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混合神经网络技术
定价:70.00元
作者:田雨波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6-01
ISBN:978703024813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在论述神经网络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混合神经网络技术,同时,给出各种混合神经网络技术在电磁建模和优化问题中的应用。全书共分12章,内容主要包括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Hopfield神经网络、*神经网络、遗传神经网络、粒子群神经网络、模糊神经网络、混沌神经网络、小波神经网络和神经网络集成等。同时,书后附录给出相关程序。
本书可供从事神经网络理论与技术、计算电磁学、电磁场工程等领域研究和开发工作的科技人员和高校教师参考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用书。
目录
前言
章 绪论
1.1 神经网络的概念与分类
1.2 神经网络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功能
1.3 神经网络的基本性质、优点及应用
1.4 神经网络的性能指标及研究内容
1.5 神经网络的发展简史、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6 神经网络的电磁应用
参考文献
第2章 基础知识
2.1 神经网络模型
2.2 神经网络的训练和学习
2.3 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
2.4 神经网络训练用样本
参考文献
第3章 BP神经网络
3.1 BP神经网络结构
3.2 BP学习算法
3.3 BP神经网络应用要点
3.4 BP算法的不足及改进
3.5 应用BP神经网络进行微带贴片天线设计
参考文献
第4章 RBF神经网络
4.1 网络结构和工作原理
4.2 网络的生理学基础和数学基础
4.3 常用的学习算法
4.4 网络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4.5 RBF神经网络与BP神经网络的比较
参考文献
第5章 Hopfield神经网络
5.1 Hopfield神经网络简介
5.2 神经动力学
5.3 Lyapunov定理
5.4 连续Hopfield神经网络
5.5 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
5.6 Hopfield神经网络应用
5.7 Hopfield神经网络特点
参考文献
第6章 神经网络
6.1 Boltzmann机
6.2 神经网络的训练
6.3 模拟退火算法
参考文献
第7章 遗传神经网络
7.1 遗传算法
7.2 遗传神经网络原理及实现
7.3 遗传神经网络应用
参考文献
第8章 粒子群神经网络
8.1 粒子群优化算法
8.2 粒子群神经网络原理及实现
8.3 粒子群神经网络应用
参考文献
第9章 模糊神经网络
9.1 模糊理论
9.2 模糊神经网络原理及实现
9.3 模糊神经网络应用
参考文献
0章 混沌神经网络
1章 小波神经网络
2章 神经网络集成
附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最近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棘手的机器学习问题,传统的模型效果不尽如人意,迫切需要一些更高级、更创新的解决方案。在浏览技术文献的时候,偶然看到了《混合神经网络技术》这本书,书名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一直认为,未来的AI发展趋势一定是朝着更通用、更强大的模型方向前进,而“混合”很可能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各种混合神经网络的架构设计,比如如何将CNN和RNN结合起来处理图像序列数据,或者如何将Transformer和图神经网络融合以提升图结构数据的分析能力。我特别关注书中的理论部分,希望能够理解不同组件之间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以及它们各自在整体模型中扮演的角色。此外,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战指导,包括如何搭建、训练和调优这些混合模型,那就更棒了。即使是理论性的阐述,只要能够清晰地解释清楚背后的原理和思想,也会给我带来巨大的启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打开思路,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概念的介绍。
评分最近在技术论坛上看到有人讨论《混合神经网络技术》这本书,虽然我还没有机会翻阅,但从书名就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技术革新气息。我是一名软件工程师,日常工作中经常接触到各种AI相关的项目,也深知单一模型在处理复杂任务时的局限性。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将不同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混搭”,从而突破这些局限的?这本书会不会涉及到一些跨领域的融合,比如将生物启发式算法与深度学习结合?或者在模型的可解释性方面有新的突破?我希望书中不仅仅是罗列一些模型,更重要的是能够阐释背后的创新思想和设计哲学。例如,为什么需要混合?混合的优势在哪里?是否存在通用的混合策略?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际落地的案例,展示这些混合模型是如何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难题,那就更让我兴奋了。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带来一些颠覆性的认知,让我能够更好地运用新技术来提升我的工作效率和项目质量。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和作者、出版社信息都非常吸引人,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我一直对深度学习领域的新技术和前沿研究很感兴趣,特别是神经网络的各种创新应用。书名中“混合神经网络”这个概念就暗示了这本书可能探讨的是不同神经网络模型的融合,或者是在传统神经网络基础上引入了新的技术,例如结合了符号推理、图神经网络、注意力机制等等。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将这些不同的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解决一些单一模型难以应对的复杂问题。科学出版社也是国内知名的科技图书出版机构,其出版的书籍通常在学术质量和内容深度上都有很好的保障,这进一步增加了我对这本书的信心。我猜想书中可能会涉及到一些理论上的推导和模型的设计思路,并且可能会辅以一些实际的应用案例来佐证其技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深入剖析这些混合模型在特定领域,比如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或者生物信息学等方面的优势,并且能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实现细节或者代码示例。作为一名对人工智能领域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渴望从这本书中获得系统性的知识和启发,为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我是一名对人工智能领域怀揣极大热情的业余爱好者,平时喜欢阅读各种相关的技术书籍。当我看到《混合神经网络技术》这本书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正是我想要的!”。我一直觉得,未来的AI不应该是单一维度的,而是能够像人类一样,综合运用多种能力来解决问题。所以,“混合神经网络”这个概念对我来说充满了吸引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一种比较通俗易懂的方式来介绍这个复杂的概念,让像我这样的非专业人士也能有所收获。比如,书中是否会解释为什么需要混合,以及不同的模型混合后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我希望能够了解一些具体的混合模型,即使只是它们的名称和大概的应用领域,也能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简单的比喻或者类比,帮助我理解抽象的概念,那就更好了。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混合神经网络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并激发我进一步探索这个精彩领域的兴趣。
评分作为一名在读的计算机科学专业研究生,我对神经网络的最新进展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型神经网络模型层出不穷,而“混合神经网络”这个概念,在我看来,代表了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为我提供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视角来理解这个领域。我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定义“混合”的?是多种模型的简单堆叠,还是更深层次的融合与创新?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经典的混合神经网络模型,例如用于多模态学习的模型,或者结合了知识图谱信息的模型?我非常期待能够看到一些关于模型设计原理的详细阐述,以及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优劣分析。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相关的算法伪代码或者实现思路,那将对我非常有帮助,能够加深我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为我的毕业论文提供一些灵感。总的来说,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深入学习混合神经网络技术的有力助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