩
  • 家书
  • 清史
  • 书信集
  • 河北人民出版社
  • 古代文学
  • 历史人物
  • 治家之道
  • 人生哲学
  • 传统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华裕京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河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2111871
商品编码:29371278026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6-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家书-曾国藩全集-(上下卷)

定价:110.00元

售价:72.6元

作者:曾国藩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202111871

字数: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编辑推荐


*正文辅以旁注:编者在书口用小字旁批,其内容不乏家书的正文提要、注释信文和警句格言,为读者在阅读时提供了便利。
*内容收录齐全:便于原汁原味理解曾国藩的思想
*删去了书信部分的译文:删繁就简,使读者更能从原文中体会曾国藩的情感
*内文排版古典雅致,简约清晰,增强阅读舒适感

内容提要


《家书》收录了曾国藩从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写给父母、兄弟、子女等的一千多封家书。家书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从修身养性到洞察对手,从战胜绝境的胆略到培养与众不同的气质,从巧处人际关系到为官之道,从追求学识到养生经验,可谓应有尽有,而且见解深刻,读起来扣人心弦。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

在中国历史上,能够以书生身份而克平乱世,戎马倥偬间亦为学不倦,并在事业和学问上都取得成功的人屈指可数,而曾国藩便是其中之一。他解太平军之危,救清廷与累卵之间;有家书传世,著书立说,一改桐城派的枯淡之弊。然而又有晚年对天津教案的处置不力。这一切使其文韬武略、传奇一生始终为人们评说纷纭,也使他成为近代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

曾国藩号称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其集中体现就是这套《曾国藩全集》。《曾国潘全集》由曾国藩的35位门人编校而成,收录了曾国藩一生主要的学问精华,包括奏稿、批牍、书札、文集、诗集、日记、杂著、十八家诗钞、经史百家杂钞、经史百家简编、鸣原堂论文、求阙斋读书录等,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这位“千古*完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和实践,语言平实易懂,同时又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人生心得。全集的编辑者在原文的基础之上,也进行了大量的加工和整理工作,力图将曾国藩的人格魅力完美地呈现出来,将曾国藩的学问传于后世。

目录


作者介绍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晚清中兴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高统帅,后世曾誉为“千古完人”,被梁启超称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曾国藩1811年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今娄底市县),1838年考中进士,从此开始了辉煌的仕途生涯,曾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一等毅勇侯,是清朝历史上汉族文人为官的高峰,谥号“文正”即为清朝文官的高谥号。曾国藩一生以创立湘军、开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以及在识人用人方面的成就而为世人所熟知。

李鸿章(1823—1901年),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李瀚章(1821-1899年),字筱泉,一作小泉,晚年自号钝叟,合肥市瑶海区磨店乡祠堂郢村人。其父李文安,曾官刑部郎中,与曾国藩为戊戌(道光十八年,1838年)同年。文安有六子,瀚章居长,鸿章居次,以下依次为鹤章、蕴章、凤章、昭庆。李瀚章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以拔贡朝考出曾国藩门下,初为湖南知县。及曾国藩建湘军之初,即奏调瀚章至江西南昌综理粮秣。咸丰七年(1857年),曾国藩奔父丧回籍,李瀚章相继回合肥守制。后一年,曾国藩奉旨复出督师,仍召李瀚章回南昌总核粮台报销。瀚章遂偕其母、弟辈移家于南昌。官至两广总督。

文摘


序言



《家书》 一代名臣曾国藩,不为庙堂,只为庭堂。 《家书》并非史书,亦非兵法,它剥去政治的浮华,洗尽战场的硝烟,回归到一个最朴素、也最动人的维度——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殷殷嘱托,一个兄长对弟妹的深深牵挂,一个长者对晚辈的人生指导。这套收录了曾国藩一生绝大部分家书的巨著,以其原生态的文字,穿越时空,直抵人心。它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更是一部充满智慧的人生教科书。 谁是曾国藩? 提及曾国藩,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那个在风雨飘摇的晚清,力挽狂澜,镇压太平天国,被誉为“中兴名臣”的政治家、军事家。然而,在战场的金戈铁马、庙堂的波诡云谲之外,曾国藩更是一位以“德行”立身,以“修身”为本的儒家典范。他的治家理念,他的处世之道,他的读书心得,他的品格修养,都融汇在他的家书中,成为后世难以企及的精神财富。 《家书》的独特性与价值 市面上关于曾国藩的著作汗牛充栋,但《家书》的价值在于其“真实”和“个性”。这里的曾国藩,不再是那个被神化或妖魔化的历史符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有喜有忧的凡人。他会在信中为儿子的学业忧心忡忡,会为远方亲人的安康而祷告,会分享他对时事的看法,也会坦诚自己的困惑与挣扎。 1. 窥见“圣人”的凡心: 《家书》最令人动容之处,便是让我们得以窥见这位“完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他在家书中流露出的父爱、兄长之情,甚至偶尔的抱怨和无奈,都让这位伟人更加立体和可亲。我们看到他如何在繁忙的军政事务之余,依然事事操心家事,如何以最真挚的情感与家人沟通。这种“凡心”与“圣人”身份的反差,恰恰彰显了他深厚的人格魅力。 2. “修身”的实践范本: 曾国藩一生奉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而他的家书正是他“修身”理念的生动实践。他反复强调读书的重要性,不仅是读圣贤之书,更是要将其中的道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他教导子女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克制欲望,如何培养毅力。这些教诲并非空洞的理论,而是结合他自身经历和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充满着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例如,他常常告诫子女要“勤勉”,要“慎独”,要“常省吾身”,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在曾国藩这里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和持久的生命力。 3. 人生智慧的源泉: 曾国藩的家书,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智慧宝库。他对于如何学习、如何工作、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养生等等,都有着独到的见解。无论是对子女的学业规划,还是对他们将来仕途的建议,都体现了他长远的眼光和深厚的学养。他鼓励子女“踏实”,反对“空谈”,强调“积小德以成大德”,这些都是历经世事沉浮后沉淀下来的宝贵经验。 4. 理解晚清社会的一扇窗口: 曾国藩作为晚清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家书也在不经意间勾勒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从家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官员的生活状态、家庭关系、社会习俗,以及他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和担忧。这为我们理解晚清历史,提供了一个更加微观和贴近真实的视角。 5. 家族传承的价值: 曾国藩不仅是国家栋梁,更是家族的表率。他以身作则,通过家书将自己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念传递给后代,这种家族精神的传承,在《家书》中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他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继承他的家风,成为有德有才之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家书》的阅读体验 阅读《家书》并非枯燥乏味的文献解读,而是一场与智者跨越时空的对话。 文字的朴素与力量: 曾国藩的文风朴实无华,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珠玑,句句见心。他在信中的语气,时而温和敦厚,时而严厉告诫,时而感慨万千,都自然流露,真挚感人。这种朴素的文字,反而具有更强大的穿透力,直击人心最柔软的部分。 情感的共鸣: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为人父母的担忧、兄长的关怀、长辈的期盼,都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家书》中,曾国藩对家人的爱,对子女的期许,对亲情的珍视,都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仿佛我们也在与他一起,分享着生活的喜怒哀乐。 智慧的启发: 在阅读中,你会不自觉地被曾国藩的人生智慧所启发。他对于待人接物、读书治学、克己复礼的诸多论述,都能让你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启示,反思自己的行为,改进自己的不足。 《家书》不只是读物,更是“功课” 将《家书》仅仅视为一本消遣的读物,是对其价值的低估。它更应该被视为一份需要用心体悟的“功课”。 学习做人: 曾国藩通过家书,将儒家“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呈现出来。他教导子女如何孝敬长辈,如何待人接物,如何保持谦逊,如何做一个有品德的人。 学习做事: 无论是对于学业的严谨要求,还是对于待人接物的细致指导,都体现了曾国藩“事事认真”的工作态度。他强调“恒心”的重要性,告诫子女要持之以恒,方能有所成就。 学习生活: 曾国藩对养生、理财、节俭生活等生活琐事,也都有所提及。这些看似寻常的叮嘱,却蕴含着他对于人生长远规划的智慧,以及对于物质享受的清醒认知。 谁适合阅读《家书》? 为人父母者: 想要了解如何教育子女,如何传承家族精神的父母,定能在曾国藩的家书中找到宝贵的经验。 青年求学者: 正在求学路上的年轻人,可以从中学习到高效的学习方法,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职场奋斗者: 无论是在仕途还是商海,曾国藩关于“勤勉”、“慎独”、“格局”的论述,都能给予深刻的启发。 所有渴望提升自我者: 只要你对人生有追求,对智慧有渴求,《家书》都能为你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 结语 《家书》是曾国藩留给世人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它以最真实、最朴素的面貌,展现了一位伟人的平凡与伟大。翻开这套《家书》,你看到的不仅仅是历史的印记,更是跨越时空的智慧之光,是连接古今的心灵桥梁。它将带领你走进曾国藩的心灵世界,体悟他的人生哲学,汲取他的人生智慧,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更好地面对生活。这不仅是一次阅读,更是一次涤荡心灵、启迪智慧的旅程。

用户评价

评分

翻开这本《曾国藩全集》,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智慧的宝库。曾国藩的家书,不仅记录了他与家人的情感交流,更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的深邃思考。书中的内容包罗万象,从个人修养到家庭教育,从治国理政到为人处世,无不充满了精辟的见解。他对于“勤”的推崇,并非简单的劳作,而是指一种积极向上、持之以恒的生活态度;他对“戒”的强调,不仅仅是规避风险,更是对内心欲望的约束和对人生方向的把控。我尤其欣赏他对待失败的态度,他能够从挫折中汲取教训,不断反思,最终实现自我超越。这些家书,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他的人生智慧,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眼界开阔了许多,对人生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评分

老实说,起初拿到《曾国藩全集》,内心是有些忐忑的。毕竟曾国藩的名头太大,总觉得他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离我们普通人太过遥远。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我错了。这套书中的家书,以一种极其朴实、真挚的方式,拉近了我和这位历史巨匠的距离。他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圣人,而是一位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只是他的人生经历更为丰富,思考更为深刻。他絮絮叨叨地教导儿子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对待生活中的种种诱惑和挑战。他会因为儿子的进步而欣慰,也会因为他们的疏忽而担忧。他对于“败家”的警示,对于“勤俭”的推崇,对于“读书”的执着,对于“修身”的坚持,都渗透在每一封家书中。我从中看到了一个父亲的良苦用心,一个智者的远见卓识。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人生哲理,其实就蕴藏在生活的点滴之中,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用心去体会。

评分

最近拿到这套《曾国藩全集》,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感觉就是厚重。翻阅之后,更是被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洞察力所折服。曾国藩的文字,看似平淡,却字字珠玑,句句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和深刻的哲思。他写给家人的信,不仅仅是日常的问候,更是他人生哲学的载体。他谈论读书,强调的是“读书不为进取,但为自强”;他谈论修身,注重的是“克己复礼”的实践;他谈论治家,要求的是“勤俭持家,和顺为贵”。这些话语,穿越历史的长河,至今依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我尤其对其中关于如何处理复杂人际关系、如何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如何培养孩子独立品格的内容印象深刻。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宝贵的人生指南。这本书不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曾国藩这个人,更能启迪我们思考人生,提升自我。

评分

这本《曾国藩全集》我早就想读了,一直以来,曾国藩这个名字就像一个谜一样吸引着我,他既是毁誉参半的历史人物,又是我们常常提及的“晚清中兴名臣”。读他的家书,感觉就像是穿越回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与这位历经沧桑的老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书中的字里行间,流淌着他对家人深沉的爱,对儿孙的殷切期望,以及对人生百态的深刻体悟。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他如何在战火纷飞中,依然牵挂着家中的妻儿,如何在仕途波诡云谲中,保持着一颗清醒的心。他对于读书的坚持,对于修身的论述,对于治家的方针,无不充满了智慧和哲理。我尤其喜欢他对待子女的方式,既有严厉的教导,又有细致的关怀,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有血有肉的曾国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家书,更是一部关于如何立身处世、如何经营家庭、如何成就人生的百科全书。它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评分

这套《曾国藩全集》简直是一本“人生教科书”。我一直对曾国藩这个人物充满好奇,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争议颇多,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套书中的家书,让我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感受他作为父亲、作为长者的深沉情感和人生智慧。他写给儿子的信,字字句句都饱含着对未来的期盼和对品德的熏陶。他告诫儿子们要“勤勉”,要“正直”,要“读书”,更要“修身”。他对于“安贫乐道”的推崇,对于“克制欲望”的强调,对于“居安思危”的警醒,都充满了深刻的哲理。我从中看到了一个严谨自律、不断追求进步的曾国藩。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历史文献,更是一份关于人生哲理的宝贵财富,它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如何经营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